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過,微信裡到底暴露了你的哪些「真相」,你肯定不知道。
1月9日,《2018微信年度數據報告》公布,每一個數字都超扎心的……
微信一天:睡得更晚、起得更早
2018年,微信用戶的一天通常從早上7點半開始,睜開眼的第一件事不再是起床洗漱,而是打開朋友圈先點一圈贊——作為「點讚之交」,每一條朋友圈都不能放過。
晚間20點成為「視頻通話時間」,給父母發個語音視頻報平安,漂泊在外的你,是不是也會這樣做?
2018年,通訊錄裡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2018年,你應該睡得更晚了,深夜23:30,你可能正躺在床上刷著「睡前朋友圈」或是各種新聞軼事,徹底刷新完畢、再也沒有一條「新鮮的」才能安心入睡。
2015年「微信一天」vs2018年「微信一天」
「00後」最愛「捂臉」,你呢?
現在,打開你的任一微信對話框,找到「常用表情」,記住它們,接下來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看微信表情如何準確暴露年齡
「00後」最愛
「90後」最愛
「80後」最愛
「70後」最愛
55歲以上的叔叔阿姨們則鍾愛
網友表示……
這些「小彩蛋」,相當真實…
「00後」喜提「冰糖少年」稱號
當下,還有什麼煩惱不是一份甜品能解決的呢?如果有那就兩份啊!
而這,成了「00後」生活的真實寫照,2018年,每個月支付冷飲和甜品的「00後」人數,相比2017年增長230%。
如果說女人是水做的,那「00後」大概就是冷飲和甜品做的了……
經歷人生轉變的「90後」
從2015年到2018年,「90後」或許是生活變遷最為巨大的一批人。
工作日睡不醒,休息日起不來,寧可沒有蟲吃也要做「晚起的鳥兒」,成為「90後」的新標籤。
而「90後」的閱讀偏好也從「娛樂八卦」逐漸向「生活情感」偏轉,還沒做好準備,「禿頭危機」、「中年危機」卻好像都不遠了……
「北廣深」吃貨最多,卻不是最捨得為吃花錢的
深夜裡的一頓外賣,被很多人譽為「治癒般的存在」。在微信上,北京、廣州、深圳三座大城市收穫「吃貨榜」三甲。
但最捨得為「吃」花錢的卻不是這群大城市的「吃貨們」,而是溫州、佛山、東莞的小夥伴。
請問,你是哪裡的「吃貨」。來「戰」嗎!
2011年,微信提出口號「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
2018年,7年過去了,微信真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了嗎?
相信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