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說下,這篇並不是我寫的,而是前陣子剛剛採訪過新海誠導演的取老師,因為我寫不出新海誠,或者說,我寫不出這種新海誠。而我能寫出的新海誠,你過兩天再發,也超級好看哦。別急。以下為取老師原文。
在手機屏保之外的意義,似乎是新海誠電影的終極問題。
不過,如果這個問題問的是新海誠以往的作品,答起來不會太費勁,但在《你的名字。》上,就會顯得有點複雜。
畢竟,這部片子在日本已經成為現象級作品。從上映首周票房大爆以來,《你的名字。》就不停地在刷新記錄,諸如「宮崎駿之後首位票房破百億動畫導演」、「打破吉卜力統治邦畫票房前三局面」的標題比比皆是。
豆瓣評分也是近9分的恐怖高分。
到現在,《你的名字。》以近200億日元的票房提前鎖定年度票房冠軍,1500萬人次的觀影記錄,短時間內應該也沒什麼電影能超越了。而這個成績,如果僅憑精美如屏保的畫面,恐怕是很難達到的。《秒速5釐米》《言葉之庭》也很美,最後也只是賣了1億多點而已。
那《你的名字。》到底在屏保之外多了什麼?
很多人在推這部電影的時候都給出了答案——劇情(圍笑)
並不是說新海誠此前的作品沒劇情,只是他的表達比較接近散文詩,你更多的時候感到的是一種情緒,而不是具體的情節。《秒5》在豆瓣上有24萬+的人標記看過,但如果不是那種剛剛看完,或者重複看了十遍八遍的人,我想你現在問他「故事講了啥?」,他應該回憶起來都會一臉茫然。
當然,這不是在貶低新海誠,他自己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前期作品風格更接近詩歌,而現在的故事結構會更完整一些。所以,才有了「壁紙狂魔」新海誠在新片會講故事這麼一說。
生活在東京的少年立花瀧和生活在鄉下的少女宮水三葉在夢境中互換了靈魂,醒來後開始尋找對方,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兩人之間之間的距離可能不止在空間。
無法當面說愛你
這差不多是所有新海誠電影的主題,包括《秒速5釐米》在內的大部分新海誠電影,都在重複著這一主題,男女主永遠是在錯過與相隔萬裡,遺憾,成為新海誠電影中最常見的美。
實際上,《你的名字。》也是這樣的故事。
仔細回憶一下,《你的名字。》故事並不複雜,但在看的時候你可能偶爾會被交錯的時間線衝昏頭,同時,你會察覺到裡面存在一些bug,比如,為什麼兩個人在靈魂互換的時候,沒能通過任何顯示時間的物品(如手機)上察覺到時間存在錯位?又比如,為什麼三葉記得去東京的哪裡找瀧,而瀧卻連鎖定系守町都要費半天的勁兒?
如果細究邏輯上的缺陷和設定上的bug,可能還會很多,但在這樣一部極致浪漫的奇幻動畫面前談論這些,其實有點多餘。如果硬要糾結,那三葉和瀧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交換靈魂?這個設定的根基就有他解釋不通的地方,但你如果連這個也要去質疑,這個電影是沒法看了。
說到浪漫,《你的名字。》裡你熟悉的那些新海誠元素基本都在。不僅在視覺風格的呈現上如此,比如繁華的東京與寧靜的鄉下、藍天白雲、落櫻星空,而且在主題和氛圍營造上也是,像剛剛提到的空間和時間上的距離、純粹的思念、命中注定的相遇或錯過等等。
比如,在新海誠的獨立製作處女作《星之聲》,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故事,太空中的女主和地球上的男主跨越時空表達思念,太純情太浪漫。
而名氣更大一點地《雲之彼端》《秒速5釐米》裡也都有相似的主題。
即便是那部最不新海誠,被評論為「模仿宮崎駿」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來自地下世界雅戈泰的瞬在和明日菜見面的時候,也說出了「我是為了見你而來的」這樣浪漫到起雞皮疙瘩的話。
而在《你的名字。》裡,新海誠又加入了在夢境中遇見真愛的情節。這個構想來自《古今和歌集》中小野小町的一首和歌。
「夢中邂逅我的摯愛,若我知道那是一場美夢,多想再沉浸一會啊」
以及,男女交換身體的設定,這也為電影貢獻了不少笑點,比如抹胸抓襠上廁所,還有因自稱語「俺」「僕」「私」的變化而誕生的笑料。這個設定和大林宣彥的《轉校生》很相像,再加上同一作者的《穿越時空的少女》……新海誠應該也是受到他不小的影響。
而跳出設定來說,《你的名字。》還有三個非常漂亮的聲音: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RADWIMPS。
兩位聲優都貢獻了跨越性別的出色表演,而RADWIMPS富有「疾走感」又容易記憶的主題曲和幾首插曲,更是從影片映前到映後,長線服務影片,一直在貢獻熱度。
當然,說起RADWIMPS和新海誠的合作又要長篇大論,兩方創作者的合作雖然艱辛不少,但確實成效非凡。四首歌曲插入正片時多少有點破壞敘事節奏,但你也不得不承認,每次切入音樂的時刻,觀眾的情緒都會被調到一個很高的位置,很容易在記憶中留下那個瞬間。
另外,《你的名字。》的成功背後,還有不少幕後大大們的支持。比如田中將賀出色的人設彌補了新海誠以往人物難看的缺陷,而吉卜力出身的業界大神安藤雅司也成功地讓這些人物「活」了過來,再加之新海誠自己不斷升級的背景團隊,在畫面上,確實很難挑剔。
當然,東寶的力量也不可忽視。我們雖然不知道新海誠和東寶究竟開了多少次劇本會,具體做過哪些修改,但幾乎可以肯定,東寶的團隊給了他不少的建議或幫助。新海誠曾經在受訪時提到過一個細節,片中本來的設定是三葉有一個喜歡的學長,在和瀧交換身體之後,逐漸移情到瀧身上,但這個構想遭到其他人的強烈反對,認為「女主從一開始就有喜歡的人很讓人討厭」,所以修改成了現在的情形——瀧剛開始憧憬的是長澤雅美配音的奧寺,而後喜歡上了三葉。
這些刻意迎合觀眾的修改如同雙刃劍,一方面讓這部電影的賣相看起來十分好看,另一方面也讓它顯得太過充溢,過分迎合。
不過,這些也許都不重要,僅憑「新海誠」三個字,我大概還是會去影院看一下這個電影,就當在霧霾天洗洗眼也未嘗不好。
最後,看著窗外的霧霾天,突然讓我想到《你的名字。》中的一句臺詞,而這也是我此時此刻的心情。
那就是——
「下輩子請讓我投胎成東京的帥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