蛆蟲的反智邏輯

2021-02-07 玖奌雜貨鋪
今天(1月3日)晚上,將迎來2021年的第一場流星雨,預計每小時流星數量最多可達110顆,這是對新年的祝福。
一年前的今天,35歲的李文亮醫生在派出所籤下了一份訓誡書。

此後,李文亮回到醫院,繼續工作。

2020年1月8日,李文亮接診了一位感染者,不幸感染病毒,進了重症監護室。在病床上,他報名回一線:「恢復了還上一線,我不想當逃兵。」

2月7日凌晨2點58分,李文亮醫生殉職。這一夜,病情反覆的消息不斷更新,無數人夜不能寐,唏噓淚目。


同日(2020年2月7日),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3月19日,國家監委調查組發布《關於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有關情況調查的通報》,調查組的工作建議是:

由於中南路派出所出具訓誡書不當,執法程序不規範,調查組已建議湖北省武漢市監察機關對此事進行監督糾正,督促公安機關撤銷訓誡書並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及時向社會公布處理結果。

當天(2020年3月19日)晚上,武漢警方通報李文亮事件處理情況,決定撤銷對李文亮的訓誡書,並就此錯誤向李文亮家屬致歉,對李文亮醫生被訓誡一案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


2020年3月5日,李文亮被追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4月2日,李文亮被評定為烈士。

4月20日,李文亮被追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抗疫個人。


以上這些事實,人所共知。李文亮醫生被國家和社會銘記和肯定,這是對他本人和家屬的告慰,也是對在疫情防控中英勇奮戰、作出貢獻和犧牲的醫務人員的告慰。


然而,從年初開始,網絡上對李文亮醫生的攻擊就沒有消停過,其中不乏一些擁有數百萬微博粉絲的大V,在網絡上顛倒黑白,蠱惑人心,並且收穫了大量擁躉。


在翻看了這些攻擊李文亮醫生的言論以後,梳理這幫蛆蟲的反智邏輯,大致有以下幾個:


反智邏輯1、年輕人感染新冠死亡概率低,李文亮本來不會死。怪只怪他在生病期間接受採訪,他是被媒體採訪累死、折騰死的。


首先,在感染病毒以後,主動站出來科普疾病,接受採訪的醫務工作者,並不只有李文亮一人。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餘昌平醫生,感染病毒以後,在住院治療期間拍攝了很多科普小視頻發在網上,講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注意事項和預防措施。

在人們對疫情還比較恐慌的時候,這些視頻舒緩了大眾的擔心,餘昌平醫生也成為了網友們口中的「餘可愛」「網紅醫生」。

與病毒搏鬥40天以後,餘昌平醫生痊癒出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感染病毒以後,在接受隔離治療期間,通過微博與網友進行了交流,也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王廣發分析自己的被傳染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沒有戴防護眼鏡,同時表示一種治療愛滋病的抗病毒藥對他有效,但不清楚這種藥物對其他病患是否有效,需要後續觀察。

在接受1個多月的治療以後,王廣發痊癒出院。


這兩位醫生,在感染病毒以後,都有公開實名向外界發布消息,都有接受媒體採訪。餘昌平醫生在治療期間,還曾一度因呼吸困難無法下床,需要使用輪椅才能去做檢查。

幸運的是,這兩位醫生都熬過來了。


如果他倆不幸逝世,蛆蟲們是不是也要給他們扣上一頂「被折騰死」的帽子?


在2020年年初,疫情還不明朗,來自一線的公開信息很少,正是人心惶惶之時。李文亮和餘昌平等醫生,在感染病毒後,主動站出來,告訴人們發生在醫院最早的一些事情,告訴大家感染以後會經歷什麼,既提醒人們對於病毒不可輕慢,也舒緩人們對於病毒的恐懼。

這是一個醫生在主動履行社會責任,他們呈現給外界的這些真實的信息,既鼓舞了困在隔離病房的人,也溫暖了正在為疫情惶恐不安的人。

可如今,他們的勇氣、責任和擔當,卻被蛆蟲們誣為輕浮、草率,是在配合媒體的折騰,自作自受。


蛆蟲們說的「年輕人感染新冠死亡概率低,所以李文亮醫生本來不會死」,這邏輯更是混帳至極。「年輕人感染新冠死亡概率低」,並不等於「年輕人感染新冠死亡概率為零」。這次新冠疫情中,究竟有多少年輕人喪生,我沒有看到具體的數字,但從公開的報導中,在武漢,就有好幾位年輕醫生因為感染病毒殉職。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彭銀華醫生,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醫院裡救治了27天後,於2月20日晚上去世,年僅29歲。三天後(2020年2月23日)的清晨,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不幸殉職,年僅29歲。

同一天(2020年2月23日),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文軍,因感染病毒,不幸殉職,年僅42歲,正值壯年。不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都有可能發展至重症,甚至死亡。這些躲在鍵盤後的蛆蟲,無視醫學常識,胡謅出一套「不折騰不會死,一折騰就會死」「年輕人不會死」的歪理邪說。為抹黑攻擊李文亮,不惜捏造出「活活累死」「折騰死」的汙名,要否定李文亮醫生在一線接診導致感染的事實,要否定「殉職」這一事實。這些蛆蟲,以及這些蛆蟲的擁躉,將來一定只有一種死法——蠢死。


反智邏輯2、美國人有紀念李文亮醫生,所以紀念李文亮醫生的中國人就是在配合敵人的輿論宣傳,是恨國黨。


人類有一些情感是相通而且永存的,不會因為地域、民族的差異而有本質的不同。比如對幸福的嚮往,比如對英雄的崇敬。

只可惜,蛆蟲沒有人性,所以不會有這些全人類共同珍惜的情感,他們也永遠都不會明白。


80年前(1940年5月16日),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舉國哀痛,就連作惡累累的日軍也感佩將軍忠勇,盛殮將軍遺體,葬於土坡上,列隊脫帽敬軍禮。

當天夜晚,中國軍隊冒死搶回將軍遺體。日軍為了不損傷將軍遺體,竟主動停止轟炸。將軍遺體被送回重慶安葬,十萬軍民為將軍扶靈送行。

中國和日本,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的敵對雙方,都對這位壯烈戰死的忠勇之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


如果照這幫蛆蟲的說法,日本人如此崇拜敬重張自忠將軍,中國為將軍舉行國葬,是在配合日本的輿論宣傳?


在寸土寸金的美國紐約東百老匯街的前端,矗立著一尊林則徐的銅像。1999年5月18日,美國紐約市政府通過一項議案,將林則徐銅像所在地命名為「林則徐廣場」。


照這些蛆蟲的邏輯,美國憑什麼拿我們國家的人來命名他們的地名?美國人不僅樹了林則徐的銅像,還以林則徐的名字命名廣場,這是不折不扣的辱華行為?


事實上,不僅在紐約有林則徐廣場,在美國其他地方,還有大量的村鎮,直接用「CHINA(中國)」命名。要是按這幫蛆蟲的邏輯,都是在辱華?中國人都應該抵制?

我只能說這些蛆蟲,和這些蛆蟲的擁躉,實在是蠢到極點,自卑到極點了。

視頻來自知乎網友@何解毒(連結:https://www.zhihu.com/zvideo/1285277811809075200)


在這幫蛆蟲的眼裡,世界永遠是「非黑即白」,只要是美國這樣的「敵對勢力」崇拜的、喜歡的,中國人統統要棄之如敝履,否則就是恨國,就是在「遞刀」,就是在「裡應外合」。

照這個說法,美國人愛喝牛奶愛吃牛肉,中國人就不能喝牛奶不能吃牛肉了?

哦哦,這幫蛆蟲就是這樣想的,所以張文宏醫生建議早餐喝牛奶吃雞蛋,就被扣上了一頂崇洋媚外的帽子。


因為美國有人紀念李文亮醫生,所以中國人就不應該紀念了?

什麼混帳邏輯!

這幫蛆蟲,如果不蠢死,沒有天理。

反智邏輯3、紀念李文亮醫生是別有用心,是在攻擊體制,在搞事情,要搞亂中國。


說實話,為什麼會有這個邏輯,我是一直都沒想明白,只能說這幫蛆蟲的腦迴路實在是太過清奇。


李文亮醫生是黨員,在公立三甲醫院工作,在醫護一線染疫殉職。


人們紀念李文亮,紀念一位體制內的英雄,從哪裡能看出來是在攻擊體制?

人們自發的在李文亮的微博下留言,傾訴、絮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從哪裡能看出是要搞亂中國?


人們紀念李文亮,是在向一位如鄰家哥哥般的平凡英雄致敬。

事實上,國家也在向這樣的平凡英雄致敬,所以才會授予李文亮醫生「烈士」的榮譽(一同被授予烈士榮譽的還有江學慶、劉智明、柳帆、夏思思、黃文軍、彭銀華等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所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李文亮「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人們紀念李文亮,是在紀念被這場該死的疫情奪走的生命,也是在對這場疫情的反思。

國家也在進行這樣的紀念和反思,所以武漢警方撤銷了對李文亮的訓誡,並就執法中的錯誤向李文亮家屬道歉;

所以國家衛健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豁免制度,對於誤報疫情線索的個人或單位,不予追責。

反思,是一個國家和社會不斷進步的關鍵能力之一。


李文亮的不幸去世,讓大家很悲傷。人們對他的淳樸紀念是一種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在心懷善意,前來悼念一個逝去的好人。

但蛆蟲不這樣想,他們滿腦子都是「鬥爭」。

在蛆蟲的眼裡,生活中處處都是政治,到處都是別有用心的敵人和正在被敵人利用的人。無論什麼事情,都是在下一盤大棋,背後都有陰謀。

這幫蛆蟲,就這樣帶著一群無腦子的擁躉,成天無事生非,興風作浪。

前段時間,美食博主王剛發了一個揚州炒飯的視頻,都能被上綱上線,罵成是別有用心,有「隱喻」,是「處心積慮」,「罪大惡極」。

莫名其妙的被罵上熱搜,無論是王剛本人,還是一眾圍觀群眾,都一臉懵逼。

這幫蛆蟲,就這樣用自己的是非觀,去解構整個世界——只要看不慣的,就統統都是敵人。


蛆蟲們喊著愛國的口號,幹的全是禍害國家的事情。他們打著維護社會穩定繁榮的幌子,成天造謠惑眾,顛倒是非黑白,煽風點火,挑動社會情緒,惟恐天下不亂。


中國有句老話:「做人不能喪良心。」疫情還未結束,就開始公然侮辱一位在醫護一線染疫犧牲的烈士,這是在喪良心。


直到今天,這些蛆蟲們對李文亮醫生的侮辱攻擊,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如果國家不出手制止的話,這種攻擊,還將會繼續。

令人傷心難過的是,從微博的評論區來看,正有越來越多的人被這些蛆蟲的鼓譟所蠱惑,分不清是非黑白。


不能讓蛆蟲們的謬誤肆虐橫行,必須堅決予以駁斥。

所以我寫下這篇文字,期盼看到我文字的讀者,洞悉真理,不要上了他們的當。


烈士的英魂,不容玷汙。我們曾經為這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徹夜難眠,今天,我們也不能容忍,有壞人給善良的李文亮醫生噴上一身髒水。

良知和正義的人們,不能把未來的世界,讓給這幫為非作歹的蛆蟲。


相關焦點

  • 一些「反智邏輯」值得警惕
    2019年,沿著流浪大師佝倭的背影,只要藉助一縷折射的微光,就能感知到:這是一個反智時代
  • 反智 美國的今天 中國的明天
    美國普通百姓如此反智只是教育兩級分化產生的嗎?錯 我認為是過度商業化造成的。商家為了銷售自己的產品,培養腦殘粉的結果—特別是電影電視行業。為了營收為了收視率,拍出來的電影電視劇越來越反智越來越沒有底線。以林雨申 趙露思最近大火的《我,喜歡你》一個霸道總裁愛上一個漂亮的女廚子。如此反智的電視劇居然收視率非常高。霸道總裁沒見過美女,還是沒吃過好菜。如此反智的設定,如此喜歡追劇能不腦殘嗎。
  • 當反智的阿貓阿狗混成精神領袖......
    我之所以不想提這個公號的名字,是因為這些反智的阿貓阿狗的公號,我平日裡從來就不關注,即不關心他們鬧過什麼笑話,也從不批駁他們說過的蠢話。熟悉北遊的讀者都知道,我一直認為研究垃圾為什麼是垃圾,是件極為無聊、浪費生命的事情,有時間多看有營養的東西,難道不香嗎?非要挑著屎滿世界告訴別人,這是臭的,請問,你是有多閒?
  • 《老友記》:不是反智,而是理想
    有人說,老友記反智現象嚴重,我不以為然。我想《老友記》不是反智,而是理想。有人感受到的「反智」,其實是因為過於理想帶來的不真實感。現實中沒有如此理想的朋友戀人,也沒有隨時隨地都可以去喝的咖啡。喜劇源於生活,但生活的本質要沉重的多。
  • 夢見蛆蟲爬到身上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蛆蟲爬到身上好不好
    夢見蛆蟲爬到身上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蛆蟲爬到身上好不好夢見蛆,是發財的預兆。如果夢見的蛆不是很多,幾條的話,那是你最近有些小財要到手。夢見屍體上布滿蛆,目前進行中的事情將迎來成功而在財產上獲得大利。
  • 解讀臺灣「名嘴」反智背後的臺灣政治現實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任何一個著眼看世界的人不能忽視的成就,「名嘴」們既然可以成為「名嘴」,我相信其中絕大多數人是有眼睛的,並且有合格的智商做出必然的判斷,可他們為何還有如此反智的言論?
  • 有些美國人為什麼那麼反智?
    有些美國人為什麼那麼反智?今年的新冠疫情後,美國反智和反科學的現象出現爆發,並且和美國政治分化同步。皮尤中心最新的民調顯示,有63%的共和黨支持者認為新冠疫情是被誇大的,而民主黨支持者中,只有14%認為疫情被誇大(上圖)。即便川普確診新冠肺炎、白宮暴發疫情,仍未能動搖大多數共和黨人的看法。
  • 飯圈是如何走向反智的?
    前者是那種走火入魔、耽溺於幻想的個體,比如跟蹤偶像的私生飯;後者就更為常見了,他們是群氓中的成員,幼稚、反智、瘋狂、盲從。在國內,我們對於「歇斯底裡的群眾」一點都不陌生。他們動不動就跳腳,一個番位就可以撕得天翻地覆,動輒對發表不同意見的路人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等。追星本該是追求美好,把偶像當成抵達美好世界的「中介物」,怎麼就徹底走向反面了?
  • 「反智」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老外認為5G跟病毒有關
    按理說,在如今全球科技發展都進入鼎盛的時候,起步早的歐美國家應該走得更遠,但奇怪的是,它們反而湧現出了更多的"反智"者。今年很熱門的"反智"一詞在國外,有一個叫"反智"的詞今年是相當火爆,顧名思義,反智就是反對智慧、反對智商與權威、反對科學,而它具體的誕生還跟幾件事情有關。
  • 美國反智傳統的淵源(上) ⊙孫隆基
    近來參加了一場讀書會,閱讀霍夫士達特(Richard Hofstadter)的《美國的反智傳統》(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該書臺譯本剛面世,而不少人對川普現象也不無困惑,乃有此議題。我是主講者之一,不足一小時,言猶未盡,因此在這裡繼續發揮,期待這個討論在場外能持續。
  • 明星火鍋店又被曝出現:蝸牛+防腐劑+蛆蟲
    今天,在某平臺據網友提供消息,由著名演員陳赫所主導開張的火鍋店賢合莊被曝出吃到蛆蟲、蝸牛、防腐劑等等問題。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個出現蛆蟲的火鍋鍋具上確實寫著陳赫火鍋店的名字對於,陳赫火鍋店出現了蛆蟲問題,可以看到有工作人員也是對這個情況拍了視頻取證,也不知道後續是如何處理的。
  • 進口巧克力竟爬出蛆蟲!門店:梅雨天正常現象
    「哎呀,蛆蟲已經出來了,我看到了。」結果拆了八顆,竟然五顆裡有蛆蟲,少則1條,多則2、3條,讓人看了直犯噁心。仲女士回憶,4月20日她花了469元從聞綺巧克力新天地門店買了這袋巧克力,一直套袋放在茶几上。在巧克力中吃出蛆蟲後,仲女士就與聞綺新天地門店協商處理,他們表示由於近期上海處於梅雨季節,巧克力長蟲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 由於主人的疏忽,狗狗身上被蛆蟲鑽出了一個個洞
    一個獸醫在網上分享了他治療蛆蟲的視頻,狗狗Sebastian 被養它兩個月的新主人帶來看醫生。醫生注意到狗狗很痛苦,特別是碰到發炎的地方,身體就會蜷縮。狗狗的背部有一大塊糜爛發炎的皮膚,醫生發現Sebastian 身上長了蛆蟲。
  • 浙江夫妻在麵館吃出蛆蟲,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人看呆……
    飯菜裡吃出蛆蟲別提有多噁心了5月26日下午杭州一位顧先生在蕭山的一家麵館用餐夫妻倆點了一份椒鹽排骨慎點當記者趕到現場時桌上的飯菜還沒收拾有蛆蟲的那份排骨就在碟子裡可是正當記者想進一步了解情況時一系列的鬧劇
  • 469元買的VENCHI巧克力爬出蛆蟲 商家卻怪梅雨天
    「哎呀,蛆蟲已經出來了,我看到了。」結果拆了八顆,竟然五顆裡有蛆蟲,少則1條,多則2、3條,讓人看了直犯噁心。仲女士回憶,4月20日她花了469元從聞綺巧克力新天地門店買了這袋巧克力,一直套袋放在茶几上。在巧克力中吃出蛆蟲後,仲女士就與聞綺新天地門店協商處理,他們表示由於近期上海處於梅雨季節,巧克力長蟲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 知名品牌巧克力爬出蛆蟲,店家:正常現象
    但如果在巧克力裡吃出了蛆蟲,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家住上海的仲女士反映,自己是一名巧克力的忠實愛好者。4月20日,她花了469元在新天地的聞綺(VENCHI)巧克力門店買回一包巧克力,卻在6月20日發現,這袋巧克力生蛆了,而且她和家人都吃過了。
  • 一個月遭三次蛆蟲事件 專家:海天味業食安問題或再衝擊市值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7日電 (張燕徵)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李先生說,平時的醬油買回來都是如此存放,但都沒發現有活蛆蟲,這次買的海天醬油,用了一周就長了蛆蟲。
  • 著名男星火鍋店出現蛆蟲?店家回應
    8月18日,有網友發布短視頻稱「由陳赫等明星投資所開的賢合莊火鍋被消費者吃出異物,鍋底不僅漂浮著蠕動蛆蟲,還吃出帶蝸牛的『大腰子』和防腐劑」。網曝賢合莊火鍋現異物8月18日,某抖音帳號曝出一段視頻顯示,陳赫開的火鍋店「賢合莊」鍋底漂浮著蠕動蛆蟲
  • 「我拒絕講任何反智的和違背我價值觀的東西」
    「我不喜歡任何標籤、人設 這些東西」 呼蘭的段子文本很強,而通過邏輯產生的笑點往往是其中的精髓。 呼蘭並不只是表演時才這樣,無論是寫程序還是平時的生活中,對邏輯的重視一以貫之。
  • 河南安陽師院餐飲中心回應「餐具現蛆蟲」:接到反映,正處理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河南省安陽師範學院竹園食堂餐具上存在蛆蟲,引發熱議。網傳動圖顯示,餐具上有多隻白色小蟲,正在蠕動。網傳安陽師範學院某飯堂餐具上有蛆蟲。來源:微博「我是落生」。10月22日上午,安陽師範學院後勤處餐飲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已接到學生反應,正在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