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怎麼了,大家扎堆發歌。
碧梨(Billie Eilish)、山姆(Sam Smith)、五條人、濱崎步、潘瑋柏、李玉剛…
7月份的尾巴信息量有點大,果醬君需要帶上耳機慢慢品嘗。
從頭聽下來,我發現潘瑋柏的《第二順位》還蠻有意思的。
前兩天突出起來的官宣結婚讓很多網友震驚不已,現在就發了一首情歌,而且還是「備胎之歌」。
我看到這首歌名的時候,突然想到羅志祥也有一首《第二順位》,所以就突發奇想,想把兩首歌做個比較,看看誰的「第二順位」更能打動你。
《第二順位》是潘瑋柏和國際知名製作人Hyuk Shin共同創作的單曲。
Hyuk曾打造過Justin Bieber的《One Less Lonely Girl》、EXO的《咆哮》…
從整體的製作來看確實和潘瑋柏以往的作品有些不同,但也只不過是「老」風格中找到了新玩法。
雖然運用了當下流行的R&B節奏和電子音樂中的Future Bass,但傳統抒情歌曲的風格卻始終沒變。
前奏的旋律很有吸引力,它不會讓人輕易產生暫停的衝動,在空間感和夢幻感的營造上面它是成功的,但主歌部分一響又被拉到傳統情歌的套路中,個人覺得在作曲上面沒有什麼亮點。
他只是在以往風格的基礎上加入了當下的流行元素,在聽覺上面不會顯得過於老套。
歌詞是潘瑋柏一手包辦的,他道出了在愛情中身為「備胎」的痛楚。
有句詞很扎心,「在你心中只是第二順位,再多付出永遠無法匹配,你的眼神提醒我很可悲,我到底算哪一位」。
只要被一方認定自己是備胎,無論怎麼努力都是白費,或許從始至終你就是個笑話。
這首歌的MV也是同步發行的,雖然劇情有些落入俗套,但視覺效果還不錯,特別是那臺消光黑蝙蝠戰車的出現,瞬間提升了檔次。
雖然當下發行這首歌會讓不少聽眾產生誤會,但深入音樂你會發現,他只是想通過《第二順位》的反套路來映襯他第一順位的出現。
如果說潘瑋柏的《第二順位》是被愛情矇騙的後知後覺,那羅志祥的《第二順位》就是心甘情願的等待。
羅志祥這首同名歌曲收錄在2008年的專輯《潮男正傳》中。
看到專輯名稱就知道他當年主打「潮」字,當時為了推廣這種新形象公司推出了「潮男幻境珍藏版」、「潮男志精裝盒版」…總之就是怎麼潮怎麼來。
《第二順位》是整張專輯中難得的抒情作品,其他歌曲偏向舞曲風,畢竟要把「潮」形象立起來,慢歌確實沒辦法彰顯。
這首歌距離現在已經12年了,編曲上與潘瑋柏沒有可比性,單從旋律上我覺得羅志祥更勝一籌。
這是曹軒賓作曲,他的情歌一如既往的令人心碎,在緩慢的旋律中嘗盡愛情的苦果。
樂器以大提琴、電子琴、架子鼓、弦樂團為主,這是抒情歌曲的標配,簡單的配器往往可以讓情感最大化。
這首歌的感覺和《愛轉角》一樣充滿了回憶殺,那個年代的旋律很多都是大同小異,百搭和弦百試不爽。
雖然歌名相同,但音樂中傳達的情緒完全不一樣。
嚴云農的歌詞是站在等待愛情的角度來敘事的,她希望通過等待讓男主成為女主的第一順位。
羅志祥在演繹的時候充滿了卑微、遺憾、無奈,即使自己第二順位,但依然願意等待奇蹟的出現。
有句歌詞有些讓人心疼,「沒有關係是我常說的一句,就讓我等,就算我冷,至少我陪著你,我一直在第二順位愛著你」。
這樣愛讓人無奈,對旁觀者來說可能很卑微,但有時候就會有這麼一個人讓你心甘情願的等待,即使她(他)不愛你。
潘瑋柏和羅志祥算是同時代藝人,他們的音樂也是許多80、90後的青春。
《不得不愛》、《快樂崇拜》、《愛轉角》、《愛不單行》…
這些歌曲已經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裡,即使5年、10年不去聆聽也很難把旋律忘記,畢竟以前光歌詞就抄了好幾遍,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愛轉角遇見了誰
是否有愛情的美
愛轉角以後的街
能不能有我來陪
羅志祥《愛轉角》
單從音樂上來講,這首歌只要響起,我腦海中總會湧現很多畫面。
不管是《轉角遇到愛》的影視片段,還是以前的青春時光都歷歷在目,美好的狀態會情不自禁地出現,這種回憶極具殺傷力。
相較於羅志祥,潘瑋柏的音樂節奏偏快,雖然總是聽不清他唱的是什麼,但他對於音樂的律動感的把握是非常準確的。
不過,他最近的一些事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40歲的他終於宣布了結婚的消息,本來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但卻給他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王思聰的一條朋友圈引起了許多吃瓜群眾,網友在得知她妻子的過往之後紛紛跑到微博評論勸他們分手。
還有一些用戶大量使用侮辱、誹謗言論對其進行人身攻擊。
昨天潘瑋柏工作室也針對這些不好的言論發表了聲明,要求相關用戶立即停止侵權並公開道歉。
還真有點心疼潘瑋柏,不僅要處理被王思聰攪渾的喜事、還要忙著發新歌、錄製《中國新說唱》,這段時間要忙死的節奏。
看來在時間管理上還需要找好兄弟請教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