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臺灣不得不逛的菜市場!一群年輕人花了3個月化腐朽為神奇!

2021-02-12 雜貨鋪見

記得小時候去菜市場,

懵懵懂懂地被媽媽帶進去,又帶回家。

錯失許多交流與認識食材的機會。

即便在很久很久以後,

依然覺得菜市場是個豐富但不得其門而入的場所。


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因為傳統的菜市場是最能感受人生百態的場域,

但是現在還會去逛菜市場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了。

菜市場在年輕人心中

變成了一個散發著各種「奇香」的迷宮。

每次進去,都要全神貫注屏住呼吸

並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逃離。


但是,

臺灣卻有這樣一家菜市場,

它不僅五臟齊全、乾淨整潔,

還非常受年輕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甚至是小朋友的歡迎。


我想你現在一定很好奇,這個菜市場到底在哪裡呀?

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呢?

難道這個菜市場擁有神奇的魔法嗎?

還是給大家施展了神秘的召喚術?

(貨校長,求求你不要再賣關子啦!)

哈哈,當然不是啦~

別著急,接下來貨校長會給大家逐一介紹,

讓大家一飽眼福!

準備好了嗎?

(海綿寶寶式咆哮:我準備好啦~我準備好啦~)


醬浪~(自帶bling bling特效)

沒錯啦!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

要知道,他可是一個已經有80年歷史的舊市場了!

其中,超過40年以上的店家有32家,

從食物到百貨再到生活,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與其他市場不同的是,它是全臺北唯一一家

有著日劇時代古蹟的一間市場。

 全臺北唯一一家也!!


在「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東024攤

有一家市場教室

這是一個從小就住在市場旁的呂娥阿嬤贊助給市場的。

在這個教室裡,可以學到很多有趣好玩的市場知識,

還有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教室裡面的一張 繽紛的市場地圖  

小朋友們可以透過色彩分析

辨識自己要找的店鋪在哪裡。

比如紅色代表著肉類,水藍色代表海鮮,

綠色代表著蔬果,用顏色來辨別就可以很清楚。



 教室裡的市場好書閱讀角 

從小就培養小朋友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認識市場,從平時上市場以及深度閱讀開始;

翻開書本,查查各種食物的名字,

認識各種市場料理與菜市場故事。 


 教室裡的食物色彩學  

菜市場就像繽紛樂園,

在我們還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

多看看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食物,

讓餐桌上的色彩組合更加的豐富。


 教室裡的市場重量學  

常常在菜市場買菜,

卻不知道提在手中的到底是幾斤幾兩。

在市場教室裡面用臺稱稱一下,

再用雙手感受一下實際的重量,

這樣就可以訓練自己對重量的敏銳度啦。



 教室裡的市場學習單  

即便是逛了那麼多年的市場,

還是有很多菜不認識,

在這裡取一張市場學習單,自己去翻譯英語單詞,

去問老闆價格,再嘗試跟老闆叫叫價,

把每一次的採購都當作是自己的探險旅程,

完成任務的那一刻一定會很有成就感。


教室裡的365個愛的便當資料  

每天都吃一樣的菜,生活也會很無聊,

如果365天不重樣,這樣一定會很有趣吧!

市場入門最快的方式就是為自己或者愛的人做便當,

這裡提供了親手製作的 365 個便當資料,

讓大家有跡可循。

(二維碼是臺灣的哦,所以大陸同胞們掃不到呀!抱抱(づ。◕‿‿◕。)づ)



教室裡的營養學

透過更簡單的方式讓大家去產生食物記憶,

像蓮藕:便便出不來的時候吃我最好!

苦瓜:好熱或好累的時候吃我最好了!

竹筍:春天的時候就看的到我!

花椰菜:我對皮膚很好哦!

紅目鰱:我的大眼睛很有營養!

菱角:吃我就不用怕生病!

柿子:我能讓傷口快快好!

(貨校長也是現在才知道這些呢!神奇!!)



瓷磚上還記錄著大家心目中的親子市場  

小朋友、爸爸媽媽以及來逛市場的民眾,

都會在一格一格的瓷磚上留下自己對市場的未來想像。

你心目中的親子市場是什麼模樣呢?

(點開大圖看還真是蠻感動的呢!)


為了讓年輕人、小朋友們可以多多來市場,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

的一些店鋪也做了小小的改造。

據說,從前,有個人收到了一朵小花,

他開始覺得他桌子髒髒的,於是開始打掃桌子,

桌子打掃完之後他又覺得地板髒髒的,

於是又開始打掃地板,

結果整間都打掃完了之後,隔壁鄰居也開始打掃,

所以一動之下,整條街就開始打掃得非常乾淨。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店鋪改造,就是從一朵花開始。 


  改造計劃action啦!

 


「多餃舍 改造前」


經營17年的多餃舍,每日經過都能看見老闆夫婦

現包天然美味的餃子,小巧的店面容納現場製作、食品存放與販賣。

 

這次的改造,在收納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變,

改造後變得更加整齊,沒有混亂的感覺,

主題色是白色和金屬色,看起來更加明亮,

讓店面呈現乾淨衛生的安心感。



小巧的餃子店也能有舒適的環境,

處處有著整理思維的細節,

讓老闆繼續製作更多幸福的餃子。



「多餃舍 改造後」


改造後,多餃舍店主(徐義能)說:

我們的客人很明顯,他們過來就會說,

誒,你們東西變很好吃的樣子,

很多的那種收納跟燈具都完全換新的,

讓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

整個店變得有活力又很有生命力。

這樣我就不用再擔心是不是要提早退休了,哈哈哈。 



「馨都如您意花店 改造前」


擁有60年歷史的市場花店,

隱藏在市場中央一轉角處,

琳琅滿目的花海讓人一眼就能辨識出這間花店。


儘管花海是一大亮點,

原本的不鏽鋼材質門面和花朵

搭配起來仍是顯得有些突兀,

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

 

而這次的改造,

他們希望打破人們對傳統市場的刻板印象,

在傳統市場中注入更多溫暖的色彩。

所以他們通過對環境的整理、空間色彩與燈光的改造、園藝氛圍的營造來重塑花店。

 


「馨都如您意花店 改造後」 

改造後,馨都如您意花苑店主(王慧敏)說:

其實現在傳統市場真的很辛苦,

客源流失了一半,差很多,

但改造後開燈的那一刻還蠻感人的,

整個超乎想像中的美。

變成一個小花園一樣,

感謝組織者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



「石福菜鋪  改造前」


石福菜鋪是一家三代傳承百年菜鋪,

設計師希望可以把它變成一個乾淨典雅的菜鋪。

而微改造即可達成明顯的效果,所以說,

環境整理真的很重要。

 

天花板從原本骯髒到淨白,

看到整個空間因為清潔作業露出原本線條時,

大家都驚呼了。

 

改造接近完成時,

設計師們拿出在IKEA發現的花椰菜娃娃送給黃老闆,

說是蔬菜店的吉祥物,他的眼睛都笑了,

黃老闆還說晚上他要睡在攤位上。


「石福菜鋪  改造後」


改造後,石福菜鋪店鋪店主(黃正發)說:

客人起床到市場來看的時候,他看到的一面是他們已經工作了5/6個小時的一面,

現在東西看起來乾淨又整潔,再加上燈光的效果,

這樣子擺也可以那樣子擺也可以。

每天都可以變換,不需要一成不變,

每個客人都是肯定的,生意很好,忙得很開心。

 


「大豐魚丸店  改造前」


傳承三代的大豐魚丸店,

民國四十六年就在這裡營業,

販售各式形狀口味的火鍋料,現場製作魚丸,

並有小孩愛吃的香酥炸牛蒡、排骨等現炸食品。

 

改造中,設計師提出想法並親自動手執行,

幫店家從門面到後臺的收納整理。

 


「大豐魚丸店  改造後」


改造後,整個店面由繁化簡,

讓顧客們都覺得煥然一新。

大豐魚丸店店主說:前一陣子,我們有辦一場活動,

叫小學生來參與到市場當中,

這樣子的話,小朋友們就會活絡起來,

對市場不會排斥,

不會再局限於覺得市場就是髒髒臭臭的,

實際上不會,現在我們都有改進,

讓市場變得很光鮮靚麗。



這裡有60家店鋪都掛著故事牌  

這個超過80年的菜市場,擁有許多小故事,

每家店鋪都有故事牌,

他們會親手把它的歷史寫在牌子上,

讓民眾還沒有對談就知道每一家店的故事是什麼,

擅長是什麼,這些其實都很有趣。



這裡店鋪還會在產品名上寫上英文名

很多時候,在市場我們不僅就是購物而已,我們還可以從裡面獲得很多知識,比如營養、英文等等。可以一邊買菜一邊學單詞,這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這裡的小朋友也開始當起了店長  

店家比如蔬菜店就教小朋友怎樣去整理蔬菜,

此外還有做麵條,包水餃、甚至拔豬毛。

 

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便有著這樣一位小學徒,

每個周末來到鮮魚攤上的料理臺,

在興趣中認識魚類、老闆的器具、料理絕活,

體會老闆經營之道,做思想與行動的巨人。


菜市場是一個很好的生活教育場域,

每一間店家都是一間很棒的教室,

每一位老闆可以是一名很棒的人生導師。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變化

獲得很多民眾的迴響,

其中有一個印象很深刻,他已經是一位老爺爺了,

他說他來到這裡,看到整個菜市場、還有親子市場的這個計劃,讓他回想起他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來到市場的情形,所以他跟組織方說,他回去就要帶他的孫子來這個市場。

還有很多的年輕人,因為「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親子市場計劃和改造,也紛紛過來一探究竟。



在這裡,

體會臺灣最本土的市場文化,一探臺灣的親子市場。

 其實,在經營的不是只有買賣,在經營的還是長久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很好的循環,

 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寶藏。



傳統菜市場就像一座生活的博物館,

一趟神秘的解謎之旅,

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下一秒,出發。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都市酵母團隊,

為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改造而努力,

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市場教育的可能性。


以下是活動參加名單(大家也可以看看有木有自己想去的店家哦!)

市場故事參與店家|

蘭姐有機玉米雞、北宜水果、竹圍土雞、源味香食品、北宜蔬果、臺東脫線雞、豬肉攤、粿店、古早味老店、肥滋滋羊肉攤、林金子小店、鮮魚、柳媽媽菜攤、金和壽司專賣、國本雞鴨行、登旺蔬果、禾家食品、張大哥水果店、蛤仔專賣店、廚具五金雜貨店、大豐魚丸店、竹筍西施蔬果攤、繽紛抹布專賣店、徐媽媽生活五金雜貨、阿紋豬肉、三水放山雞、本地牛肉、紅龜伯手工粿店、中壢黑毛豬專賣店、阿虎嬸菜頭粿、雜貨蔬菜滷製品店、鶴壽司專賣店、臺灣土雞蛋、基隆李魚丸店、皇嘉凍頂茶鵝、二和珍食品行、竹筍西施蔬果攤、永春窗簾、福餘號、土雞莊、日茂竹筍、永恆制面、阿瘦水果店、古早味美味醬菜、多餃舍、宜蘭豬頭皮珍味粉肝、萬財海鮮號、馨都花苑、養樂多攤、新富麵店、丸合生魚片、阿婆油飯、阿城鮮魚號、艋舺唐記鹹光餅、傳統小菜、石福菜鋪、阿輝生鮮雞鴨行、小鎮香客家美食

小學生一日店長參與店家|

永恆制面、石福菜鋪、馨都如您意花苑、多餃舍、阿虎嬸菜頭粿、何家豬肉攤

參與改造店家|

大豐魚丸店、石福菜舖、多餃舍、馨都如您意花苑

市場英語參與店家|

北宜蔬果、林金子小店、基隆李魚丸店、阿瘦水果店

Tips:大部分店家都會在星期一休息,所以那天市場會有點兒冷清。雖然地方不大,但貨品種類不少,刺身、水果、蔬菜、乾貨糧油樣樣有。

像菜市場和雜貨鋪這類記憶中的地方,如果在大陸也有一個改造活動,你願意參加嗎?

更多故事:

【回覆:401】全臺最火雜貨鋪—錢來也雜貨店

【回覆:413】志明與春嬌的愛情,我和你的便利店

【回覆:428】加班到9點,你才能發現深夜的便利店有多溫暖



閱讀全文

走吧!咱們去看看那些用路邊電話亭開的雜貨店。

相關焦點

  • 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
    唐永懷為作品上油 中國根雕藝術源遠流長,遍布全國各地,流派眾多,被稱為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而以菏澤古稱而得名的曹州根雕是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今年54歲的唐永懷是該項目市級傳承人,也是曹州根雕的第四代傳人。他自幼跟隨家人學習根雕技藝,幾十年來一直潛心創作,秉承傳統技法,不斷推陳出新,創作了一批粗獷、蒼勁等特色的藝術作品。
  • 35個設計師花5天爆改菜市場,讓買菜變成一件超酷的事!
    菜市場是個很接地氣的地方肉在案上,菜在籃裡雞鴨魚蝦活蹦亂跳配上熙攘的人群和喧譁的講價聲菜市場的熱鬧,市井,活色生香大多數年輕人覺的要逛,還不如去臺灣最出名的士林夜市不過這個地球上總有些人偏偏喜歡做打破常規的事誰說年輕人不可以逛菜市場35位設計師不服氣,他們集結在臺北用了五天時間,腦洞大開爆改出一個全新的士東市場
  • 現在的韓哥專幹一件事:化腐朽為神奇!
    發送1,查看大貿摩託轉讓;發送2,查看哈雷認證二手車;發送3,查看超跑汽車轉讓速度與激情中的超強綠葉角色韓哥雖不再出現
  • 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機6個拍攝技巧
    但攝影達人Amir Hamja就是憑藉這有些年代,現在「性能抓雞」的iPhone4和4S拍出驚豔的照片,來看看他是怎麼化腐朽為神奇的。顛倒視角是前期構思與後期製作兩者創意思路的結合,為後期裁剪翻轉預留空間
  • 100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對策
    小編微信:iamtaomeng(添加備註職業城市)《你的劇本遜斃了》100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對策!從故事本身的構思、人物、場景、結構等元素的營造,到寫作過程中格式、設備、改寫習慣等要素的羅列,再到賣出劇本時電影業的慣例、習性、「內幕」等特點的大揭露……100 個常見問題,作者均給予解答,涵蓋編劇流程方方面面,形式內容,悉皆具備,旨在助各路編劇打造完美劇本,為菜鳥新手答疑解惑,為迷途老馬指點迷津。本書語言平實又犀利,其機智與反諷令人忍俊不禁,盡顯作者的生猛與老辣。
  • 【玩家攻略】化腐朽為神奇 唯有神龍洪教主
    熟讀金庸小說的大俠肯定知道書中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人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龍教洪教主,不僅武藝超群,一手化骨綿掌更是具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效。
  • 當Staycation成為常態,如何才能化腐朽為神奇?
    多年之後,哲學家尼採讀到他的文章大為讚賞:「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平淡無奇的經驗,使自己成為沃土,在這片沃土上每年能結出三次果實,而其他一些人則只會逐命運之流,逐時代和國家變幻之流,就像一個軟木塞一樣在上面飄來飄去。當我們觀察到這一切後,我們會把人分為兩類:一種人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另一種人則是化神奇為腐朽,絕大部分人是後者,前者則為數寥寥。」
  • 這梗代指所有百搭,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
    這梗代指所有百搭,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時間:2019-10-11 17: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蛋液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所有百搭,甚至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 代指所有百搭,甚至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物。原指去殼後攪拌均勻的生雞蛋。
  • 化腐朽為神奇,保研北師大的學霸小姐姐原來...
    「你在故宮修文物 我在大學修文書」浙師學子化腐朽為神奇匠心不改傳承千年技藝她讓優秀成為習慣叩響師範最高學府大門初心不改追逐教師夢化腐朽為神奇,從被人嫌棄到收穫全國大獎,這一路,一走就是兩年多。 「我們這個民間文書修復團隊,大約有20人。」餘承霖說,做這件事,一定得耐得住性子,有時忙了一整天,只能修復一頁紙。
  • 美食情報丨35個設計師5天爆改「臺北士東」菜市場!
    菜市場是個很接地氣的地方肉在案上,菜在籃裡雞鴨魚蝦活蹦亂跳配上熙攘的人群和喧譁的講價聲菜市場的熱鬧,市井,活色生香但在年輕人心中菜市場又是一個散發著各種「奇香」的迷宮每次都要全神貫注屏住呼吸並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逃離
  • 不愛逛菜市場的人生,一定很無趣
    逛菜市場,其實逛的是人文,是人情味。一個菜市場能裝下多少東西?菜市場裡藏著一個地域最隆重的生活儀式。從清晨時分東京築地魚市場裡上百條通體雪白、等待競拍的金槍魚到每年霜降後以「10斤」為單位被北京市民拉回家裡的大白菜,從湄公河上色彩斑斕、整齊碼放於船艙裡的熱帶水果到中東巴扎裡香料交織而成的奇異氣味。
  • 臺灣菜市場版「夢想改造家」!35位設計師爆改傳統菜市場,讓買菜變成一件超浪漫的事! | 悅讀
    菜市場是個神妙絕倫的地方  原本土味十足的髒舊菜市場搖身一變瞬間時尚範兒滿滿這也讓在這個菜場守候了20多年的老店主欣喜不已這裡也成了年輕人的時尚打卡地逛其實,對於希望可以呈現家鄉自然美好一面臺灣並不是第一個在我們周圍也有千千萬萬個設計師出於的這篇土地的熱愛
  • 撿樹枝成為藝術家的安娜,作品充滿自然氣息,真是化腐朽為神奇
    尋求新鮮和創意的年輕人,非常善於廢物利用,他們將那些不用的破爛兒變成了精美的藝術品,給大家帶來了唯美的享受,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深深的打動了每一個人,不免讓人感嘆真是沒有做不到
  • 「健康早知道」化腐朽為神奇的大腸,竟然藏著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小腸負責把營養物質吸收以後,剩下的水和糟粕就進入大腸,大腸下面是小腸,小腸和心是表裡關係,人們經常說的某某是個熱心腸,這個腸就是小腸,其實說出了心和小腸的關係和特徵。大腸叫白腸,大腸屬金對應的是白色。後面4個字很重要:變化出焉。什麼是變化?化糟粕為精華,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大腸裡面就有陰陽在裡面,換句話就是能起到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功能,這就是變化。本來是垃圾、殘渣,在大腸裡再發酵一下(大腸裡有非常多的細菌,稱之為益生菌),就變化出東西來,中醫稱之為精,如果還不是很明白,就想想糟粕醋,大醬,米酒這些,這些就是發酵後食物衍生出來的精!
  • 古稀非遺傳承人陳光瑩,「化腐朽為神奇」的布貼畫藝術
    退休後,陳光瑩為拓展藝術思路和汲取藝術營養,到各地向老藝人學習。她創作的作品先後多次在各級大賽中獲獎,山東衛視、濟南都市臺、濟南新聞綜合臺、山東工人報、大眾日報也多次做過專訪與報導。為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陳光瑩近年來活躍在社區與學校傳授宮廷布繡與剪紙技藝,累計傳授與培養各類學員近萬人,學員中已有多人獲得各類獎項。
  • 臺灣菜市場版「夢想改造家」!35位設計師爆改傳統菜市場,讓買菜變成一件超浪漫的事!
    菜市場是個神妙絕倫的地方  畢竟買菜的都是阿媽他們個個思緒如飛口舌如劍、雙目如炬年輕人從來不愛湊這等熱鬧除了一毛兩毛的砍價還更忍受不了菜市場的環境原本土味十足的髒舊菜市場搖身一變瞬間時尚範兒滿滿這也讓在這個菜場守候了20多年的老店主欣喜不已這裡也成了年輕人的時尚打卡地
  • 你相信菜市場也可以小清新麼?
    相比於菜市場年輕人可能更願意去夜市特別是臺灣最出名的——士林夜市然而,有一幫設計師可不服誰說年輕人只去夜市年輕人還可以逛菜市場啊!!改造後的菜市場讓買菜都變得小清新起來隨時來個自拍也不在話下每日正午十二點,和日站站長說一句:「設計說」三個字,站長會為您推送一條設計物語,365天,365句經典,我們相約每日正午時分,不見不散。
  • 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不喜歡去菜市場?
    如今,菜市場早就不是你家樓下那一地菜葉,用磚頭砌起來的「隔斷間」了。北京最有名的「三源裡菜市場「可擁有者網紅般的待遇,不僅少不了來買菜的顧客們,觀光客,甚至是明星們,都會親自深入菜場,為朋友聚會挑選喜愛的食材。
  • 影評:《一屍到底》死命必達,腐朽與神奇之火花
    影評:《一屍到底》死命必達,腐朽與神奇之火花文 / 雨川說事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喜歡洗三溫暖的朋友或許比較容易體會在影廳裡看這部片子的感覺,當然還是跟一大群人一起,一個半小時的忽冷忽熱,從坐立不安到拍案叫絕,從在腦袋裡亂罵一通到幾乎流下感動的眼淚。
  • 劉克襄:男人的菜市場
    很高興自己也隨波卷進,加入了某一個早上的盛宴。」——劉克襄作者:劉克襄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文|書評人 夏麗檸川端康成說,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這是花未眠的美學;木心說,切齒痛恨而切膚痛惜的才是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