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香蘭的傳奇人生?一代歌后or美女「漢奸」?

2020-11-25 樂樂煩樂樂

2014年9月7日,一代歌星、影星李香蘭在日本東京逝世。一個星期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 :「李香蘭 ( 山口淑子 ) 女士戰後支持和參與中日友好事業,為此做出積極貢獻,我們對她的逝世表示哀悼。」除此之外,國內極少有其他機構、個人對李香蘭的逝世公開「表示哀悼」。

一是現在國內大眾了解李香蘭其人的不多;二是聽說過李香蘭的人大多認為她是一個跟川島芳子類似的漢奸。

「李香蘭」三個字在國內最知名的應該是張學友演唱的歌曲《李香蘭》。這首歌曲是1991 年,在紀念中日邦交關係正常化20周年之際,中日合作拍攝電視劇《再見,李香蘭》中的片尾曲——《不要走》,這是日本著名音樂人玉置浩二的作品。後來經張學友翻唱,成為其粵語版歌曲《李香蘭》和國語版歌曲《秋意濃》。


李香蘭這個與周璇、白光、張露、吳鶯音齊名的上海灘歌后,一生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而讓她如此飽受爭議呢?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1920 年2月12日生於瀋陽近郊,長於撫順。因其父親山口文雄與兩位中國人李際春和潘毓桂為結義兄弟,按照中國慣例,山口淑子也成為他們的乾女兒,由此獲得了兩個中國名字——李香蘭和潘淑華。

李香蘭走紅後的背後

1933年,奉天廣播電臺邀請山口淑子參加新節目《滿洲新歌曲》並歌唱。當時要求的專職歌手的條件是:必須是中國少女,會讀樂譜,要懂日語。在中國東北長大且極具藝術細胞的山口淑子完美契合。節目組為了避免引起中國觀眾的反感,讓她以養父取的「李香蘭」為藝名參加,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也刻意模糊了她的出身。由此,山口淑子以「李香蘭」的藝名正式出道,她那時13歲。

山口淑子以李香蘭為藝名無意之中成為了一個「中國歌手」,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明星。而這背後卻是日本侵略者「有意」製造的政治宣傳工具。

1937 年「滿映」成立後,(「滿映」全稱為「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又名「滿洲電影股份公司」,成立於1937年8月。作為日本的一個國策公司,其主要推行五族協和、日滿親善題材的影片。)李香蘭陸續為「滿映」拍攝了《蜜月快車》《富貴春夢》《冤魂復仇》《白蘭之歌》《支那之夜》《迎春花》和《我的黃鶯》等影片,並成功演繹了《何日君再來》、《夜來香》、《海燕》、《恨不相逢未嫁時》、《賣糖歌》、《戒菸歌》、《蘇州夜曲》等歌曲作品,從而贏得了「金魚美人」的雅號。



與周璇、龔秋霞、姚莉等同時代的歌星相比,李香蘭受過良好的西洋美聲唱法訓練,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這使得李香蘭在駕馭作品時,有著他人無法企及的演唱技巧和良好的音樂修養。而特殊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使得她具備了當時其他歌星所無法具備的優越條件——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日語,除了流行歌曲之外亦能演唱古典藝術歌曲。

就這樣李香蘭在中、日兩國成為家喻戶曉的歌、影雙棲明星。尤其是歌曲《夜來香》,更是因為李香蘭介於「美聲」「流行」之間的成功演繹,成為風靡中、日兩國的經典流行歌曲。



李香蘭的歌演事業從偽滿洲國(滿映)起步,在孤島時期的上海聞名全國。雖然非常出名,但由於她本人及其參演的電影與日本軍部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部分電影及其插曲在當時引起了諸多國人的排斥。在追求歌唱和表演事業的過程中,李香蘭成為日本侵略者推行其文化政策的工具,是日本實行殖民文化侵略的產品。日本侵華當局希望將李香蘭塑造成中國、日本乃至東亞各國人士的共同偶像,這是李香蘭所不能阻止的。

毫無疑問,李香蘭因「戰前」和「戰時」為日本政府推行「五族協和」「日滿親善」的侵略「國策」,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頁。然而作為當時的一位歌星,李香蘭又是獨樹一幟的,並已然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史上一個不可繞行的坐標,儘管她並非中國人。


從李香蘭變成山口淑子

1945 年9月,日本投降。國民黨當局明確了審判漢奸的基本方針,李香蘭以「文化漢奸罪」和「間諜嫌疑罪」被關押,同期被關押的還有川島芳子。而後,李香蘭向軍事法庭提供了日本戶籍謄本,證明其為日本人的事實,也就無法構成漢奸罪;加上她也一直沒有參與政治及軍事侵略相關活動,從而被宣判無罪。軍事法庭宣判:

「現在既已證實了你的日本國籍,自應宣判無罪。然而,在倫理上和道義上你是存在問題的。你以中國人的藝名,演了《支那之夜》等一系列電影,在法律上雖不適用於漢奸審判,但本法庭卻認為是件很遺憾的行為。」

1946 年 3 月,李香蘭帶著遣返許可證,裝扮成普通日本婦女,乘坐美國的「自由輪」型貨船平安離開了中國,離開時船上播放的還是她演唱的《夜來香》。回到日本後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74年當選參議院議員,1992年退休。

但在20 世紀 50 年代,李香蘭繼進軍美國好萊塢電影、百老匯音樂劇領域後,應邀到香港地區為邵氏公司拍攝《金瓶梅》《一夜風流》《神秘美人》等影片,和為百代唱片公司灌錄唱片,再度在香港地區的電影界和流行音樂界掀起了「李香蘭熱」。



國家層面如何評定李香蘭?

1943 年,李香蘭主演的電影《萬世流芳》正式上映,觀眾人數打破了中國電影的歷史記錄。在宣傳《萬世流芳》北京飯店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年輕記者質問李香蘭:「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演出《白蘭之歌》、《支那之夜》那樣的電影?」

李香蘭回答:「那是我在二十歲之前,對一切事物還沒有鑑別力的情況下所犯的錯誤,現在十分後悔。今天,我願就過去演出的一系列影片的問題,在各位面前道歉,請大家多多原諒。這樣的錯誤我絕不再犯第二次!」由此李香蘭下定決心退出滿映。

1944 年,李香蘭回到滿映總社,同滿映理事長甘粨正彥正式解除了合同。


在1937 年的一次抗戰集會上,一位記者問了她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日寇鐵蹄踏入北平,各位怎麼辦?」李香蘭不知該怎樣回答這個問題,參與集會的人也不知道她是日本人。她略加思考後說:「我要站在北平的城牆上!」

幾十年之後,李香蘭在回憶錄中提及這件事時寫道:「我只能這樣說,雙方的子彈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個死去。我本能地想,這是我最好的出路。」

回憶錄難免有水分,有拔高的嫌疑。她自覺不自覺地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進行文化背書,但內心深處又對中國有深厚感情。而戰後,她則快速進入反思者行列,成為日本親華派代表人物。李香蘭演化為反戰和平、中日交往的一股柔性力量,一方面以參議員的身份活躍於政壇,另一方面積極參與民間的反戰活動。

在擔任「亞洲女性基金」副理事長期間,她致力於促使日本政府向「慰安婦」道歉和賠償的社會運動。

2005 年,李香蘭發表長文反對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以免傷了中國人的心。


現在國家層面怎麼評價李香蘭呢?

通過2014年李香蘭逝世時外交部發言人的陳詞,1992年日本舞劇《李香蘭》在中國的公演,1989年解放軍出版社翻譯的《李香蘭:我的前半生》,這三件事可以看出,現在國家層面基本上對於李香蘭是認可的態度的。

作為戰爭期間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李香蘭的形象不可避免地被賦予了多種政治色彩。李香蘭這個名字不僅僅代表著日本人山口淑子,她在中國的歲月和傳奇經歷,在多種力量的交相作用下被賦予豐富的意涵義。儘管這不是她個人能夠控制的,我仍然認為,李香蘭不是日本侵華戰爭的罪魁禍首,但是其行為的確起到了助長日本侵華囂張氣焰,麻痺中國社會各界人士的作用。


李香蘭老年照

相關焦點

  • 李香蘭的傳奇人生:從文化漢奸到和平使者
    李香蘭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紅遍東亞的日籍歌手和電影明星,曾以一曲《夜來香》聲名大噪。李香蘭一生頗具傳奇色彩,有過兩位中國養父,曾長期生活在東北並以中國人自居;日本戰敗後,以漢奸罪被捕,後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而得以倖免;回國後,李香蘭從最初的「文化漢奸」成為中日友好的使者。  1948年的李香蘭(山口淑子)在中國已從風光的明星淪為輿論唾棄的對象。在中國人眼裡,她是中國人,卻為日本效忠;在日本人眼裡,她是日本人,卻著中國裝,唱中文歌。
  • 美女歌后淪為漢奸,被處決時亮出一物,無罪釋放後活到了2014年
    此人是美女歌后、電影演員,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之一,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曾紅遍亞洲。抗戰時期,這位美女歌后淪為了漢奸。日本投降後,這位美女歌后被逮捕,在被處決時,她亮出一物,無罪釋放後活到了2014年。此美女歌后不是別人,正是一代傳奇人物舊上海灘「七大歌星」之一的李香蘭。
  • 一代歌后李香蘭,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2014年9月7日,李香蘭逝世。扮演最佳的角色:中國人李香蘭不是一名單純的演員、歌手,甚至還曾經是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令人刮目相看的保守派政客。她曾經以山口淑子、李香蘭、潘淑華和大鷹淑子等名字,在不同的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直活躍於人生舞臺上。從時間的推移來看,堪稱為戰前、戰中、戰後三個時代的見證人。
  • 李香蘭的人生有多傳奇?回日本後的經歷更加豐富
    歌神張學友曾唱過一首歌,名曰《李香蘭》,1990年推出時曾一度被奉為金曲,婉轉的曲調加上深情的演唱,讓這首歌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廣為傳唱。
  • 李香蘭:熱愛中國的日本美女,曾被當成漢奸,盛時火遍全中國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是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代傳奇的呢?二、正式更名為:李香蘭到奉天(瀋陽)後,她認了父親的摯友、民國時期著名的親日軍政要人李際春為乾爹,並被賜予了一個典型的中式名字:李香蘭。有後人認為,她取名"香蘭",是借用這兩個字在古典詩詞中所蘊涵的真、善、美,以取悅中國人,便於日後獲得政治宣傳的優勢。
  • 一個說漢語的日本愛豆:民國傳奇李香蘭的傳奇人生
    影片中最尷尬的鏡頭莫過於凌凌漆得知香琴的母親是李香蘭了,而星爺也在電影中親自翻唱了張學友的《李香蘭》。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這個李香蘭是何許人也呢。和電影中不同的是,李香蘭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哦。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李香蘭的傳奇人生。第一章 天真少女 初出茅廬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在遼寧省的燈塔市。是的,你們沒有聽錯,李香蘭雖然生在中國,卻是一個地道的日本人。
  • 一代歌后李香蘭的21張真實照片,看看漂不漂亮
    山口淑子由此獲得了兩個中國名字——李香蘭和潘淑華。山口淑子進軍演藝界,為了不引起國人的反感,採用了李香蘭作為藝名。日本侵華戰爭時期,以川島芳子為代表的中國女漢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而像李香蘭這樣出生在中國的日本女明星則一般缺少談論與熱度。
  • 美女漢奸李香蘭,被處死前說出其真實身份,立馬被無罪釋放!
    此人名叫李香蘭,是當時的一個電影明星。 此人生在中國遼寧,日本名字叫山口淑子,李香蘭不僅只是喜歡中國文化而已,由於在這裡長大,她對中國的情感是真摯的
  • 李香蘭 從「漢奸」到「中日友好」的名片
    回首已是百年身,2014年9月7日,94歲的李香蘭在日本逝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李香蘭女士戰後支持和參與中日友好事業,為此作出積極貢獻」。 來自「母國」官方的追悼,對於這位傳奇女性掙扎了一輩子的身份糾結,或許是最後,也是最好的慰藉。
  • 李香蘭:一首《夜來香》火遍中國,曾被當漢奸,亮出身份當庭釋放
    1990年,歌神張學友發布粵語歌曲《李香蘭》,這首改編歌曲唱盡了李香蘭命運多舛卻又朦朧悽美的一生。她演唱的《夜來香》一經發行就火遍全球,之後被控漢奸罪鋃鐺入獄,遭無數國人唾棄。但在死刑前,她毅然亮出真實身份,當庭宣布無罪釋放,餘生得享天年。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是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代傳奇的呢?
  • 民國傳奇女子李香蘭:一生都是弄潮兒
    電影中的插曲也紅遍了華人世界,其實,這首歌的原唱是日本歌星玉置浩二,是歌劇《李香蘭》的主題曲。張學友聽到這首歌之後非常喜歡,翻唱之後收錄在專輯《夢中的你》,但是這首歌面世之後並沒有多大反響。隨著電影的熱播,《李香蘭》這首歌紅遍了華人世界,成為了粵語經典曲目,也可以說這首歌是被電影捧紅的。這首歌的走紅,讓一段陳年往事又浮出了水面….
  • 李香蘭:傳奇一生,福壽雙全的絕世歌姬(下)
    在日侵華期間,她被譽為偽滿洲國第一紅星,名列上海灘「五大歌后」(另一種說法是「七大」)之一,聲譽無人可超其右;根據當時「日滿親善「的宣傳,她紅遍中日兩國,影響力波及海外。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她被扣以 「漢奸「的罪名,面對法庭指控,唯一的活路就是託人去北京,找父母將那張寫有「山口淑子」的出生證明送來上海,證明自己是個日本人;而一生的貴人,閨蜜柳芭再次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助她逃離了鬼門關——她答應李香蘭幫忙去拿回這張證明,這是一個類似於「把信帶給加西亞」般不可能完成的亂世任務:沒有可靠的物流渠道,消息不通,一紙證明還在嗎,怎麼帶過來,父母會認為這個請求是騙人的嗎
  • 《夜來香》原唱歌后李香蘭為何在戰後被當成「漢奸」抓起來?
    ,隨後出演展現「親日」信息的電影作品,使其迅速成為當時最火的明星之一,與周璇、白光、張露、吳鶯音齊名的上海灘「五大歌后」之一。因為這首歌在當時被認為是日本侵略者麻痺佔領區人民精神世界的靡靡之音,不許廣而傳之。就連作為歌曲演唱者的李香蘭本人也在自傳中說過:「儘管這首歌很受歡迎,但流行的時間不長,後來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國的軟綿綿的情歌都會使風紀紊亂。」
  • 「女漢奸」李香蘭舊照戰後被捕時,她道出真實身份,被無罪釋放
    李香蘭在民國時期的娛樂圈中也是一個十分著名的人物,但她卻有另外一個身份「女漢奸」;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李香蘭被國民政府逮捕,但李香蘭道出自己真實身份後,卻被無罪釋放,這是怎麼回事呢?,在火車上結識了俄羅斯少女柳芭,後在柳芭的引薦下,她和著名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學習藝術,從此踏上演藝道路。
  • 李香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為傳奇的女星
    其實,這首歌改編自日本歌手玉置浩二演唱的《行かないで》,是電視劇《李香蘭》的主題曲。 李香蘭,一個標準的中國名字,為什麼會被日本人拍成電視劇呢?而且由國寶級歌手玉置浩二演唱主題曲? 1942年,李香蘭來到上海發展。為中華電影公司、中華聯合製片公司、滿映拍攝了經典電影《萬世流芳》,並且演唱了主題曲《賣糖歌》和插曲《戒菸歌》。就此,李香蘭的影響力從滿洲擴散到了全國,成為了與龔秋霞、周旋、姚莉、白光、白虹、吳鶯音齊名的上海灘「七大歌后」之一。
  • 傳奇女星李香蘭百年
    1939年,李香蘭在日本兵庫縣西宮市演唱歌曲。(資料圖/圖)2020年,恰逢傳奇女星李香蘭誕辰一百周年。
  • 《夜來香》原唱李香蘭去世 曾與周旋等齊名"歌后"
    老上海「七大歌后」中的六位:白虹、姚莉、周璇、李香蘭、白光、吳鶯音,另一歌后龔秋霞不在照片中。(從左至右)  近日,著名藝人李香蘭在日本逝世,終年94歲。1942年到上海發展後達到演藝事業的巔峰,1944年在上海與黎錦光合作發行《夜來香》。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戲院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1946年回到日本後,她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拍攝了《一生中最光輝的日子》、《熱情美人魚》、《人間模樣》、《醜聞》等影片,還錄製了在日本的第一張唱片,也就是電影《熱情美人魚》的同名原聲,並重新灌錄了日語版《夜來香》和電影插曲《東京夜曲》。
  • 「歷史人物」傳奇影后李香蘭
    1942年,來到上海發展的李香蘭為中華電影公司、中國聯合製片公司、滿映拍了經典電影《萬世流芳》並演唱主題曲《賣糖歌》和插曲《戒菸歌》使之紅遍全中國。跟著《夜來香》、《恨不相逢未嫁時》、《海燕》、《何日君再來》使之更上一層樓。
  • 人人會唱《夜來香》,卻無人識李香蘭
    她是張學友以一曲《李香蘭》動情細訴的佳人,但她神秘而傳奇的故事卻鮮有人知。 她曾在年少無知時,成為偽滿迷惑民眾的「糖衣炮彈」,拍攝親日電影;在日本戰敗後,又鋃鐺入獄,被判死刑。 直到審判時, 她身為日本人的真實身世才被公之於眾, 舉世譁然。
  • 她是大漢奸李香蘭,被執行槍決時說出一番話,立馬被我國無罪釋放
    在這些被日軍包裝的明星中,李香蘭可以說是一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她因為歌聲甜美,被日本侵略者選中送去了電影協會,出演了一些粉飾戰爭,宣傳日本文化的影視作品。因為日本人的大力宣傳,李香蘭成了一個聞名全國的名人,不過她的工作並沒有徹底影響我國老百姓的思想,因為大家都知道,她出演的影視作品都是歪曲客觀事實的東西,沒有人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