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的皇宮,都是珠寶最多的地方。
在皇家藏品中,有一種應用非常廣的寶石。它不是珍珠,也不是翡翠,而是碧璽。
無論是寶石盆景還是寶石花簪,碧璽總是在其中有一席之地。每一種寶石通常都有有一種顏色對應,如紅色之於紅寶石,綠色之於翡翠。可你會發現,每件碧璽藏品不會拘於一種顏色。
碧璽,寶石中的千面女郎,無法限定於任何一種顏色,西方深情地稱碧璽為「墜落人間的彩虹」。
碧璽最早發現於16世紀,一位西班牙徵服者在巴西找到了一顆綠色的寶石,卻因顏色將其誤認為祖母綠。
18世紀,荷蘭人發現這種寶石經太陽暴曬後可以吸附小紙片,於是這種寶石又有了清理菸斗的功能。
直到19世紀一位寶石學家經過研究,才確定這並非祖母綠,而是一種新品種。直到今天,巴西祖母綠還是碧璽的一種的專有名稱。
這位寶石學家將其命名為「Toromalli」,取自錫蘭文,意思是「混合的寶石」。
碧璽,化學成分為鋁、鎂、鐵的矽酸鹽,化學組成複雜,結構中類質同象替代廣泛。這也是碧璽顏色多樣的原因。
碧璽晶體常呈柱狀,典型特徵是柱面縱紋發育,橫截面為球面三角形。
中國將碧璽作為寶石使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碧璽的來源沒有明確記載,一般認為是從緬甸、斯裡蘭卡流入。
清代對碧璽的應用更加普遍,碧璽常常被製作為朝珠、耳墜及盆景。
此藏品造於清中期。
畫琺瑯菱花式盆,盆外壁以深、淺藍色釉為地,彩繪牡丹花紋。
盆中植桃樹為主景,木枝幹,碧玉葉,桃實以芙蓉石、碧璽、蜜蠟等紅、粉色寶石製作。樹下襯以湖石、山茶、錦花一周。此景錯落有致,意態生動,表現出清爽明麗的江南盆景風格。
此件盆景是宮中日常陳設品,桃樹景配牡丹花紋盆取「蟠桃獻瑞」、「富貴長壽」之意,應是皇帝壽誕之日百官祝壽所進獻之物。
花簪為銅鍍金點翠,上嵌碧璽、珍珠、翡翠。
以碧璽做立體芙蓉花,花蕊為細小米珠,花葉為翡翠薄片細雕而成,花蕾為碧璽雕成,花託為點翠。一隻蝴蝶停落於芙蓉花上,其翅膀為翡翠薄片雕成,並嵌珍珠、碧璽。整個花簪用料講究、華貴。
文中部分資料來自故宮博物館
慈禧太后陪葬品被盜的珍貴寶石——碧璽,究竟有多好看
誰說古人只喜歡玉不喜歡寶石?故宮的寶石花簪讓人爭相追捧
誰說寶石只能做手鐲項鍊?故宮藏品告訴你:寶石做盆景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