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的進步,在我心裡它是傑作

2020-09-03 透明蝸牛觀劇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八佰》自21號上映至目前票房已達13億,各路人馬,各種角度的評論鋪天蓋地,懂歷史的「專家」們、懂電影的「專家」們,專業和非專業的影評們、自媒體人、普通觀眾七嘴八舌,各抒己見。小編看了許多評論文章後昨晚走進了電影院,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作為一個對歷史、對電影並沒有深度學習過的普通人,我看完《八佰》後想到的就是這是一部傑出的電影,要推薦我身邊的所有人去觀看。


儘管有許多專業人士批評這部片子虎頭蛇尾;儘管有許多學歷史的人認為淞滬戰役這最後一戰沒有片子渲染的這麼激烈悲壯;儘管許多人認為最後存活下來人的後續悲慘結局才是影片更需要呈現和反思的內容,而電影沒有涉及.....,諸多不完美!但或許這些都可以看作是電影藝術中的遺憾。有個外國導演,小編記不清誰說過這話:「電影是遺憾的藝術!」。儘管有遺憾,但小編認為《八佰》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創作上的進步,是一部非常值得走進電影院細細觀看的電影。


說到戰爭片,愛電影的人會想到《血戰鋼鋸領》、《戰馬》、《拯救大兵瑞恩》。那些炮火連天、血肉橫飛的戰爭場面,震撼人心,能夠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小編在看過《拯救大兵瑞恩》後就少有看國產戰爭片了,因為單單從畫面的視覺聽覺的感受上就已差得老遠。但是《八佰》讓小編看到了與歐美大片製作一樣水準的宏大的戰爭畫面和場景,服化道、音樂、色彩真的很棒,很真實,有震撼力。


另一方面,《八佰》中除了展現軍人的英雄本色外,還有一小群混在八百壯士中懦弱、自私的小人物,他們在面臨強敵和生死時所表現出的真實人性---恐懼、膽怯與無助。張鐸飾演的「老算盤」,人就如他的綽號一般精於算計,膽小、懦弱、自私,在英雄堆是一個另類的存在,最後他穿著記者的風衣成功逃離戰場。導演管虎接受採訪時說過:我們不需要每個人物都變成英雄,還是要符合真實的人性。再比如姜武飾演人稱「瓜慫」這一人物開始膽小如鼠,別人在與日軍頑強回擊的時候,他躲藏在牆角的沙袋堆裡不敢露頭,最後覺醒變成英雄。

還有一些情節設計展現了真實的人性。如王千源飾演的老兵羊拐有兩次與姜武在開戰間隙兩人赤裸裸地談論女人,這種情節我們以前的戰爭片裡難以見到的。

最後,《八佰》講述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殘酷而悲壯,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阻擋強敵的槍炮,用人體炸彈摧毀日寇的鐵甲軍,如此慘烈的戰爭歷史真相卻是一場政治秀。在電影近尾聲部分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勸說謝晉元過橋撤退,他說:「任何戰爭的背後是政治「。這段是《八佰》所要升華的部分,也是留給觀從反思的部分,影評家們都覺得這一部分只一代而過,沒有表達完整和深入。


小編認為電影不是記錄片,不是教科書,《八佰》呈現的一段歷史有渲染、有誇大,還有不合情理、避重就輕的情節,但它必定是帶著娛樂價值屬性的電影,從中國電影製作的角度,從反映戰爭殘酷性與人性百態的角度來評價這部電影,小編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電影。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如果《八佰》也要挨罵,我不知道中國電影以後怎麼進步?
    「詩與一切藝術都是缺憾,它提醒人類社會,我們是不健康的。」第一次是一位影評圈前輩,知道我了解近代史,請我去看華誼的內部看片會;另一次是電影營銷公司的朋友在做《八佰》的項目,幫我預定了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場。兩次機會,分別因地理不便與突然撤檔而作罷。
  • 電影《八佰》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四行倉庫的故事
    看完之後,第一個感觸是:這樣的電影能過審,是時事的「寬容」,是時代的進步。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奮勇阻擊日軍的故事。這恐怕也是中國電影史上,少有的、單純表現國民革命軍抗日的電影。
  • 《八佰》是中國電影的救市之作?別閉眼吹了
    ,抖音上點開就是「吳京看電影哭到口罩都溼了」、「陳思誠說這樣的電影就要在電影院看,電影不死,中國加油」……除此之外,網絡上也是全面好評,都稱《八佰》是中國電影的「救市之作」。再上網搜索了一圈發現好評還是佔了90%之後,我開始懷疑是否自己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於是又去看了一次。看完之後仍覺得,《八佰》被捧成「救市之作」有點過譽了。
  • 看完《八佰》,我為中國電影熱淚盈眶
    雖然早有準備,但還是忍不住被《八佰》所震撼和感動,看完電影的下一秒,我就決定必須要二刷,因為我看到了中國電影最好的模樣。《八佰》開啟點映後,網絡上也湧現出很多真情實感的影評,還沒上映但口碑先立,也能證明這部電影的確值得一看。
  • 電影《八佰》到底在給我們講述什麼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有點了解了,我這裡稍微說一下: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淞滬會戰全面爆發。這也是全面抗戰後,中國軍隊和日軍進行的一次大型會戰。歷時三個月的激戰,中國軍隊傷亡30萬人,陣亡15位將軍,真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實在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八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真正的抗戰神劇《八佰》。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有點了解了,我這裡稍微說一下: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淞滬會戰全面爆發。這也是全面抗戰後,中國軍隊和日軍進行的一次大型會戰。
  • 電影《八佰》,如願以償
    一方面,在《八佰》熱度鋪天蓋地之際,一個初二學生對它的涼薄,讓我竟像置身冬霧之中;另一方面,這也激起我親身去看一次《八佰》的念頭——自從我當初中生時看過那時候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我心裡就落下了病,堅決不敢去看正兒八經地拍的抗日題材劇,因為只要正經拍,肯定是我們的人在小鬼子的淫威下慘絕人寰,我寧可不看,我寧可看那些還不算太顛狂的抗日神,多少能心中舒口氣,覺得我們其實也是那樣打過鬼子。
  • 《八佰》如願,但中國的頂級戰爭電影依然虛位以待
    一方面,在《八佰》熱度鋪天蓋地之際,一個初二學生對它的涼薄,讓我竟像置身冬霧之中;另一方面,這也激起我親身去看一次《八佰》的念頭——自從我當初中生時看過那時候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我心裡就落下了病,堅決不敢去看正兒八經地拍的抗日題材劇,因為只要正經拍,肯定是我們的人在小鬼子的淫威下慘絕人寰,我寧可不看,我寧可看那些還不算太顛狂的抗日神,多少能心中舒口氣,覺得我們其實也是那樣打過鬼子。
  • 能和《八佰》掰手腕爭奪全球票冠的電影也就它了
    直到國慶檔電影逐一落幕後,這則消息看起來是那麼的分量十足。果然啊,國慶檔電影終究沒能突破《八佰》的好成績,就連《我和我的家鄉》也沒能做到。 看這部電影各種情緒都能感受得到,祖國的進步也能看得到,溫情的故事催人淚下的回憶都是它的魅力所在。哪怕《姜子牙》初始票房那麼強勢但它依舊實現了反超並蟬聯20餘天的票房日冠,它有著和《八佰》叫板的資格。
  • 《八佰》電影致敬2020.9.2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
    2020年9月2日舉國同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作為中國人我們值得驕傲,深切緬懷那些革命先烈,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一、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
  • 終於還是看了這部電影,割裂的《八佰》
    時隔一年多,《八佰》終於要上映了。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8月26日12時,《八佰》的電影票房累計已突破12億元,呈現節節上升的趨勢。但同時,某知名網絡評分從最開始的8.3分已經步步下滑到了7.7分。這是一部極具爭議的影片,有人評價它是近幾年來,最好「哭」的電影。有人詬病於它的情節不符合史實,「洗白」,屁股歪。
  • 《八佰》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什麼?
    《八佰》,這部拍攝於1998年的戰爭片,沒上映的時候就爭議不斷。由於以前沒有看過,雖然心存疑慮,但也不敢妄談。今年八月最後的一旬裡,影片終於上映了。坐在電影院裡,觀看這拍攝於22年前的影片。戰爭場面之真實,槍林彈雨之殘酷,畫面處理之細膩,生死對比之強烈,給人以強烈的心理震撼。觀影之後,和朋友們坐在酒吧裡。柔和的燈光照在桌上還有泡沫的啤酒,透出橙黃色的光彩。
  • 八佰票房破四億!觀眾誇讚,內容真實,中國電影的驕傲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截止8月22日00時00分00秒,電影《八佰》票房已經突破了四億。電影在第一場點映的時候票房突破了1000萬,第一天電影的票房達到了1億,這樣的效果讓很多觀眾對《八佰》好奇了許多。
  • 《八佰》帶給我們不應忘記的歷史
    《八佰》絕對是中國電影市場重啟後的第一個重量級影片,目前票房已經輕鬆突破10億,這還是在很多電影院限流的情況下實現的。我也因為這部電影,在疫情後第一次踏入了電影院,觀影后覺得選擇imax屏幕觀看是正確的選擇。
  •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
    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很快我就意識到,它與傳統情節劇很不相同,這不是一部有確定主人公和集中戲劇衝突的電影,它圍繞「四行倉庫」之戰,給予了蘇州河兩岸數十位人物群像,有的來去匆匆,有的貫穿始終,有的在前半段出彩,有的在後半段傳神,真正的主人公就是這400多人所構成的「八佰」群像,以及南岸和天上飛艇中的「八佰」看客。
  • 今年最期待的電影——「八佰」!這5分34秒看到我淚奔
    總之,掀不起多大風浪,也不足以促使我做出什麼決定。 ——我曾經這麼認為。 我錯了。 前幾天,電影《八佰》發布了片尾曲《蘇州河》的MV,5分34秒。
  • 《八佰》之後,我們該反思什麼!?
    最近電影《八佰》上映了,一段抗戰歷史成為了成了廣大網民的坊間話題!當然,討論最多的是國軍抗戰,引來一波又一波的評論高潮。但是,今天我不想去討論電影的好壞,我只是在看過電影之後的寫一點感悟而已!一,當我們用電影來講述我們的英雄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岐言怪論!有人說這是一部過於強調國軍抗日的電影,是「歷史的虛無主義」,我想說的是,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講國軍抗日呢?
  • 我看到很多人在罵《八佰》這本電影
    有些讀者陸陸續續的問我為啥沒寫過《八佰》的影評。其實我寫過,只是寫的比較早,那時候大部分人還沒看電影,所以錯過了。《八佰》是一個喚醒的故事,但喚醒的究竟是什麼?我本來以為電影會得到比較一致的好評,但沒有想到,網上罵聲這麼大。
  • 《八佰》歸來,中國電影贏了
    等了快一年,終於在電影院開門之際,迎來了《八佰》的上映。這部電影還未上映就因各種話題在熱搜榜上居高不下。首先,《八佰》是好看的。剛上映,大傢伙都打出了接近8分的高分。態度就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誰愛上誰上,誰愛打誰打,反正我不打。就這樣,幾十萬的東北軍被幾位日本兵打得四處逃竄。然後日本人來上海了,上海的情況比較複雜,正是這樣,《八佰》裡挺值得一說的內容出現了。十裡洋場,紛繁複雜,要啥啥都有,租界滿天飛,日本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和中國人一起楚河漢界,混在一起生活。可是日本人是侵略者,一伙人來了,還是得打。
  • 硬漢必看電影——《八佰》
    電影總體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我的評分是7.5分,在豆瓣上打了4顆星。電影早就陷入到了爭議之中,所以我在這裡就談談電影本身吧。電影的一大亮點在於蘇州河兩岸的對比,租界的人在看戲,而另一側卻面對著生死的抉擇。一河兩岸,是地獄與天堂。這場戰鬥其實就是給南岸的外國人看的,為了博取他們的同情,獲得英美等國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