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強的女漫畫家,有人會說是熱血漫畫《鋼之鍊金術師》的荒川弘,有人說是畫出魔卡少女櫻的女子漫畫組合CLAMP,也有人會說美少女戰士的生母武內直子,但下面要說的這位才是無論人氣,地位還是漫畫銷量上都完全不虛男性的日本漫畫女王——高橋留美子。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少年周刊JUMP的優秀漫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83年的《北鬥神拳》、84年的《龍珠》到85年的《城市獵人》、86年的《聖鬥士星矢》,這些大受好評的作品帶動漫畫雜誌銷量節節攀升,此時的日本少年漫畫界大神已基本被少年周刊JUMP所壟斷。原本的少年漫畫top3強之一的少年周刊SUNDAY早現頹勢,不復當年之勇。為挽回市場,SU急需一部能與《龍珠》為首的一眾JUMP神作抗衡的漫畫,而此時剛剛結束《福星小子》連載的高橋留美子在1986年日本國內繳稅榜單上以1億4754萬元的納稅額排在所有漫畫家之首,作為Sunday頂梁柱的高橋阿姨在1987年刊出了她的新作——《亂馬1/2》。
留美子老師近照:這個沒結婚的阿姨是漫畫界的小波爾加
新連載的開端:1987年36期
從該期開始連續三期Sunday的封面都是這個留著辮子一身武道服的功夫男孩,編輯對該作的期望可想而知。而高橋老師也不負眾望,這個遇到冷水就變女孩的純真少年一經出場就抓住了讀者的心。
這部漫畫裡融合了大量無釐頭搞笑,戰鬥,變身和情感糾葛,本作品讀者年齡定位變低同時吸引了不少女性讀者。主角可男可女,少有地在公共電視與少年雜誌上露點,卻被大眾接受並引起大範圍的熱潮。同時,極具特色的配角,如路痴小黑豬良牙,可愛調皮的小貓珊璞,舉牌子的熊貓老爹玄馬,內衣大盜賊八寶齊,熱帶水果頭九能校長和他的中二兒子九能帶刀中二女兒小太刀,斂財第一的天道靡等等都讓人印象深刻。漫畫圍繞亂馬和天道茜的歡喜冤家般的愛情為主線,讓一眾喜歡或暗戀男女主角的角色輪番出場,配以咒泉鄉的N種變身方法和各種神話傳說,製造出種種戲劇性的巧合,通過一個又一個輕鬆詼諧讓人忍俊不止的單元劇故事帶給還是少年的我們歡聲笑語。
(高橋老師的常見表現手法:場面十分尷尬,大眼瞪小眼的相對無言,然後就是一頓暴打)
就這樣,高橋老師的亂馬抗衡了卡卡羅特整整十年。雖然從整體水平來看,亂馬既非福星小子這樣的開山之作,也沒有相聚一刻裡的溫馨感人,更沒有人魚森林的思想深遠,為了和龍珠比拼還加入了不少為人詬病的商業化套路劇情,但它在漫畫銷量上的商業成功依然使得高橋老師成為了女性漫畫家中的第一人(到了犬夜叉完結時高橋留美子已經有八年是日本漫畫界年度繳稅第一名,漫畫累積銷量超2億冊)。荒川弘(代表作《鋼之鍊金術師》、《銀之匙》)與大高忍(代表作《MAGI魔奇少年》、《地上最強新娘》)評價高橋留美子是「女性漫畫家金字塔」、「富士山般的偉人」。
少年SUNDAY為高橋老師的2億冊封面紀念
雖然出道即巔峰的高橋老師的代表作是福星小子,但由於亂馬是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盜版少見的非jump系漫畫,該作在中國許多80後心目中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海南版之前曾有另一種盜版《七笑拳》,取臺語諧音「起痟」(發瘋)以及搭車七龍珠之意),筆者精選了亂馬原畫集中部分作品,請欣賞,希望大家能喜歡。
這是封面
附錄:想傳達歡笑和Happy……與『亂馬』共步的九年
■亂馬誕生秘話
-主角變身的這種idea,是怎樣想到的呢?
因為我想如果主角同時是男性和女性,就能畫很多男孩子和女孩子了。能同時畫男女兩邊是件快樂的事。而且怎畫都不膩。
-請問想到利用水來變身的契機?
要如何變身這點,我想了很久都想不到,原本想讓人被揍了就變身,但是這樣的話,打得滿臉是包很可憐。男女男女……這想著的時候,就想到澡堂上寫著『男』 『女』的帘子,『說到澡堂就是熱水和冷水……』,就這樣。雖然這種設定很寶,但是我自己倒是挺中意的。我希望畫成一部有好笑的地方,有happy的地方,讓人看了能打起精神的作品,這這裡而言,我想是成功了……。
-『亂馬』這個名字挺稀奇的,請問你為什想到這個名字?
我想這個名字不管對男孩子或對女孩子來說都很可愛。(註:在其他的訪談中老師曾提到這個靈感最初來自於「快刀斬亂麻」)
-咒泉鄉這個點子也挺新鮮的。
當決定變身由『水』來決定之後,既然是水,我的腦海裡就浮起了被詛咒的泉水。至於場所,『有這詭異的泉水的地方,除了中國以外沒有別的了』,所以我很快就決定了。
■總數百人的亂馬角色的辛勞故事
-出現了娘溺泉,貓溺泉等種種的溺泉,咒泉鄉有哪些溺泉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嗎?
我只想到了是個有很多受詛咒的泉水的地方,種類一開始並沒決定。當我做出新的角色的時候, 再配合那個人最適合的變身型態, 所以泉水是跟著角色增加的(笑)。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泉水?
-如果你自己掉到咒泉裡的話,你希望能變身成什樣子?
我希望能變成能在天上飛的動物。在漫畫裡,褲襪太狼或鳳凰山的居民這種有翅膀的人物也存在著。我想如果能像那樣自由自在的在天上飛,一定很愉快。
-有哪些角色的性格變得和當初的打算不一樣?
主角亂馬。原本我想是個玩格鬥的男孩子,很有精神,然後是個性格很爽快的男孩子,但是變成了優柔寡斷,對什事情都很在意,又小氣的傢伙,我想這種個性每個人都有,我利用筆把這種性格表現了出來。
-感情移入最深的的角色是?
因為亂馬和小茜的性格出人意料的扭,直接表達感情的良牙好畫多了。相反的,珊璞或九能這種好勝(強氣)的角色我很難理解。比如說九能,我只畫了兩三回, 就覺得『我真是跟不上這個人』。
可是,在編故事方面,他們和八寶齊一樣是非常方便的存在。自以為是很強烈,老是造成麻煩,幫我能一直把故事往前推,對我來說是非常方便的角色。
-有不少小角色存在,有你喜歡的角色嗎?
我挺喜歡有可疑外表的博奕王K。很像耍寶的角色。
另外,不知道為什畫的時候讓我安心的咒泉鄉導遊,我也挺喜歡的。
動物方面是小P吧,雖然我也喜歡雄貓和珊璞的貓……如果有像小P的小豬,我一定要家裡養一支當寵物。
■看了之後笑的搞笑是基本!
-『亂馬』具有格鬥、戀愛、耍寶三個要素,請問有哪些故事是你畫的時候覺得很快樂的。
不管那個我都畫得很高興。可是,因為我想畫的是好笑而有趣的漫畫,所以不 管在哪一類裡,我都一定放一些搞笑的東西。角色被打之後飛走這種一定出現的耍寶法我意外的喜歡,一不小心就畫下去了。
因為連載了很久,格鬥之後格鬥,戀愛之後戀愛的會膩,所以在格鬥類的之後,常常畫一個一篇完結的搞笑故事,之後再畫戀愛故事,想這樣,為了常能畫出新鮮的『亂馬』,在我心裡我有一定的流程。
-你喜歡的愛情場面是?
我喜歡良牙和小茜說話的時候,非常不好意思、很害羞的這種氣氛。每次要畫認真的場景的時候,畫著畫著自己都害羞起來,所以每次最後都淪於耍寶。
如果範圍不限於愛情場面的話,在格子的角落自然而然的放一些搞笑的東西。這些東西我覺得就算沒有人發現我也很喜歡。
-最有印象的故事是
亂馬學『飛龍升天破』的那一段。由於八寶齊的炙,貧力虛脫炙,力量上變弱的亂馬,而以前打不過他的角色們集合起來打倒他。而另一方面,要幫助亂馬的角色們也聚集在一起。
我覺得一直到那之前,以亂馬這個人為中心而行動的角色們,終於開始動了起來。因為這個故事是我一邊煩惱一邊畫出來,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說到格鬥,是和哈浦打鬥的那一回。也許是因為那個角色也有男女兩面。又也許是他的兩個手下的搞笑法,也讓我畫得很快樂。
■這次的特大海報是最有自信的作品
-這次的作畫中,花了最多時間的圖畫是那一幅?
那當然是特大海報啊。我第一次畫這大張的畫。要配合春夏秋冬的時光流轉,另外必須要配置所有的角色……在這些小地方都花了不少精神。而配合季節放置角色也出奇的難。尤其是冬天,我只想到了格鬥溜冰的兩個人。我想了很久之後,想
到冬天就是暖爐,就做了一個圍著暖爐的『懶人區』。
-這次刊載的圖畫中,有哪張是特別中意的?
雖然月曆用的我每張都喜歡,如果說到『特別』喜歡的話,大概是八十四頁的亂馬吧。
-這次特地集從前的畫,有發覺什麼特別的嗎?
Sunday本志的封面用圖,出人意料的有很多類似的畫。因為是少年志,很有精神好像要飛出畫面般的姿勢自然而然的都挺像的。如果不一次看,倒是不注意到。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出畫集形式的東西。很少有機會像這樣一次看完自己的畫,這次能看到很多懷念的畫,我很高興。
-最後對讀者說幾句話吧。
長久的期間裡,為『亂馬』加油打氣的大家,真是多謝了。能夠連載九年,也是因為大家的應援。當我看讀者來信,知道大家都能樂於我的作品裡,甚至幫我加油打氣的信,這些都激勵了我。
附SUNDAY50周年紀念,高橋老師作品串燒,你們都認出來了嗎?
感興趣的二次元漫迷們,歡迎後臺留言,入群交流,謝謝。
【童話往事:中國譯製動畫片(1979-1992)叢書介紹】
「童話往事」創作團隊花費8年多的時間,採訪了130餘位當年的電視工作者和配音藝術家,期間還前往中國國家音像資料館、上海音像資料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廣東電視臺,以及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等全國十多家圖書館,調閱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珍貴視頻。書中對1979年至1992年間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熱播過的主要外國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片進行梳理與回顧。內容包括這些動畫片在原出品國的製作播出情況,以及引進中國後的譯製、播出情況和社會反響、觀眾回憶等。叢書涉及作品粗略統計約150部。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各省市兩級電視臺首播的時間順序為序,每篇介紹一部片子,兩卷總計約67萬字、500餘幅圖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中國大陸引進播出外國動畫片的時間路線圖。
1、對全書回顧的約150部外國動畫片當年的引進人、譯製者、配音員等歷史親歷者,在每一篇撰文時均以不同方式進行了相應的採訪,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動鮮活的採訪內容定會令讀者感觸良多,讓我們更好的了解那個年代人們的精神風貌。
2、在梳理和回顧每部外國動畫片之餘,做適當的延伸,通過大量的圖表、注釋、附章等形式,以及章節概述等,對當時與作品製作、引進、播出相關的歷史、文化、社會事件、政策法規加以盤點介紹。信息豐富,史料翔實,是從業人員及研究學者理想的參考資料;
3、早年引進的一些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經典之作,由於部分作品較為冷門,作品情況及所屬公司情況曾長期為國人或動畫業界所忽視,國內鮮有介紹,此次,叢書就其製作發展史、作品特色、品牌營銷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均屬國內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