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旅行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帶娃盡覽課文裡的實景實物

2021-02-21 童遊學社CTS

為您匯集精選每周北京親子活動信息

即時接收活動信息請拉到底部加群

央視拍了一檔這樣的紀錄片,

帶著孩子去深度探秘了一番

中小課本裡描述的地方和事物。

這檔紀錄片就叫做《跟著書本去旅行》。

這真的是一檔寶藏節目,

特別適合和孩子一起看,

看完後絕對收穫滿滿。

每天只需20分鐘,不出門

就能和孩子盡覽課本中經典的

山河大川、故事名人

通感書中內涵!

 節目首播:每周一至周五18:54

 只能在央視官網或央視app上觀看

《跟著書本去旅行》走進了很多課文中的古蹟,讓孩子接觸到了課本裡描寫的實景實物,也讓節目裡的孩子們深度地了解了它們的意義。比如,小學語文中有一篇叫做《馬踏飛燕》的說明文,馬踏飛燕也是國寶級的文物。一開始,孩子們就提出了不少問題——「馬的腳下為什麼踩了一隻燕子?」、「馬的尾巴為什麼是豎起來的?」等等。節目中的孩子來自出土地武威,他們都聽過馬踏飛燕,但近距離接觸也是第一次。馬踏飛燕中的馬,跟唐朝和清朝的馬都不一樣,它居然是當年漢武帝夢寐以求的大宛馬,又叫汗血寶馬。專家還糾正了一個廣為流傳的小謬誤:「馬踏飛燕」裡的「飛燕」準確來說是龍雀。在《國家寶藏》裡面,把「馬踏飛燕」叫「銅奔馬」。原來馬踏飛燕的名字不太準確,準確來說應該叫「馬踏龍雀」。課文對馬形態的形容是:「馬踏飛燕是三隻蹄子騰起,只有一個蹄子踩在燕子的軀體上。「原來馬蹄、燕子所在的位置,恰巧也是馬的重心,這構成了力學的平衡點。站在許多千年前的文物前,專家告訴孩子們:這支隊伍充分展現出漢朝時中國軍事力量的強盛。為了從另一方面證明漢朝的偉大,領隊和專家帶著孩子們去了博物館,看了看漢朝的養老、敬老制度。又來一個知識點:只有社會發達了,人們才有餘力照顧弱小。漢代皇帝曾下詔書,要善待地方上70歲以上老人,還給老人一個拐杖,作為享受福利的證明。這樣實物加講解,孩子們立馬就聯想到了書本中的那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銅奔馬到漢代養老敬老制度,不僅僅讓孩子們在知識層面舉一反三,還讓他們多了探索生活的熱情。

但知識面還不僅僅是這些,既然是銅奔馬,自然就得講背後的青銅鑄造工藝。有關這部分,節目也給了很詳細專業的展示。

 

古代中國人鑄造青銅器,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太一樣,我們祖先使用的是範鑄法,就是先用黃泥做出青銅器的造型,叫「內範」,俗稱「模子」。

內範、外範做好之後,合在一起,再往裡面澆灌燒好的銅液,冷卻之後,把內範、外範打破,一件青銅器就製作完成。
因為一件模子只能鑄造一件器物,於是產生了一個成語「一模一樣」。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詞語,也跟青銅鑄造有關,就是「模範」。因為鑄造青銅器的過程中,需要內模和外範嚴絲合縫,人們就把值得學習的榜樣稱之為「模範」。直到看到這些,我們終於明白了語文課本上說的那句話:「從這匹踏燕的奔馬身上,我們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具有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和先進的科學知識,看到了他們卓越的創造才能。「

這個節目也超級適合孩子學古詩詞,裡面有關於《楓橋夜泊》這首詩的深度解析。

讀到《楓橋夜泊》這首詩,孩子們肯定會問:「為什麼詩人要睡船上?為什麼要半夜敲鐘啊?鐘聲不會打擾到別人嗎?」央視邀請來的主持人是《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百家講壇》主講人、文學教授楊雨。有意境的是,孩子們是跟著老師在京杭大運河的遊船上學習。首先,楊雨回答了:為什麼詩人要睡船上?唐朝實行宵禁制度,就是晚上不讓出門,城門關閉,很有可能是詩人沒在城門關閉前進城,只能暫住船上。「月落烏啼」中的「烏」,指代的是「烏鴉」。「烏鴉」經常出現在跟秋天相關的詩詞中,表現秋天的蕭條。詩歌中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楓」,指的是「楓橋」。為什麼叫「楓橋?」「楓橋」也叫「封橋」,唐代時政府在這裡設卡、封鎖河道,因此得名。

 一路行,一路講,終於到了《楓橋夜泊》的第三、第四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有孩子問:這樣不會吵醒僧人嗎?楊雨解釋,蘇州的寺廟就有一種半夜敲鐘的習俗。而為了深入體驗《楓橋夜泊》的意境,孩子和老師一直呆到晚上。晚上孩子們聽著寒山寺的鐘聲,體會夜晚的清冷,同時也懷想當年張繼的心情。當老師問孩子們,讓他們用一個字來想像詩人當年的心情,他們不假思索,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答案:「靜」、「冷」、「愁」……《跟著書本去旅行》中有關說明文、歷史地理文章的講解,就是孩子怎樣學習非虛構文章一個很好的例子。然後由專家帶領著逐一解謎,這樣下來孩子既加深了對課本的認識,又拓展了的文學常識、科學、歷史甚至地理知識。整個內容直觀又飽滿,很適合孩子的學習節奏和接受水平。

另外,這部紀錄片不僅有塞北江南,還會聊到祖國的其他地方。從新疆吐魯番到福建武夷山,從盛唐長安聊到北京胡同,從皮影戲聊到涮羊肉,真正做到了跟著書本去旅行。

當同學們行走在河倉城遺址中,看到很多土城牆上有大大小小的洞。一探究竟才知道這是為了透氣通風而特別設計,在這種處理下糧食便不會發黴,可以貯存很長時間。

在甘肅省武威市,孩子們對《涼州詞》詩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十分好奇,於是他們在這裡釀造了一次葡萄酒,了解到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傳播以後,對當時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多影響。用祁連玉做的杯子晶瑩剔透,在月光底下它依然感覺熠熠生光,所以人們就叫它夜光杯。

在節目中,男同學們穿上古裝扮演守陽關的官兵,女同學要按照古代真實的通關流程,獲取關牒,遞交關書,接受查驗,最後才能「出關」。雖然禮儀隆重而繁瑣,但在這樣的特別設計下,同學們與觀眾更能體會到陽關為什麼是中國古代詩意的棲息地。與以往節目完全不同的是, 《跟著書本去旅行》通過5G+移動外拍+虛擬植入+實時數據展示了新節目模式,不用遠行,詩和遠方照樣能夠呈現在你面前!
你見過戶外實景中飛入虛擬立體化屏幕嗎?《跟著書本去旅行》將打破你對空間維度的常規認知,帶給你強大的視覺震撼!透過虛擬立體化屏幕,你將欣賞書本中看不到的無限風光。
而且,節目的領隊還會實景通過虛擬屏連線屏幕另一端的熱心觀眾,讓屏幕前的你和更多的觀眾及網友們可以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能參與到節目中,全國各地的「導遊」都能帶你一起跟著書本去旅行!
更加令人興奮的來了!虛擬屏幕實現了六宮格多人連線+H5同步互動,這種更加新媒體化的呈現方式讓網友和領隊、嘉賓實現打破「次元壁」,形成談話場,增加了觀眾和網友遠程參與的真實感和互動性。

央視紀錄片

《跟著書本去旅行》

觀看連結

https://tv.cctv.com/lm/gzsbqlx/?spm=C53121759377.PTxoH3RRFDJW.0.0


關於「童遊學社」

為您匯集、推薦每周北京親子活動信息

不定期發布北京親子活動福利

即時接收親子活動信息請加群

相關焦點

  • 央視把中小學課本拍成了個旅行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帶娃盡覽課文裡的實景實物
    央視就真的拍了一檔這樣的紀錄片,帶著孩子去深度探秘了一番中小課本裡描述的地方和事物。這檔紀錄片就叫做《跟著書本去旅行》。 節目首播:每周一至周五18:54 只能在央視官網或央視app上觀看哦 《跟著書本去旅行》走進了很多課文中的古蹟,讓孩子接觸到了課本裡描寫的實景實物,也讓節目裡的孩子們深度地了解了它們的意義。比如,小學語文中有一篇叫做《馬踏飛燕》的說明文,馬踏飛燕也是國寶級的文物。一開始,孩子們就提出了不少問題——「馬的腳下為什麼踩了一隻燕子?」
  • 推薦 | 央視將中小學語文課本拍成了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用它讀透課文
    《跟著書本去旅行》是由央視科教頻道傾力打造、跟大語文學習相關的紀錄片。該節目從青少年熟悉的中小學課本、經典書籍、文章中,選取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作品,由領隊帶著同學們尋訪文中古蹟,聽專家在實景中講背後的故事。節目通過讀文、走訪、紀錄,拓展了教育專題節目的傳統模式。
  • 丁曉勝看望央視《跟著書本去旅行》攝製組
    尼克拉娛樂 舉報   11月20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丁曉勝專程來到鉛山,看望在鉛山拍攝的央視
  • 跟著書本去旅行:把中小學課本拍成紀錄片,央視是認真的
    而由央視打造的一檔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就讓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通過讀文、走訪、紀錄,使書本真正的「厚」了起來。01走進吐魯番 · 火焰山的秘密所有孩子最愛的《西遊記》裡,「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讓每個孩子都夢想有一把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只需一扇,乘風而起,比孫悟空翻筋鬥雲還快。然而,火焰山確有其地嗎?火焰山為什麼會這麼熱呢?
  • 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節目組到電白拍攝
    茂名網訊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走近名勝古蹟實地實景講故事,讓觀眾身臨其境受教育,在觸摸歷史、感知文化中,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近日,為展現冼夫人故裡——電白的文化魅力、人文精神和自然風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節目組,來到冼夫人故裡——電白,進行實景拍攝。
  • 今天起,跟著書本一起去湖州旅行
    從今天起,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節目,將帶著大家跟著書本走進湖州!今天晚上播出了《湖州之遠》系列第一集《絲之源》。而這其中,又以產於七裡(輯裡)村的蠶絲質量最佳,被稱為輯絲或者七裡絲。《跟著書本去旅行》特邀學者俞樾老師帶領書本旅行團來到了湖州市博物館,館內藏有一件清朝乾隆皇帝的龍袍,製作龍袍用的「輯裡湖絲」究竟有何奧秘?
  • 今天起,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走進南潯!
    今天起,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走進南潯!《跟著書本去旅行》節目,將帶著大家跟著書本走進南潯!>據了解,《跟著書本去旅行》節目之《湖州之遠》系列,目前,已排定的播出順序為第一集《絲之源》;第二集《尋夢百間樓》;第三集《湖州茶食》;第四集《安吉大竹海》;第五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 央視《跟著書本去旅行》運城專題系列節目開播
    11月23日至27日,央視十套《跟著書本去旅行》欄目再次播出「行走河東」運城專題系列節目,展示運城市豐富厚重的文旅資源。《跟著書本去旅行》是一檔體驗式文化教育節目。節目以中小學課本或經典名著為線索。主持人帶領孩子在「讀萬卷書」的同時「行萬裡路」,走近文化古蹟、實地實景聽故事、身臨其境受教育,觸摸歷史、感知文化,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此輪播出的「行走河東」運城專題系列節目共5期,播出時間定在每天的18:54(具體播出時間以實際為準),由運城市文旅局、運城市教育局、運城市古中國文化研究會聯合協助拍攝。
  • 央視拍的大語文紀錄片真是絕了!強推!
    今天,米粒媽繼續發力,給大家推薦一部央視出的、跟娃語文學習相關的片子:《跟著書本去旅行》。找這部片子,我是「夾帶」不少私心的。進入高年級後,語文真的特別讓人發愁,雞都不知道往哪裡雞?所以,日常除了在閱讀上給米粒多看看歷史、科普向的非虛構圖書外,米粒媽就是多給他看紀錄片了。《跟著書本去旅行》開掛的地方在:專家帶孩子一塊兒走進課本中描寫的地點,學習課文中文字和背後的知識。
  • 央視《跟著書本去旅行》——帶你揭開奉節的神秘面紗
    央視科教頻道CCTV-10《跟著書本去旅行》欄目走進奉節播出節目:《白帝城傳奇——杜甫的登高詩情》《白帝城傳奇——諸葛亮的功與憾》播出時間:6月29日晚  18:546月30日晚  18:54
  • 《跟著書本去旅行》| 這個暑假,央視用了10集節目「探秘嶺南」走進...
    《跟著書本去旅行》| 這個暑假,央視用了10集節目「探秘嶺南」走進茂名 2020-08-31 0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央視《跟著書本去旅行》找尋答案
    從書本中去學習古人畫竹子的智慧   央視科教頻道《跟著書本去旅行》 欄目   播出《湖州之遠——安吉大竹海》   書本旅行團跟隨著蘇軾的這首詩   來到安吉大竹海   安吉是浙江北部的一個千年古縣,以竹建縣,以竹聞名,有著中國第一竹鄉的美譽。
  • 從「嚮往的生活」到「跟著書本去旅行」,西雙版納這六大取景地曝光...
    本季四人居住的地方與之前相比大有不同,從海報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季的生活條件會比之前的改善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木頭小屋、巨大的芭蕉葉、籃子裡擺放著新鮮菠蘿和椰子、周邊種植的花卉植物、濃鬱的熱帶雨林風情,讓人們足不出戶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同時依據官方宣傳,這季的播出時長大大增加。導演組曾戲稱:「手一抖做太長了,可能會每期播到12點。」
  • 央視把中小學語文課本拍成了紀錄片,這絕對是今年最適合帶...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由CCTV-10 科教頻道推出的一檔寶藏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    強烈推薦大家陪著孩子去看一看,一定會讓孩子對語文課本裡的知識產生新的認識和濃烈的興趣。  緊扣課文,拓展歷史、人文  紀錄片每一集都是從一篇課文開始的。孩子們讀完課文後,主持人會引導孩子們對課文提出問題。
  • 《跟著書本去旅行》推出新春特別節目,康震蒙曼為你講述大唐年俗
    2020年1月26日,《跟著書本去旅行》隆重推出新年特別節目,專家學者為我們講述古代人是如何過新年的。文化學者康震和蒙曼老師在新春之際,來到《跟著書本去旅行》為我們講述唐代大明宮過年的習俗,如點蠟燭,掛花燈等等。
  • 跟著書本去旅行,5本旅行書籍推薦
    【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免費關注訂閱【老朋友】點手機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你是不是時常有想去旅行的衝動呢?本書以一種超俗的眼光,與閒散的人生情懷,講旅行、講山水,看待周遭、尋覓佳境。自十年前在臺灣出版後,迷倒了無數文藝遊子,幾乎人手一冊。此次發行簡體版,篇幅擴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學者,不可錯過。
  • 跟著課本去旅行——臺灣日月潭
    4、環湖旅行,環湖旅行有三種方式可以選擇,自行車騎行、環湖遊艇、乘坐環湖巴關於課文幫你科普下知識,你可以拿這些知識問下娃,看看娃還知道不?還不趁著暑假跟著課本去旅行:江西廬山暑假,二年級的娃跟著課本去旅遊:永濟登鸛雀樓
  • 把中小學課本拍成紀錄片,央視玩真的…
    而由央視打造的一檔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就讓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通過讀文、走訪、紀錄,使書本真正的「厚」了起來。01走進吐魯番 · 火焰山的秘密所有孩子最愛的《西遊記》裡,「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讓每個孩子都夢想有一把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只需一扇,乘風而起,比孫悟空翻筋鬥雲還快。然而,火焰山確有其地嗎?火焰山為什麼會這麼熱呢?
  • 央視拍中國四大才子紀錄片,9月必刷屏
    現在《跟著唐詩去旅行》已製作完畢,9月上旬將在央視播出。和BBC的紀錄片相比,央視拍唐代詩人有什麼獨特之處,誰拍的更好?拍攝《跟著唐詩去旅行》的契機由此而來。為了重走杜甫、孟浩然、王維、岑參四位唐代詩人的旅程,李文舉團隊還分別邀請了四位國內知名文人——詩人西川、書法家魯大東、學者酈波和教授楊雨,來當旅行嘉賓,去探究風景、詩人、詩歌和當代人之間的聯繫。
  • 假日書單:跟著書本去旅行
    」有關的書無論你在哪裡都可以進行一場「紙上之旅」讓這幾本書,帶你走近某座城市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01《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作者:[美] 阿拉斯戴爾·伯奈特出版社:新華出版社帶上本書,為獨特而有意義的旅程無限加分,讓旅行的樂趣無限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