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一千個人便有一千個故事。
年輕時,嚮往轟轟烈烈、至死不渝的愛情。如今年紀大了,卻更感動那些歷經風雨、共渡滄桑的愛情。
所謂「深情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
因為自己寫過一篇《有一種夫妻,恩愛了半輩子,到老了卻互相嫌棄》的文章,有讀者給我來信,說自己的父母並不是這樣,正好相反:他們認識了一輩子,直到老了,才愛上彼此。
讀者叫小荷,為了方便大家的閱讀,以下用第一人稱敘述。
我的父母,是五十年代的人,他們屬於半包辦婚姻,媒人和父母早就內定好了兩人,沒有見面,沒有商量,直接安排了相看、納禮、成親。
甚至沒有去當時的公社辦理結婚證。
我的父親身形高大、面容憨厚,不善言辭,內心卻倔強無比,認定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我的母親有些黑瘦,不高,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不柔情似水,自尊心極強,脾氣略暴躁。
生活中,他們兩人,一個一聲不吭、摔門走人;一個一點就著、破口大罵。
在我的童年記憶裡,他們無數次爭吵、無數次提出要離婚、分開過。
他們吵架,摔東西,驚動了左鄰右舍趕來相勸和看熱鬧。
他們冷戰,同一個屋簷下各過各的,可以幾天都不聞不問不說話。
作為兒女,小時候的我們幾乎沒有見過兩人溫情脈脈的時候。
他們互相嫌棄,看不上對方。唯一達成共識的一點就是:賺的錢統一由我媽保管,用於養育子女和維持家庭開銷。
記得我媽曾經說過:你爸對誰都好,家裡這些親戚,還有他的那些朋友、夥計,個個都可以掏心挖肺。唯獨對我不好,認識他這麼多年,真是受夠他了。
老爸也表露過同樣的心聲:天天這樣吵來吵去,還不如一個人過,舒心。
就這樣,他們別彆扭扭地過了三四十年,然後子女長大了,他們老了。
我們離開了家,外出上學、工作、在城裡買房、定居。
有時候會很擔心:家裡那老兩口,不知道吵成什麼樣了?
於是每每回家探望,卻驚奇地發現:老了,老了,兩人卻愛上了彼此。
這實在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或許是一生風雨同舟走過的情義升華了,又或許是老來互相依靠的生命所需?
總之,兩人之間再沒有爭吵,有的只是默契和依賴。
菜園裡種的都是我媽愛吃的蔬菜,因為我媽老了開始習慣吃素;院子裡晾曬的都是我爸喝的菊花、金銀花和中草藥,因為我爸時常犯咽炎和氣管炎。
早上我爸去晨練,我媽必跟著,說是怕老頭子摔著。
晚上我媽去跳廣場舞,我爸也要去,說回來天黑,路不好走。
過年過節,我們給錢,我爸說:不要給我,我從不經管錢,都給你媽,讓你媽存起來。
他們甚至手牽著手出去溜達,竟不排斥調皮的外孫給他們買的情侶服,他們不會單獨留宿某個子女家,他們日出同作,日落同息。
交談時,我媽仍然口若懸河,可我爸再也沒有反駁和無視,他只是靜靜地聽,仿佛一個忠實的臣子在虔誠地等待他的女王發號施令。
他們哈哈大笑地向子女撒嬌:「老頭子壞得很!」「老婆子越來越粘人!」
真的,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久違的愛情,非常美麗。
以上就是小荷父母的故事,雖然很平凡,不過是有些人認識了一輩子,到老了才愛上彼此。
可我依然很感動,夕陽裡的愛情又怎樣?依然那麼紅,那麼絢麗。
愛過,就不後悔;愛過,就不枉此生!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