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羅漢也是低到沒品?甚至連弼馬溫都不如?那沙僧為何不拒絕?

2021-03-01 短兵接戰1

孫悟空初次被招安上天,被玉帝封為弼馬溫。弼馬溫一職,負責管理天庭御馬。

因馬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養馬的工作在凡間很重要,負責給皇家養馬更是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但孫悟空無論如何也沒料到,天庭與凡間不同,在天庭養馬是件很不體面的工作,相當於今天的馬夫。弼馬溫一職,看似是個中層幹部,在凡間相當於四品左右的官,然而在天庭,卻是個無品之官。

值得一提的是,《西遊記》中有此憋屈遭遇的,不僅孫悟空一人,還有他的難兄難弟沙僧。沙僧其實也做過無品之官。

取經團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抵達靈山後,如來論功行賞,封沙僧為金身羅漢。乍一看,沙僧雖然沒有成佛,但羅漢的待遇也不錯,聯想到他從前是個天庭勞改犯,這一趟西行可以說收益豐厚。

其實,金身羅漢遠沒有人們想像的光鮮靚麗,和弼馬溫一樣,也是低到無品。甚至於,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身羅漢還不如弼馬溫。

原著烏雞國那回,烏雞國國王好善齋僧,如來差文殊菩薩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一個區區凡人,毫無任何仙界背景可言,更無長年累月的佛法修為,居然也可以成為金身羅漢,可見金身羅漢在西天的地位之低。

而且,當文殊菩薩以此度化烏雞國國王時,國王竟然絲毫不感興趣,反而因一言不合,「將其(文殊菩薩)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這無疑說明,連國王也非常清楚,金身羅漢在靈山是什麼地位。否則,他即使不相信文殊菩薩,或難以割捨凡間富貴,面對遠大前途,也絕不會如此冷淡。

那麼,金身羅漢究竟是什麼職位?我估計,應該相當於西天的形象代言人,或者說靈山集團的模特,說得難聽點就是「擺看的」。一位渾身金光閃閃的羅漢,在凡人面前的形象無疑是崇高、偉岸的,他能夠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吸引更多凡人信仰佛教。

因此,金身羅漢在靈山地位之低,不是虛言。一個模特,或許工資待遇不低,但沒有任何實權可言,這點著實比不上弼馬溫,弼馬溫至少有專屬辦公室,和一群可供差遣的下屬。

那麼,沙僧為何不拒絕這個封號嗎?或者,像豬八戒那樣,向如來提出質疑?其實,沙僧在天庭時,地位也不高。

表面上看,沙僧是捲簾大將,風光無限。其實,所謂的捲簾大將,不過是個捲簾子的服務員,只不過老闆是玉帝,故而享有一個響亮的名號。

沙僧的地位之低,從他被貶下凡之事也可看出端倪。豬八戒被貶下凡,是因調戲嫦娥、偷吃靈芝草、拱倒鬥牛宮,鑄下大錯,罪有應得。而沙僧,僅僅只因打碎琉璃盞。試問,如果沙僧在天庭地位高貴,玉帝豈會如此小錯大罰?只有沙僧是個地位卑微的服務員才能解釋。對服務員而言,重要宴會上打碎杯子,是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既然沙僧原本在天庭就地位卑微,所以,他對取經成功後如來封賞的心理預期很低,自然不會拒絕金身羅漢的封號。而且,沙僧當初能做玉帝的服務員,想必氣質不差,也正適合做金身羅漢。

相關焦點

  • 濟公和沙僧都被封為羅漢,哪個更強呢?是降龍羅漢,還是金身羅漢
    所以,西遊記中的實力,到如今誰也不能具體界定。師徒五人取得真經,得成正果。孫悟空和唐僧都被封了佛,八戒得了個淨壇使者的稱號,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沙僧也得了個金身羅漢的封號,可以說都很圓滿。但是,這裡面沙僧算是最虧的,感覺還不如捲簾大將來的地位高。捲簾大將至少是御用保鏢級別的,算起來也算是玉皇大帝面前的紅人,說一句位高權重也不為過。
  • 沙僧一路任勞任怨,為何如來只封了他金身羅漢?專家:他是個臥底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唐僧乃是金蟬子轉世,他一路上共收了三個半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算半個),湊齊人數之後,他便正式開啟了西天取經的主線任務。然而,當取經小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之後,如來卻只封沙僧做了個金身羅漢,對於一路上任勞任怨的沙僧而言,這個獎賞是不是過於小氣了呢?
  • 如來封沙僧為金身羅漢,沙僧卻不動聲色,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
    而沙僧在整個過程中也沒有出什麼力,我們最熟悉的幾句經典臺詞就是出自他這裡,一句是: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還有一句: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等等很多後面還有一些列的重複臺詞,總之都是師傅被抓走了,他只會通知別人,自己沒什麼主見,最後只能被封個金身羅漢了。
  • 西遊記師徒四人取得真經被冊封,淨壇使者不如沙僧的金身羅漢?
    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最終到達靈山,見到佛祖,取得真經,也算是成功完成了任務,也都各自獲得了相應的封賞。(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唐僧加升大職正果,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加升大職正果,為鬥戰勝佛;豬八戒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沙僧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 濟公和沙僧同為羅漢,是降龍強還是金身強?說出來可能你不信
    在《西遊記》中,羅漢佛位是佛陀修行者的境界或等級。說到羅漢,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降龍羅漢,那就是活佛濟公。這濟公本來是十八羅漢的大佬降龍,後來轉世到杭州靈隱寺當和尚,留下了無數的傳說。大家都知道,在西行的最後一站,如來給了沙和尚一個金身羅漢菩薩,因為他一路努力西行來保護唐僧。
  • 西遊沙和尚羅漢金身堪比如來佛丈六金身?金身到底有多強?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說,沙和尚那金身羅漢非常牛,因為放眼西遊,另外只有如來佛祖修成了丈六金身。沙和尚能和如來一樣擁有金身,那得是多牛啊。  事實情況如此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金身是什麼,如來佛祖的丈六金身又是什麼一回事。  所謂金身,本意是說用了黃金做裝飾的佛像。在《西遊記》中有幾處「金身」也是這個意思。
  • 沙僧被如來佛祖封為金身羅漢,看他具體做些啥,這個差事怎麼樣?
    取經成功,唐僧和孫悟空分別受封旃檀功德佛和鬥戰勝佛;二師兄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僧則被如來佛祖加升為大職正果,受封金身羅漢。網絡中,有讀者提問,沙僧受封金身羅漢後,具體工作做啥?這又是一份怎樣的差事呢?結合《西遊記》原著和中國神話故事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一、什麼是「羅漢」?
  • 取經成功後,為何觀音唯獨不兌現給沙僧的承諾?
    捲簾大將!也就是說玉帝的貼身保鏢! 但取經成功之後呢?沒有讓他返回天庭,而是留在了西天,違約!只當了一個普通羅漢,沒有官復原職,違約! 捲簾大將可不是僅卷捲簾子這麼簡單,因加了大將二字,至少也是副部級待遇。
  • 鬥戰勝佛、旃檀功德佛、淨壇使者、金身羅漢菩薩分別是什麼意思?
    其中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淨壇使者、沙僧被封金身羅漢菩薩,那這四個封號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其中只有孫悟空和唐僧封的是佛號,說明他們已經成佛,豬八戒和沙僧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不過從每個人在取經路上所做出的貢獻來看,這個結果也算合理。唐僧作為取經最核心的人物,又是金蟬子轉世,最後成佛理所應當。
  • 沙僧吃了唐僧九次,為何還被觀音召進取經隊伍?你看他師父是誰
    到了神魔世界中,更需要一個師父了。若是一個凡人一個修仙人,沒得師父提攜幫助,恐怕可能一輩子都只是個這麼樣了,豬八戒之所以能當上天庭的大元帥,就是因為遇到了一個好師父,沙僧呢?他也是因為有個厲害的師父,所以他在流沙河把唐僧吃掉九次,卻仍能進取經隊伍,最後成為金身羅漢。  沙僧,在取經團隊中,實則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他的臺詞也就那麼幾句。不好了,不好了!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啦;大師兄,二師兄跟師父被妖怪抓走啦;師父,大師兄會來救我們的(意思是他現在也被抓走了)……  好傢夥!堂堂一個捲簾大將,竟如此不堪?
  • 弼馬溫其實是大官!
    實際上,孫悟空被召上天時,沒有建立任何功勳,本就沒有資格挑三揀四,況且弼馬溫也不是個小官。御馬監中那些屬官說的全是謊言,真論品級,御馬監總管弼馬溫至少也是個副部級官員,放在明清就是從二品。  為何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可以細看原著,在為孫悟空安排官職時,有武曲星君上奏道:「天庭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
  • 沙僧做了什麼事惹怒了如來,最後只得到羅漢的職位
    ,為金身羅漢。說出來不怕大家懷疑,因為自始至終沙僧只在路上殺死一隻妖怪,還是六耳獼猴製造出來的猴妖,除此之外沙師弟再沒有動手殺過任何一隻妖怪。難道,如來真的會因為沙僧的不作為,專門給沙師弟降職嗎?這可就有點冤枉如來了,因為沙僧早在進取經隊伍之前就將如來得罪的徹徹底底,原著第八回中,沙僧和觀音透露過一個秘密——又向前道:「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唯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玩耍。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
  • 《西遊記》:唐僧師徒最後被封的佛,使者與羅漢到底什麼級別?
    大師兄是鬥戰戰勝佛,因為在取經路上,他一路降妖除怪,功勞甚大,所以到了後來,他也得了個佛身,和師父的級別一樣。至於八戒和沙僧,一個是因為挑擔有功勞(八戒挑擔),一個是因為牽馬有功勞(沙僧牽馬),所以也被分別封了個淨壇使者與金身羅漢。很顯然,這兩個級別,不如師父和師兄的大。因此,也有了八戒在被封使者的時候,嚷嚷著不滿。
  • 為什麼沙僧不能封佛?看看他做的9件缺德事,你就明白了
    導語:為什麼沙僧不能封佛?看看他做的9件缺德事,你就明白了《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雖然四人都修成了正果,但僅有三個人被封佛,只有沙僧一人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什麼連豬八戒這個好色貪吃懶惰的人都成了佛,而沙僧取經路上毫無怨言 勤勤懇懇的卻不能成佛呢。
  • 沙僧為何戴九顆骷髏項鍊?
    原是天庭中的捲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吃人為業。成為唐僧徒弟之後與師傅、師兄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白龍馬一起赴西天取經,經九九八十一難後,功德圓滿,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如今,你若問任何一個人,沙和尚脖項上掛的是什麼,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佛念珠呀!」其實,在吳承恩的小說中,沙僧脖頸上起初戴的並不是什麼念珠,而是用九顆人頭骷髏穿起來的項鍊。
  • 怪不得10個孫悟空都不是沙僧對手,你看看他巔峰時期有多厲害?
    佛家的眾生平等在他身上體現得近乎完美,三個徒弟一匹馬,和尚都不會忽略哪個。給猴子縫衣,給老豬蓋被,給老沙講經,連那匹白馬也沒有讓它過多出力。和尚雖然迂腐,卻也不是個蠢人,日夜接觸下,他幾乎看透了身邊的幾個徒弟。說"幾乎"是因為猴子和老豬的脾性被他看得清楚,唯有三徒弟沙僧,和尚好似一眼就明白他是個什麼樣的,卻又好像始終沒清楚他是個怎樣的人。
  • 金身羅漢轉世的僧人
    後來有人寫了一本什麼出道仙的小說,網絡的力量的強大,就流傳什麼出道仙,更有甚者為了標榜自己,感覺高人一等似的,但是小白不懂啊,什麼上方仙下來看事,詆毀出馬的,感覺自己高高在上不一樣了,什麼出馬剛開始準後來不準了,出道是慢慢準開始不準,總之就是以打擊出馬為生的,然後別人說出馬的還不樂意,冠冕堂皇「不,我是出道的,跟出馬不一樣」,其實就是一回事,很多人換了個說法而已,覺得自己高級了。
  • 八戒被冊封后,為何很不服氣?
    來到如來佛祖面前的時候,師徒四人都有著說不出來的期待,畢竟一路艱辛的過程,全看今日的成果。可是在如來賜封之後,卻是四家歡喜,一家愁。    師徒四人加上代步的白龍馬,除了豬八戒,都獲得了一個上神的稱號,只有八戒自己是一個淨壇使者,如果說比不過唐僧、悟空也就算了,為何連扛行李的沙僧都獲封了金身羅漢菩薩,自己只是一個使者。
  • 孫悟空死不當弼馬溫之謎
    二、從職能來看,這弼馬溫絕不是車夫,而是小車班管理員。這些馬都是誰騎的?玉帝的御馬也是歸他管的,而且各大元帥、領導的馬也都是他管的,可以說是後勤部門的。天庭有一定級別、但又沒有專車(專屬坐騎)的領導坐的,而孫悟空管的是公務車,他看誰不順眼,完全可以刁難刁難,整得別人根本沒脾氣!因為就連玉帝的馬也是他管的。
  • 沙僧在取經的路上碌碌無為,正年輕的你們,不要像他學習
    原著裡佛祖對沙僧的評價是:沙悟淨,汝本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琉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由這句話,我們不難發現,如來其實早就在心中對沙僧有這幾個定性:首先,沙僧因何被玉帝貶下凡塵,這是如來首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