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90後製片人龍亞:面對原生家庭之「痛」 ,生命會自己...

2020-11-18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隨著炙熱的酷暑天氣漸漸散去,假期的結束,暑假檔的「熱劇之爭」也慢慢走入尾聲。回望2020年的暑假檔,除了描繪30+女性所面臨現實困境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火之外,一部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以家人之名》,也以極高的話題度和熱度,成為這個夏天的「爆款劇」。

什麼可以稱之為家人?在《以家人之名》中,三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治癒內心的傷。也帶給觀眾一個現實的命題:有血緣卻沒有付出、沒有血緣卻相伴左右,誰可以定義為家人?而當人們面對原生家庭的殘缺,又如何擺脫傷痛迎來成長?

隨著《以家人之名》的熱播,封面新聞對話到該劇製片人龍亞。碰巧的是,龍亞正是一名90後製片人。從奇幻愛情劇《我的奇妙男友》到人氣熱劇《下一站是幸福》,再到這部引起話題熱議的《以家人之名》,龍亞表示其一直在講愛的故事,是因為她相信人和人性,也明白人生中的「難」與「苦」。「生活就是有笑有淚,今天愛它,明天恨它。」

製片人龍亞

聚焦原生家庭之「痛」

不論是《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還是《都挺好》裡的蘇明玉,抑或是《安家》裡的房似錦,近年來,在螢屏中留下高討論度的人物角色,都不免有著原生家庭之「困」,進而影響了其人生的路程。在網絡中,對原生家庭的探討也走向深度,觀眾在電視劇人物中看到自我的影子,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在《以家人之名》開播前,龍亞還擔任了影視劇《我的奇妙男友》、《下一站是幸福》的製片人,其中一部是奇幻愛情劇,一部是講述「姐弟戀」的都市情感劇。《下一站是幸福》在播出時,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採訪中,龍亞也談到了自己的創作路徑,說到其團隊拍戲一向是以當下喜好與感受出發。

「5年前,因為我們很喜歡奇幻愛情故事,於是陸續做了《我的奇妙男友》系列,一個當時所謂『腦洞大開』的愛情故事;3年前,因為生活中感受到30+女性婚戀問題的世俗關注與壓力,於是有了《下一站是幸福》,這個30+也可以有另外一番可能性的姐弟戀故事;2年前,團隊在聊天過程中,聊到了原生家庭對各自生活的影響,身邊單親家庭的朋友在生活中受到的愛與苦,讓我們集體都很有感觸,於是《以家人之名》誕生——幾個典型的有父母缺失的孩子的成長故事。」

劇中,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說:「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這似乎也是該劇在播出時,訴說給觀眾的一種聲音:家人不應僅限於血緣之間的聯繫,愛和陪伴才是更深的羈絆。

面對該劇想要傳遞給觀眾怎樣的「家庭觀」這個問題時,龍亞也坦然說到,團隊只是基於自己現有的生活經驗與感受來創作,沒有想要傳遞所謂的「家庭觀」,每個人都有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這個「問題」不一樣。「我們想寄託一種信仰——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不幸的人生也要努力尋找幸福的可能性。」

爆款劇沒有「道」

《以家人之名》收視奪冠,豆瓣開分8.5,可以獲得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贏」,成為暑假檔的「黑馬」。此前的《下一站是幸福》播出時,也頻上熱搜,得到劇迷們的關注與追捧。龍亞說,用心打磨的作品,自知其品質肯定不錯,但《以家人之名》的火爆還是超出了她的預料。

「爆款劇沒有『道』,火不火很『玄』。」龍亞談到,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播出時並沒有很大的關注,但依然不能否定作品的優秀。而人們所談論的爆款劇的「製作之道」,也真的沒有。「這跟我是不是女性製片人關係不大,但和性格與喜好有關,我相信人與人性。」

最後,龍亞也談到在作品創作所要遵守客觀的尺度。「電視劇或許美好,但真實必然不完美。這個不完美帶來的爭議是大環境問題,而非刻意製造爭議。《以家人之名》只是基於我現有的生活經驗與感受,寄託一種信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90後製片人龍亞:面對原生家庭之「痛」,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回望2020年的暑假檔,除了描繪30+女性所面臨現實困境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火之外,一部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以家人之名》,也以極高的話題度和熱度,成為這個夏天的「爆款劇」。什麼可以稱之為家人?在《以家人之名》中,三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治癒內心的傷。
  • 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愛與痛《以家人之名》開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家人,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8月10日將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芒果TV全網獨播。
  • 《以家人之名》聚焦「90後」原生家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主演,張晞臨友情出演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昨晚在湖南衛視開播。該劇聚焦「90後」原生家庭,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成為彼此新的家人,三兄妹一起長大,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用愛治癒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親情故事。《以家人之名》聚焦原生家庭的愛與痛,講述一個關於治癒和成長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上演大團圓結局 製片人回應質疑
    9月6日晚,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式收官。這部主打&34;的電視劇也在這個夏末治癒了許多人,大團圓的結局也讓不少劇粉欣慰。6日當晚,劇中&34;的主演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以及&34;塗松巖和&34;張晞臨,都紛紛發表&34;與角色告別,並且分享了對《以家人之名》的體會感悟。
  • 《以家人之名》,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煙火生活
    該劇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愛與痛,講述了因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成為彼此新的家人,三兄妹一起長大,用愛治癒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親情故事。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三兄妹,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然而,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問題如影隨形,他們渴望被愛,卻更加害怕失去……《以家人之名》聚焦原生家庭的愛與痛,講述了一個關於治癒和成長的故事。開篇劇情中,李尖尖、凌霄、賀子秋將在一場見義勇為的&34;中開啟他們童年的&34;。
  •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開播 聚焦90後原生家庭
    中新網8月10日電 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主演,張晞臨友情出演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將於今日在湖南衛視播出。海報該劇聚焦90後原生家庭,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彼此新的家人,三兄妹一起長大,彼此扶持,共同成長,用愛治癒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親情故事。
  • 《以家人之名》: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了糖
    在被偶像劇、都市劇、古裝劇包圍的暑期檔螢屏,這部質樸、溫馨、暖心的家庭成長治癒劇如同一股清流,以情動人,贏得了觀眾青睞。正如該劇傳遞的主題:「家人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在缺乏溝通與理解,人際關係和情感習慣保持距離的當下,《以家人之名》描摹了一個「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溫馨家庭,啟示我們要珍惜家人和幸福,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了生活的溫度,傳遞出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與大愛。
  • 《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原生家庭之痛怎麼破?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已經落下帷幕,但是有關劇中的種種話題還在持續。尤其是有關陳婷,有關凌霄的原生家庭之痛,更是人們熱議的重點。等到凌霄成人後,她又以親情、道德綁架凌霄,讓凌霄一度患上焦慮症,日子過得十分煎熬。
  • 《以家人之名》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的傷還要靠自己治癒救贖
    主線副線都鋪開了5個人物的家庭框架,甜寵偶像愛情都不是核心,重點在成長和救贖。大量的插敘留白的背後引起反思的是在不同家庭教育以及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或者說是家庭。原生家庭的傷,只有直面對待,才能真正解決,在童話故事裡當鴕鳥只是暫時的溫馨,抬起頭的剎那,還是會痛徹心扉。
  • 《以家人之名》:如何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糖?
    近日,正在熱播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以溫馨的家庭日常和高甜暖心的跨血緣兄妹情掀起了觀眾的追劇熱潮。 該劇聚焦於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李尖尖、賀子秋與凌霄。
  • 《以家人之名》:將原生家庭的痛,熬成了糖,提前觀影
    在缺乏溝通與理解,人際關係和情感習慣保持距離的當下,《以家人之名》描摹了一個「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溫馨家庭,啟示我們要珍惜家人和幸福,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了生活的溫度,傳遞出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與大愛。
  • 《以家人之名》,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
    面對兩難的境遇,他們勇敢面對, 也努力讓父母直面了自己的問題。在不同關係的愛中, 他們教會了自己成長,明晰了自己的內心一唯有直面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家人之名相互治癒,才能清醒無畏的走下去, 成為更好的自己。
  • 《以家人之名》領跑夏日好劇 創新解讀原生家庭的痛
    由華策出品,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播出的《以家人之名》從開播以來引發各路網友激烈討論,頻頻登上熱搜,各路榜單成績一路飆升。今天起《以家人之名》圓滿收官,為走心的&34;話題重新定義親情對一個人成長的意義。故事中原生家庭產生影響極大的三位角色分別來自三個家庭,特別是女主家中兩位哥哥的身世遭遇十分令人心疼不已。
  • 《以家人之名》導演談原生家庭之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看到陽光
    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正在湖南衛視播出,憑藉細膩溫馨的故事、樂觀向上的人物、質樸溫暖的情感,《以家人之名》滿足了不少劇迷對家庭以及親情的美好想像。談及這部戲的創作初衷,該劇導演丁梓光透露,創作團隊是在討論中發現了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也發現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由此為起點創作出這部溫情脈脈的暖心家庭劇。
  • 《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三個小孩心中的「痛」!
    《以家人之名》是一部家庭都市情感劇,取材於現實生活,卻高於現實生活,將藝術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個性和「傳奇」人生,讓他們都有獨特的靈魂和故事,他們的故事與我們今天的孩子有太多相似,劇中呈現了戲中有「真」生活場景。
  • 《以家人之名》導演談創作初衷:關注原生家庭之痛
    近日,據國內媒體報導,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談及這部戲的創作初衷,該劇導演丁梓光透露,創作團隊是在討論中發現了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也發現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由此為起點創作出這部溫情脈脈的暖心家庭劇。
  • 做演員不過癮,轉行製片人,譚松韻《以家人之名》原生出道?
    今年《以家人之名》上線,從片名上就感到了滿滿的原生家庭氣息,要說此次譚松韻主演的女一號,與《都挺好》中的姚晨相比,多了什麼?煙火氣?沒錯,畢竟譚松韻此次的角色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我們在看《都挺好》的時候,的確是引起了共鳴,但在這部《以家庭之名》中更是如此,可能家人的離開對孩子而言是一個未知的答案
  • 《以家人之名》導演丁梓光: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
    作為《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的導演,丁梓光表示《以家人之名》比《下一站是幸福》更有話題性和生活感,因為創作團隊在討論中發現了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也發現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他說,創作來源於生活的感悟,也許每一代人都更能講述當代人的生活。
  • 《以家人之名》導演丁梓光: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
    作為《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的導演,丁梓光表示《以家人之名》比《下一站是幸福》更有話題性和生活感,因為創作團隊在討論中發現了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也發現血緣並不是定義家人的唯一標準。他說,創作來源於生活的感悟,也許每一代人都更能講述當代人的生活。
  • 《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的「悲傷」,靠「溫情」治癒
    2020夏,一部原生家庭的情感劇集再次橫空出世, 開篇就有了8.6的高分,儼然成為了下半年國產劇的爆款預定,它就是《以家人之名》。該劇緊扣現實主義,將鏡頭聚焦在了當代社會家庭的現狀,展現出了破碎原生家庭的群像和親情愛情友情的傷痕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