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臨床上由於其起病及進展緩慢,症狀輕且易於切除,故很難引起重視。多發生在30~50歲。從病理學上看,脂肪瘤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發生於體表皮下脂肪組織,好發於肩、背、臀部及大腿內側。
脂肪瘤原因
中醫學將皮下脂肪瘤歸屬於「痰核」「肉瘤」等範疇,肉瘤之名出於《千金要方》。古代醫家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已有了明確的闡述,認為此病多因鬱滯傷脾,痰氣凝結所致。中醫理論認為:脾主肌肉,脾主運化,思慮過度或飲食勞倦傷脾,脾失運化,痰溼內生,脾氣不行,津液聚而為痰,肌肉消薄,痰溼、氣鬱結髮為肉瘤。或因鬱怒傷肝,肝失疏洩,氣機不暢,瘀血阻滯,經脈不利,水液、津液運行不暢,氣鬱痰凝成為肉瘤。
過度飲酒、過食肥甘
因為進食過於肥膩,而且這些食物多含高膽固醇食物,可造成脾胃溼熱,痰溼內生,即新生脂肪組織過多,使體內過多的脂肪細胞異聚,變硬,繼而產生脂肪瘤。所以我們想要預防脂肪瘤,要少吃或者不吃動物內臟。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進食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
常熬夜、憂思過度
因為傷及脾胃,使脾失健運,陰陽失調,這樣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組織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異常的脂肪組織,即「脂肪瘤」。
壓力大、愛生氣
因為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經脈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組織和淤血交織在一起,長時間可形成結締組織包裹脂肪細胞,形成脂肪瘤。
脂肪瘤中醫防治
二陳湯加味
基本方藥組成:姜半夏15g,橘紅15g,白茯苓12g,炙甘草6g,煅牡蠣30g,炒白芥子10g,三稜15g,莪朮15g。
服用方法:水煎,1劑/天,分3次服。
中醫辨證分型為氣虛型和氣滯型:氣虛型在基本方上加黃芪30g,人參15g;氣滯型加香附、青皮、木香各10g。
祛脂化瘤湯
藥物組成:生牡蠣(先煎)、蛇六穀(先煎)各30g,澤瀉、決明子、生山楂各20g,獲荃、山慈菇、夏枯草、丹參各15g,白朮、香附、鬱金、川牛膝、留行子、炙雞內金各1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隨徵加減。4周為1療程,共治療2—3個療程。
脂肪瘤西醫尚無可以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手術切除,不僅留疤而且容易復發。要想從根本上控制脂肪瘤,就要從根本上破壞脂肪瘤生長的土壤,從體質調理開始,因此改進飲食結構、改善生活習慣,才是根治脂肪瘤的秘方。
膳食一度,您的膳食指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