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為蒙古國的?

2020-12-23 文史不假

眾所周知,蒙古國與中國的關係源遠流長,曾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蒙古國,曾經的外蒙古,是如何從中國分裂並獨立的?

蒙古強盛時期,曾經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和體系。除了統治中國的元朝以外,還同時存在著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爾汗國。

由於元朝統治的落後和腐朽,終於遭至了漢人大規模的起義,其中最強的一支屬於朱元璋。他建立明朝後,通過數次北伐,終於將蒙古人趕出了南中國,回到北中國地區繼續遊牧生活。

期間,蒙古人逐漸分裂成了韃靼和瓦剌兩股勢力,繼續和統治南中國的漢族政權明朝為敵,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當屬於「土木堡之變」。此次事件,成為了明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從此開始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隨著關外後金的崛起,他們逐漸超越了蒙古人,成為明朝最強勁的對手。為了增加勝算,後金以及改名後的滿洲開始推行「滿蒙聯盟」之策,通過「滿八旗」和「蒙八旗」共同對付明朝政權。

滿人入關後開始統治中原,而蒙古人也跟著水漲船高。當然,這時期的「蒙古人」主要指內蒙古(漠南蒙古)而言,因為外蒙古和西蒙古雖然表面臣服於滿人,但並沒有真正歸順入疆。

所謂的外蒙古,也稱為漠北蒙古或喀爾喀蒙古,主要分為三大部落,分別是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和車臣汗部。因為此處遠離北京而又毗鄰俄界,所以歷來就多受俄國的挑唆和影響,不僅存在很強的離心力,而且彼此之間也是戰亂不斷。

西蒙古的噶爾丹多次挑釁滿清政權,終於遭至了滿人的雷霆手段。1690年,康熙率兵十萬御駕親徵噶爾丹,在烏蘭木通一帶徹底平定了對方,結束了西蒙古的叛亂。

憑藉此次良機,康熙決定採取軟硬兼施的方法進行會盟,徹底解決外蒙古的隱患,打消俄國人的不良居心,史稱「多倫會盟」。會盟後,康熙建立「匯宗寺」取「江河入海和萬宗歸一」之意,以彰盛典,以留後世。

從此,外蒙古通過條約的形式正式納入了滿清帝國的版圖,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領土。而這種傳承和存續,一直沒有變化,持續了清王朝的始終。

辛亥革命爆發後,趁著中國國內的政權交替和政局不穩,一直虎視眈眈的俄國人再一次跳出來興風作浪。他們不斷策動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們搞獨立,希望外蒙古能夠脫離中國的統治而依附於自己。

於是,蒙古地方武裝在俄國人的暗中支持下,解除了原先駐守在此的清軍武裝,還美其名曰「禮送出境」。之後,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庫倫登基稱帝,自稱「日光」,年號「共戴」,宣布脫離中國而獨立。

但是,無論當時岌岌可危的滿清政權,還是更迭頻繁的北洋政權,都不承認這位所謂的「日光皇帝」,更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於是,外蒙古問題被各方暫時擱置了。

1917年10月,俄國國內發生了「十月革命」,沙皇被列寧領導的革命力量趕下了臺。這樣一來,外蒙古傻眼了,因為自己敢於獨立完全仰仗於沙皇的支持,而今自己的靠山都倒臺了,於是財政危機直接就引發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危機。

無奈之下,外蒙古表示自己願意重新回歸中國的懷抱。當時,北洋政府的總統是徐世昌,他立即同意接納外蒙古回歸併且表示既往不咎。緊接著,又設立了「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由徐樹錚所部在外蒙古進行駐防,同時還收復了唐努烏梁海地區。

俄國政局穩定後,建立了蘇聯並又一次將目光對準了外蒙古。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單方面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定都庫倫後改名為烏蘭巴託。

但是,作為當事國的中國並未承認,而且美國、英國等主要強國也未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南京政府成立後,曾經多次希望能解決外蒙古問題,可惜屢屢被蘇聯人破壞。

隨著日本侵略的加劇,南京國民政府希望得到蘇聯的軍事援助,被迫降低了討還外蒙古的調門。但是,只是降低了調門而已,從未承認過外蒙古的獨立。

到了1944年,隨著二戰形式的明朗化,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這「三巨頭」開始進行利益的分配和輸送。為了換取蘇聯早日對日本宣戰,減輕自己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美國在雅爾達會議上秘密表示:

為了早日擊敗德國,我們應該有蘇聯的支持;為了早日擊敗日本,我們更是絕不可沒有蘇聯參加。

1945年2月,在雅爾達會議期間,針對羅斯福的要求,史達林提出了蘇聯的出兵條件。除了其它利益外,其中還有一條就是:

外蒙古的現狀須予以維持。

對此,羅斯福和邱吉爾在背著中國的情況下,竟然同意了史達林的無理要求。事後,美國的駐華大使赫爾利轉交了一份「關於中國國民政府和蘇聯協定綱要的說明」,其中附有雅爾達密約的全文。

蔣介石氣憤不已,大罵「娘希匹」的同時卻又無可奈何,畢竟還得求助美國和蘇聯共同對付主要敵人日本。於是,他派遣自己的行政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等人穿梭於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希望通過外交進行補救。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蔣介石還安排了與蘇聯頗有淵源的兒子蔣經國趕赴莫斯科參加談判。

可惜,這些都完全於事無補,史達林蠻橫無理,堅持按照「雅爾達會議」的結果履行條約。總結起來一句話,要麼中國同意外蒙古獨立,要麼蘇聯拒絕出兵進攻日本。

在美蘇的兩面夾擊下,南京國民政府只得接受蘇聯方面的條件。在蘇聯承諾擊敗日本後尊重東北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幹涉新疆的內政事務,絕不軍事和經濟援助中共這三個事項後,最終同意外蒙古「獨立」。

1945年8月14日,蘇聯外長莫洛託夫和中華民國外長王世傑代表兩國籤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相關的附件。關於外蒙古,條約中這樣寫到:

茲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之願望,中國政府聲明於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證實此項願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獨立,即以其現在之邊界為未來兩國邊界。

日本宣布投降後,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次長雷法章到外蒙古前去監督所謂的「公民投票」,確認了90%以上的外蒙古公民都「贊成獨立」。1946年1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正式承認了外蒙古的獨立,甚至還在2月13日與其建立了外交關係。

從此以後,外蒙古徹底脫離中國而成為了蒙古國,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相關焦點

  • 我國稱獨立後的蒙古國為「外蒙」,你知道蒙古是如何稱呼中國的?
    我國稱獨立後的蒙古國為「外蒙」,你知道蒙古是如何稱呼中國的?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現如今,在國際上一些國家對中國人的稱呼各有不同。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北方鄰國,亞洲的內陸國之一,被我們稱為「外蒙」的蒙古。蒙古國,簡稱「蒙古」,位於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之間,是亞洲的一個內陸國家,首都為烏蘭巴託。歷史上,蒙古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民族統治。
  • 野論大辯駁——蒙古國為什麼代表不了蒙古?成吉思汗是蒙古國籍?
    加之清政府統一蒙古三部,所以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清朝毫無疑問繼承了蒙古帝國!而現在的蒙古國只是「泛蒙古」的一小部分,其主要構成的部落也非成吉思汗嫡系,所以蒙古國不僅代表不了蒙古,也代表不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死後,其子闊窩臺在由成吉思汗開創的忽裡臺大會上得到成吉思汗其他子孫的承認,成為蒙古大汗,並且確定拖雷建國。闊窩臺死後,由其子貴由成為公認的蒙古大汗,並且帶領滅金攻宋,繼續擴張。然而貴由死後,拖雷之子蒙哥通過忽裡臺大會成為了蒙古大汗,但當時僅僅得到了拖累系,朮赤系的承認並未得到闊窩臺系和察合臺系的承認!
  • 內蒙古和外蒙古是如何區分的?依據是什麼?
    縱覽世界地圖,我們能夠看到在中國的西北部有一塊名為內蒙古的自治區被劃分出來,並與其北邊的蒙古國接壤。蒙古國是處於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一個國家,在國內又被人們稱為「外蒙古」,以便於與內蒙古區分開來。從這兩個地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必然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淵源。
  • 蒙古被我們稱為外蒙,那他們叫中國什麼?網友:感覺受到了侮辱
    引言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政府對我國國民黨政府上項照會,業經奉悉,表示滿意,茲並聲明蘇聯政府將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外蒙))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二戰結束後,當時的國民政府和蘇聯籤訂了不平等的喪權辱國條約,其中最重要也是影響最大的就是承認了外蒙地區的獨立。
  • 外蒙古教科書是如何介紹自己的歷史的?寫的基本都是和中國的關係
    外蒙古這塊土地,在中國古文獻中叫做漠北,主要位於陰山、戈壁灘以北。從戰國以來,漠北高原的遊牧民族和長城之南的農耕民族鬥了2000多年。在元朝和清朝時期,漠北和內地屬於同一個國家。辛亥革命後,外蒙古走向獨立,最終到1945年雅爾達會議正式宣布獨立。那麼外蒙古是如何介紹自己的歷史的呢?
  • 中國蒙古國邊境,看看對面的外蒙古,再回頭看中國,差別太大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旅行漸漸成為人們放鬆的一種方式,很多人去蒙古旅行,為了看到當地不同的風情,很多遊客來到中國蒙古邊境,看看對面的蒙古,再看看中國。蒙古國,簡稱蒙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之間,在被兩國包圍的內陸國家,蒙古沒有和哈薩克斯坦接壤,但是從最西點到哈薩克斯坦的最東端只有38公裡,蒙古的歷史被匈奴、鮮卑、柔和、突厥、契丹等眾多民族所支配,當然,蒙古在歷史上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這個國家的很多文化和中國的文化有著相同的地方,但是,在中國的蒙古國境,可以看到其差異。
  • 我們叫蒙古國為「外蒙」,那他們叫我們什麼?內蒙古人:扎心了
    導語:我們叫蒙古國為「外蒙」,那他們叫我們什麼?內蒙古人:扎心了現在中國人的生活條件比起以前好了很多,每到節假日時,大家都想著去旅遊。但是因為國內各大景點的接待能力有限,很多國人開始去國外旅遊了,中國人最喜歡去的就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對於與中國相鄰的中亞以及蒙古國,中國遊客就很少去。尤其是蒙古國,幾乎沒聽說有誰要去那裡旅遊。大家應該知道,蒙古國曾經可是中國的領土,只是在民國時期,因為種種原因它從中國分離出去了。我們有一個省稱為蒙古,而蒙古國離中國相對蒙古更遠,所以就用「內蒙古」和「外蒙古」來作以區分。
  • 蒙古國前總統恩赫巴亞爾再次當選為蒙古人民革命黨主席
    新華社烏蘭巴託7月9日電(記者 阿斯鋼)蒙古人民革命黨主席助理巴森杜勒姆9日向新華社證實,蒙古國前總統、蒙古人民革命黨主席恩赫巴亞爾再次當選為該黨主席。  據介紹,蒙古人民革命黨7日在烏蘭巴託舉行非例行代表大會,主要討論修改黨章、研究討論黨內事務、舉行該黨主席選舉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黨代表參加了會議。
  • 蒙古國獨立至今,現在蒙古國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看完你就懂了
    蒙古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分為我國的內蒙和外蒙,人們稱外蒙為蒙古國,蒙古國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剛剛好在俄羅斯南部,在中國北部,兩個大國包裹起來的一個國家,想必是誰也沒有想法敢動他吧!而蒙古國獨立至今,現在蒙古國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看完你就懂了!
  • 為什麼要讓外蒙古獨立成國?其實這是蘇聯對中國的擔憂
    中國近代一百年來損失的最大的一塊領土那應該就是外蒙古了。早在16世紀,沙俄就開始開發西伯利亞地區,隨後就打起來外蒙古地區的主意。1911年,清朝已經是岌岌可危的王朝了,這時一個名叫博克多格根的人就宣布外蒙古從清朝獨立,但一直沒有被承認。
  • 蒙古國即將恢復回鶻蒙古文,那國內蒙古族和外蒙溝通會有障礙嗎?
    鐵木真成長後,建立了較為統一的大蒙古國,在鐵木真時代之前,蒙古歷史上始終處於沒有文字的狀態——甚至蒙古統治者也沒有使用文字的意識。 不過,隨著元順帝逃亡到漠北,北元朝廷和藏地的關係也隨之疏遠,八思巴蒙文也在無人問津,最終成為一種死文字。之後的蒙古部族,開始恢復使用回鶻蒙文。
  • 外蒙古是怎麼獨立出去的?誰才是丟掉外蒙古的歷史罪人?
    在這遼闊的土地之中,自然也包括如今的外蒙古,從那以後,外蒙古幾經周折,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這之中,誰才是丟掉外蒙古的罪人?對於外蒙古的獨立,誰才是罪魁禍首? 一,晚清時期的外蒙古 外蒙古在近代之前,一直都是我國的領土,當時的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是一個擁有著遼闊疆域的國度,那時的我們國力強盛,萬國來朝,試問哪一個國家敢隨意踐踏! 到了近代時期,英國大肆向中國出口鴉片,進而磨滅國人意志。
  • 蒙古國與內蒙古同宗同源,百年前選擇獨自發展,現今兩地截然不同
    中國北方有個版圖跨越六省的內蒙古,這是每個國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卻不是每個人均知曉,世界上還有個蒙古國,甚至不習地理之人,還會認為外蒙古和內蒙古是一個地方,只是地區叫法不同。其實內蒙古和外蒙古屬於兩個國家,外蒙古和蒙古國是一個國家,我國為方便區分,這才將蒙古國稱為「外蒙古」,把屬於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蒙古稱為「內蒙古」。對於外蒙古了解稍微多點的人,則明白蒙古國與內蒙古同宗同源,在我國清王朝時期,曾一起隸屬於中國國土。只不過後來因清政府腐敗無能,最終迎來破滅,外蒙古於近百年前的時間段選擇脫離中國體制,獨自發展。
  • 離開了中國的外蒙古,為何現今如此的貧窮?
    而由於當時的清朝政府太弱,只是很多的餓土地都丟失了,甚至還有的還獨立了出去,比如現今和我們內蒙古接壤的蒙古國,就是在那個時候出去的。 那麼在獨立出去之後的這麼多年,外蒙古是如何混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的,為何他們的經濟還是這麼的差?
  • 內蒙古和外蒙古誰才是蒙古帝國衣缽的繼承者?
    蒙古帝國雖然僅僅幾十年就分崩離析了,但它對世界文明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遍布歐亞各地的蒙古各部族都以成吉思汗的繼承者自居,都認為自己傳承了蒙古帝國的衣缽。那麼到底誰才是蒙古帝國衣缽的繼承者?答案是內蒙古。第一,蒙古人起源地在內蒙古。蒙古人起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是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室韋人的一支,後來遷徙擴張到外蒙古,逐漸形成諸多蒙古部族。
  • 中國人不知道的,外蒙古的10個事實!你知道其中幾個?
    這其中就有外蒙古,國內是很少會有消息來報導外蒙古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談的是,很多中國工人都不知道的,外蒙古的10個事實,你知道其中幾個呢?1、蒙古國建國時間。其實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蒙古國的建國時間的,都以為蒙古國有一定的歷史了,其實不是;在1911年的時候,外蒙古就已經是宣布獨立了,並且正式更名為蒙古國,只不過是當時還沒有國家承認。
  • 外蒙古的過去和現在:同樣叫蒙古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要麼你回來吧
    世界上有一個內陸國,他叫蒙古國。中國有一個自治區,叫內蒙古自治區。都叫蒙古,是不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歷史上很多長的一段時間,外蒙古也屬於中國,只是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的外蒙古,獨立成國,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外蒙古的過去和現在。
  • 歷史上,外蒙古曾是中國的領土,那它是在誰手裡被劃分出去的?
    外蒙古,包括現在的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總面積約為180萬平方公裡。歷史上它曾是中國的領土。那麼,外蒙古是在誰手中丟的?1635年,塞北各部歸附後金,遂稱內蒙。此時的外蒙被喀爾喀部統治,地廣人稀。
  • 國劇火到蒙古國,這部三年前的劇成了收視王丨《生活啟示錄》主創到蒙古
    收視率達5.93%,市場佔有率23.62%,於蒙古國同期播出的電視劇中位居第一。2017年7月,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與蒙古國家公共廣播電視臺合作譯製的蒙語版《生活啟示錄》在蒙古國開播。這部在中國國內播畢三年多的劇目,在鄰邦引發廣泛關注。電視劇裡的人物形象、情節等在蒙古國家喻戶曉。
  • 走向成熟:蒙古國該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傳承?
    中國人的海棠葉情節,正是因為覺得蒙古國的獨立建國,是國家的分裂,希望恢復故土。雖然我國在近代失去的土地遠不止蒙古那一片草原,但無疑蒙古是組成海棠葉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