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亞綸出櫃了。
從昨天到今天我早上起床看微博,熱搜榜上十條有八條都是有關炎亞綸的各種瓜。
事件的起因源於一則有關炎亞綸和同性吻照以及聊天記錄的流傳,並有媒體指出其同時交往3個男友並在期間存在感情劈腿。
這聽起來真是一件八卦又好笑的事情。
一時間,什麼「林宥嘉的《浪費》這首歌原型是炎亞綸」、「炎亞綸苦戀汪東城多年未果」、「炎亞綸出軌是渣男」等都成了被網友熱議的話題。
這個我們青春記憶裡許久沒聽到消息的男藝人,竟突然成了眾人口中的討論對象和笑柄。
圖片來源於微博@炎亞綸
可是這件事真的這麼好玩好笑嗎?
看著朋友圈一個個「轉發這個炎亞綸,你也會有三個男朋友」的表情包時,我也這麼以為。
直至我看到了一則有關炎亞綸風波後首現機場的視頻時,我才意識到,或許我們覺得好玩好笑,口無遮攔不以為意的事,對於當事者炎亞綸、對於那些喜歡他的粉絲來說,都特別殘忍。
視頻裡,炎亞綸身著綠色大衣、戴著口罩、神色稍顯疲倦,面對一路跟隨著他不斷追問各種問題的記者,他只是頻頻搖頭、一言不發。
看著視頻裡的他,我覺得眼前的這個男孩有些可憐,有些無助。
就好像一個自己藏了許久的秘密,有天毫無防備地被人揭穿暴露於太陽下,自己明明已經無所適從無從躲避了,卻還要面對來自世俗的審判和追問。
這無異於把一個人扒光示眾。
即便是在今天炎亞綸方發了一則誠懇的聲明之後,關於這件事的討論還是沒有停息。
聲明中,炎亞綸表達了自己對於沒有處理好私生活、影響了公眾的歉意,並間接承認了自己「出櫃」的事實。
說實話,看到這則聲明時,即便我不是他的粉絲,都有些許感動。
相比於那些一有負面消息,就躲起來當縮頭烏龜、或者讓工作室發聲明和律師函的藝人來說,他實在是太敢作敢當了。
圖片來源於微博@炎亞綸
而且很難想像,作為一個偶像明星,要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承認自己是「同志」,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氣。
歸根結底,這是一件沒有處理好的私人情感,被搬上了臺面。
但即便這則聲明發出後,也未曾有人對當初說他「出軌」的言論進行道歉,更有人藉此抓住了「同志」這個石錘,腦補了一出又一齣好戲。
他曾經的街訪視頻、微博博文、以及一些飛輪海還未解散時他與成員間的互動截屏都成了大家的談資。
「原來他曾經和汪東城還有這麼一段前塵過往啊。」
「咦,他的這條微博原來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我聽《浪費》還聽出了一種甜蜜的趕腳...」
圖片來源於微博@炎亞綸
朋友Z是一個粉了炎亞綸十多年的老粉,她和我說,看到網上有關炎亞綸的這些討論時,覺得很難受。
讓她更難受的是,她說她不知道炎亞綸看到了這些消息,心裡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其實我很能理解她的這種心情,一個粉了這麼多年的偶像,突然被爆出「出櫃」,就已經足夠消化一段時間了。
如今,卻還要被別人拿來當做瑪麗蘇劇情的談資說三道四,這就更讓人不好受了。
我問她,「如果可以,你想為他做些什麼?」
「我想對他說,『沒事的,出櫃也沒關係,不要在意外界那些風言風語,只要你幸福就好了』。」
我相信很多炎亞綸粉絲心裡的想法一定都和Z是相近的。
他們心疼自己的偶像,也很希望大家在那個偶像本不想暴露於陽光下的「秘密」被公開後,能夠得到大家的尊重。
圖片來源於微博@炎亞綸
很多人常常覺得,只有上升到謾罵和人肉的程度,才稱得上一種網絡暴力。
但我想說,這種過分毫無根據地揣度他人私生活、散播自己所臆想的故事、不理會事情真相只抓住一點就加以誇大的行為也是一種網絡暴力。
圖片來源於微博@炎亞綸
而尊重當事人、平息這場網絡暴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跟風討論、學會理性辨別一些信息,更不要發揮自己「超強」的想像力。
近期梨視頻對炎亞綸的一小段專訪中,他說的這段話讓我記憶猶新。
「世界上很多事情,必須要看到很多面向再來做決定,我們應該更審慎地選擇網絡上看到的這些資訊。」
他一直在做自己腦袋的主人,而在這個各種真假消息摻雜的自媒體時代,很多人卻在其中迷失了方向,甚至成為了助長不實信息愈加猖狂的傳播載體。
在這個越來越開放,同志也越來越能被大眾接受的時代,出櫃這種事情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圖片來源於微博@炎亞綸
炎亞綸出櫃怎麼了?
其實沒怎麼,他並沒有做錯什麼。
但我卻心疼他曾小心翼翼守護著的秘密,成為了吃瓜群眾口中無謂的談資。
-END-
由於微信改版
不將我設為星標
你就不知道音樂圈每天在發生什麼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果醬音樂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