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針對「網紅幼師發布親吻男童視頻」事件,河南省唐河縣成立的事件調查處置工作組通報稱,7月8日,該幼兒園已將涉事幼師文某某予以辭退。目前,縣教育部門已責令該幼兒園停業整頓。(7月11日 澎湃新聞)
「眼球」時代,網絡空間一直充斥著浮躁的氣息。「語出驚人」也好,「標新立異」也罷,一般都是利用獵奇心理引人注意。許多人在社交平臺留下自己的痕跡,在滿足個人表達欲望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個人收入。
誠然,要想實現「表達欲」無可厚非,但為了掙流量和漲名氣發布「雷人雷語」,一旦掌握不好「度」,就有可能事與願違,落入「千夫所指」的境地……幼兒園女教師在社交平臺上傳與男童親吻的視頻,並配發「我想犯罪怎麼辦?女朋友在此,我可以等他十年」等言論的圖文信息,迅速成了一個火爆的公共話題,無疑就是鮮明的例子。
儘管用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用心,看似有點上綱上線,但幼師也是教師,也有自己的行業規範和職業道德標準。當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教師的角色就已經開始,便應該打從心底明確「事有可為,有不可為,有不得不為」。
孩子和老師之間正常的擁抱和親吻,可以看作是表示喜愛的一種方式,然而如同視頻中「嘴對嘴」的「親吻」,顯然超出了禮節的範疇。另外,女幼師那句「我想犯罪怎麼辦」,旁人更無法知曉在看似友好互動背後的真實想法。筆者聯想到湖南吉首大學師範學院的學生,在社交平臺發布自己是「蘿莉控」的言論,坦言「我喜歡可愛的小女生,當老師也是為了這個,教跳舞也是」……兩者聯繫起來,細思極恐,讓人不由寒氣頓生。
知名早教學者瑪利婭·蒙臺梭利曾提出「關於兒童的31個敏感期」,指出兒童在4-5歲便有了「性別敏感期」,開始關注男女的性別差異。從這一層面上說,幼兒園時期也是開始進行性教育的重要時期,在與孩子交往過程中忽視性別意識,對其成長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其實,每位孩子也有自己的學習能力,幼兒園教師必須重視性別教育,傳授必要的生理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對自身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而不是將他們看作「長不大的小小孩」。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令人喜愛尊敬的幼師,需要練就很多本領。有人說,不僅要能歌善舞,還要深諳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但最寶貴的是保持工作環境單純。希望社會各界都能從本次事件中,得到一些思考。(樊樹林)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