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招生資料
南京郵電大學是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高校。現有仙林、三牌樓、鎖金村、江寧四個校區,仙林校區地址為南京市亞東新城區文苑路9號;三牌樓校區地址為南京市新模範馬路66號;鎖金村校區地址為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南京郵電大學前身是1942年誕生於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幹訓班。
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
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
2000年,成為中央與地方(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高校。
2018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以江蘇省管理為主。
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正式併入南京郵電大學。
學校現有22個院(部、中心),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類別)8個,本科專業55個。其中國家一流專業9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8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國家級卓越計劃專業8個。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自動化、工商管理。
國家級卓越計劃專業:自動化、通信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通信工程。
現有各類在籍生3萬餘人。
2020年,南京郵電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20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88人,實際投檔數量88人。
投檔分數線
投檔最低分數最高的專業(類)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20分,對應最低位次為14798名;投檔最低分數線最低的專業是公共管理類(公共治理與社會管理)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02分,對應最低位次為25565名。
選考科目要求很簡明
在南京郵電大學計劃招生的20個專業(類)中,多數為理工類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只有限選物理和不限選科要求兩種:
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是經濟學類(金融與經濟)、外國語言文學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公共治理與社會管理)專業,共4個招生專業(類);
限選物理的專業(類)是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電氣類(電氣自動化與智能電網)、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自動化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軟體工程(嵌入式培養)、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專業,共計16個招生專業(類)。
專業(類)包括的專業及招生要求
2020年南京郵電大學在山東省計劃招生的20個專業(類)中,經濟學類(金融與經濟)、外國語言文學類、電氣類(電氣自動化與智能電網)、自動化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公共治理與社會管理)等6個招生專業(類)實行大類招生,其他14個招生專業為按照專業招生。
經濟學類(金融與經濟):包括經濟學、經濟統計學、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4個專業;
外國語言文學類:包括英語、翻譯2個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
電氣類(電氣自動化與智能電網):包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2個專業;
自動化類:包括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3個專業;
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4個專業;
公共管理類(公共治理與社會管理):包括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社會工作3個專業。
招生特殊要求見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南京郵電大學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
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當地同科類招生計劃數的105%以內。
進檔考生依據「分數清」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安排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進檔考生的投檔成績相同時,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檔的輔助排序分排序錄取;投檔時如無輔助排序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語文、數學兩門科目總分排序錄取,若該分數仍相同,則依次按數學、語文、外語成績由高到低排序錄取。
部分本科專業實行大類招生。錄取至專業大類的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完成大類基礎課程學習後,根據學校大類分流的原則,結合自身的專業發展目標、興趣特長等,參加大類的分流,進入大類中的具體專業學習。
普通高考外語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其他專業不限制考生應試的外語語種,但學校的公共外語課只開設英語課程。
學費及住宿費:
各專業學費標準詳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招生計劃。
實行學分制收費。
普通本科新生學費預收標準:
文科類專業每生每年5200元,理科類專業每生每年5500元,工科類專業每生每年5800元(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安全、網絡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等專業每生每年6380元,軟體工程(嵌入式培養)專業每生每年7800元);藝術類專業每生每年6800元。
住宿費:
每生每年800元至1500元。
關於轉專業
原則上允許一、二年級的學生轉專業,轉專業學生人數控制在轉出專業年級總人數的15%以內;學生提出轉專業申請,安排在每年春季學期進行。各專業考核方式中,面試成績所佔比例不得超過30%。
課程考核無不及格記錄,智育排名在本專業前50%(含50%)以內的學生。
課程考核無不及格記錄,獲下列獎項之一的學生(限排名前三):「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挑戰杯本科生學術(創新創業)競賽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一等獎及以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級一等獎及以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
對擬轉專業確有特長,課程考核無不及格記錄 ,在學校認定的重要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的學生(限排名前三),可轉入競賽所屬領域的相關專業。
大類招生的學生只允許跨大類轉專業,同一大類內不同專業間調整隻能通過專業分流,對於大類招生專業,學生直接轉入到大類中具體專業,不參與專業分流。
具體情況需要新生查詢當年學校規定。
南京郵電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數據
總體就業率97.84%;本科深造率32.7%;就業主要流向江浙滬,從事IT。
2019 屆畢業生共6560人,其中男女比例1.46:1,省內生源47.33%。研究生1350人,本科畢業生5210人。
年終就業率97.84%。其中,研究生年終就業率99.63%,本科97.37%。
畢業就業去向分布:
本科生深造情況:
本科生國內升學1129人,留本校深造352人(其中保研約47人、考研305人);2019屆推免生216人。
本科生留學573人。
本科畢業生就業地區:
本科畢業生江蘇省內就業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