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程蝶衣的人物形象

2021-02-19 寂寂清關

 2020.9.7 

居然現在才發現這麼好聽的歌~

禁轉載禁商用未經允許禁一切

 

戲子入畫 一生天涯

———淺析《霸王別姬》程蝶衣的人物形象

    在一個動蕩的社會,一個悲苦的年代,人民用自身的辛酸血淚演繹亂世裡的人情世故,演繹世間的悲歡離合,道出人世間的苦難,以此詮釋對傳統文化藝術追求的的莫大追求。電影《霸王別姬》裡,陳凱歌導演正是通過氣勢宏大的影像風格、精湛的鏡頭、運用精美的畫面設置為觀眾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經典意義的人物形象,例如程蝶衣、段小樓、菊仙等,尤其是影片中程蝶衣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將亂世中對藝術極致依戀痴迷的戲子悲劇的一生,以及災難時期人的多面性和豐富性詮釋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為程蝶衣的人生苦難感到哀傷,也被這人物形象「不瘋魔,不成活」的悽美深深地震撼與折服。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是由「小豆子」這個身份成長轉化而來的。影片伊始,小豆子被做妓女的母親賣到京戲班裡學唱青衣,他生來有六指的缺陷,母親斬斷一指後,他被迫到戲班學戲,受盡毒打和屈辱。這個情節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命運多舛、受人擺布的無緣者的人物形象。小豆子生來眉清目秀、身體削弱,擔不起京劇中的男性化角色,他的細膩和羸弱是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小石頭和小豆子與其他師兄弟一起在湖邊冒著大雪吟唱《霸王別姬》:「力拔山兮氣蓋世……」導演通過這一遠景鏡頭展現兩位主角學習過程的艱難,鏡頭的特寫消除了我們在觀察隱藏的細小事物時的障礙。小豆子的默默忍受正是通過他和小石頭從戲班逃跑被發現後,他背鍋挨毒打的面部特寫鏡頭中展示。程蝶衣從小就被媽媽拋棄,他一生的磨難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地承受,他學唱青衣、迷戀小樓、嫉妒菊仙、遭遇玷汙、拔劍自刎,他的浮浮沉沉,愛也無望,他的孤立無援在觀眾的心靈留下一記空蕩蕩的迴響。

     電影原著作者李碧華是這樣描寫程蝶衣的:「塵世間,男子陽汙,女子陰穢,獨觀世音集二者精於一身,歡喜無量。」隨著電影的講述,程蝶衣的人物形象也蛻變和升華為「不瘋魔,不成活」,對京劇極度迷戀的戲子形象。程蝶衣對國粹的熱愛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他的瘋魔是從「我本是女嬌娥」開始,動情入戲了便再無法逃脫。從他唱青衣開始,他的行為動作和生活方式都開始趨於女性化,他唱女腔、學女形、翹蘭花指,如女人細膩般地對待段小樓……這樣自然細緻的安排更突出了程蝶衣對性別的混淆和模糊,虞姬就是他,他就是虞姬,程蝶衣被千萬人唾棄入戲太深,但是他卻永遠對傳統京劇藝術懷有愛和渴望,使得他更加純粹而潔淨。故事的最後,他唱了最後一曲《霸王別姬》,以虞姬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自刎而死,或許是一個戲子最好的歸宿。

     電影中程蝶衣所處的是一個動蕩不安的亂世,在這個時代裡,人們拼命掙扎,清末的殘餘封建玩弄著所有人,藝術被文革所批判,打破了一切固有的文化。陳凱歌通過展示許許多多人物截然不同的漂泊人生,折射了一個令人痛心疾首的時代,程蝶衣正是這個動蕩時代下人民的縮影,他的身上反映著那個時代的每一個人身上的苦難。新舊社會的交替使得人心惶惶,隨著小豆子的成長,他經歷了近代中國最混亂的時期,影片細心地安排了各種情節,讓觀眾感受這段期間政權交替的頻繁,片子展示的是中國一個真實的年代。程蝶衣親眼看著京劇一點點沒落、顛覆,文革時他看著人們盲目地改編現代戲卻徒勞無功,那點微薄力量微不足道的力量不能改變什麼。在這境況下,程蝶衣逐漸墮落,開始吸食鴉片,這象徵著人們為了擺脫迷茫而犯下的蠢錯。他判罪後被逮捕,沒有人在意他的生死,人們都自私地顧著自己的安危,不會因為周圍的悲劇而哭泣,因為他們已經無暇顧及。最後動蕩結束,新時代重生,可這時程蝶衣也隨之自殺。愛、恨、怨、離,總得用苦澀的結局來收場。

    戲子入畫,一生天涯。《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人物形象是多樣的、豐富的、層次分明的、更是讓觀眾難以忘懷的,這也充分證實了這部電影的優秀。導演無時無刻不用富有韻味的語言、鮮明的動作呈現、傳神的外貌描寫、細緻的心理刻畫等極具風格化的手法加深了觀眾對程蝶衣這一人物形象的印象。無論過去多久,再提起程蝶衣,觀眾的心裡都會想起那麼話:「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

—End—

祝大家

早安、午安、晚安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中,為什麼受欺負的總是程蝶衣?
    程蝶衣是「花衫」的角色,那是嫁人的小婦人形象!都說最柔美的不過是「小婦人」的嬌羞!懂了人事,卻嬌俏羞澀,最是讓人心頭一震!01、老太監為什麼這麼對待程蝶衣老太監是個變態!他是一個在舊制度下被摧殘了的人物,又借著舊制度的力量摧殘無辜百姓的人!作為一個太監,娶妻生子,多可笑!但因為有權勢,阿諛奉承者比比皆是,便滑稽地實施了!在如此背景下,他荒淫無度、欺男霸女,都被無限縱容!在舊制度下,「戲子」都是下九流的職業,沒有尊嚴、沒有人權!
  • 程蝶衣與程蝶衣的來處
    乾脆降落在霸王別姬上,來寫寫程蝶衣與程蝶衣的來處。有意思的是,以不同創作者角度看待同一部作品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於是霸王別姬有了兩重程蝶衣,一重屬於原作者兼編輯李碧華,一重屬於導演陳凱歌。李碧華的故事裡,程蝶衣是絕對的主角。霸王別姬的故事重在蝶衣對小樓的情,對京戲的執著,醉生夢死傾盡所有的勇敢,有著經典的李碧華式的繁華悽婉。
  • 張國榮之後,再沒有程蝶衣;程蝶衣之後,再沒有絕世虞姬
    張國榮之後,再沒有程蝶衣;程蝶衣之後,再沒有絕世虞姬。這句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第一個想法。張國榮所飾演的程蝶衣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角色,時代創造了程蝶衣,時代也毀滅了程蝶衣。臺上程蝶衣風華絕代,臺下卻抽起了大煙自暴自棄,儘管因為戲班老闆的關係讓他們再度合作,卻因為當初給日本人唱戲,被冠上漢奸的名號,段小樓為救他去找了關係良好的袁四爺,原本一切都安排好,菊仙去看蝶衣時,卻告訴他以後不再給小樓唱戲,蝶衣已覺生無可戀,在審判席上無心為自己辯解,叫審判官殺了他,不過最後還是因著他自身的風採而得救。
  • 細說《霸王別姬》:又見程蝶衣,再見張國榮
    尤其是飾演程蝶衣的演員張國榮,可以說是把這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比劇本還更加真實地展現了程蝶衣一個「戲痴」、「戲瘋子」不斷被命運扭曲和折磨的一生。如果套用影片中袁四爺曾評價蝶衣的話,那就是「恍惚間,看到張國榮,就好像看到了程蝶衣」。尤其是兩人還一樣地愛上了自己「兄弟」,也最終走上了一樣的結局,就更加讓我們深信,哥哥張國榮就是程蝶衣。
  • 程蝶衣沒有自殺
    戲臺下,他是段小樓,她是程蝶衣。段小樓娶了妓女菊仙,程蝶衣從此和師哥有了嫌隙。但他仍願意為了送段小樓寶劍,陪自己的粉絲袁四爺喝酒聊天以及……段小樓被日本鬼子抓了,程蝶衣為救他給日本人唱堂會,回頭卻只得到段小樓的唾棄。改朝換代,沉淪毒品,被養子背叛,在WG中被損害……都沒能改變程蝶衣京劇的熱愛,和他對段小樓的感情。
  • 張國榮的程蝶衣用妝容詮釋什麼叫從一而終
    暗示人物關係的鏡子1.程蝶衣與袁四爺一共有兩處程蝶衣與袁四爺第一次見面時,鏡子裡是程蝶衣與袁四爺的背影,預示著兩人雖然會有交集但不會是同一種人;而後在程蝶衣與段小樓決裂後,袁四爺與程蝶衣也只是一人與另外一人的鏡像在同一鏡中,兩人註定不會有結果。
  • 霸王別姬: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彼此成就,不可複製
    「不瘋狂,就沒有活著」,程蝶衣在劇中本來就是一個玩瘋他必須注意自己作為歌手的形象。還好張國榮當時的老闆支持張國榮,願意讓張國榮試一試不同的風格。因為張國榮是個非常認真的演員,他非常的入戲,為了讓自己把程蝶衣的角色詮釋的完美
  • 霸王別姬: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彼此成就,不可複製
    「不瘋狂,就沒有活著」,程蝶衣在劇中本來就是一個玩瘋、玩迷、玩瘋、盲目沉迷於自己的角色的人,所以他成了一個真正的虞姬。但其實在一開始,導演並不是就想要張國榮演這部電影的,她也找過很多自己覺得可以很好的群使這個角色的演員。例如,蔡國慶在一次採訪中提到,在《霸王別姬》的拍攝過程中,陳凱歌打電話給他,要他扮演程蝶衣,但被他拒絕了。
  • 《霸王別姬》真正的主角,不是程蝶衣和段小樓,而是隱藏著的他們
    於是我們聽到了那首歌,聽到了那咿呀的唱詞,於是我們認識到了程蝶衣,認識到了段小樓。一雙多麼雅致的名字呀,程蝶衣拂袖弄蝶,翩然起舞,如夢在幻。不知是蝴蝶兒夢我,還是我夢蝴蝶。而段小樓的小樓中,又藏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刻了多少人的名字?是什麼斷在了小樓中?是你那一廂情願苦求不得的愛情,還是你那日思夜想用眼淚兒編織的美夢,或許都是吧。
  • 張國榮演活了程蝶衣,也演出了真實的自己
    張國榮並沒有生氣,坐下來一邊抽著煙,一邊聽陳凱歌講故事,2個半小時,張國榮一句都沒有打斷陳凱歌,聽到入戲,手抖得越來越厲害,聽完,張國榮淡淡一笑,只說了一句:「我就是程蝶衣!」90年代初,張國榮已經是紅及東南亞的,天王級別的影視歌三棲明星,檔期很滿,1991年《霸王別姬》劇組第一次邀約張國榮時,被經紀人以「怕不良影響」「檔期未明」為由拒絕了同年,香港《號位》雜誌,刊登了一組張國榮京劇反串照片,陳凱歌看後認定,程蝶衣一角非張國榮莫屬,於是,才有了親自南下香港,邀請張國榮,最終促成了這一經典形象。
  • 27年前的電影,霸佔豆瓣前五名多年,《霸王別姬》程蝶衣解析
    ,也有女性的敏感、溫柔、細膩、脆弱,複雜的人物背景也為後期性格的轉變及劇情埋下了伏筆。張公公猥褻、狎玩堅固了程蝶衣對虞姬身份的認同。程蝶衣對段小樓表示情感顯示出其戲內戲外的混亂。程蝶衣幡然醒悟,拔劍自刎。
  • 姜文曾想出演程蝶衣,看完虞姬試妝照,網友:幸好沒有試鏡成功
    近日,電影《霸王別姬》和姜文的一些往年趣事傳了出來,據說,當年是想讓姜文出演段小樓的,但是姜文硬要演程蝶衣,可是姜文本人的形象和劇裡的程蝶衣實在相差甚遠,這才作罷。還有一張姜文「虞姬」的定妝照流出,看完後,網友們紛紛表示幸好姜文試鏡程蝶衣沒有成功。
  • 《霸王別姬》程蝶衣完美外衣下的猥瑣,最具人性的應該是菊仙
    所以最後的結局是程蝶衣跟師兄,受過時代大浪潮的衝擊後,重又登上了自己心愛的舞臺。師兄二人在分離了22年的舞臺上最後一次合演《霸王別姬》,虞姬唱罷最後一句,用他送給霸王的那把注滿他感情和幻想的寶劍自刎了,蝶衣在師兄小樓的懷中結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用極具儀式感的藝術死亡方式,保留了自己的初心。表現了他是一個執著的、有潔癖的人。他的潔癖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也是感情和事業上的。
  • 《霸王別姬》程蝶衣完美外衣下的猥瑣,最具人性的應該是菊仙
    所以最後的結局是程蝶衣跟師兄,受過時代大浪潮的衝擊後,重又登上了自己心愛的舞臺。少年蝶衣和小樓給張公公唱完戲之後,小樓在張公公府上一眼就看上了那把劍。一邊把玩著劍一邊對蝶衣說:「霸王要是有這把劍早就把劉邦砍了,到時候當上了皇上,那你就是正宮娘娘了。」蝶衣:「師哥,我準送你這把劍」   蝶衣把師哥的戲言當做了誓言。從這刻起,這把劍令程蝶衣牽掛了一輩子。長大後,蝶衣因為小樓要娶菊仙而鬧翻。
  • 那一年,張國榮說:我就是程蝶衣
    那一年,在文華酒店,在靜默很長時間後,張國榮突然站了起來對導演陳凱歌說:我就是程蝶衣!後來回憶這一段,陳凱歌都感到萬分悸動:那是讓人汗毛直立的一刻,一生只有這一次。《少年時的程蝶衣讓觀眾難以忘懷的那個場面。因為總是因為那句臺詞出錯而被懲罰。他的嘴已經被戳破。那時候的他突然意識到,他必須接受命運的挑戰。雖然在心中是那麼的不甘: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可是,他必須是:我本是女嬌娥,不是男兒郎。這句看似只是顛倒的臺詞卻讓少年的程蝶衣吃盡了苦頭。那不是背錯的臺詞,而是與命運抗爭的吶喊——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 如果沒有張公公這個人物,那麼蝶衣的命運又將如何?
    今天文章的標題,是一個假設性的標題,如果霸王別姬一部影片中,沒有張公公這一人物的話,那麼程蝶衣的命運又將走向何處?究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路要走,還是如同羽毛一樣,隨風飄零?蝶衣最後是否還會在熬過了一切苦難之後,在多年和師兄定相聚的時候,還是會選擇毅然決然的拔劍?
  • 張國榮經典再現系列:《霸王別姬》之程蝶衣
    十年過去了,在關師傅嚴厲和殘酷的訓導下,師兄二人演技很快提高,小豆子取藝名程蝶衣,演旦角;小石頭取藝名段小樓,演生角。倆人合演的《霸王別姬》譽滿京城,師兄二人也紅極一時。二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霸王別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清楚,在這裡某寶就沒必要過多贅述了。
  • 陳凱歌再談《霸王別姬》:扮演程蝶衣是張國榮的宿命
    這裡首先要確定的就是程蝶衣的性格,因為他是整個故事的種子,當然還有段小樓和菊仙,這三個人構成了非常生動的人物關係,兩男一女或者,兩女一男,全看你觀察的角度。第六指,即生殖器官,對程蝶衣而言,不斷此指成不了旦角,也無法在心理上進入女性的世界,不斷指完成不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轉變,這一點是程蝶衣「雌雄同在」的基礎。
  • 影評——電影《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人物形象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影評——電影《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人物形象影片《霸王別姬》是唯一一部榮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華語影片,電影講述了一個讓人深思而又悽美無比的故事。電影中對於主人公程蝶衣一生都痴迷於京劇藝術,對師兄段小樓更是一往情深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程蝶衣無疑是電影中最為核心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向觀眾傳達著電影意圖表達的內涵。
  • 霸王別姬:程蝶衣和他母親的關係
    失落的蝶衣孤獨地站著。菊仙心中不忍,替他披上虞姬的披風。可是他拂掉了披風,走開去了,如同當年他燒掉了母親留給他禦寒的鬥篷。蝶衣恨菊仙,很大一部分來自對母親的恨。他恨母親為什麼不能是一個正經的女人。他很像《紅高粱》裡的楊天白,或者《大宅門》裡的白佳麗。中國小孩罵人最狠的一句話「婊子養的。」他不能夠理解母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