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過 路過 相遇過
但路過《樂夏》的64支樂隊,讓不少人的躁動,甚至青春,跨時空的相遇了。我們又一次仿佛站在了那些水木年華間,穿起新褲子,騎著木馬去後海看大鯊魚。去聆聽音樂的痛癢,漣漪達達從心底爬上面孔。
我們又一次從唐朝出發,戴著口罩學會按下Click#15,撈回五條人,服下盤尼西林,再靠著九連真人的真氣和果味VC,增長福祿壽,然後一起去重塑雕像。
《樂夏1》冠軍新褲子樂隊成立於1998年
《樂夏2》冠軍重塑雕像的權利成立於2003年
但錄過《樂夏》的64支樂隊,仍沒有一支妖豔到耀眼的Visual Rock,而兩季冠軍新褲子和重塑雕像的權利成立的年代,正是Visual Rock視覺系搖滾的黃金時代。要華麗 要奪目
視覺系搖滾Visual Rock的前身是歐美樂壇上世紀70年代掀起的華麗搖滾Glam Rock,影響當代眾多時尚設計師的David Bowie是華麗搖滾的靈魂人物,他讓搖滾在「躁」的同時,有了更多華麗誇張的延伸。尤其是在他1972年的專輯《Ziggy Stardust》中,David把自己變成了Ziggy Stardust本Z,模糊的性別概念、焰火般的紅髮、光怪陸離的著裝,讓「華麗」與「Rock & Roll」徹底相容,並徵服了全球樂迷。天生靈動俊美的David Bowie
如果你不太理解David和Ziggy的關係,可以參考張惠妹和阿密特。Ziggy的身份更是天馬行空——David對他的定義是一個太空生物,加上他1969年以阿波羅計劃為靈感寫的《Space Oddity》,歐米茄(OMEGA)應該那時就把Ziggy籤個兩年短代。
到了8、90年代,在槍花Guns N' Roses、皇后樂隊Queen、滾石The Rolling Stones等老牌巨星搖滾樂隊都能看到華麗搖滾中緊身衣、BlingBling、細卷長發、濃妝和厚底鞋的元素,還有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那華麗且恐怖的視覺衝擊力,都深深影響著日本搖滾樂壇,直到90年代,從容貌到妝容更精美、更鬼魅、更柔媚的視覺系搖滾在日本方興未艾。
要絢爛 要美豔
和華麗搖滾一樣,視覺系搖滾並不是一個搖滾的派別,而是通過妝容、造型,乃至舞美來呈現音樂本身的調性,所以視覺系搖滾一樣可以聽到流行、哥特、重金屬、巴洛克等多元風格,而且強調了「演」。甚至在「平成四大搖滾樂隊」中,只有B』z一個非視覺系搖滾樂隊。
《樂夏2》決賽那天我突然想,不知以現在的環境,把一支實力很好的視覺系樂隊放到裡面參賽,否能被大眾接受,甚至引發「撈五條人」般的熱話。然後順手一查,無數動漫男主靈感來源的Hyde竟已52歲,於是我也約了3、4友人,一起撈一撈視覺系曾帶來的觸動。
No.1 X-JAPAN
【推薦人】生動
【成立時間】1982年
【風格】重金屬、古典
【唱片總銷量】5,968,186張
【最高銷量專輯】1991年6月1日發行《Jealousy》 1,113,000張
【最高銷量單曲】《Tears》1993年11月10日發行
【生動強推】《Tears》、《紅》
日本視覺系的鼻祖,幾乎每個成員都是樂隊的靈魂人物。1989年發行的《Blue Blood》售出了60萬張,別說是搖滾圈,即便放在整個日本樂壇都是橫掃般的驚人數字。
早期的X-Japan
褪去視覺感的X-Japan
在引領與轟炸樂壇盡享高光的同時,也曾歷經成員的動蕩,並在1997年宣布結束活動。一年後,被譽為「日本第一吉他手」的Hide毫無徵兆地上吊自殺了,他形象百變、思想前衛,是成員中發展最快的一位,得到了各界的認可和追捧。也許就像煙花盛放的太過絢爛,Hide傳奇拉下終慕。
火紅的Hide
隊長Yoshiki也為此深受打擊,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對於X-JAPAN是否要重組,Yoshiki都處在粉絲們「若重組就去死」或「若不重組就去死」的極端評論中備受壓力,好在他最終話還是在2007年召集隊員再度出發,X-JAPAN復活。
X-Japan的舞臺
而Yoshiki本人,絕對是美男子一枚,一顰一笑都美到不可方物,他四歲學習古典鋼琴,笑容羞澀卻在打鼓時激昂無比,也因此飽受過勞性神經循環無力症及頸椎支障症候群的折磨,在演出時帶上護頸,而過度彈奏鋼琴也導致了手部慢性腱鞘炎。儘管自己的人生也受到創傷和跌宕,但他的溫度始終溫暖著別人。
溫暖害羞有才華的Yoshiki
Guns N' Roses的Richard Fortus評價他是不同等級的搖滾巨星。而Yoshiki身上還有著強大的社會責任感,今年4月Yoshiki通過他運營的美國非盈利公益法人向日本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免疫疾患等醫療機構「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捐款1千萬日元,而他僅為對抗新冠疫情的捐款就達到了2250萬日元。
現在的Yoshiki已然是視覺系教父般的存在
No.2 L'Arc~en~Ciel彩虹
【推薦人】Miss.LC、宮澤
【成立時間】1991年
【風格】英倫、布魯斯、迷幻、電子
【唱片總銷量】12,428,131張
【最高銷量專輯】1999年7月1日發行《Ark》
【最高銷量單曲】1998年7月8日發行 《Honey》上榜33周
【Miss.LC強推】《Pieces》
【宮澤強推】《Finale》、《瞳の住人》
「視覺系樂隊這個分類在我心裡更像是一個有點過時的刻板印象,把心思主要放在誇張甚至有些「殺馬特」的服化造型上,以華麗誇張的視覺效果作為賣點,而音樂顯然沒有看起來的那麼特別。而隨便一搜 L'Arc~en~Ciel 就會得到「樂隊後來極力反對被稱為視覺系」之類的資料結果。我不敢斷定視覺系是否已經徹底過時,我也不確定自己對視覺系是否存在過偏見,那些「視表演者形象、唱片概念等視覺作品設計與音樂質量同等重要,或者說視覺與音樂同樣重要的」的樂團是不是也重新定義了視覺系?而不肯承認自己是視覺系的彩虹,是不是就是視覺系革命的先鋒?」
以上是宮澤敲給我字,其實我和他一樣抱有相同的疑問。很抱歉,雖然近年來L'Arc~en~Ciel已經發表了多次並非視覺系搖滾的聲明,但我仍把他們寫進了視覺系中。而L'Arc~en~Ciel在無數歌迷心中仍是三大視覺系搖滾樂隊中的一員。
現在的L'Arc~en~Ciel
主唱Hyde本身就屬於可以靠臉吃飯,且吃的心安理得的那種。富堅義博的《Hunter x Hunter》、倉峰和也 《最遊記》、由貴香織裡的《天使禁獵區》、矢澤愛的《NANA》等超多漫畫中的主人公都以他的相貌為原型。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和樂隊都特別想擺脫「視覺」本身。
在作品裡L'Arc~en~Ciel也一直打破次元之壁,演唱過很多動漫的歌曲,比如《鋼之鍊金術師》裡的《Ready Steady Go》、《Link》、《Lost Heaven》,《浪客劍心》裡的《the Fourth Avenue Café》、《虹》,還有《精靈守護者》裡的《SHINE》、《GTO》的《Driver's High》、《D.N.A.2》的《Blurry eyes》等。
Miss.LC敲給我的字,也許更能感受到L'Arc~en~Ciel的強大引力,「從中學時代陪伴我長大的樂隊,從聲音旋律到歌詞和每個人的閃耀才華都把我深深吸引住了!長大後再聽也有很多很多感動。在我心裡永遠是一支無法被超越的搖滾樂隊。高考那年他們來中國了遺憾沒能去看。直到親臨了2012年世界巡演巴黎場,和2018年Hyde北京黑彌撒專場,算是有生之年系列。近距離見到老頭的時刻像做夢一樣😭希望還能有機會看到現場!三十周年到來的時候,一切都好起來了吧。永遠守護laruku❤️」
我想對Miss.LC說,從1990年代到當今整個亞洲人氣最高的男子天團,你真的坐擁了太多別人豔羨的有生之年系列!
Miss.LC與Hyde令人羨慕的合影
No.3 Malice Mizer惡意與悲劇
【推薦人】生動
【成立時間】1992年-2001年
【風格】聖堂、哥特、巴洛克
【唱片總銷量】無
【最高銷量專輯】1998年3月18日發行《Merveilles》
【最高銷量單曲】1998年2月11日發行 《月下の夜想曲》
【生動強推】《再會の血と薔薇》
無論其他視覺系樂隊名氣和人氣再旺,但真正吸引我關注視覺系的樂隊其實是Malice Mizer,甚至在高中時託去日本出差的家人專程跑到唱片店去給我買了一張他們的專輯。
Malice Mizer將視覺系演繹到極致
在他們的身上最撲面而來的感受就是,原來殺馬特和聖殿只有一線之隔。隊長Mana切換在少女漫畫和歐洲恐怖宮廷的華麗之間,不僅將視覺系的精髓貫徹地非常徹底,也在生活和媒體前保持著十足的神秘感,幾乎很少有他真正素顏和如常人日常生活打扮的照片流出,甚至連年紀都是一個迷。他幾乎包辦了Malice Mizer的所有作曲,從華麗的哥特到血腥的死亡搖滾,他都擅長。
Mana氣質詭秘又典雅
在Malice Mizer歷經了兩次主唱更換,第二任主唱GACKT也是一位狠角色。之所以名字全大寫是因為他在2009年將這個藝名統一為全部大寫。和Mana一樣,他的真名從未曝光,年齡也一直是迷一般的存在,直到這些年他出現在綜藝裡,才公開過一個名字叫「岡部學」,年齡嘛大概不是73年就是71年的吧。
1999年GACKT離隊變成solo歌手,曾有過「行走的藝術品」的稱謂,也稱霸過日本各大唱片排行榜單,日漫和《最終幻想7》中都有以他為原型的角色畫作。他還是個語言小天才,中、英、法、韓張口就說也是沒在怕的。2002年GACKT來帝都開過Show,並於2007年在人民大會堂演唱,在日本樂壇也配得上「殿堂級」三個字。
如果說Mana是宮廷裡的公主,那GACKT便是王子,只是音樂理念這事兒就像談戀愛,不和就散了。好在,他們現在都挺好。
No.4 Luna Sea月之海
【推薦人】生動
【成立時間】1989年
【風格】哥特、硬搖滾
【唱片總銷量】510.8萬張
【最高銷量專輯】1997年12月17日發行《Singles》123.6萬張
【最高銷量單曲】1998年4月15日發行《Storm》
【生動強推】《Crazy About You》、《I For You》
Luna Sea曾受到X-Japan的力挺而出道,也算是日本視覺系搖滾的鼻祖樂隊。最初使用的名字是吉他手Inoran和貝司手J 在高中組建的樂隊Lunacy,到了1989年,主唱Ryuichi河村隆一、吉他兼小提琴手Sugizo和鼓手Shinya式加入,Luna Sea正式成立。
在1989年8月9日推出了首張EP,裡面有3首歌、銷量100張。1999年,的亞洲巡迴演唱會還曾到過上海演出,他們也是第一支舉辦亞洲巡演的視覺搖滾樂隊。2000年2月的《Gravity》是Luna Sea的第12張單曲,距離第一支已有20個月,3個月後第13張單曲《Tonight》緊跟著出街,這讓久等的歌迷們興奮不已。可到了11月第14張單曲《Love Song》發行當天,卻同時迎來了Luna Sea宣布解散的公告。
於是,2000年7月發布的《Lunacy》便成了他們發行的最後一張大碟,與1989年8月發布的首張試聽EP《Lunacy》的名字一樣,彼時的EP裡只有3首歌,銷售了100張,那年的首個專場演出只有150名觀眾。2000年12月23日發行的《Period》是一張精選集2天破百萬,有5萬5千名觀眾,在26日和27日的東京巨蛋「終幕」演出上見證了Luna Sea月與海交織的奏鳴。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為了成就未來更好的彼此。
後Luna Sea時代
好在,未來已來。2007年12月24日Luna Sea集結在東京巨蛋舉辦了復活一夜的演唱會,依舊是55000張門票,5分鐘內售罄。2010年8月,Luna Sea宣布重組並舉辦《20th ANNIVERSARY WORLD TOUR REBOOT-to the New Moon》世界巡迴演唱會,12月的東京巨蛋是20周年巡演的終點,現場的5萬名觀眾是從全球超過50萬人的應募中選出。
插一嘴八卦,創作最後一支單曲的吉他手Sugizo和徐若瑄交往過,上個世紀的事兒。
No.5 Dir En Grey灰色銀幣
【推薦人】生動
【成立時間】1997年
【風格】哥特、硬搖滾、實驗金屬等
【唱片總銷量】880,224張
【最高銷量專輯】1999年7月28日發行《Gauze》
【最高銷量單曲】1999年1月20日發行《ゆらめき》
【生動強推】《ゆらめき》
只要是喜歡視覺系的樂迷,Dir en grey光以外表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抓人眼球。這是一支少有的既不動蕩,活動又從創立以來就持續至今的樂隊。同樣,他們的出道也得到了X-Japan的幫助。1998年單曲《Jealous》和《-I'll-》成功打入Oricon排行榜前十名,讓Dir en grey從地下躋身主流。1999年,X-Japan隊長 Yoshiki接連為他們製作了5張單曲,並製作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Gauze》,這張專輯和單曲中的《ゆらめき》是Dir En Grey銷量最高的單曲和專輯。
Dir en grey早期是絕對的視覺系風格
六年後,Dir en grey在歐洲發行了他們的第5張專輯《Withering To Death.》並登上過芬蘭專輯榜第31名,2006年在美國德州、紐約、洛杉磯舉辦的演唱會,門票都迅速被一搶而空。這張海外專輯也順利的獲得Billboard 200 Top Albums第42位的成就,是當年亞洲音樂人第四次進入這個榜單。
現在的Dir en grey妖豔不再
主唱KYO是樂隊的靈魂人物,他的聲線獨特到備受爭議,也是憑藉這份獨特讓樂隊在商業氛圍中遊刃有餘地表達著自己的音樂理念。到2020年他們共推出了10張大碟,並且不斷在路上巡演著,2002年和2015年分別在上海、北京、廣州演出。
20年前Dir en grey來中國巡演的海報
No.6 GLAY
【推薦人】馬姑娘
【成立時間】1988年
【風格】流行
【唱片總銷量】3800萬
【最高銷量專輯】1997年10月1日發行《Review~Best Of Glay》
【最高銷量單曲】1999年2月3日發行《Winter,again》
【馬姑娘強推】《誘惑》
Glay應該不需要太多的介紹,日本國寶級的樂隊,也可能是日本視覺系樂隊在中國主流音樂聽眾裡面知名度最高的樂隊。1988年,吉他手TAKURO和主唱TERU創立「GLAY」,1991年貝斯手Jiro的加入,並讓樂隊的樂風有所轉變。兩年後X-Japan的Yoshiki再次出手,將GLAY推上了更大的舞臺。
早期的GLAY相當視覺系
對於中國的樂迷來說,Glay在中國最大的成就也許是2002年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演出嘉賓,還接受了當時我國最高領導人江澤民主席的接見。在音樂會的名譽團長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介紹了Glay成員後,還打趣道:「主席閣下接見金髮的日本人還是第一次吧」,江主席不假思索的回答「這樣的造型也不錯麼」。
Glay來中國演出時和江澤民主席的新聞
剛好,我有位朋友就是在這場演唱會上認識了Glay。
「最早知道Glay是在2002年,那年為了慶祝中日建交30周年在工體舉辦了一場演唱會,Glay是嘉賓之一。我在影像店裡看到一張Glay的中文版的CD,封面看起來很特別,我拿起來一看,裡面還附贈這場演唱會的門票。當時國內演唱會本就不多,能來北京表演的外國樂隊就更少了。於是我買下了這張CD去了現場。
那是一個完全按照日本規格做的演唱會。當時我們的音響舞美確實差得很遠,所以音效、舞臺、裝扮視覺,包括日本特意飛來的歌迷所展現的熱情,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震撼,甚至都傻住了。你知道的,每首歌的每個特殊歌詞和節點上都會做一樣動作,這種事到現在日本粉絲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牛逼[微笑]
所以,一切的起源,就是那場演唱會,我感受到了舞臺真正的魅力!後來,我開始關注他們,得知他們曾舉辦過20萬人的演唱會,光散場就散了4個小時。
視覺系可能是日本文化中一個側面,其實我並不是很了解他們的文化,但我很欣賞他們能做自己的堅持,這讓他們變得很酷。對於一些歌迷來說,視覺系的出現打破了搖滾只有皮衣、鐵鏈、紋身、重型機車的刻板印象。甚至連女裝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啊!」
現在的Glay已經完成脫離的視覺系
Glay與五月天的合影
但我最感動的是2015年Glay在出道20周年演唱會上,Yoshiki不僅作為嘉賓登臺表演,還在後臺與每位成員合影發推。Yoshiki總是那麼不遺餘力地幫助著能幫助的一切,而那些被他幫助的人,應該也都像GLay一樣心懷感恩吧。
Yoshiki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與Glay在演唱會後臺的自拍其實,我寫這篇前,還給我妹妹發過微信,她早稻田畢業後就在日本工作生活了十年,我以為她會興奮滿滿的給我分享Hyde或Hide,可她說她有點想不起來為什麼會喜歡他們了。
然後,我想起宮澤先生發給我的話裡還有一段,「我有點疑惑,我的世界裡好久沒有出現過我以為的視覺系了,我可能真的不是視覺系的受眾」。
不知道是我們因步入生活而少了關注的熱望,還是視覺系的黃金年代一去難返。無論如何,謝謝你們曾給予我們的難忘,若你未曾從中有所感觸,就把這篇當成是一篇萬聖節的應景小長文兒吧。
感謝Miss LC、宮澤先生、馬姑娘。
感謝我的妹妹幫我去日本ORICON查數據。
新媒體編輯:Monster C
文字:生動
唱片數據:ORICON
唱片數據查詢:徐茜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