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1月26日訊(記者劉迅)一般認為,春季是發生皮膚過敏的高發季節。實際上,冬季皮膚也可能會因受冷而過敏。近來,武漢降溫,23歲女生每天短裙配絲襪,結果腿上凍出大片紅疹,瘙癢難忍。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胡楓提醒,別小看冷過敏,嚴重還會導致休克等嚴重症狀,所以冬天一定要保暖。
23歲的小王今年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和眾多同齡女生一樣,鍾愛時尚打扮,平時喜歡短裙配絲襪。近來,武漢氣溫陡降,小王絲毫不在意,依然每天穿著短裙、絲襪逛街。昨日,她發現腿部起滿了紅色「疙瘩」,像被蚊子咬過,她急忙到藥店買了一些防治蚊蟲叮咬的藥膏,隔日這些「疙瘩」真的就消失,但一吹冷風,腿上又冒出一大片紅疹,還奇癢無比。於是,她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就診,經主治醫師胡楓確診,這是寒冷性蕁麻疹。
小王納悶,平時也不過敏,怎麼突然就得蕁麻疹了呢?胡楓醫生解釋,有一種叫寒冷性蕁麻疹,遇冷、吹風,就會引發蕁麻疹發作,冬天裡比較常見,這類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它是蕁麻疹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屬於變態反應性皮膚病,通常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或蒼白色水腫性斑片或風團,嚴重的發展到四肢、軀幹,劇烈瘙癢。
胡楓說,像小王這樣,屬於原發性寒冷性蕁麻疹,身體接觸到冷水、冷空氣、冷的物體或吃冷食等後,機體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釋放組織胺、激肽等物質,引起皮膚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從而暴露的皮膚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水腫性紅斑或者風團,有的人會感覺皮膚劇烈瘙癢,一般在遇冷後幾分鐘出現皮疹,遇熱後20分鐘左右會自然消退,不留痕跡。
更有一些嚴重的患者,在冷水中遊泳或淋冷雨時,會發生心慌、胸悶、喉頭梗阻、腹痛、昏厥甚至休克等嚴重症狀。繼發性寒冷性蕁麻疹多由某些基礎疾病引起,包括結締組織病、梅毒、冷球蛋白血症、惡性腫瘤等。
胡楓醫生指出,預防寒冷性蕁麻疹,禦寒很關鍵,避免冷風直接刺激暴露皮膚,避免雙手雙腳接觸冷水等,但也不要熱敷,雖然熱敷可暫時緩解局部瘙癢症狀,但同時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介質。此外,脫敏療法也可作嘗試,即從用溫水洗臉逐漸過渡到用冷水洗臉,適應一段時間後接觸冷水或冷空氣就可避免出現過敏反應。
他建議,輕度的寒冷性蕁麻疹無需治療,大多可隨著脫離冷接觸而自行消退,症狀嚴重甚至伴有頭昏、心慌、喉頭梗阻、血壓下降者,應該及時就醫,給予口服抗組胺藥、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藥物甚至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等治療。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