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機長》(The Captain)是由劉偉強執導,於勇敢編劇 ,李錦文監製,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 。
該片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 。
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並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截止目前累計票房達1.94億。
02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從重慶至拉薩飛行途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在9800米高空,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導致座艙失壓。機長憑著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民航各保障單位密切配合下,機組正確處置,飛機於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安全。
據悉,飛機風擋玻璃脫落,在整個民航歷史上此前僅有一次,而且川航這次的危險程度要高得多,稱之為「史詩級備降」毫不為過,機長劉傳健也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中國版薩利機長」。隨後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決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授予機長劉傳健「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副駕駛、第二機長等均獲表彰。
雖然劉傳健被網友親切稱呼為「中國版薩利機長」,但《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除了都有「機長」2字以及採用同樣的特效團隊,在風格和劇情上並沒有什麼太大聯繫,更不是網上所謂的「山寨版」《薩利機長》,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獨屬於中國的民航主題劇情片,致敬了當代英雄,再現了川航奇蹟。
03
《中國機長》是一個沒有懸念的故事,因為川航事件幾乎家喻戶曉,但《中國機長》依然拍出了一個好故事,這得益於電影本身正確的選擇,既然故事沒有懸念,那就把著眼點放在人身上,所以《中國機長》抱著「致敬英雄」初衷,極力表現的是在這次事件中的人,而絕非事件本身,正好彰顯了人性。如果非要說電影有哪些亮點的話,幾個關鍵詞可以簡單說道一二:
關鍵詞一:真實
電影一開場就是機長上班前的展現,平凡的男人,平凡的上班族,平凡有個年幼的女兒,一樣要上班打卡,不一樣的是機長上班打卡的程序似乎更複雜,機組人員執行任務前要開會確認,飛機起飛前要經過詳細檢查,一連串的畫面展現的是機組人員正常上班的畫面,即便不熟悉也覺得很真實。另一方面,雖然電影的主角是英雄機組人員,但是電影也把目光放在了事件的另一批當事人身上,那就是當天的乘客,不得的不說電影所展現機場裡的乘客百態就是我們平時在機場候機時能夠看到的樣子,或許我們自己就是那個樣子,所以愈發覺得真實,這種平凡又真實的常態,也為電影後面的驚人動魄作了很好的鋪墊。
關鍵詞二:專業
電影所展現的專業有很多方面,因為民航幕後的事情大家可能並不熟悉,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張涵予、袁泉等主創實地採風,與事件親歷者見面,聽英雄機組還原當時情況;為了能讓觀眾在大銀幕上擁有更真實的「飛行體驗」,博納影業還斥資近3000萬元製作了1:1的空客A319模擬機,為深入地體驗角色,電影《中國機長》的主演們奔赴四川航空培訓中心接受專業訓練。另外,該片拍攝得到了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支持與協助,在中國民航宣教中心的協調組織下,來自民航系統各單位數百名專業人士參與了電影的創作與拍攝工作 。正是由於有這些前期準備,《中國機長》展現了機長應對危機時的專業操作,展現了空姐服務乘客的專業素養,也展現了民航各保障單位的專業能力,當然從演員表現力來說也展現了演員的專業演技,比如歐豪眼睛受傷的特效妝幾乎撐了全場,關鍵劇情的特效全程在線,演員感情流露全程到位,全片給觀眾的感覺就很專業。
關鍵詞三:英雄
川航事件中的大英雄毫無疑問是我們中國的機長,不能不提及的還有隨行的機組人員,但川航奇蹟背後還有很多小英雄,包括軍方支援、民航調度、氣象監測、消防救護等等人員,電影向我們展現了何為「普通人也可以是英雄」。另一方面,電影講述了機組人員包括部分乘客在內背後的故事,惦記女兒的機長,愛撩妹的副機長,家庭危機的乘務長,想去旅行的空姐,去看戰友的軍人,喜歡找服務人員麻煩的大叔,離家出走的年輕女孩,喜歡無言少女的少年等等,電影又從另一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英雄也是普通人」。我們常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機長》聚焦在這群「普通人」身上,因為他們協力挽救了119 個乘客的生命,所以他們成了英雄,觀眾在崇尚英雄的同時,也許也能體會到劉機長所說的話,「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任何人都能成為英雄。」
04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中國機長》作為「國慶檔」三巨頭之一展現了比較強的實力,以真實故事做支撐,合理藝術化處理,認真選角,認真拍戲,認真講故事,整體表現較佳,雖然也存在瑕疵和尬點,比如有點尬的撩妹,有點尬的搭訕以及有點尬的呼喚等等,但是不影響整體觀看,比較推薦國慶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