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間開始,我突然發現我們悄然進入到一個無感的時代。生活中,許多人對高興、感動、激情已經許久沒有感覺了,有的只是沒勁、無聊、被動、無感、麻木和無奈,痛苦不多,激情缺失,只是一天一天地活著,一件一件地做著工作,一餐一餐地吃著。走到大街上,行人匆匆,車流湧動,紅塵滾滾,撲面而來的卻是無神的目光、冰冷的表情,以及華麗衣服下那顆寂寞的小心臟。
到底是什麼催生了無感,為什麼經濟條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交通信息發達了,人們的激情卻流失了?
12月12日,湖南武岡市一名79歲的老人因為患上淋巴癌,為不拖累子女,在老家挖好墓穴,穿上新衣,走進墳墓,割腕欲死,卻被村民發現後才救了出來。老人「挖洞等死」,讓我瞬間仿佛找到了答案。
自殺,是對生活絕望的回應,絕不是臨時起意的衝動。老人的「挖洞等死」,是對絕症的無奈,是怕拖累子女的善良,是奢望體面死去的從容。
所以,期待、希望、目標、夢想,才是喚醒激情、提振精神的最好催化劑,才是治療無感的最好良藥。不管是花季的少年,還是朝霞的青年,不管是「壓力山大」的中年,還是夕陽西下的老年,都應當懷揣希望、充滿期待,保持一種生活的激情。否則,無感不僅會淹沒你心中的善良、慈悲、感恩等高尚的情懷,還會摧殘你和身體,腐蝕你的靈魂。
讓我們象送瘟神一樣送別無感,告別所謂的拜金、世故和淡然;讓我們以敬畏之心,象熱戀初戀情人那樣熱愛著激情,它能讓你我們煥發青春、面帶微笑、腳下生風、再展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