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去菜市場,
懵懵懂懂地被媽媽帶進去,又帶回家。
錯失許多交流與認識食材的機會。
即便在很久很久以後,
依然覺得菜市場是個豐富但不得其門而入的場所。
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因為傳統的菜市場是最能感受人生百態的場域,
但是現在還會去逛菜市場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了。
菜市場在年輕人心中
變成了一個散發著各種「奇香」的迷宮。
每次進去,都要全神貫注屏住呼吸
並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逃離。
但是,
臺灣卻有這樣一家菜市場,
它不僅五臟齊全、乾淨整潔,
還非常受年輕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甚至是小朋友的歡迎。
我想你現在一定很好奇,這個菜市場到底在哪裡呀?
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呢?
難道這個菜市場擁有神奇的魔法嗎?
還是給大家施展了神秘的召喚術?
(貨校長,求求你不要再賣關子啦!)
哈哈,當然不是啦~
別著急,接下來貨校長會給大家逐一介紹,
讓大家一飽眼福!
準備好了嗎?
(海綿寶寶式咆哮:我準備好啦~我準備好啦~)
醬浪~(自帶bling bling特效)
沒錯啦!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
要知道,他可是一個已經有80年歷史的舊市場了!
其中,超過40年以上的店家有32家,
從食物到百貨再到生活,各式各樣,應有盡有。
與其他市場不同的是,它是全臺北唯一一家
有著日劇時代古蹟的一間市場。
全臺北唯一一家也!!
在「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東024攤
有一家市場教室
這是一個從小就住在市場旁的呂娥阿嬤贊助給市場的。
在這個教室裡,可以學到很多有趣好玩的市場知識,
還有各種未知的可能性。
教室裡面的一張 繽紛的市場地圖
小朋友們可以透過色彩分析
辨識自己要找的店鋪在哪裡。
比如紅色代表著肉類,水藍色代表海鮮,
綠色代表著蔬果,用顏色來辨別就可以很清楚。
教室裡的市場好書閱讀角
從小就培養小朋友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認識市場,從平時上市場以及深度閱讀開始;
翻開書本,查查各種食物的名字,
認識各種市場料理與菜市場故事。
教室裡的食物色彩學
菜市場就像繽紛樂園,
在我們還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
多看看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食物,
讓餐桌上的色彩組合更加的豐富。
教室裡的市場重量學
常常在菜市場買菜,
卻不知道提在手中的到底是幾斤幾兩。
在市場教室裡面用臺稱稱一下,
再用雙手感受一下實際的重量,
這樣就可以訓練自己對重量的敏銳度啦。
教室裡的市場學習單
即便是逛了那麼多年的市場,
還是有很多菜不認識,
在這裡取一張市場學習單,自己去翻譯英語單詞,
去問老闆價格,再嘗試跟老闆叫叫價,
把每一次的採購都當作是自己的探險旅程,
完成任務的那一刻一定會很有成就感。
教室裡的365個愛的便當資料
每天都吃一樣的菜,生活也會很無聊,
如果365天不重樣,這樣一定會很有趣吧!
市場入門最快的方式就是為自己或者愛的人做便當,
這裡提供了親手製作的 365 個便當資料,
讓大家有跡可循。
(二維碼是臺灣的哦,所以大陸同胞們掃不到呀!抱抱(づ。◕‿‿◕。)づ)
教室裡的營養學
透過更簡單的方式讓大家去產生食物記憶,
像蓮藕:便便出不來的時候吃我最好!
苦瓜:好熱或好累的時候吃我最好了!
竹筍:春天的時候就看的到我!
花椰菜:我對皮膚很好哦!
紅目鰱:我的大眼睛很有營養!
菱角:吃我就不用怕生病!
柿子:我能讓傷口快快好!
(貨校長也是現在才知道這些呢!神奇!!)
瓷磚上還記錄著大家心目中的親子市場
小朋友、爸爸媽媽以及來逛市場的民眾,
都會在一格一格的瓷磚上留下自己對市場的未來想像。
你心目中的親子市場是什麼模樣呢?
(點開大圖看還真是蠻感動的呢!)
為了讓年輕人、小朋友們可以多多來市場,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
的一些店鋪也做了小小的改造。
據說,從前,有個人收到了一朵小花,
他開始覺得他桌子髒髒的,於是開始打掃桌子,
桌子打掃完之後他又覺得地板髒髒的,
於是又開始打掃地板,
結果整間都打掃完了之後,隔壁鄰居也開始打掃,
所以一動之下,整條街就開始打掃得非常乾淨。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店鋪改造,就是從一朵花開始。
改造計劃action啦!
「多餃舍 改造前」
經營17年的多餃舍,每日經過都能看見老闆夫婦
現包天然美味的餃子,小巧的店面容納現場製作、食品存放與販賣。
這次的改造,在收納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變,
改造後變得更加整齊,沒有混亂的感覺,
主題色是白色和金屬色,看起來更加明亮,
讓店面呈現乾淨衛生的安心感。
小巧的餃子店也能有舒適的環境,
處處有著整理思維的細節,
讓老闆繼續製作更多幸福的餃子。
「多餃舍 改造後」
改造後,多餃舍店主(徐義能)說:
我們的客人很明顯,他們過來就會說,
誒,你們東西變很好吃的樣子,
很多的那種收納跟燈具都完全換新的,
讓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
整個店變得有活力又很有生命力。
這樣我就不用再擔心是不是要提早退休了,哈哈哈。
「馨都如您意花店 改造前」
擁有60年歷史的市場花店,
隱藏在市場中央一轉角處,
琳琅滿目的花海讓人一眼就能辨識出這間花店。
儘管花海是一大亮點,
原本的不鏽鋼材質門面和花朵
搭配起來仍是顯得有些突兀,
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
而這次的改造,
他們希望打破人們對傳統市場的刻板印象,
在傳統市場中注入更多溫暖的色彩。
所以他們通過對環境的整理、空間色彩與燈光的改造、園藝氛圍的營造來重塑花店。
「馨都如您意花店 改造後」
改造後,馨都如您意花苑店主(王慧敏)說:
其實現在傳統市場真的很辛苦,
客源流失了一半,差很多,
但改造後開燈的那一刻還蠻感人的,
整個超乎想像中的美。
變成一個小花園一樣,
感謝組織者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
「石福菜鋪 改造前」
石福菜鋪是一家三代傳承百年菜鋪,
設計師希望可以把它變成一個乾淨典雅的菜鋪。
而微改造即可達成明顯的效果,所以說,
環境整理真的很重要。
天花板從原本骯髒到淨白,
看到整個空間因為清潔作業露出原本線條時,
大家都驚呼了。
改造接近完成時,
設計師們拿出在IKEA發現的花椰菜娃娃送給黃老闆,
說是蔬菜店的吉祥物,他的眼睛都笑了,
黃老闆還說晚上他要睡在攤位上。
「石福菜鋪 改造後」
改造後,石福菜鋪店鋪店主(黃正發)說:
客人起床到市場來看的時候,他看到的一面是他們已經工作了5/6個小時的一面,
現在東西看起來乾淨又整潔,再加上燈光的效果,
這樣子擺也可以那樣子擺也可以。
每天都可以變換,不需要一成不變,
每個客人都是肯定的,生意很好,忙得很開心。
「大豐魚丸店 改造前」
傳承三代的大豐魚丸店,
民國四十六年就在這裡營業,
販售各式形狀口味的火鍋料,現場製作魚丸,
並有小孩愛吃的香酥炸牛蒡、排骨等現炸食品。
改造中,設計師提出想法並親自動手執行,
幫店家從門面到後臺的收納整理。
「大豐魚丸店 改造後」
改造後,整個店面由繁化簡,
讓顧客們都覺得煥然一新。
大豐魚丸店店主說:前一陣子,我們有辦一場活動,
叫小學生來參與到市場當中,
這樣子的話,小朋友們就會活絡起來,
對市場不會排斥,
不會再局限於覺得市場就是髒髒臭臭的,
實際上不會,現在我們都有改進,
讓市場變得很光鮮靚麗。
這裡有60家店鋪都掛著故事牌
這個超過80年的菜市場,擁有許多小故事,
每家店鋪都有故事牌,
他們會親手把它的歷史寫在牌子上,
讓民眾還沒有對談就知道每一家店的故事是什麼,
擅長是什麼,這些其實都很有趣。
這裡店鋪還會在產品名上寫上英文名
很多時候,在市場我們不僅就是購物而已,我們還可以從裡面獲得很多知識,比如營養、英文等等。可以一邊買菜一邊學單詞,這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這裡的小朋友也開始當起了店長
店家比如蔬菜店就教小朋友怎樣去整理蔬菜,
此外還有做麵條,包水餃、甚至拔豬毛。
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便有著這樣一位小學徒,
每個周末來到鮮魚攤上的料理臺,
在興趣中認識魚類、老闆的器具、料理絕活,
體會老闆經營之道,做思想與行動的巨人。
菜市場是一個很好的生活教育場域,
每一間店家都是一間很棒的教室,
每一位老闆可以是一名很棒的人生導師。
「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變化
獲得很多民眾的迴響,
其中有一個印象很深刻,他已經是一位老爺爺了,
他說他來到這裡,看到整個菜市場、還有親子市場的這個計劃,讓他回想起他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來到市場的情形,所以他跟組織方說,他回去就要帶他的孫子來這個市場。
還有很多的年輕人,因為「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親子市場計劃和改造,也紛紛過來一探究竟。
在這裡,
體會臺灣最本土的市場文化,一探臺灣的親子市場。
其實,在經營的不是只有買賣,在經營的還是長久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很好的循環,
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寶藏。
傳統菜市場就像一座生活的博物館,
一趟神秘的解謎之旅,
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下一秒,出發。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都市酵母團隊,
為新富市場&東三水街市場的改造而努力,
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市場教育的可能性。
以下是活動參加名單(大家也可以看看有木有自己想去的店家哦!)
市場故事參與店家|
蘭姐有機玉米雞、北宜水果、竹圍土雞、源味香食品、北宜蔬果、臺東脫線雞、豬肉攤、粿店、古早味老店、肥滋滋羊肉攤、林金子小店、鮮魚、柳媽媽菜攤、金和壽司專賣、國本雞鴨行、登旺蔬果、禾家食品、張大哥水果店、蛤仔專賣店、廚具五金雜貨店、大豐魚丸店、竹筍西施蔬果攤、繽紛抹布專賣店、徐媽媽生活五金雜貨、阿紋豬肉、三水放山雞、本地牛肉、紅龜伯手工粿店、中壢黑毛豬專賣店、阿虎嬸菜頭粿、雜貨蔬菜滷製品店、鶴壽司專賣店、臺灣土雞蛋、基隆李魚丸店、皇嘉凍頂茶鵝、二和珍食品行、竹筍西施蔬果攤、永春窗簾、福餘號、土雞莊、日茂竹筍、永恆制面、阿瘦水果店、古早味美味醬菜、多餃舍、宜蘭豬頭皮珍味粉肝、萬財海鮮號、馨都花苑、養樂多攤、新富麵店、丸合生魚片、阿婆油飯、阿城鮮魚號、艋舺唐記鹹光餅、傳統小菜、石福菜鋪、阿輝生鮮雞鴨行、小鎮香客家美食
小學生一日店長參與店家|
永恆制面、石福菜鋪、馨都如您意花苑、多餃舍、阿虎嬸菜頭粿、何家豬肉攤
參與改造店家|
大豐魚丸店、石福菜舖、多餃舍、馨都如您意花苑
市場英語參與店家|
北宜蔬果、林金子小店、基隆李魚丸店、阿瘦水果店
Tips:大部分店家都會在星期一休息,所以那天市場會有點兒冷清。雖然地方不大,但貨品種類不少,刺身、水果、蔬菜、乾貨糧油樣樣有。
像菜市場和雜貨鋪這類記憶中的地方,如果在大陸也有一個改造活動,你願意參加嗎?
更多故事:
【回覆:401】全臺最火雜貨鋪—錢來也雜貨店
【回覆:413】志明與春嬌的愛情,我和你的便利店
【回覆:428】加班到9點,你才能發現深夜的便利店有多溫暖
閱讀全文
走吧!咱們去看看那些用路邊電話亭開的雜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