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園
編輯|康佳寧
歷時三個月,潤敏生物科技非法傾倒廢酸一事有了最終結果!
6月30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態環境部已聯合公安部,對該案實施掛牌督辦。"掛牌督辦"指上級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門通過社會公示等辦法,督促限期完成對重點案件的查處和整改任務。
通常,限期整改的情況比較常見,但重點督辦卻不是每個公司都會遇到。
潤敏生物獲此「殊榮」,源於近年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對危險廢物違法傾倒的環境問題保持高壓狀態。
據新華社報導,今年3月下旬,邢臺縣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當地村莊周邊傾倒不明液體。經過層層調查,專案組最終鎖定汙染源為位於邢臺市威縣經濟開發區的潤敏生物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公安等部門調查後發現,自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30日,潤敏生物科技在未取得農藥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生產經營溴蟲腈,並將由此產生的廢液非法傾倒。截至案發,該公司非法生產銷售溴蟲腈400多噸,每噸25萬元,銷售金額近1億元,純利潤近2000萬元。
調查還發現,企業實際控制人李某承指使總經理劉某,將廢液以每噸230元的價格交由呂某飛處理。自2019年3月29日至案發,呂某飛組織多人,在邢臺縣、南和、隆堯、任縣及橋東、橋西、開發區等邢臺市7個縣(區)的13個地點,非法傾倒廢液共計230車、3414.5噸。
Vista商業研究所在天眼查獲悉,該公司的前身為邢臺格默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最初生產三氯庚烯酮等化工產品。2018年進行公司變更,經營範圍在原來基礎上增加「生物技術研發、技術推廣、技術服務」。
此案調查結果出來後,Vista商業研究所試圖以電話、郵件的形式聯繫該企業,對方電話一直顯示正在通話中,郵件未回復。
本文由《Vista商業研究所》原創出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