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me王@bigfun社區
序:
我一直都想要擁有一個真無線藍牙耳機,因為有線耳機在某些場景使用下的體驗實在是太差了。比如每次從口袋掏出有線耳機時都需要細心整理那錯綜複雜的線材,每次都像在解孔明鎖一樣難受
但之前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實在是太貴了,站在尖端的AirPods至今都需要上千元的價格才能入手,而百來塊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則往往連最基本的要求都沒有達到,體驗極差
因此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擁有一款真無線藍牙耳機一直是我的一個夢,一個奢侈的夢
直到最近的一次,偶然看見老羅(羅永浩)在他的帶貨直播間裡拿出了OPPO Enco W31,才發現目前的百元級真無線藍牙耳機也能達到一個較好的體驗,至少到了能用的水平
而我對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需求也僅僅是連接穩定,平時出門聽聽歌,看看視頻,偶爾玩玩明日方舟等手遊,並且我是不玩吃雞這類需要及時反饋的手遊,所以延遲對我來說只要看視頻不卡、不會輕易斷聯就無所謂了。
很明顯,老羅推薦的這個耳機很符合我現在的需求,於是我果斷下手,原價299元,在直播間以239元的價格,買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款真無線藍牙耳機——OPPO Enco W31
同時也希望支持一下老羅,這位朋克之王,希望他能儘早還清債務給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的相聲演講
目前我對這個耳機一般滿意,因為也是第一次買真無線藍牙耳機,沒有參考對象,本文章僅僅做單個耳機的測評和初步體驗,本次的測評對象為OPPO Enco W31
# 簡介
OPPO Enco W31(以下簡稱w31)於2020年4月13日,OPPO舉辦的OPPO Ace2新品發布會正式亮相,首發價299元
W31主打藍牙低延時穩定雙傳,有動感模式與均衡模式2種EQ,有兩個麥克風和通話降噪,佩戴自檢測系統,人體工程學佩戴設計,IP54級防塵防水,支持單雙耳使用,兼容ios與安卓系統(之後會慢慢詳解)
OPPO Enco W31參數圖
# 外觀
PPT級定格動畫
包裝
配件
配件是常規的Type-C充電線+大小兩個規格的耳機套+不用看系列的說明書和保修卡
閉盒正面
充電盒正面是一個oppo的標誌,宣示主權
外觀是圓潤的鵝卵石設計,表面材質摸起來有些許磨砂質感,放在口袋中就不會輕易滑落
閉盒背面
背面則有一個凹陷進去的Type-C充電口,只能說是Type-C充電實在是太棒了
開盒
打開盒子,裡面靜靜躺著兩個小巧的耳機
耳機是用磁吸的方式卡在上面的,卡的非常穩固,根本無法甩掉
耳機正面
耳機整體設計也沿用了外盒的設計,整體偏向圓潤。正面摸起來圓潤光滑
耳機背面
背面有傳感器盒充電觸點,背面摸起來質感就和盒子一樣有些磨砂的質感
全家福
# 重量部分
w31的重量我個人稱量的參數如下圖:
耳機+盒子=50.3g空盒子=42.4g 耳機*2=8g
這個重量還算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就拿市面上比較知名的產品來對比:
Galaxy Buds的重量為46g,AirPods的重量為46g,Airpods Pro的重量為51g
(以上均為盒子+耳機的重量)
可以看到,w31的重量還算是屬於正常的範疇。就算是拋開了同行對比,50g對於人類來說也算是輕便的存在了。
# 佩戴體驗部分
得益於耳機這圓潤的人體工程學設計,w31佩戴在耳朵上相當舒適,它就剛好卡在我耳朵的耳框裡,讓你感受的到它的存在
再加上這是一隻入耳式耳機,所以佩戴時很緊,這樣在運動時或日常活動中就不會輕易被甩掉。即便是掉了,佩戴者會也有明顯的感覺。
入耳式耳機還有一個特殊的buff加成,那就是降噪。在地鐵,商城,廣場,這樣的環境噪音發源地佩戴w31,周圍的環境噪音瞬間減少了許多
但入耳式的w31也有很明顯的佩戴缺點,那就是在長時間佩戴後會感覺到明顯的耳朵疲乏。這時我就會選擇先戴左耳,等左耳疲乏後就戴右耳,循環交替使用。
# 功能
-連接穩定,低延遲
在連接方面,如果你的是oppo手機,系統ColorOS 7.0及以上的則可以快速配對,開盒彈窗配對,很有蘋果內味
如果是別的牌子手機,第一次使用配對時,則需要自己手動到藍牙設置中去點擊配對。
一旦配對成功,以後打開耳機盒的蓋子也會快速進行藍牙連接(不會彈窗),整個過程不超過3秒,這時間足夠各位把耳機拿出然後戴到耳朵上了
圖
在連接穩定度上,我測試了在空曠無障礙地區大約10m左右的距離就會斷聯;在室內有牆的情況下則會縮短到5米左右;在地鐵、商城等人多的地方則連接很穩定。
因此只要正常把手機放在附近,藍牙的連接就會非常穩定,從來沒出現過斷聯的情況
在延遲方面,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全鏈路傳輸最低延遲94ms;耳機端最低延遲47ms。
並且官方還在備註上寫了藍牙低延遲雙傳不受晶片平臺限制,這意味著每個手機的體驗都是一樣的。
我不太懂什麼叫全鏈路傳輸,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和精密的儀器去測試這些數據,因此我只能拿自己的體驗來說話。
以下體驗均在紅米note4x下進行體驗,體驗結果僅供參考:
在音樂體驗下,w31非常穩定,沒有任何問題;
在視頻體驗下,我用市面上主流的播放平臺、播放軟體和瀏覽器來看視頻,沒有感受到音畫不同步的情況;
在遊戲體驗下,用吃雞來體驗,這次總算是感受到了延遲的存在,在開槍後的一瞬間,槍聲才傳到我的耳朵中,延遲感受非常低,但還是不適合來玩這種需要及時反饋的遊戲
綜上所,在音樂和視頻體驗下,w31是完美的,但在吃雞這樣需要及時反饋的遊戲,還是用有線耳機吧
-蘋果和安卓的使用下,體驗也一樣
我用手裡的蘋果進行了上面一模一樣的測試,除了吃雞遊戲中,感覺延遲有所增加外,別的穩定性、延遲等各方面功能的體驗上幾乎和安卓的體驗相差無幾(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雙麥克風與降噪算法,通話清晰
這個的測試體驗就簡單了,我在各種環境音風噪音的情況下用w31錄一段音,看看效果就明了了。
在風噪測試下,我把我們家風扇開的最大,然後錄了一段音,結果還行,能清晰的聽見我在說什麼,風噪也明顯變小了;
在環境噪音測試下,我去環境嘈雜的市場錄了一段音,結果一般,在某些人聲較少的嘈雜環境下效果還行,一旦人聲變多了,降噪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別是某些還放著人聲音樂的店裡就更加無解了;
綜上所訴,在風噪和環境噪音的情況下是有明顯的通話改善,但到了人聲嘈雜的環境下,這種改善就不明顯了
-充電續航方面,足夠日常使用
官方參數中,
耳機的電池容量為25mAh,充電盒的電池容量為350mAh;
耳機音樂播放能有3.5h的續航時間,如果用充電盒則有15h的續航時間;
耳機充滿需要80分鐘,充電盒+耳機充滿則需要150分鐘
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與手機連接後手機右上角就會顯示出w31的用電量圖標
我用耳機聽了一上午的歌,大概5個小時左右,w31還剩下一絲電
回盒充電的過程,大概充了1個小時左右就滿電了。而充電盒大概能給完全沒電的w31充滿5次電左右(在日常體驗中估算出來的,未經嚴格測試)
以上這些實際體驗中的情況都與官方宣傳的的時間差不多。我也很滿意這個狀況,因為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現連續有戴著耳機5個小時的情況發生,即便是有這個情況,耳機的充電速度實在是快的飛起啊。
-敲擊觸碰耳機進行交互,很不完善的功能
先來看看官方給出的這張圖片,裡面清晰的說出了敲擊耳機可以進行交互
目前可以進行的交互操作有:
切換下一首歌;切換均衡/動感模式;喚醒語音助手;電話來了接聽/掛斷電話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最重要的暫停/播放操作沒有給出,而且只有卻換下一首歌的操作,卻沒有回到上一首歌的操作。這些都是非常重要影響體驗的操作設置,不明白oppo的設計師為什麼會把它們都給閹割了
還有喚醒語音助手的功能,我完全可以叫一聲「嘿siri」來喚醒語音助手,而不需要用這麼複雜的方式來喚醒
最重要的是,這個敲擊觸碰的方式敲的我耳朵疼,要用非常大的力氣才能有識別感應。所以一般我都不會用這個敲擊觸碰的功能來進行操作,低效而且無用。還是米環4方便多了。
綜上所訴,在敲擊觸碰進行的交互簡直就是廢耳朵,但更大的現實情況就是,敲擊觸碰可進行的操作實在太少太不使用了!!!
-佩戴自檢測暫停播放,實際體驗一般般
w31支持單雙耳使用2種方式,並且還能夠智能識別,在你摘下耳機時自動暫停,戴上耳機時又自動播放。
一開始還覺得這個功能很黑科技很實用,時間長了之後就知道了,這只是簡單的傳感器感應,只要遮住耳機背部的傳感器就會繼續放歌,反之則會暫停放歌。
而這個功能的使用在w31上還不太完善,有時候這個功能會完全失靈。
在瀏覽器上看視頻時這個功能也完全沒有效果。
我在雙耳戴的時,想摘下一隻耳機回盒充電。在我摘下耳機時音樂暫停了,當我把摘下的耳機放回到充電盒中蓋上蓋子時,音樂還是暫停狀態,這時候就只能人為的掏出手機點擊播放,音樂才能繼續播放。
雖然自檢測佩戴來實現暫停播放看似很黑科技很厲害,但是它的體驗實在是一言難盡,有時確實是好用的利器,而有時又顯得非常。總之這項功能還有完善前進的空間
-充電盒的交互體驗,仍有改進的空間
充電盒中有一枚指示燈,這是整個耳機中唯一的狀態指示燈,承擔著大部分的狀態顯示作用
指示燈有4種顏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綠色:耳機或充電盒,高電量狀態
黃色:耳機或充電盒,中電量狀態
紅色:耳機或充電盒,低電量狀態
白色閃爍:斷開當前設備,進入藍牙連接搜索中的狀態
在充電盒中有耳機的情況下,打開盒子,耳機放入時,顯示的是耳機的電量;
在充電盒中無耳機的狀況下,打開盒子,耳機拿走時,顯示的是充電盒的電量;
而在指示燈的下面,有一個白色按鈕,它是一個功能,只有兩個功能。
1.在有耳機的情況下長按功能健,指示燈會發出白色閃爍的燈,這時候就說明w31斷開當前設備,進入了藍牙連接搜索中的狀態,在手機上搜索到w31後即可點擊完成配對
2.在有耳機的情況下長按功能健15秒,直到指示燈發出紅色燈並閃爍3此後,說明耳機此時已經恢復了出場設置
除此之外,這個功能健就沒有任何的作用了,徹底淪為擺設。
我在用之前原本以為按一下功能就能顯示電量,結果實際體驗中沒有任何反應,要顯示電量只能開蓋或放入取出耳機時才能顯示。這種神奇的設計令我無語,oppo的鬼才設計師真有你的。
-均衡與動感模式,本質就是音效模式的切換
敲擊觸碰左耳機3次可以切換自帶的均衡與動感兩種模式。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什麼厲害的黑科技,但在實際體驗之後我就明白了,這不就是我們音樂播放器中的音效模式嗎。
而w31所做的不過就是在耳機上內置了2套音效以供我們選擇,並不是像官方宣傳的如此高級。
# 音質
相較於之前可參考的測評體驗來說,耳機對於音質部分的討論往往會陷入到一個主觀化、玄學化的描述階段,因此在音質部分中的描述僅供參考
各位如果想知道耳機真正的音質,最好的方法還是去當地的oppo線下店鋪自己試試看
以前完全聽不懂梁朝偉在說的是什麼意思
在我看來,w31在音質方面的表現相當於100元左右的高性價比耳機(潛99、銀船)。能夠將歌曲中的部分細節展現出來,低音雖淺但非常厚實,這也導致了在鼓點密集的音樂中聽多了就很轟頭。人聲方面,感覺女聲會比男聲的表現要好。
耳機整體的調音風格為流行,聲音偏暖,是個雜食塞,這也算是很符合商業耳塞的調音風格了。
總的來說,w31在音質方面的表現還不錯,雖然算不上驚豔,但也已經算是是一個能聽的水平了。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三百元價位的真無線藍牙耳機,w31音質能有這樣的表現令我非常滿意。
在音質方面,我不想說的太多,畢竟音質是個很主觀的東西。而且對於我來說,我更看重的是w31的方便攜帶和無線帶給我的快感。
結:
w31作為一款三百元以內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在佩戴、充電、穩定性、音質這些基礎功能方面都做的非常好,日常體驗極佳,極具性價比。
但其本身的一些附加功能還不夠完善,堆疊在w31上顯得非常累贅,該給的功能又存在缺失的情況。希望在oppo在下一款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中能改善這一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