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一項有利身心健康的戶外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鍛鍊身體,還能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所以,釣魚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可以說釣魚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僅僅靠喜歡還不夠,那樣並不能真正體驗到釣魚的快樂,所以提升釣技,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垂釣樂趣。
所以說釣魚還是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戶外休閒運動,這點從釣友的漁獲就可看出,有經驗的老手常漁獲滿滿,經驗不足,釣技不佳的朋友常是空軍收場。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作為釣魚人,不知各位是否重視過以下這幾個要點呢?你還別不信,每一個都是上大魚的關鍵,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1、準確拋竿
大家都知道,釣魚首先要學會拋竿,魚竿都玩不轉,更別談釣到魚兒了。臺釣中,我們要做到每一竿都能準確落在窩點當中,這樣更加有利於誘魚、上魚。但如果我們胡亂拋竿,每一竿都不在不同位置,魚兒自然無法找到魚餌了,特別是臺釣當中,浮漂需要事先根據釣點調試好,如果我們不能準確拋竿,那麼浮漂也會忽高忽低,難以顯現出準確信號。
手竿的拋投法,最常用到的就是彈送法,便於操作,準確度較高。拋投時,兩腳前後開立,右手握竿柄,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鉛墜,稍微發力會拉魚線,讓魚竿竿梢彎曲,魚竿形成弓形與水面垂直。目視前方,握竿的右手快速上揚,前送,左手跟著順勢放手,使得魚竿、魚線、魚鉤成一條直線,真箇動作一氣呵成。釣餌落水時,可將魚竿適當回拉,等到浮漂立起,再將魚竿送回固定位置。
2、選漂調漂
浮漂,也叫浮標,釣魚人通過觀察浮漂的情況,來了解魚兒在水底咬鉤的情況。隨著釣魚技術的不斷提高,浮漂的作用也越顯得重要了,而且浮漂的材質、形狀也在不斷改進,材質好的浮漂更受釣魚人喜愛。浮漂由漂身、漂尾、漂腳三部分組成,選漂的時候,釣友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浮漂。
調漂是垂釣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浮漂調試靈敏,魚兒咬鉤時的信號才會及時準確地顯現出來。調漂時我們要先找底,如釣友常用的調四釣二釣法,調漂時先用超過浮漂浮力的鉛墜找底,浮漂露出水面1目,然後再將浮漂下拉超過子線長度,接著開始修剪鉛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4目,再掛餌料稱餌,此時露出的目數就是釣友的釣目。
3、學會開餌
常言道,要想魚上岸,全靠糧食換。可見餌料在垂釣當中的重要性,餌料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魚兒是否咬鉤,對於如何選擇餌料,釣友都有自己的見解,但只要根據目標魚的食性來定,魚兒咬鉤也就不是難事了。餌料的種類實在太多了,使用時還應考慮季節的因素,比如春冬季節適合用香腥味、濃腥味,夏秋季節適合用清淡、清香、酒香味餌料,所以餌料的選擇要多方面考慮。
在開制餌料時,一般不要超過三種餌料,餌料種類過多,味型混亂,不能準確釣到目標魚,這也是招來小魚鬧窩的原因。開餌時先將餌料根據比例倒入餌盆,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用手快速攪拌均勻,靜置十分鐘。使用時取用一部分餌料揉成團,揉餌時可先用手用力擠壓掉餌料當中的空氣,餌料有一定黏度即可,過多的揉捏會讓餌料成為死面,影響餌料的狀態。
最後,垂釣當中我們也應掌握提竿時機,如果不能準確把握提竿時機,即便有大魚咬鉤,也很難中魚。提竿刺魚時,首先要根據浮漂傳來的信號快速作出判斷,提竿要迅速、果斷,避免拖泥帶水,要讓魚鉤第一時間牢牢刺中魚嘴,以免脫鉤。中魚後我們要沉著冷靜遛魚,抗拉硬拽不可取,多利用魚竿的彈力,地形優勢,慢慢卸掉魚兒的力氣,最後用抄網將其抄入魚護當中。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任何單位、公司、報刊、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