晚上好,消失三個星期的豆腐又還魂了。
最近在讀一些很不錯的書,除了吃、也算是有了第二種樂趣。今天深夜不放毒,貓在繁華的北京城中煲罐雞湯補給一下正能量,順便分享一下這首重新撿起來無限Loop的歌。
初次耳聞這間建在古宅中的餐廳,是在香港大學的某位臺灣客座教授講課時無意聽到的。
「雖然很不捨得把自己的寶地貢獻出來,但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 教授如此說,「每次回臺灣,我都會去那裡喝一杯茶。」
隨手搜索一下,百度到了《青田街七巷六號》這本書。
「複雜的痛苦,簡單的快樂,就是一生。這是一個庭院的歷史,是昨日的世界,是回不去的故鄉、回不去的童年。」
鐵血小明居然就這樣被一句雞湯洗了腦。
青田七六√。
默默地寫在自己的筆記本裡。
在大安森林公園拍拍(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疑似海鷗的鳥類,放棄了永康街牛肉麵,穿越清真寺、閒逛了一會兒就走到了青田街七巷六號。
跳進門裡、瞬間躲過臺北的烈日當空,好像一秒穿越進了京都舊時某條不起眼的街角。苔蘚和綠蔭掩映著這個小小的角落,屋頂還有破損的飾角,能在巨大的古樹下安靜的聽著鳥叫蟬鳴。
這個青田街區舊稱昭和町,在上個世紀的日據時代就是高級文人的住宅區域,住戶多為當時知名的各種教授。
1931年,時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足立仁結合日式建築小而美的居住空間和洋風設計,興建了一批和洋混搭的木造屋,而這一棟僅存的七巷六號就佔地兩百平方米。
除了日本,想找到這樣和洋結合風格的舊屋老宅可能也不太容易吧。
陳舊古樸的歷史感
1945年,馬廷英教授作為當時著名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及海洋地質學家,進入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教授地質學,便住進其中一棟。他一生治學嚴謹、思考嚴密,研究工作遍及世界各地,實地考察與驗證,是今日重要理論的先驅。
青田七六於2006年5月2日,由臺北市政府公告,正式成為直轄市定古蹟,名為「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摘自官網。
全屋平面圖
青田七六內部仍維持近百年前的原本面貌,從停自行車的小區域、入門玄關,到各個和室和起居室,仍保留了塌塌米式木地板和當時的家居擺設。因此,入內參觀者用餐都要在玄關處換下鞋子。
應接室(客廳)
客廳區域展示著部分當年的書信、書籍和用品,甚至連照片和小書櫃也是當年的遺留物。
時至如今,最有趣的莫過於偶爾還會有馬廷英教授的長子、亮軒老師的親自講解。
每日的14:30—17:00是下午茶時間段,雖然一心只是來喝茶的,但還是忍不住點了一份下午茶的招牌湯烏冬,和兩份茶點套餐。
雖然餐點大多只是定食套餐,但青田七六的午晚餐也號稱是由新鮮的蔬果漁獲來現點現做,也特別標明自己使用的都是非轉基因豆類。
畢竟,除了情懷和故事,食物才是客人(我)最在乎的事情吧。
標價200+臺幣的湯烏冬端上來份量簡直感人,分個兩三碗綽綽有餘。厚切的自製叉燒不肥膩,玉子燒也細嫩好吃,重點是切碎的青蔥擺在旁邊而不是堆滿在湯裡泡著,不愛蔥花的少女表示很貼心。
不僅是擺盤好看,烏龍麵也蠻好吃的。不愛吃麵食的少女也默默地吃掉了一小碗沒有蔥花的版本,衝著這個顏值,也並沒有懊惱和永康街牛肉麵擦身而過的遺憾。
像這樣燥熱的初夏,我更喜歡安靜地窩起來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下午茶的洋果子套餐包括了兩顆冰冰的生巧克力、鹽之花焦糖牛奶卷和一壺神秘東方茶。
名字鬼魅的「神秘東方茶」有種熟悉的花草茶香,淡淡的煎茶氣息和蘋果香氣混合在一起,剛好搭配有點甜膩的牛奶卷子。馬斯卡彭芝士餡帶著種不太明顯的焦糖味,果然還是卷子的蛋糕本體比較好吃。
嗯,是屬顏值味道都很日常的甜品。
而應季的日式生果子套餐則叫做「春旬」,包括了一顆櫻花糰子和一小塊綿密的抹茶蛋糕,和一壺日月潭的紅玉紅茶。
被稱為臺茶18號的紅玉喝起來也蠻淡雅,顏色看起來很深、味道卻不會像普洱之類的濃鬱,總得來說還是蠻清淡的。
抹茶蛋糕起了個少女風格濃厚的名字,「八重茶姬」 是實實在在地疊著八層抹茶蛋糕、巧克力醬、和堅果層一類的食物。
櫻花糰子上嵌著一朵日本傳統的鹽漬櫻花,薄薄的粉紅色麻糬外皮包裹住清淡的白豆沙餡,比隔壁那團普通的蛋糕卷好吃一點。
真是團非常實在誠懇的少女呢。
座敷(主臥)
「抱歉,我只能簡單地給你們講一下大概的故事。」參觀的最後,羞澀的年輕小哥拘謹地說,「如果有機會,希望你們還是能聽一下亮軒先生的講解。」
除了《青田街六巷七號》,亮軒先生也曾寫過一本《飄零一家》,記錄的是與馬廷英教授之間複雜而微妙的父子情感和家族故事。這種在我看來簡直像另一個平行宇宙發生的事情,卻在數十年前真實地發生在這間質樸的木質屋子裡。
父子失和、政治混亂、還有對於國家版圖的爭執不休,從一個孩子的眼裡講述了那個年代的臺灣動蕩。人類的悲歡離合雖然抵不過時代巨輪和政治變遷,但卻讓人感覺更加真實。
子供部屋(兒童房)
曾先後為足立仁長女洋子、馬廷英長女的臥室
青田七六結合了咖啡館和人文古蹟,也用心地保護著屋後的一園古樹。
與其稱之為商業化餐廳,更多的是透過導覽的方式,將這種文化氛圍和人文價值傳遞下去。不僅是給路過或慕名而來的遊客,也同時讓兼職服務的年輕學生們認可和理解過去的歷史。
這200平的80年老宅子,算是日據時代延續下來的一種符號和紀念。雖然內容不多、不像博物館似的有眾多神奇的展品,但充滿了真實生活的煙火氣息。
如果是奔著美食而來、大概是會要有點失望的,倒不必將這種文藝青年打卡處想像得太過美好。
像這樣在午後吃飽喝足來喝喝茶、用別人家的歷史和故事來佐份甜品,輕鬆悠閒地避開日曬和遊人,和小夥伴體驗一下臺北市區的安靜角落,大概才是吃貨們最好的打開方式。
青田七六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七巷六號
營業時間:09:00—21:00
一如紐約香港北京,除了市井喧囂,臺北當然也有足夠的精緻文藝。
按下敏感的話題不談,雖然學不會這裡嬌嗲溫柔的萌妹口音、帶不走的天燈、和未實現的願望,至少這一程旅行的歸途,除了長在身上的脂肪、好吃到私藏的伴手禮、永遠寫給自己的明信片,還有內心微妙的變化和成長。
今天,北京的陽光甚好。
宜讀書。
放棄了臺灣牛肉麵和北京炸醬麵
小明跟烏龍麵並沒有任何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