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抗疫新科技:為何北京核酸檢測效率提升10倍?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正式上線,連接了數千萬市民、上千家街道社區和百餘家醫院檢測機構,實現了市民從登記核酸檢測到採樣最快1分鐘,6~24小時獲取結果,效率提升5~10倍,日均支持300萬以上人次的設計目標,在北京疫情突發的寒冬時刻有力保障了市民的健康和便利。同時,該平臺實現了對檢測數據的實時上傳與統計分析,全程可跟蹤、可追溯採樣試管與被檢測人,全流程實現數位化和可視化,用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了不丟一個管、不漏一個人的全面篩查,全力保障首都北京實時掌控疫情並及時調度資源。

那麼,為何是北京率先實現了數位化、智能化的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並且首次將大規模核酸檢測結果實時反饋給市民呢?除了北京最為領先的技術優勢,還有北京最強的組織能力和最好的醫療資源,以及廣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最好的北京——領導的高效組織與市民的積極配合

截止到2021年1月4號15點,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北京新聞、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等33家媒體報導,50+家媒體轉載,總曝光量超過2億。

「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委黨建辦專職副主任田濤介紹,針對手工填報慢、數據信息混亂、數據統計不清等核酸檢測上暴露出的痛點難點問題,北京專門組織相關力量進行了研究和論證,2020年11月初提出了建設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線上系統開發。」【新華社】

「北京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華介紹,該平臺目前已上線102家檢測機構,重點是60家承擔大規模核酸篩查任務的檢測機構,包括國家公共實驗室、市級檢測基地、區級檢測基地、第三方機構等,覆蓋北京市全部重點檢測機構,檢測能力可達每天單樣本56萬人次。大規模篩查的檢測結果在12小時內通過手機簡訊、北京健康寶主動發送給受檢者,重點地區人群6小時內即可收到檢測結果。」【新華社】

「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上線,該平臺可實現公眾檢測預約和結果查詢、核酸檢測現場採樣、檢測機構數據上報共享、街道社區和政府單位動態監管監控等。依託健康寶拓展核酸檢測預約、結果查詢和緊急通知功能,實現市民快速預約和查詢。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過程只需不到1分鐘,檢測結果一般6至12小時就能在個人健康寶中查看。如果是大規模篩查,24小時內即可查詢結果。」【北京日報】

綜上報導可知,北京實現大規模核酸檢測的任務,不僅需要最先進的技術來連接市民、政府和醫院檢測機構,更需要最強有力的組織能力來實現新設備的部署和新秩序的維持。短時間大規模核酸篩查,不僅是對衛生健康系統的巨大考驗,也對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得益於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組的統一領導,市委組織部、市衛健委、市經信局和順義、朝陽等區委領導、區組織部、區衛健委和區經信局的大力支持,海澱區、東城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懷柔區、大興區和石景山區等各級領導組織舉行核酸檢測演練,這是保證新技術和新產品能夠服務於北京抗疫應用場景的關鍵。

為有效進行冬春季疫情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檢疫檢測組深刻總結新發地疫情核酸篩查經驗教訓,積極搭建全市核酸檢測信息化平臺。並且在平臺設計時,就考慮到,要把「突發應急檢測」與「日常檢測」相結合,政務數據與醫療檢測數據相結合,信息的準確性與信息的安全性相結合。

經過現場演練進一步完善,聲智優先與全市60家骨幹核酸檢測機構成功對接,實現核酸檢測預約、採樣、數據上報、結果查詢的全流程管理。目前平臺已與102家有核酸檢測資質的機構對接,下一步將覆蓋全市其餘145家核酸檢測機構。

在順義區雙豐街道香悅西區核酸檢測採樣點一位市民說到,「現在預約確實挺方便的,我從這齣來,然後兜了一圈到現在也就不到二十分鐘就測上了,也沒有特意去排。」【北京新聞】

上線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後,廣大的北京市民積極配合。市民主動在北京健康寶中進行線上預約,並前往轄區組織的核酸採樣點進行核酸檢測。在各個採樣點,市民在社區指引下掃碼登記,進行核酸的快速採樣。冬天的北京,室外採樣點的溫度都已經降到了零下,但是整個採樣現場,市民都井然有序。從以往的手工填寫身份信息到掃碼驗碼「一碼通」,效率提升了5-10倍,感受到這些變化的市民,對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最新的技術——全球首臺數字經濟時代的AIOT翻譯機

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基於聲智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交互系統,融合人工智慧、物聯網和新一代通信技術,由一套界面、一個平臺、X個部署點構成。該平臺具有「一非五高」的特點,即非接觸,高效率,高可靠,高實時,高精度,高兼容。其中,創新的IDA智能數字終端,將人、機、物映射到數字世界,被稱為我國首臺數字經濟時代的「人工智慧物聯網翻譯機」,為抗疫的數位化管理提供全面高效的支撐。

(1)非接觸

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將北京健康寶、IDA設備與平臺一體化,市民可通過北京健康寶進行核酸檢測預約和結果查詢。市民預約後,健康寶自動生成預約二維碼,通過IDA智能數字終端可進行翻譯映射。在採樣點現場,市民只需出示二維碼掃碼即可完成登記,關聯試管與身份信息,全程非接觸,有效避免因接觸導致的交叉傳染。靈活部署IDA設備採樣點,開車前往的市民甚至不用下車,即可完成掃碼登記。

(2)高效率

以往核酸檢測採樣登記需要手寫記錄人員信息,效率低。採樣人登記等待時間久,當遇到極端寒冷等惡劣天氣,群眾容易滋生情緒,可能發生聚集性群體事件。

上線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後,以「北京健康寶」為統一出入口,健康寶預約核酸檢測自動生成預約二維碼,採樣點現場,市民無需任何手動填寫資料,出示二維碼掃碼即可完成現場登記, 「一碼」在手,檢測流程高效流暢。經過實戰驗證,在組織有序的情況下,大規模核酸檢測全程採樣時間可以做到5分鐘以內,大幅提升大規模人員採樣的效率。

對於不擅長使用電子設備的老人、小孩,或者外籍人士和港澳臺同胞,只要出示身份證、護照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俗稱「臺胞證」),IDA智能數字終端智能感知,校驗並列印個人預約碼,也可以在現場的非預約通道快速完成核酸檢測登記。

以往街道通知核酸檢測的方式採用入戶通知、人工電話等原始方式,無法保障通知到人。上線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後,基於AI外呼機器人,批量導入社區通知人聯繫方式,高並發線路撥打電話,發送簡訊。原一天通知任務,一小時即可完成。

(3)高可靠

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可靠性高,連續無故障服務運行穩定。部署後,單臺設備一個通道每天採樣就可超過1萬人以上。經過實戰驗證,IDA設備與平臺日均可以支持1千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採樣。

數據採用分散式資料庫設計,資料庫加密存儲和脫敏,安全穩定。採用鏈路備份、設備備份和堆疊技術等,避免由於單鏈路故障導致的網絡通信中斷,當主鏈路中斷後,備份鏈路成為主用鏈路,穩定服務。

(4)高實時

以往核酸檢測完成後數據不透明,各環節產生數據難以匯總,檢測結果無法統一平臺匯總上報,政府監管吃力,無法統一調度協調。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上線後,實現了核酸檢測預約、採樣、檢測、結果查詢的全流程數位化管理。群眾健康寶線上預約,檢測結果還將實時上傳至「北京健康寶」後臺,市民可以像查快遞物流一樣,隨時查看核酸檢測進度。

政府側實時數位化監管,線上預約,採樣、試管核收數位化監管,檢測數據全程實時同步,延遲達到毫秒級別,並且經過特殊設計有效應對網絡堵塞。試管與受檢者點全流程狀態可追蹤,問題可追溯。

(5)高精度

以往,採樣組織採集核酸樣本後,與檢測機構試管交接,依靠文件記錄試管信息,依賴與人工審核實時數位化監管。當發生丟失試管、信息錯亂等情形無法追溯。

上線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後,採樣點現場關聯後,可以及時統計上傳試管數據,每個試管都有跡可循,無論是1:1採樣模式,還是1:10採樣模式,都可關聯檢測人員的身份信息,所有數據準確記錄和統計,極大降低丟管漏人的概率,並且能夠快速追溯核查。

(6)高兼容

醫院或者檢測機構使用IDA設備掃碼即可獲取相應試管信息,並可在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上批量上傳檢測結果。

通過IDA解碼技術和開放接口,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可以兼容眾多醫院的HIS和LIS系統,大幅降低醫院的系統升級負擔,更加兼容、通用,覆蓋範圍廣。

目前,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已經全面上線。隨著北半球天氣越來越冷,春節假期也即將來臨,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加大,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增大,我國本土疫情呈現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疫情防控面臨新的考驗,各地仍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守住疫情防線。聲智也將堅持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以先進的AI技術助力更多場景做好防疫工作,保障大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來源:大眾網

相關焦點

  • 瀋陽市鐵西區實施「10合1混採技術」 10倍提升核酸檢測效率
    中國日報網遼寧頻道 舉報   近日,按照市疾控中心要求,每周要對轄區冷鏈食品從業人員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 聖湘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服務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分子診斷尤其是核酸檢測等精準醫療深入人心,未來分子診斷將會普遍運用到更多疾病診療中。」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立忠表示,從長期來看,千億元核酸檢測市場空間已經開啟,聖湘生物也借勢向平臺型公司轉變,努力打造高創新能力、高產業轉化效率的分子診斷科技平臺型企業。
  • 堅守河北抗疫線,諾禾全維支撐京津冀抗疫
    堅守河北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河北爆發。1月6日,石家莊、邢臺啟動全員核酸檢測,計劃3天完成近兩千萬人口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憑藉多次參與大規模篩查的出色表現和實戰經驗,諾禾再次臨危受命,全力馳援此次大規模篩查。
  • 《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報導91科技集團許澤瑋核酸檢測經歷:及時...
    6月23日,《北京日報》客戶端發布文章《北京市民親歷核酸檢測:三代五口登記到採樣沒用20分鐘》,講述了91科技集團董事長、CEO許澤瑋得益於北京市核酸檢測的高效率,及時、快速地拿到了檢測報告,保障了他能夠順利離京,以「戰略合作夥伴」身份參加於天津舉辦的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
  • 北京多企業加大試劑盒產能 提升採樣檢測能力
    北京多家科技企業為完成北京疫情防控要求迅速行動 加大試劑盒產能 提升採樣檢測能力 科技 自6月11日北京市發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以來,新冠病毒核酸採樣及檢測需求大幅增加。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本市多家科技企業已迅速行動起來,加大試劑盒產能、提升採樣及檢測能力,為完成北京疫情防控要求貢獻科技力量,努力跑在疫情前頭。
  • 北京科創承接清華大學技術轉讓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年底上市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張娜)8月21日,北京袺金科創基因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創」)和清華大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技術許可合同籤約儀式暨項目說明會在北京舉行。  手持式核酸檢測卡盒籤約儀式現場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市科委)相關領導,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白淨衛博士、李寅青博士、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員劉鵬博士,北京袺金科創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營運長金敏,杭州梓銘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楊毅、首席質量官李嚴亮等嘉賓出席籤約儀式。金敏、白淨衛代表雙方籤約。
  • 臺灣核酸檢測價格是大陸十幾倍?「真相」更瘮人!
    有臺商透露,臺灣民眾自費核酸檢測的費用在5000至7000元新臺幣(約合1156元至1618元人民幣)之間,而湖南醫院自費篩檢僅需要88元人民幣,湖北約80元人民幣。臺灣檢測費用為何如此之高?賈蔚(圖片來源:臺政論節目視頻截圖)臺灣「中時新聞網」此前報導稱,春節即將到來,有臺商反映,回臺後被將近7000元(新臺幣,下同)的新冠肺炎自費篩檢費用嚇到,比大陸醫院高出逾19倍,不懂為何臺灣自費篩檢要這麼貴。臺商透露,位於湖南的醫院自費篩檢僅需人民幣88元,約臺幣380元。
  • 中國紅基會:20萬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發放至10家醫院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10日從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已收到20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將其發放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民航總醫院等10家醫院。
  • 格力下線全國首臺移動P2+核酸檢測車,查疑可達「救護車速度」
    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科學防範疫情和研發抗疫產品仍然是當前的重點工作,尤其是近段時間以來山東、上海、安徽、雲南等地的疫情「反彈」,為我國防疫工作帶來新挑戰,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科學的監測、檢測方法仍是關鍵。
  • ...對核酸檢測假陰性不能掉以輕心……北京第132場疫情發布會要點...
    6月23日核酸檢測陽性。6月24日確診,臨床分型為重型。此外,病例3,57歲,10日曾到新發地購物,此後曾經在小區超市購物,還給小區的兩名人員理髮。海澱定慧謝小廚餐廳店長確診 常到新發地採購據龐星火通報,病例12,男,38歲,住址為大興區魏善莊鎮北京密碼,工作單位為海澱區定慧謝小廚餐廳,為店長兼採購員。
  • 遼寧派遣核酸檢測信息化技術團隊支援石家莊
    1月12日,記者從遼寧省衛生健康委獲悉,遼寧自主研發全場景疫情病原體檢測信息化系統(以下簡稱「全場景系統」)應用於石家莊全員核酸檢測信息採集。截至1月12日,石家莊市包括藁城區在內的23個縣區均採用全場景系統進行核酸檢測信息採集工作。
  • 利刃出鞘 馳援抗疫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面對危急的疫情局勢,北京卓誠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成立新冠病毒研發項目,聯合醫科院病原生物所聯合開展病毒核酸檢測研發工作,並獲得北京市科委第一批應急項目支持。1月12日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組公布後,公司第一時間組織科研力量開展攻關,僅用約一周時間就研發出了檢測試劑盒,最終用時不到1個半月,獲批上市,為中國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 販賣核酸檢測名額 北京9人被行拘
    「賣北京核酸檢測名額,24小時和48小時出結果,1780元」,網上看到這樣的信息,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斥之為騙子。可被倒賣的核酸檢測名額,卻是真實有效的。6月25日下午,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上,市公安局通報了這起倒賣核酸檢測名額的典型案例。
  • 不辱使命,河南省援京核酸檢測醫療隊凱旋歸來
    隨著北京市新一輪新冠疫情取得決定性勝利,7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隊員隨河南省援京核酸檢測工作隊於近日載譽而歸。  2020年6月11日,隨著北京市「西城大爺」確診為新冠肺炎,已連續56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的北京風雲突變,北京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 廊坊首輪全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
    我市通過信息化手段和高效有序的組織,提升檢測質量和效率嚴防人群大規模聚集,根據檢測結果採取針對性措施,堅決防止交叉感染。同時,紮實做好7天居家觀察工作,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對農村、社區分類施策、精準指導,切實保障群眾正常生活,重點關注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
  • 北京首支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河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9日訊(記者吳佳佳)記者今日從北京市醫管中心獲悉,9日,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的部署,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選派北京天壇醫院援冀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邢臺南宮,攜帶5套檢測設備和儀器,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以及可供30天使用的防護物資等,支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核酸檢測試劑盒、呼吸機…搶救生命這些「硬核武器」功勞大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銳 核酸檢測試劑 3天研製成功,1個半月發貨400萬人份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如何精準、快速、簡便地檢出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一直是防控的關鍵一步。而作為目前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一直被寄予眾望。
  • 為核酸檢測提供標準物質 ——訪2013級科技啟明星上海計量院劉剛
    劉剛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化學所生物計量創新團隊負責人全國生物計量技術委員會以及全國生化檢測標委會委員從疫情暴發至今,他和他的團隊以生物計量為利器,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研製出國家級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提高了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實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從「有沒有」,到
  • 華大基因CEO尹燁:大規模普及核酸檢測是中國有效抗疫經驗
    9月6日至12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戰略合作的第四屆「太和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在本屆論壇9月11日舉行的前沿科技分論壇中,多位嘉賓關注到新冠疫情給公共衛生、經濟、社會和國際社會秩序帶來的巨大衝擊。
  • 北京城建安裝集團推出移動方艙集成核酸檢測實驗室助力抗疫
    2020年4月19日國家防疫領導小組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新冠病毒檢測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各地要結合新冠疫情防控和檢測需求,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實驗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