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豚公主」張靚穎的最新消息,是她加入《中國新說唱2020》節目做明星製作人,
有網友質疑:張靚穎的拿手絕活是海豚音,說唱行不行啊?
張靚穎很配合地按照說唱歌手的範兒,做了穿著打扮,這一身好酷啊,
來了一段精彩的說唱,
「有的姐姐忙著到處乘風破浪,你的姐姐我所到之處無風都起浪」,
張靚穎的說唱中還提到了刷數據、水軍等,
果然掀起了驚濤駭浪,引發熱議,
張靚穎回應說:
而且張靚穎一來,瞬間改變了節目的氣質:
1.她很親和,讓選手們別叫老師,叫姐,
2.她很溫和,不停地發金鍊子給選手們。
有的節目發手巾,這個節目發金鍊子,嚎啊,
可能有的網友還不知道是幾個意思:因為說唱藝人經常佩戴金鍊子,所以作為製作人發給選手金鍊子,就是讓選手晉級。
原來張靚穎還是那個溫柔的張靚穎,只不過,她的溫柔裡多了很多與以往不同的東西,
是成熟,
是淡定,
是不再那麼容易受傷。
之前寫過張靚穎,
讓張靚穎尷尬的不是母親的叫板,而是她對於那個男人的依賴
當初母親張桂英通過媒體發布的一封公開信《我不想讓女兒再錯下去》,以及她跟媒體的「親切友好」的交流,張靚穎再次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
張母的公開信很長,主要表達了:
馮軻騙女兒當小三,把女兒當搖錢樹……
數小時後,張靚穎和馮柯分別髮長微博,一條一條回應母親的控訴。
張靚穎的回應如下:
馮柯的回應:
但是遭到了張母的反駁。
而上一次的尷尬,則是張靚穎突然在演唱會上公開向馮柯求婚,
雖然當時馮柯在遲疑後終於還是上臺了,
但也僅僅只是承認了戀情,木有激動,木有欣喜,他們即使擁抱親吻,
但是張靚穎的尷尬已經是事實。
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說到底,
還是因為張靚穎對於馮柯的依賴太深太久,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張靚穎對於馮柯的依賴主要是因為:
其一,因為是單親家庭,由母親拉扯大的孩子,張靚穎對於父親,對於父愛有著深深的渴望,所以在她17歲初遇馮柯時,就選擇了信任和依靠他;
其二,張靚穎出道時因為2005年參加了湖南衛視的超女選拔賽,
而正是因為馮柯的手腕,張靚穎才成為2005年超女中唯一不與華娛籤約但還能進前三甲的選手,
那一年的冠軍是李宇春,
更不用說馮柯動用自己一切資源在背後為張靚穎的比賽拉票、請粉絲、策劃各類新聞等等;
其三,明星表面上看著光環閃閃,光鮮亮麗,其實能夠接觸異性,而且是適齡適婚異性的機會並不多,且我們都有體會,一個人年紀越大,越難適應和接受他人,尤其是異性;
其四,說張靚穎是馮柯一手打造出來的作品也不為過,無論是歌唱事業,還是個人形象氣質,張靚穎跟當年初初出道時的自己,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張靚穎的第一張音樂EP,實體版上市3天就突破了20萬張銷量,數字版上線3天付費下載超過20萬次,張靚穎是首位在全球範圍付費下載歌曲的中國歌手。
首張音樂專輯《The One》上市3個月賣掉100萬張……
張靚穎成名後的每一步,背後都有馮柯。
其五,一個人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
算起來,從2003年到2016年,
張靚穎和馮柯在一起已經十三年多了,
所以真愛也好,執念也罷,
張靚穎對於馮柯的依賴,因為時間的不斷發酵,已經到了連她自己都無法控制和掙脫的地步……
那麼,馮柯這樣的男人到底值不值得嫁,能不能繼續依賴?
相處模式上:馮柯2003年和張靚穎在一起,但是2005年才正式離婚;
之後的十多年裡,馮柯明明知道張靚穎恨嫁,就是不結婚。
此外,網上很多人在幫忙張靚穎分析「錢」的問題:
少城時代2009年註冊時,馮軻僅出資66萬,佔股僅10%,
張靚穎出資462萬,
母親張桂英出資132萬,佔股90%。
此後,馮柯的股份從10%增加到30%再增加到60%,
母親張桂英股份減為0,
而張靚穎僅有40%。
這還不算,少城時代一共有8家公司,其中只有最開始註冊的這一家是張靚穎和馮柯合資,
而另外7家,都是馮柯獨資,也就是說跟張靚穎沒有任何關係。
張母桂英女士已經正式向法院起訴馮柯。
可是,無論是單獨註冊公司,還是第一家公司股權變更,還是張母口中所說的馮柯生活作風有問題……所有這些,張靚穎不知情嗎?
她當然是知道的,但她依然義無反顧、不惜當眾逼婚也要嫁給他,說到底,都是因為張靚穎對於馮柯的依賴,她自己本身是不夠獨立的。
我們總在說,人格獨立的基礎是經濟獨立,
可是,依然還是有那麼多的女性,就算是有了經濟基礎,依然無法獨立起來。
她們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來掌控,因為她們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她們習慣了依賴,害怕失去依賴;
她們寧可委屈,寧可將就,也不願意與那個男人離散……
所以,人格獨立的基礎,從來就不是經濟,而是一種底氣,一種沒有合適的男人,自己也能過下去的底氣!
根據吸引力法則:
心智成熟的男人吸引心智同樣成熟的女人,而小孩子則吸引小孩子,
我們所看到的大叔愛蘿莉,
其實那麼大叔不過是披著年齡做的外衣的長不大的小男孩,說難聽點,那叫巨嬰。
張靚穎不是蘿莉,馮柯也不是巨嬰,
他們是兩個成年人,
但是他們相處的模式裡,
他們的感情關係裡,缺乏足夠的相互的尊重和彼此獨立,
如果說這其中有真愛,我很懷疑他們之間的真愛,被物質和利益稀釋到了還剩下多少的比例。
張母幹涉女兒婚事的觀念不對,
她的做法固然也有待商榷,
她這種魚死網破的極端方式非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
但是面對馮柯的手腕,
她也許是長期的無奈和無助,所以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量變引發質變了。
出於對女兒的愛,最後卻是害了女兒,這是因為正確的觀念往往來自於慘痛的教訓,不親身經歷那些疼痛,再多道理和勸誡,都是枉然。
我們都渴望遇到一個男人,他永遠在正確的時候說正確的話,他感情真摯卻不濫情,他先考慮的總是另一個人是否快樂,他以愛的名義去守護,卻不求回報。
可惜,這樣的男人,真的沒有,只存在於小說和影視劇中,就算想讓老天爺定做一個,也不可能。
所以,一個女人,這一生,真正能夠照顧自己的,其實只有自己,只能自愛,也應該自愛。
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貶低、輕視和嫌棄,就自己也否定了自己的價值,遇上什麼樣的男人是命運的安排,但是和什麼樣的男人相處在一起,卻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也許會誤以為委屈自己,就可以求全,然而事實而一再地教育我們:自己委屈,也難求全!
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的忍讓和委屈就減少它的鋒利和冷峻,我們只能做一個心有菩提手有刀,內心柔軟而外表強悍的人,以抵抗一切的惡意和傷害,還要儘可能保全自己鎧甲之下的溫度,不能真的冷血了。
張靚穎真應該學學俞飛鴻姐姐,她說過:二十歲時閱歷淺,因此會看高男人;當四十歲時閱歷豐富,才會與男人看齊,因此,享受做成熟女人與男人平等交流的感覺,只有平等的愛才是真愛……
張靚穎逼婚後,過了三個月,馮柯求婚成功。
兩人在義大利舉行了婚禮,
伴娘有劉亦菲、王珞丹……
但是張媽媽說沒有領證,
婚後不久,張靚穎就住進了酒店,兩人分居,
傳出婚變,
後面張靚穎宣布與少城時代解約,
一切從一開始,
張靚穎的人生選項裡,
她把愛情看得很重要,特別重要,
很多女孩在年輕時,都是一門心思忙愛情,
可是愛情關鍵在於人心,不是你付出努力就有好結果的。
後來的張靚穎懂了這個道理,
依然會勇敢去愛,但不再依賴,不再把愛情當作人生的最重要寄託,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