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的槍炮,從MG15到MK108,淺談二戰德國空軍中小口徑航空槍炮

2020-12-24 書劍雜談

對於喜歡螺旋槳戰鬥機的讀者朋友來說,二戰期間的航空槍炮是二戰空軍戰機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二戰時期各國戰鬥機正是依靠各種性能不一、口徑不同的航空槍炮在空中展開激烈的空中搏鬥。為了讓讀者朋友對螺旋槳戰機時代的航空槍炮有更清晰的理解,本文將選取其中部分典型型號進行大致介紹。

航空機炮是螺旋槳戰機的主要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螺旋槳戰鬥機最後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各國也研發了大量各種型號的航空槍炮,因為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可能一次性將其全部介紹完整,因此本文先選取二戰時德國空軍航空機炮中,30毫米及以下口徑的中小口徑航空槍炮進行介紹

從7.92毫米到15毫米——5種主要的德國航空機槍

第一個上場的是MG15航空機槍,該槍是德國一戰軍工企業復興的產物之一,屬於由MG30機槍衍生而來的產物,因此該槍的外形和大家所熟知的MG34通用機槍十分相似,加上二戰中後期部分MG15航空機槍從飛機上拆下來並安裝上兩腳架作為步兵機槍使用,因此常常被人混淆。

改裝成步兵機槍的MG15

德國空軍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MG15航空機槍,除了戰鬥機上正常使用的型號之外,還有使用75發馬鞍式彈鼓的自衛機槍型號,主要提供作為俯衝轟炸機的後座機槍或者轟炸機的自衛機槍使用。

使用MG15進行訓練的機槍手

該槍的射速在每分鐘1000發左右,但是7.92毫米的口徑限制了其威力。隨著戰爭中後期盟軍戰鬥機防護能力的加強,MG15航空機槍也逐漸退出德國空軍一線裝備行列。

第二款航空機槍則是MG81航空機槍,該槍同樣是7.92毫米口徑。雖然MG81是以MG34通用機槍為基礎改裝而來的,不過考慮到MG34通用機槍和MG30機槍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MG81航空機槍也可以看做是上文提到的MG15航空機槍的後輩。

MG81航空機槍

德國空軍認為MG15航空機槍重量偏大、射速偏慢、同時馬鞍式彈鼓也限制了其持續火力,因此才開發出了MG81航空機槍來取代MG15航空機槍。MG81航空機槍同樣是作為俯衝轟炸機的後座機槍和轟炸機的自衛機槍使用,同樣也在戰爭中後期被改為步兵機槍使用。

雙聯裝的MG81航空機槍

MG81航空機槍的射速提升到了1600發每分鐘,同時改用彈鏈進行供彈,提升了火力持續性。為了進一步提升火力密度,德國空軍在實戰中經常將兩挺MG81航空機槍並聯在一起使用,用以增強自衛火力密度。

第三位德國空軍航空機槍選手是MG17航空機槍,該槍和MG81航空機槍一樣,都是用來替代老式的MG15航空機槍的。不過MG17航空機槍並不是其他機槍的變型槍,而是直接在MG15航空機槍的基礎上改進了上膛機構等部件而來的。

MG-17航空機槍

該槍的使用範圍很廣,德國空軍著名的Bf-109戰鬥機、Fw-190戰鬥機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都有使用該槍的記錄,該槍也參與了從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包括「海獅行動」到「巴巴羅薩計劃」等德國各種重大軍事行動。

MG131型13毫米航空機槍

第四位航空機槍選手則是MG131型13毫米航空機槍,德國空軍研發該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當時德國空軍各種7.92毫米航空機槍殺傷力不足的缺點,因此MG131航空機槍不再使用傳統的7.92毫米口徑,而是使用了全新的13毫米口徑。

該槍使用的各種13X64毫米規格彈藥

除了口徑增大之外,MG131航空機槍有APT、API和HEI-T等多種彈頭,同時彈頭裝藥量在當時各國大口徑航空機槍中也是屬於比較多的。因此,雖然MG131航空機槍使用的是13X64毫米規格的彈藥,但是其對當時大多數戰鬥機的殺傷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最後登場的航空機槍是MG151/15航空機槍,屬於MG151系列中的15毫米口徑系列。關於MG151/15是該定位為航空機槍還是航空機炮存在一定的爭議。二戰期間關於航空機槍/機炮的劃分除了熟知的20毫米之外,還有13毫米這一標準。因為20毫米這一標準更為主流,因此本文也仍然將MG151/15劃入航空機槍行列

MG151/15航空機槍

MG151/15使用的是15X96毫米規格的彈藥,擁有穿甲彈、燃燒彈等特殊彈種,其穿甲彈在300米距離上能夠輕易擊穿18毫米厚的裝甲板。因此,除了用來進行空戰之外,德國空軍也經常用MG151/15航空機槍執行對地攻擊,打擊盟軍的輕裝甲目標。

從MG FF到MG213C——德國空軍的20毫米航空機炮系列

按照德國空軍原本的計算,13毫米的MG131和15毫米的MG151/15用來對付一般的空中目標已經足夠用了。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盟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都逐漸加強了自己的裝甲防護能力,為了獲得更好的毀傷效果,德國空軍開始研發並裝備各種20毫米系列航空機炮。

全金屬戰鬥機的防護能力逐漸增強

MG FF航空機炮是德國空軍在二戰時裝備的第一款20毫米航空機炮,Bf-109戰鬥機、Fw-190戰鬥機均有使用該炮的記錄。該炮是瑞士厄利孔 FF F型機炮的衍生型,而厄利孔 FF F機炮又是一戰時德國貝爾20毫米航空機炮的衍生品,典型的出口轉內銷產品。

該炮為彈鼓供彈,火力持續性並不好

MG FF航空機炮後坐力較小,按道理適裝性會更好。但是MG FF航空機炮採用的是彈鼓供彈,供彈量比較少,單門炮的攜彈量大概在60發-90發之間。此外,如果是安裝在機翼上,還會對機翼外形造成一定影響,德國空軍對其性能並不是十分滿意。

MG151/20和MG151/15系出同門

為了取代MG FF航空機炮,德國空軍很快研發並開始裝備MG151/20航空機炮。MG151/20航空機炮是在上文提到的MG151/15航空機槍的基礎上通過擴大口徑、改用彈鏈供彈等方式改進而來的。因為使用的是20X82毫米炮彈,加上彈頭更重,因此MG151/20炮彈的飛行速度只有700米/秒左右。

MG151/20改用彈鏈供彈

除了傳統的穿甲彈、曳光彈等彈種之外,MG151/20航空機炮還裝備了一款M-shell航炮炮彈,這是一種爆殼彈,最多能夠裝22克炸藥,因此殺傷力很強,曾給盟軍的戰鬥機部隊和轟炸機部隊帶來了巨大的殺傷。

最後一位登場的20毫米機炮是MG213C型20毫米航空機炮,是戰爭後期出現的產品,僅製造了15門。MG213C還有一個30毫米的變種,稱為MG213型航空機炮,兩者稱謂相似,比較容易被混淆起來。

MG213C航空機炮

在戰爭後期,德國航空部要求開發出一款初速1000米每秒,射速1000發每分鐘的20毫米航空機炮,這已經大大超出了傳統20毫米航空機炮的性能。因此,毛瑟公司決定設計一款轉膛航空機炮,通過將航炮閉鎖系統的線性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來提升航炮射速,最終成果就是MG213C型20毫米航空機炮。

MG213C的工作過程

雖然MG213C並未在德國空軍中大規模使用,但是在二戰結束後,包括美國、英國等國在內均或多或少得到過一部分MG213C航空機炮的技術資料,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戰後轉膛航空機炮。從這點上來看,MG213C航空機炮也可以算作是一代經典型號了。

從MK101到MK108——30毫米航炮系列

一般來說,20毫米航空機炮已經足夠使用。但是當時的德國空軍除了擔負攔截同盟國戰略轟炸機部隊之外,還需要擔負繁重的對地支援任務,因此毀傷性能更強的30毫米航空機炮應運而生。

被MK101擊穿的KV-1重型坦克炮塔

MK101是二戰德國空軍裝備的第一款30毫米航空機炮,這款航空機炮穿甲能力優秀,能夠在300米距離上擊穿75毫米厚的裝甲板,考慮到大部分二戰坦克相對薄弱的頂部裝甲,這個穿深水平已經能夠對絕大部分盟軍坦克造成威脅了。

使用30彈鼓型號的Hs-129型攻擊機

MK101最大的問題是持續作戰能力不佳,通常使用10發彈匣供彈,德國空軍的Hs-129型攻擊機還曾採用過30發彈鼓的型號,雖然彈藥量增加了,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飛行員還是經常以短促點射的方式來使用該炮。

MK103航空機炮

MK103航空機炮是MK101航空機炮的升級型號,強調了空戰性能,採用了氣導式結構和電擊髮結構,在初速、射速、射程和威力等指標上均有較大的提升,整體重量比MK101型航空機炮輕了20%左右,適裝性更強。

「軸炮」設計

MK103航空機炮還有一款加長版,通過延伸炮管長度以便作為「軸炮」來使用,二戰時的蘇聯和德國均有大量飛機採用「軸炮」設計,這種設計在當時的歐美戰機上比較少見。

MK108航空機炮

MK108航空機炮是二戰德國裝備的一款重型航空機炮,作戰目標是當時同盟國各種防護能力較強的重型轟炸機。該炮使用30X90毫米彈藥,初速只有540米每秒的水平,但是毀傷能力明顯,單發即可重傷一架單引擎戰鬥機,5發就能夠擊毀一架重型轟炸機。

德軍通常將幾種航空機炮混搭使用

MK108航空機炮只有63公斤重,原因是身管不長,這也是該炮初速低的原因之一。在戰爭後期,隨著盟軍戰略轟炸機部隊對德國本土轟炸頻率的增加,大部分的德軍戰鬥機,包括著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都安裝了MK108航空機炮。

結語——分工明確的德國中小口徑航空槍炮

德國空軍的中小口徑航空槍炮體現出了非常明確的分工合作概念,這點在30毫米航空機炮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在對空、對地性能無法較好平衡時,德國選擇分別發展對地強化型和對空強化型,並據此開發出了種類繁多的配套彈藥。

德軍通常採用多種航炮混搭的方案

多種航空槍炮混搭是二戰中後期德軍戰鬥機的明顯特徵,彈道性能更好的20毫米機炮用於對付單發戰鬥機,而彈道性能較差,但毀傷效果更佳的30毫米機炮則專門用來截擊重型轟炸機和地面坦克等高防護目標,這種靈活搭配使用方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確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果。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空軍的編制及指揮體系
    在二戰時期,各國的航空兵部隊雖然存在差異,但在作戰編制上大體相似,以3~4 架飛機組成的飛行小隊為最小的戰術單位,而在戰略層次上組建相當於陸軍集團軍的大規模航空兵團,作為最大的編制單位
  • 為什麼膛線是槍炮身管的靈魂?它是如何發展的,又有哪些分類?
    對叱吒江湖的線膛槍炮來說,膛線就是靈魂。沒有它,槍炮就只是發射筒。我們偉大的祖先發明火藥後,火器就蓬勃發展起來。南宋時期,我國就有霹靂炮了。元朝時青銅火炮廣泛應用,成為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火炮之一。火藥傳到西方,促進了歐洲技術大發展。14世紀,歐洲出現了早期前膛槍和發射石彈的火炮。早期槍炮都是滑膛的,發射圓形實心炮彈、榴霰彈等。
  • 一二戰逞威傲視歐陸,臥薪嘗膽重振雄風,德國空軍發展簡史
    德國空軍(Luftwaffe)作為二戰時期德國武裝力量中與陸軍、海軍並立的第三大獨立軍種,其成立的時間比較晚,直至1935 年希特勒政府宣布廢除《凡爾賽和約》之後,先前處於秘密狀態的德國空軍才得以公諸於世。
  • 二戰德國空軍的軍服品鑑
    責編:Southland導讀德國人在軍服設計上取得的成功不亞於他們在戰爭中獲得的勝利,德式軍裝的美觀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而德國空軍的制服在二戰德軍中尤其魅力獨特,兼顧了美學上的觀賞性和作戰勤務的實用性,成為德國空軍外在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 影評:《珍珠港》電影史上最昂貴的槍炮與玫瑰
    迪斯尼公司籌拍的戰爭愛情巨片《珍珠港》講述了二戰期間,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的這段歷史。這部影片迄今為止是好萊塢成本最高的大製作,它打破了《鐵達尼號》1.1億美元左右的預算。據悉,《珍珠港》在北美地區上映僅4天就取得了751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
  • 空戰王牌到職業間諜,二戰德國空軍上尉庫賓斯基的起伏人生
    說起二戰德國的王牌飛行員,熟悉二戰的朋友可能會列出一大串耳熟能詳的名字,但瓦爾特·庫賓斯基(也譯為克魯平斯基)這個名字,或許了解的人並不多,他在二戰中共擊落敵方飛機197架,與哈特曼等頂級王牌相比尚有差距,但也絕對屬於王牌飛行員的範疇,他與哈特曼有著特殊的關係,在二戰後又同屬西德空軍,庫賓斯基還成為西德空軍司令,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資料。
  • 1945年德國最後服役He162噴氣式戰鬥機德國空軍的最後絕唱
    提起二戰的德國空軍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是德國空軍那一個個神話般的戰績,這和當時德國空軍擁有著世界上最頂尖戰技的飛行員是密切先關的,這是德國空軍的立身之本,其次是德國空軍所裝備的戰機型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型號之一,德國擁有著強大的工業能力和科技開發能力這讓德國在二戰初期裝備的F109
  • 一戰後的德國空軍:被協約國強制解散,十幾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文/寂寞的紅酒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戰爆發後,德國軍隊橫掃歐洲,勢不可擋,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一個照面就被德國人幹掉了。而德國人之所以能在二戰初期橫掃歐洲,最大的依仗就是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德國的裝甲部隊和強大的空軍。
  • 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擁有空軍,為何二戰德國仍擁有讓人膽寒的空軍
    德國被迫籤訂了凡爾賽條約,該條約不僅禁止德國對法國設立防禦線,而且還禁止德國擁有空軍,當時該條約籤署後,德國還繳納了巨額賠款,所有軍備都受到了限制,軍隊不能超過30萬人,海軍也有了重大限制,而且他們不允許擁有空軍。
  • 為何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好像並不強?不列顛空戰幾乎打光後備力量
    二戰前期的時候,德國在歐洲戰場上可以說是大發神威,幾乎席捲了整個歐洲,很多人都對德國的閃電戰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對於德國的空軍卻沒有太多的了解,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德國空軍實力一般。
  • 【704之聲】槍炮、病菌與鋼鐵
    胸懷大海 點亮讀書——#青年說#系列第3期 《槍炮、病菌與鋼鐵》《槍炮、病菌與鋼鐵》是一本獨特而又有趣的歷史學著作。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學者試圖解釋這個問題,一部分學者從人種學說的角度出發,試圖將文明的差異歸因於人種的「優劣」,結果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危險的嘗試,這些學說往往不經意間成為殖民主義者對其侵略行徑進行掩蓋粉飾的工具,甚至為二戰中法西斯分子的種族滅絕政策提供了部分理論依據。
  • DNF手遊槍炮師裝備怎麼選 槍炮師裝備選擇推薦
    在DNF手遊中裝備是遊戲的重要主體,可以說在遊戲中裝備是重中之重了,每個職業的裝備選擇都是有所差別的,不少玩家在升級過程中面對眾多的裝備不清楚該怎麼選,那麼DNF手遊槍炮師裝備應該怎麼選擇呢,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各位玩家吧,希望可以幫到各位玩家。
  • 二戰時期德國的黑科技有多牛?
    二戰時期,各國在科技方面都很拼。誰在科技上優先,誰就有可能主導戰爭的結局。比如美國完成了原子彈,本打算執行「玉碎」計劃的日本直接就慫了。但二戰時期在「黑科技」方面研發出最多的,恐怕就要屬納粹德國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戰時期德國的黑科技有多牛?
  • 以色列德國空軍歷史性飛行 飛越「慕尼黑慘案」發生地 達豪集中營
    8月19日,以色列與德國空軍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聯合飛行。參加此次飛行的有以色列空軍的F-16C/D戰鬥機、灣流G-550預警機,以及德國空軍的「颱風」戰鬥機。五機編隊首先飛越菲爾斯滕費爾德布魯克空軍基地(Fürstenfeldbruck),這裡對於德國和以色列都有特殊的涵義,1972年「慕尼黑慘案」就是在這裡結束的。德國空軍派出攝影師乘坐飛機,記錄下這次歷史性的飛行。隨後,聯合編隊還飛越了德國腹地。
  • 槍炮玫瑰ReadingAndLeeds遲到演出只有半小時
    儘管在Reading And Leeds音樂節開始之前,音樂節主辦方一再強調槍炮玫瑰樂隊不得遲到,但是他們還是比預計時間遲到了一小時才到達演出現場,槍炮玫瑰樂隊只在Reading And Leeds音樂節的舞臺上表演了半小時。 據悉,8月27日當晚槍炮玫瑰樂隊到達舞臺的時間是晚上十點半左右,他們被答應表演半小時。
  • 飛行少年軍校華麗轉身 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應運而生
    中國空軍網(崔波 李乾陽)7月23日上午,空軍招飛局廣州選拔中心與武漢六中簽訂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建設協議
  • 【空軍篇】二戰德國空軍野戰師簡談+造型科普
    這些部隊一開始以團為單位組建——被稱為空軍地麵團——地麵團的主要任務是保衛機場和後方,以減小陸軍的壓力。但空軍地面部隊因為種種原因,表現欠佳且在有限的前線作戰中損失慘重。其中,主要原因有地面作戰訓練不足,軍官缺乏陸戰教育與經驗,以及部隊缺乏重型武器。
  • 鋼鐵,病原微生物,槍炮
    在一無所有之前學習走路學習跑步座頭鯨出水金字塔爛尾玫瑰 極光 花火鋼鐵 病菌 槍炮李宇春《人間樂園》我覺得把「鋼鐵 病菌 槍炮」這三個意象融入歌詞非常巧妙,這句歌詞必然來源於人類學家Jared Diamond的同名經典科普書。Jared Diamond是地理決定論的堅持者,所謂地理決定論就是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決定了當地人馴化種植農作物的情況。在歐洲,人類放棄採集捕獵,定居躬耕,與此同時,糧食生產的穩定將一部分人從農業活動中解放出來,非農人口在城邦聚集並且在這裡完成社會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