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場媽媽曬70㎡極簡家爆紅:5口人4隻碗、沒沙發不放床、家有仨...

2020-12-23 閃電新聞

每次分享那些看起來整潔乾淨、空無一物的家,就必然有人站出來質疑:一看他家就沒孩子。

哭笑不得卻也不難理解,畢竟熊孩子有驚人的破壞力,就算你一整天跟在他後面收拾,也不一定能讓家恢復有序狀態。而且現在大家都很忙,不可能把所有時間都消耗在家務活裡,久而久之,亂、擠甚至焦慮,就成了家的常態。

那麼,有娃家庭究竟該如何減負?日本媽媽尾崎友吏子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尾崎友吏子不是大家以為的,有大把時間圍著家務活轉的日本主婦,而是在房地產公司上班,還有三個孩子的職場媽媽。

跟很多人一樣,因為工作壓力、經濟負擔、育兒問題等等,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處於一種極度焦慮的狀態:

工作一忙,就沒時間陪孩子;

時常埋怨老公為什麼不能多分擔點家務;

房間剛收拾好就亂了、做飯太辛苦了、要洗的衣服又堆成了山;

家裡貸款壓力太大,擔心孩子的教育費;

明明買了喜歡的東西,去沒有滿足感;

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日子卻並沒有變好。

......

反覆問過自己幾遍以後,她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接下來,借著搬家的契機,她分別從吃、穿、住上,做出了一系列反常舉動。

住∶

之前一家人住的老房子有90㎡,她乾脆放棄了翻新,直接將其賣了,全款換了個70㎡的新家。

房子是越住越小了,但生活壓力卻減輕了許多。

首先就是經濟方面。一來不用背負貸款,換房多出來的錢,還能把之前的貸款結清。再來,物業費每年能省下100萬日元,這筆錢可以當做孩子的教育經費。

而且家務瑣事也相對輕鬆了一些。大房子雖然住起來寬敞,但打掃衛生也是一項大工程,當房子變小後,收拾起來也沒那麼費勁了。

不過一家五口住70㎡,如果按常規分區和布置的話,還是略顯擁擠的。所以尾崎友吏子直接放棄了一些比較佔地兒的家居標配,比如床直接用摺疊榻榻米代替,捨棄類似沙發等搬家時都要花錢的大型家具。

孩子們可以直接在地上打滾,看書,玩遊戲,晚上直接鋪被子就能睡覺了。

這樣不僅釋放了住房空間,還免去了買家具的錢。

衣:

總覺得衣櫃裡差一件衣服、以及買了一件衣服就會覺得沒有可搭配的褲子和包包,這是很多女人的通病,尾崎友吏子剛結婚那會也是如此。

她大概清點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足足有400件,再加上三個孩子的,家裡堆積如山是常有的事,光是洗衣服、疊衣服,就讓人頭疼不已。

搬家後,她在衣物上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斷舍離和需求審視。從400件減少到80件,再到後來的14件。她有一套自己的踐行標準,反覆確認現在是否必需、是不是自己喜歡且穿著舒服、減少只能穿很短時間的衣服、同一件單品想想不同的穿法。

然後在iPhone裡製作了四季服裝表和理想的衣櫥兩個相冊,每天在相冊裡掃一眼,確定當天的著裝,不用在衣櫃裡反覆翻找。

對孩子的衣服鞋子也一樣。

她每次給孩子添置衣服時,都會認真做購物筆記。成長期的孩子,只有一雙尺寸合適的鞋子,然後使用天然材質的鞋油每天保養20秒,延長使用壽命。

吃:

對媽媽來說,孩子吃飽吃好是頭等大事,所以下廚也自然而然的成了眾多家務活中最大的工程之一,這時候一個好用的廚房加上高效的做飯方式,就尤為重要了。

友吏子的新家,是開放式廚房,面積不大。為了讓這個空間更好用,她的處理方式是精簡物品+多功能。

廚具選擇上,喜歡不是購買的理由,更應該注重實用性。所以在她的廚房,以多功能廚具為主,一物多用還不佔地兒。像那些一年都用不了一次的直接淘汰,餐具的數量僅限於柜子可容納的數量。

餐桌也選了可移動式的,除了日常吃飯外,偶爾還能充當操作臺,彌補廚房功能。

關於給孩子做什麼吃,她的答案同樣是:營養也要用減法來思考。

在她看來,吃得好固然重要,但也要區分餐桌上的隆重和日常,不必強求每天都要攝取30種食品,事實上,排出比攝取更重要。

在這種思維方式下,她便很少為吃什麼而糾結了,也不怎麼過度依賴菜譜網站,而是用更省時省力的方法制定一個大概的菜單。

燉菜、蓋澆飯、義大利麵、燴飯、咖喱和炒麵,4周20個種類,一周就會有不一樣的菜式。

一般周末,她會先做好很多種蔬菜的涼拌菜和一整鍋湯。工作日就吃日常料理,休息日就嘗試新學會的菜式。

便當或者郊遊的食物,則用飯糰就搞定了。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做飯不只是主婦一個人的事,只有家人都明白了這一點,才能讓下廚不再是負擔。

其實,總結下來,尾崎友吏子的新生活都是在圍繞兩個詞展開:斷舍離和極簡。生活需要做減法,過於複雜,只會讓人迷失自我。

就如英國激勵大師赫佩爾所說:

丟掉不需要的、不舒適的負能量,留下必要的、有益處的正能量,進而輕裝上陣,才能提高做事效率、重獲內心的平和與愉悅,享受暢快淋漓的人生。

當然,對每個主婦來說,只有家務活變得輕鬆且簡單,才能收穫激勵大師所說的平和且愉悅。

回到我們文章開頭說的,有娃家庭之所以容易顯亂,是因為收拾整理實在是太耗時且太難做了,但如果已經在衣食住上克制了欲望,且保持斷舍離的習慣,那收納問題就解決大半了,效率自然提高不少,剩下的就是方式方法了。

對尾崎友吏子來說,家有仨娃,收納難度自然不小,但只要有一套合理的標準也能輕鬆許多。

像廚房,她堅持的原則是:好拿好收。

她曾經在節目中看到,有收納意識的主婦只用4秒就可以拿到需要的廚具,而不擅長的,需要40秒。所以將工具和材料根據使用頻次來收納,相當重要。

展示型收納,僅限於真正常用到的物品,所以像鍋具這種每天要用的,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每個月都會用幾次的,放在踏個臺子才夠得到的地方。

另外,不同種類不要疊放,套裝在一起的東西不超過兩個。

衣櫃的收納方式則建立在減少疊衣服的基礎上。

雖然那種衣服豎著疊,排排放的方式,會讓強迫症感到極度舒適,但其實過程相對繁瑣。所以她直接省略疊衣步驟,把當季要穿的衣物晾曬完後,原封不動的移到衣帽間。

而且衣帽間是全家公用一個,然後根據每個人的使用需求設置了不同的長度,丈夫180釐米、自己40釐米,孩子都是60釐米,這樣做的好處不僅省去了幾個衣櫃來回倒騰的時間,簡單的分區設置,也方便孩子自己拿取衣物。

像反季節的衣服和小件物品則收進抽屜裡。

除了衣櫃和廚房這兩個地方外,有娃家庭還有一個收納難題就是,他們那些無用但有意義的物品。

對於這些,尾崎友吏子的做法是,孩子的獎狀和作品,想收藏多少,就收藏多少。

特別優秀的平面作品,原封不動的保存。手工等立體作品,在客廳展示1-2周後,便可丟棄。

如果孩子自己提出要保留,可以裝飾在他的房間,但是整理清掃工作由他自己完成。

如今,尾崎友吏子家裡只有19雙鞋,4個飯碗(大兒子不在家吃早餐,而丈夫晚餐不吃米飯。周末兒子在家,午餐經常吃麵,幾乎不會用到飯碗。)屋子裡空蕩蕩的,工作日10分鐘、周末80分鐘就能搞定全部家務活,陪孩子的時間無形中也增加了。

換了小房子且不亂買東西,也讓家裡多了一筆應急儲備資金,經濟方面更是寬裕了不少。

少即是多,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學會給生活做減法,才不會一直負重前行。

最後給大家留幾個問題吧,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眼下重要的是什麼,什麼不重要?

我真正需要什麼?

什麼是可以反覆利用的?什麼是永遠流行的?

什麼是不管流行不流行都適合自己的?什麼是不管流行不流行都不適合自己的?

什麼會很沉重?什麼又會很放鬆?

什麼是我,什麼不是我?

簡單生活,輕裝上陣,希望大家的生活都不被複雜所困擾。

相關焦點

  • 著名演員曝光15㎡的家,擠下5口人、天花板上睡覺……
    -前不久,有三個男人拖著一棟「房子」跑遍韓國的每個角落,從一望無際的大海到滿眼綠色的森林,路過的所有自然景觀,都自然而然的成為他們的庭院。什麼?拖著一棟房子?你沒看錯,這正是房君最近在追的一部綜藝《帶輪子的家》,豆瓣評分高達8.5。廚房、客廳、衛生間、鬆軟的床,打開天窗就能看見星辰大海,打開門就能望到無敵海景。
  • 客廳不要電視沙發,臥室不放床,簡直服了!
    就拿客廳來舉例好了,普通的沙發+茶几+電視櫃組合,只能滿足休息和收納需求,最重要的待客功能已經弱化了(畢竟客人一般只在逢年過節才會登門),因此不如增添其他更實用的功能設計。△ 你家真的需要這樣的大茶几和電視嗎?
  • 上海單親媽媽生女兒遭丈夫拋棄,4口擠15㎡娘家,帶寶寶睡沙發
    上海西邊一戶人家,全家四口人,女兒,外孫女,還有老伴。她們住在一幢老式的別墅裡,但她們住的房間從客廳隔開有15㎡。這個故事十分曲折,令人感動。但因為養育女兒,所以被丈夫遺棄,趕出了家。不上班的她只能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回到15平方米的家中,成了「啃老族」。
  • 狗狗叼著狗碗躺沙發上吃飯爆紅,網友:穩如老狗,像極了我在家?
    國外一隻巴吉度犬名叫默菲,狗狗因為吃飯的姿勢突然在網絡上迅速爆紅! ▲在主人分享的視頻中狗狗嘴裡叼著裝了狗糧的狗碗,愉悅地搖動尾巴,緩慢踩著小步伐前進,終於抵達目的地沙發之後,狗狗瞬間全身癱軟在上面,然後才開始吃起晚餐。
  • 到朋友家做客,被他家只佔1㎡的摺疊沙發床圈粉了,我家也想買!
    到朋友家做客,被他家只佔1㎡的摺疊沙發床圈粉了,我家也想買! 在國內房價持續高位的背景下,小戶型房子成為百姓購買的主力戶型,很多家庭即使購買小戶型房子也會背負還貸的壓力。
  • 28㎡小宅「爆改」後,一家四口過上了充滿陽光的幸福生活!
    關注我:讓你裝修少走彎路,房子越住越溫馨文案編輯:老曾家二姑娘/圖:涵瑜設計28㎡的房子有多大?或許就是很多人家裡的一個客廳大小吧!而廣州一位80後單身媽媽阿美家的28㎡「老破小」卻居住了一家四口人。除了老母親的小臥室是獨立的以外,屋主與上小學的女兒居住在客廳隔出來的一個小空間內,而女兒的阿姨(也就是屋主的姐姐)在餐廳擺上一張沙發就是床;室內沒有儲物功能,生活雜物堆滿屋,不僅家裡來客人無處坐,自家四口人也無活動空間。
  • 43㎡爆改出6室1廳1廚1衛,還不動層高和格局!他刷新了我對住房的理解.
    就這麼說吧,二姑娘我,是充滿敬意地,看完這期爆改的。儘管它乍一看不驚豔,不花哨,不華麗,就連這個日本設計大神的設計理念,也樸素得感人:沒有什麼比人的健康更重要。但是,你大概難以想像,這個一居室裡,住著一家七口人。當然,塞七口人也非本意,全是天意。二胎政策開放時,蔡小姐一家樂壞了。可是高興勁還沒緩過來,突如其來的龍鳳雙胞胎,給這家子人,殺了個措手不及。
  • 宜家設計師爆改26㎡老破小!婚前睡仨人擠,改造後五口人其樂融融
    宜家設計師爆改26㎡老破小!婚前睡仨人擠,改造後五口人其樂融融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套很省錢也很實用的設計,房子的使用面積僅26㎡,是委託人從出生到結婚時一直生活的地方,這裡雖然小,但是承載了他成家之前的所有回憶。
  • 北京一家3口220㎡大宅只做3室:一家人的最佳關係,是既親密又有距離...
    今天房君要介紹的家,位於北京奧體公園旁,一個室內面積足足有220㎡的頂層複式,在這個200㎡的空間裡,只設置了三室,一間主臥、一間兒童房、一間男主人的書房。在封閉的三間臥室裡,主臥是一個大套房,陽臺、臥室、衛生間、衣帽間相連,一天不出房間都可以;書房連著陽臺,陽臺上擺放沙發床,男主人如果工作至深夜也可以直接在這裡休息。這種設置讓全家人無論做什麼都能呆在一起,想獨處的時候又有足夠大的空間自己呆著,這應該就是生活的最佳狀態了。
  • 日本主婦巧創意輕改造46㎡出租屋
    本文授權轉載自:整理生活之前有段時間,有一個句子流傳網絡:「房子是租來的,生活不是。」像是呼應這句話,我們常常會看到各種重金爆改案例,很多人都使盡渾身解數,各種大改造,塗牆,貼牆紙,花20萬、甚至40萬去大改造,讓人看了不免有些退縮:如果我不想做這麼複雜,可不可以提升生活質量呢?
  • 55㎡小家放倆廚房,也太好用了吧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對Zitty來說,拍攝與家裝一樣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表達就像她和先生周咩的55㎡小家連空氣中都能感受到情侶間的甜蜜和生活痕跡喵星人:花椒原本是一隻流浪貓,輾轉了兩位主人才來到我家,喵生雖坎坷,但好在生的聰明活潑,最最惹人疼的是不抓皮沙發。
  • 日本一家三口的低欲望生活,堅持不買沙發不用床,家越簡單越舒適
    但有的人覺得,家居越簡單,反而住得越舒服,正如這個日本三口之家,全屋沒幾件家具,臥室幾乎做到空無一物,簡直就是我理想中的居家狀態。入戶門正對著一個長走廊,如何解決光線暗的問題呢?學學她家用玻璃隔斷,從臥室引入光線,原本黑暗的玄關變得明亮起來。
  • 把2.5㎡用出25㎡的效果,我連沙發都不想要了
    大多數人住在幾十平米的屋子,如果按照一個個功能區劃分會讓每個功能區都有一種施展不開的小氣感。一張高頻使用的桌子可以把功能區整合起來,把2.5㎡用成25㎡,不失為一個巧妙的辦法。尤其是小空間,其實特別適合有透明感的家具,在空間侷促又需要大桌子的時候,來張玻璃餐桌,modern又實用啊。比如義大利有個叫Tonelli Design的品牌,就出過一款非常好看的透明餐桌。照片裡整個空間大概不超過5平米,但是看起來寬敞又透亮,桌子存在感十足。
  • 走進陳浩民的家,一家6口住在120㎡房屋,小女兒住在客廳
    大家意識裡都會覺得演員這個行業是個收益很高的行業,其實並不盡然,當初《隱秘的角落》還沒爆火之前,演員張頌文一度沒有戲拍,收入極低,採訪中還自稱自己一度很自卑,活到這個年紀了,連套房都買不起。不過陳浩民拍戲也這麼久了,在香港也買了一套房子,120平米左右,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120多平方算是很有錢了,但他的壓力還是很大,5年內生了4胎,孩子的開銷很大。
  • 小家做個地臺,床、沙發、椅子、儲物都有了
    要盤點近幾年家裝屆的「網紅」,地臺必須擁有姓名。不僅收納功能強大,也很省空間,家裡要有個放不下床的小次臥,用它準能解決。看到宅sir的配圖估計有人問了,地什麼臺?這不是榻榻米啊?!宅sir必須強調,這倆可不是一個概念嗷!
  • 香港夫婦的53㎡小豪宅,不買床不買沙發,入住反而太舒服!曬曬
    53㎡為使用面積,空間雖然不算大,但細節設計可謂井井有條,功能一樣不少,用起來舒心、住起來順心。裝修風格上比較清新自然,有點北歐風結合日式風格的感覺。不過最大的亮點是不買床、不買沙發。如此設計,反而慵懶舒適自由度極高,完工反而太實用!入住後更是很舒服。
  • 日本一家三口的極簡生活,沙發不用床也沒有……還挺有味的
    如何打造一個舒適的家?其實,家是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呈現,如果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生活態度,不管住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打造出一個舒適的家。 有的人覺得,幸福要靠很多物質來實現。
  • 朋友的45㎡小家:擁有兩室兩廳雙陽臺,裝出70㎡即視感,厲害!
    朋友的45㎡小家:擁有兩室兩廳雙陽臺,裝出70㎡即視感,厲害!套內只有45米的小戶型比較常見,但這對小夫妻的相同面積的小家,不但擁有兩室兩廳,還擁有雙陽臺,整體布局規劃十分緊湊,榨乾每一平米,讓空間顯得十分寬敞,裝出70㎡的即視感,北歐風設計清新時尚,舒適實用,樸實中不失精緻,營造出簡單又幸福的感覺!
  • 50㎡小屋住一家四口 居然還有K歌房、樹屋和小花園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套不足50㎡的小戶型,屋主是上海的韓老師一家。為了更方便孩子上學和自己上下班,全家人決定搬離原先70㎡的家,住進這個面積小一半的學區房。但韓老師覺得,這裡的寬敞程度與從前相差無幾,一家四口住起來不顯侷促,反而舒適度提升了不少。
  • 40㎡住4口人太憋屈,經過改造後變雙層公寓,甚至連次臥都有了
    曾經租房子住的小夥伴,想必都知道空間小住著不舒服吧,所以很多人在買房子的時候,說到小戶型內心是拒絕的,其實小戶型並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會裝修。就拿這個四口之家來說吧,雖然買的是40㎡的小戶型,但是因為層高比較高,所以在裝修的時候,將其一分為二,打造成了一個小複式,無形之中多了一倍空間。這樣一來功能區一個不少,並且還有主臥和次臥之分,住4口人完全沒壓力,這樣的房子真的買到了,進門玄關空間還是蠻大的,牆壁打造了一排收納櫃,掛衣服放鞋子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