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智利《第三版時報》12月22日報導,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智利陸軍機構說,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
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2日16時13分(北京時間23時13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24065例,達到76250431例;死亡病例增加8775例,達到1699230例。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2日16時25分(北京時間23日5時25分),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1816萬例,達到18168777例,死亡病例已超過32.2萬例,達到322611例。
英國將從12月26日開始對更多地區實施四級封鎖。德國將對英國的旅行禁令延長至明年1月6日。
當地時間22日,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瑞士經濟研究所和義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聯合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調歐元區經濟預測。
英、歐仍有機會在期限前達成脫歐協議,以便英國議會在格林威治時間12月31日23時之前批准協議。
拜登表示,新冠救濟措施是跨黨派合作的跡象,但遠未達到完美,美國需要更多資金來抗擊新冠疫情,需要延長失業救濟福利措施。並表態其家庭不會在2020年聖誕節聚會。他說讓所有美國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將還需要若干個月。
今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收漲0.51%,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收跌0.21%,道指跌0.67%。
WTI原油2月期貨收跌0.95美元或1.98%,結算價報47.0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回落至50美元/桶下方,日跌幅1.6%。
新冠病毒變異引發市場擔憂,國內商品市場現普跌行情
昨日,國內商品市場出現普跌行情。其中,20號膠主力合約跌幅達7.45%收報於10060元/噸;滬膠主力合約下跌7.11%,收於13905元/噸;燃料油、原油主力合約分別下挫6.56%、6.37%;動力煤、鐵礦石等前期漲勢較大的品種也一改強勢,掉頭下行。對此,市場人士表示,商品市場的下跌更多是由「英國病毒出現變異」導致的市場情緒變化造成的,儘管在昨日交易時段有美國9000億美元的財政紓困法案和1.4萬億美元的常規政府預算支撐,也難改市場疲態。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通過病毒基因測序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體。初步分析表明,該變體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增加0.4,在1.5—1.7之間。為此,英國宣布倫敦等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級別將提升至最高級別第4級。此外,為防止變異毒株進一步擴散,多國已暫停來自英國的航班入境。
「市場的擔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此次病毒的變異是否會引起疫情再次暴發,從而造成全球性的大規模封鎖;第二,現有的疫苗是否對此變異病毒有效。」宏源期貨能化分析師朱子悅說,對於第一個問題,要從病毒本身說起,目前因為臨床病例有限,無法對病毒變異後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作出判斷,現在所說的傳染性提高70%令市場擔憂,但這個結果僅基於建模,尚未得到實驗證實。目前這個變異的毒株主要出現在英國,在荷蘭、澳大利亞和丹麥有少量的病例,亞洲、美國還未發現。根據現有的數據和情況看,預計立刻進入全球性封鎖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在後面的實驗和臨床中有證據表明,此次變異的毒株在提高傳播率的同時,還造成了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那麼大規模的封鎖不可避免。對於第二個問題,目前主要的兩個疫苗輝瑞和Moderna已經被驗證有效性超過90%。這兩個疫苗的核心技術都是通過識別病毒表面的Spike蛋白質來產生免疫力的,此次病毒變異之所以讓市場頗為緊張,主要是因為此次變異涉及8個Spike基因,但專家表示這種變體尚不足以逃避疫苗的接種。
「總體而言,對於此次變異病毒出現,不必過早進入過度恐慌狀態,但需保持高度警惕。事實上,亞洲市場收盤後,歐洲股市已經反彈,市場尚未失去理智。」朱子悅說。
歐洲疫情告急,國際油價調整
近日,歐洲疫情再度告急引發了全球系統性的風險厭惡情緒上升,作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首當其衝。事實上,作為對新冠疫苗取得進展的回應,前期國際油價已經連續七周上漲,漲幅幾乎達40%。而這次新冠病毒的變異使其傳染性提高70%,英國大部分地區實施全面封鎖,各國紛紛限制英國航班,新一輪旅行限制可能會制約全球石油需求的復甦,再次引發對後期全球原油需求的擔憂,本周國際油價承壓下行。
在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看來,疫情引發的封鎖會直接導致交通運輸用油下降,從而直接影響原油需求,而後經濟拖累原油需求,會再一次對油價形成衝擊。所以新冠疫情對大宗商品的衝擊,受傷最嚴重的是原油及成品油市場。這次英國新冠病毒毒株變異導致的地區封鎖,再次傷害了原油需求,目前影響的消費量尚難衡量,但因有前期封鎖負面因素的經驗,市場立即對此有了明顯反應。楊安表示,這次英國新冠病毒毒株變異對疫苗的有效性形成嚴峻考驗,雖然世衛組織表示沒有證據表明疫苗失效,但這次病毒變異事件讓市場擔憂情緒難以消除,在短暫緩和後,12月22日下午金融市場再次全線大跌,原油價格首當其衝。
近日,俄羅斯副總理Alexander Novak表示,隨著全球需求的反彈,俄羅斯認為有必要在不破壞市場平衡、不引發供應過剩的情況下逐漸增加原油產量。對此,楊安表示,目前原油市場供需偏緊,一直在消化上半年累積的庫存,在市場情緒樂觀背景下,供應端適當增產市場是可以接受的。實際上,OPEC+在減產框架下小幅增產並未讓油價下跌,但關鍵是要在合適的時機增產,在當下市場情緒脆弱的氛圍下提增產這個話題,顯然不利於油價穩定。
在楊安看來,幾乎能夠確定油價大概率進入調整階段,目前市場關注的核心焦點還是這次病毒變異後疫情的發展情況以及疫苗的有效性。「如果沒有好的消息傳出,市場擔憂情緒就會加重,這會加大油價的下跌幅度。國內大宗商品周二下午出現系統性大跌走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悲觀情緒,短期來看原油以及能化板塊重心繼續下移是比較確定的,回落的節奏會受到疫情等因素的擾動。」他說。
市場情緒疊加需求拖累,橡膠市場價格重挫
英國發現新冠變異毒株引發市場熱議,也影響到商品市場。昨日,橡膠受到嚴重衝擊,日本大版交易所表示,5月橡膠合約收跌6.8%,收於231.2日元/公斤,創下11月初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國內方面,滬膠主力合約重挫7.11%,收於13905元/噸。
對新冠變異毒株的擔憂令投資者進入避險模式,紛紛拋售手中頭寸了結獲利。除此之外,橡膠市場也因山東等地啟動重汙染紅色預警1級應急響應而對需求產生拖累。
「事實上,環保限產主要影響輪胎廠的開工率。截至12月17日,半鋼胎開工率60.45%,全鋼胎開工率61.79%,處於今年6月以來的低點,較2019年同期分別下降10%和12%,整體處於5年偏低水平。從這個角度看,環保限產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朱子悅說,但這個影響更多是短期的、階段性的甚至是季節性的。從需求的角度看,冬季本身就是輪胎需求的淡季,開工率會有所下降。另外,出口貨櫃緊缺,影響出口訂單,也對短期需求產生拖累。
對於後市,朱子悅表示可以從兩個時間維度去分析膠市行情。「春節前,國內處於停割期,RU倉單進一步累庫幅度有限,海外產區降水較為豐富,但未超過2016年的水平且近期已經減少,預計供應會有所增長,終端需求逐步走弱,整體表現為供強需弱。春節後,國內開割期或面臨天氣、病蟲害等因素擾動,下遊施工需求恢復,預計供弱需強。此外,要重點關注疫苗的注射效果、注射進度,以及病毒突變等情況。2020年的價格驅動主要源於疫情,2021年行情的驅動也將來自疫情。但除了疫情本身,還要關注基本面因素的擾動。」她說。
短期行情拐點或已出現,黑色系聯袂下行
在金信期貨研究院鋼鐵建材研究主管盛文宇看來,昨日黑色系商品普跌,一方面有系統性風險的原因;另一方面,近一段時間黑色品種普遍漲幅過大。「臨近年關,鋼材需求走弱會是不爭的事實。上周末鋼材現貨價格暴漲體現出的是多頭情緒集中的釋放,但有物極必反的可能性。未來盤面下行的主要因素中:一是疫情升級引發的市場擔憂情緒;二是是鋼材需求季節性走弱帶來的價格回調;三是價格大漲充分反映了明年的良好預期,多方如果集中撤退會引起負反饋式的快速殺跌。」他說。
在盛文宇看來,昨日鐵礦石大幅回調,反映的主要是市場情緒的變化。海外疫情會隨著疫苗的大規模上市而逐步得到控制,明年全球經濟復甦的大方向依然沒有改變,鐵礦石明年海外需求顯著增長的中期預期尚未扭轉。
「根據世界鋼協公布的世界生鐵10月份的產量數據可以看出,海外鋼廠復產進度略超預期。我們測算了世界除中國以外的生鐵產量,2020年海外生鐵產量同比減少近5200萬噸。若疫苗效果顯著,則海外生鐵產量有望在2021年恢復至2019年70%的水平,或將帶動鐵礦石需求5800萬噸。而淡水河谷明年的復產增量預期為1000萬—3000萬噸,明顯低於了此前預期。」盛文宇說,考慮到今年全球鐵礦石資源集中湧入中國,明年如果海外需求快速恢復,可能會擠佔部分發往中國的鐵礦石數量。在此預期下,中國鐵礦石供需格局或再次出現供不應求的明顯缺口。因此,除非變種病毒的危害性極強,或者海外鋼廠復產明顯不及預期,否則明年鐵礦石供需的良好預期不會被扭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長期來看鐵礦石向好的預期沒有改變,但短期行情的拐點可能已經出現。「雖然基本面預期良好,但此輪黑色板塊超預期的上漲幅度和連續性過於強勁,後期自我強化的特點明顯,情緒冷卻之後大概率進入時間較長的調整期。」盛文宇說。
「目前除了焦炭現貨因供應收縮而供不應求外,鐵礦石以及鋼材的價格都有點『虛胖』。」盛文宇表示,據了解,今年鋼廠冬儲會選擇後結算的模式,冬儲價格的錨沒有了,所以在需求接近淡季的時候出現量少但價格暴漲的情況。過度亢奮的市場情緒冷卻之後,鋼材價格的回調幅度可能也會因為沒有錨而超出預期,這是後期需要去重點關注的地方。
政策調控壓力不減,動力煤保供穩價初顯成效
在市場悲觀情緒的拖累之下,前期表現強勁的動力煤也出現了回調。對此,一德期貨動力煤分析師曾翔表示,動力煤回調也是受市場情緒帶動。目前基本面仍比較強,現貨市場的成交價格還很堅挺,中下遊庫存也都在低位,下遊日耗高位的狀態也沒變。而且月底還會有一波寒潮,基本面短期很難轉弱。
「綜合來看,昨日動力煤盤面價格大幅下挫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產地產能進一步增加,準格爾旗放開煤管票限制,露天礦產能得到釋放。第二,新冠病毒新毒株在英國已失控,全球工業品大幅下挫,從而帶動動力煤價格下跌。」曾翔認為。
前期動力煤價格一路高企,為了穩定市場,國家在保供應、穩煤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政策調控壓力不減。曾翔進一步介紹,在產地方面,增發煤管票,增加產量。在鐵路運輸方面,協調路局車皮計劃,優先保證重點企業電煤的運輸。在進口方面,增加2000萬噸非澳煤的進口額度,並且督促海關加快通關速度。同時增加明年長協的籤訂數量,讓長協進一步發揮動力煤價格壓艙石的作用。目前國內主產區產能基本已經達到歷史較高產能狀態,主要的運輸通道如大秦線、蒙冀線也都處於滿發狀態,全力優先保證電煤運輸通暢。
不過,在曾翔看來,雖然昨日盤面下挫較多,但短期基本面並沒有變化,真正扭轉供需結構預計要到明年1月份。
「後面主要關注因素有以下幾點:一是寒潮之後日耗的變化;二是新年度煤礦產能情況和進口煤的量;三是沿海港口和終端庫存是累庫還是去庫;四是春節前日耗是否會因為疫情提前下降。」曾翔表示。
責任編輯:張玉潔主管:崔利華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