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矽業全球龍頭「蜀山傳」 | 光伏匠心榜②

2021-01-08 世紀新能源網

作者 / 時玉豐

來源 / 華夏能源網

編者按:伴隨著平價時代悄然已至,

光伏產業

競爭也從拼規模向拼品質、拼效率轉變。從矽料到矽片,從電池片到組件,從

逆變器

到電站整體運營,

光伏

全產業鏈都面臨著從「粗」至「細」的高效制勝考驗。尤其是決定著光伏未來發展空間的系統高效,更需要全行業齊心協力、多方協作, 以生態之力共赴平價之約!

在追逐高效制勝的道路上,光伏上中下遊產業鏈上有哪些企業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它們在做怎樣的布局、都推出了哪些殺手鐧產品?哪些技術和產品能夠代表著未來方向?系統高效引領下,光伏企業需要如何做好協同生態創新?為共同探尋平價時代的高效制勝之道、挖掘引領未來的匠心與匠品,華夏能源網特別推出《光伏匠心榜》大型報導。

現推出第2篇:《通威股份:矽業全球龍頭「蜀山傳」》

詩語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曾幾何時,在多晶矽產業風起雲湧的世紀之初,實力弱小、三頭在外的中國光伏企業要趕上國際巨頭,被認為是「難於上青天」的一件事。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奇峻險遠的中國西南地區,日後會跨界而入一家企業,真就借蜀道而發展成為全球龍頭——通威股份(SH:600438),從漁業起步進入光伏的地道川企,用13年時間書寫了讓人稱奇的「蜀山傳奇」。

截止目前,通威已建成了超過8萬噸/年的晶矽產能,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0%。今年11月,通威股份更是與隆基、天合等行業領先者強強聯合,共計8萬噸矽料新項目相序布局落子,牢牢站穩其作為矽業龍頭的領先位置。

在競爭殘酷、歷經多輪洗牌的晶矽行業,通威憑藉與眾不同的核心競爭力,續寫著矽業龍頭「共創·共享·共贏」的新傳奇。

從能源轉型大計到中國「30·60」碳目標的提出,中國已成為全球綠色能源發展的領軍者。光伏產業,是中國完成碳目標的底氣所在;光伏企業,則是背後的實力支撐。在中國向世界遞出沉甸甸的綠色名片時,通威等一眾龍頭企業貢獻著力量。

跨界而來,矽業初成

中國光伏產業歷經20餘年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越:從曾經「三頭在外」到現在擁有完整產業鏈,並實現了中國光伏製造業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裝機量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量世界第一;核心原材料晶矽生產佔全球產量的60-65%,佔據絕對市場主導權。

這一中國矽料產業進化史,也是通威的成長史。「逶迤巴山盡,搖曳楚雲行。」通威股份用耐心與耐力,一步步做成了矽料全球第一。

時針回到千禧年,通威在飼料領域開疆擴土之餘,在積極尋找著下一個風口。2002年,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進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就讀EMBA,畢業以後連讀DBA工商管理博士。他畢業時的博士論文題目為:《各種新能源比較研究與我國能源戰略選擇》。

「新能源產業將會有更好的未來,光伏產業是新能源的最佳選擇。」彼時,在劉漢元心中,已經點燃了對光伏產業的嚮往。

2004年,通威股份敲響上市鐘聲步入資本殿堂。三年後,劉漢元念念不忘的新能源夢想終於有了迴響:2007年5月,通威聯合四川巨星集團在樂山共同投資設立四川永祥多晶矽有限公司,進入光伏產業的上遊業務——多晶矽。

永祥股份專注產品質量

2008年上半年,通威完成1000噸/年多晶矽項目建設,業務重心開始向新能源產業傾斜。彼時,正是處於矽料供不應求的高位階段,通威的光伏初戰順風順水,新能源業務產品營收與利潤同步齊升。

但是,從2009年開始,全球金融危機讓光伏產業遭受重創,多晶矽價格從4、5百美金一公斤的高位狂瀉不止,大量晶矽企業宣告破產。2011年,歐美針對我國光伏產業的雙反打擊接踵而至,多晶矽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好不容易熬過金融危機倖存下來的矽料企業,再度哀鴻遍地……

面對這一波又一波的衝擊,通威並沒有輕易放棄,而是靜心等待著市場價值的理性回歸。這一時期,通威適當收緊了多晶矽產能投資,保持並加大技術投資以等待形勢反轉的時刻。

2015年3月,永祥第四次冷氫化節能技改取得成功,成本做到了行業領先。2016年,通威股份完成了對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的重組購併,加碼矽料產業。到2016年,通威的多晶矽產能已達1.5萬噸,整個光伏新能源業務實現了59.18億元的營收。趁著我國光伏產業國內市場大發展的東風,通威的矽料產業布局終於等來了雲開月明時刻。

至2019年,通威高純晶矽實際產能已超過8萬噸/年,其中單晶料佔比達9成,順應著單晶電池主導光伏市場的大趨勢。在2020年初,通威更是拋出了新的矽料擴產計劃,其下屬永祥股份規劃未來3-5年建成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雲南保山三大高純晶矽基地,2023年多晶矽產能預計達到22萬-29萬噸。

從籌謀抉擇到落地實幹,從韜光養晦到勝利回歸,從起於一隅到矽料龍頭,通威在多晶矽賽道上篳路前行,最終在這場長跑競賽中跑到了最後,拿到了走向下一個時代的「船票」。

雙核加持、行業領先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矽料產業的江湖,遠比表面看上去兇險,並非誰都可以邁過險峰走向坦途。

在行業發展初期,多晶矽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準入門檻較高。在經過殘酷競爭走過「擁矽為王」時代後,矽料的成本構成和利潤水平都已經透明。只有能夠控制好品質與成本,並形成為規模化產能的企業,才有勝算的可能。

四川是水電資源大省,截止2019年,水電裝機8196萬千瓦,水力發電量3249億千瓦時。預計到2025年,四川水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6億千瓦。預計在2023年第四外送通道建成前,四川水電將一直存在富餘。晶矽光伏產業是典型的高載能產業,其中高純晶矽生產中電力成本佔生產總成本的40%以上,拉棒切片電力成本佔生產總成本的20%左右。四川完全有條件依靠水電資源優勢,採用全流程清潔能源生產,有效解決豐水期電力過剩問題,同時讓晶矽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

四川優異的自然資源稟賦,再加上通威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以及特有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這是很多競爭對手比不了的核心競爭力。

精細管理出強大執行力。這讓通威快速行動、快速落地,緊緊抓住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機會。近三年,通威在矽料建設領域開啟了「通威速度」模式。2018年伊始,通威樂山高純晶矽項目一期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在2019年底,實現了項目全部產能投產,使得通威的矽料年產能邁上了8萬噸的臺階!

雲南通威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開工儀式

行至2020年,通威在平價上網前夕加快了產能提升速度。雖然遭遇疫情黑天鵝,但通威上下高效執行,樂山二期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以及雲南保山一期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已開始建設,有望再次刷新項目的交付記錄以及企業總產能記錄!

管理此外,技術上的不斷創新,也是通威保持在矽料領域領先身位的奧義所在。

在矽料領域,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已經過四次技改升級,並積累了多件國家專利。目前,通威高純晶矽可全面滿足P型單晶、甚至N型單晶需求,並達到電子級晶矽標準,真正實現高純晶矽「中國製造」。

最令人敬佩的是,通過自主研發的「永祥法」生產工藝,通威的高純晶矽產品關鍵性雜質元素純度達99.999999999%(11個9)。小數點後每一個9的增加,都是通威真金白銀的高額研發投入,以及科技團隊嘔心瀝血研發的結果。科技創新加持下的通威高純晶矽,不僅滿足光伏產業需求,更開始向電子級高純晶矽進軍。

「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技術突破口。未來,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在成本上,我們還將繼續有一些新的突破,而且更有競爭優勢。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高純晶矽的世界級龍頭企業。」永祥股份董事兼首席技術官甘居富在接受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採訪時表示。

共享共贏,共赴未來!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只有大眼光的高手,才能改變一個江湖的格局,進而成為武林中的一面旗。

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莊嚴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重大決定獲得歐盟及世界各國的廣泛肯定。中國這一承諾有力提振了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中國的底氣源於光伏產業1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近十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從一路追趕、齊頭並進,到全面超越歐美日韓等光伏強國的華麗轉身。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光伏產業也成為中美兩國產業對比中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絕對優勢產業。

當前,為應對內外部複雜局勢,中央提出了「雙循環」經濟發展新格局,而作為「中國名片」之一的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則被認為是典型的「雙循環」範例。從曾經「三頭在外」到現在擁有完整產業鏈,核心原材料晶矽生產佔全球產量的60-65%,核心設備幾乎全部實現國產化。1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光伏產業「內循環」成效顯著,已經實現了「三項世界第一」:中國光伏製造業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裝機量世界第一、中國光伏發電量世界第一。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204.3GW,連續五年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新增裝機量30.1GW,連續七年居全球首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和消費國,2019年中國的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67.3%、90%、77%、72%,出口額達到200億美元。光伏將成為當前及未來促進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生力軍。

在這樣的背景下,通威在擴產上如此大手筆且信心十足,靠的不僅是眼光與膽識,更重要的是你中有我、深度合作的共贏模式!通過合資合作、深度綁定,通威打造出了矽料業務上極其穩固的「朋友圈」。

通威股份與天合光能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今年9月10日,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兩家公司將通過專業化發展和深度合作,共建光伏產業鏈;而後的11月17日,戰略協作落地,通威股份下屬永祥股份、通威

太陽能

分別與天合光能籤署合資協議,以 65:35股比共同投資年產 4 萬噸高純晶矽項目(40億人民幣、年產 15GW 拉棒項目(50億人民幣)、年產 15GW 切片項目(15億人民幣、年產 15GW 高效晶矽電池項目(45億人民幣) ;同時,天合光能每年將向合作項目公司大單採購,2021~2023採購矽料7.2萬噸。

9月25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正式宣布與隆基進行戰略合作,雙方彼此優先採供矽料基礎上,還實現了矽料項目的共同參股。11月12日,雲南通威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開工儀式在雲南省保山市工貿園區昌寧「園中園」隆重舉行。此項目,便是通威與隆基共同參股合建。

11月11日,通威旗下永祥股份首屆客戶大會舉行,通威特別以「共創·共享·共贏」作為大會主題,並表示,當今社會分工高度精細化,在最專業的領域做最優秀的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在光伏行業發展過程中,通威一直倡導專業分工、相互協作的行業生態,並一直堅信,行業未來的發展一定應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為你好、你為我好的良性健康的生態。企業只有做專做精做強,最後才能做大。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尊重,相互成全,相互認同,優勢互補,才能構建更好的行業生態,才能獲取更大的行業利益和價值,才能真正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通威表示,在此理念之下,當好晶矽生產的「車間主任」,生產優質優產的電池片,成本更優,質量更好,服務更到家,讓行業更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這是通威的定位。以「合作、共贏、互惠、協作」的原則,與行業同仁戰略攜手,是通威的首選和始終堅持的理念。未來,通威將繼續全面參與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打造,為全行業提供優質優價的產品,與全行業攜手共進,差異化參與,錯位競爭,實現行業持續健康穩定協同和高效發展,共同推動全球能源革命。

劉漢元帶領通威,在矽料江湖與群雄聯手,用絕對實力上演著一場新「蜀山傳」!屬於中國光伏矽料企業的、走向「世界級」巨頭的精彩旅程,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高翎資本看上的通威股份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光伏平價上網的時代已經到來 ,而國內光伏產業歷經多年發展已呈現出向龍頭集中的趨勢,目前來看,只要沒有重大技術的變革出現,這種競爭格局在未來5年還是發展趨勢。在光伏產業鏈眾多熱門企業中,《藍籌企業評論》發覺通威股份(600438.SH)的特點鮮明。
  • 特斯拉加碼,光伏行業需求全球共振,龍頭股後勁可期丨牛熊眼
    2020年國內光伏需求有望大幅反轉,疊加海外持續景氣,2020年全球需求有望同比增長30%。推薦國內戶用光伏龍頭正泰電器、BIPV開拓者隆基股份,建議關注特斯拉太陽能瓦片玻璃供應商亞瑪頓、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分布式逆變器企業錦浪科技等。
  • 股東對賭臨期,風口上的亞洲矽業lPO成敗幾何?
    ▲國內主要多晶矽料生產企業的單晶用料比例據中國光伏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多晶矽有效產能為46.6萬噸,在全球產能佔比為69.0%;我國多晶矽產量達34.2萬噸,同比增長32%,佔全球比重達到67.3%,連續七年位居全球首位。
  • 光伏行業加速上行 關注細分領域龍頭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隨著疫情影響消散、全球光伏投資熱情高漲,產業鏈龍頭產能擴張,在行業需求提升中有望持續受益。「光伏迎來平價時代,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行業將加速上行。」國元證券分析師彭聰表示。根據IRENA數據,2019全球光伏電站LCOE成本降至0.068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發電成本0.066美元/ kWh,全球逐步進入平價時代。中歐日韓紛紛發布碳減排目標或者規劃,美國或將重回巴黎協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加速上行。
  • 央視《大國重器》欄目走進通威 記錄中國光伏自主創新崛起樣本
    7月22日―24日,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導演組一行蒞臨通威考察。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熱情接待,通威集團副總裁黃其剛陪同接待,通威股份(600438)董事、永祥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段雍,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凡先後陪同節目組考察。
  • 特斯拉開始進軍光伏 這些行業龍頭股要知曉
    通威股份(600438):   通威股份>作為國內光伏龍頭,目前已擁有8萬噸矽料,以及20GW電池片產能。公司發布了2020~2023發展規劃,目標成為全球能源龍頭企業。公司當前電池產能 20GW,已經全球第一。
  • 又見光伏龍頭籤長單,多晶矽歷史將重演?
    作為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隆基股份 (601012.SH) 無疑是行業最大的買家,和隆基籤約合同無疑相當於抱上了大腿。 12月14日晚間,新特能源 (01799.HK) 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下稱隆基矽材料公司)籤署了採購協議。
  • 高瓴158億入股疊加碳中和政策紅利 隆基股份漲停後勁兒有多大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高瓴資本在入股通威股份(600438.SH)後,再次殺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今年前三季度,隆基股份營收為338.32億元,同比增長49.08%,扣非歸母淨利潤為60.14億元,同比增長76.35%。碳中和政策紅利12月21日,在龍頭股隆基股份帶動及「碳中和」政策利好下,光伏板塊全線大漲。
  • ...產業崛起助力——記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宗冰
    今天,有一群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他們紮根西部,同樣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使我國新能源產業引領全球,屹立在世界之巔。宗冰就是他們中的一員。2004年宗冰畢業於清華大學,與許多懷揣夢想的80後一樣,他也有自己的夢想:為世界提供清潔能源。2005年宗冰加入當時全球光伏行業龍頭企業無錫尚德,次年創建無錫尚德矽材料實驗室。
  • 豪擲158億入股隆基股份 高瓴加碼光伏賽道
    作者: 胡嫿溦  [ 隆基股份(601012,股吧)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格為77.65元/股,本次轉讓價格略高於該股價的9折,接近隆基股份歷史高位。 ]  高瓴資本大手筆布局光伏領域,以158億元的代價,受讓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6%的股權,躋身隆基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 大北農、通威股份、登海種業、隆平高科,誰是農業突破老大?
    通威股份,主要從事生產、銷售飼料及飼料添加劑。 當然通威除了農業之外,光伏業務也佔據了半壁江山。 今年三季度,營收超316個億,利潤超33個億,同比增長超48%。
  • 通威股份籤下兩筆銷售長單,預計利潤37億元
    四川在線記者 彭瑀珩11月18日,通威股份連發兩份籤訂重大銷售合同的公告,預估三年將產生利潤合計約37億元。通威股份稱,其下屬公司與天合光能籤訂重大銷售框架合同,擬約定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間,天合光能向通威股份下屬公司採購多晶矽合計約7.2萬噸。
  • 光伏蝶變,「碳中和」打開未來;發電成本還有50%下降空間
    如果要評選今年的明星概念板塊,光伏必定位於前列。光伏行業龍頭,隆基股份今年以來漲幅超230%;陽光電源漲幅近500%;中環股份漲超110%。2009 年至 2010 年期間,在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市場回暖,國內則推出4 萬億元救市政策。當時,我國掀起了一輪光伏產業投資熱潮,然而2011年末歐債危機的爆發使全球光伏產業增速放緩,又遭遇歐美地區的「雙反」調查,我國的光伏製造業一度陷入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下滑的窘迫境地。
  • 光伏矽料或已成緊缺戰略物資 價格上升已啟動 這些個股受益明顯!
    近日光伏概念股強勢上漲,核心個股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均突破新高。那麼板塊哪些分支還有機會?興業證券分析認為,2021年光伏需求仍將維持強勢,矽料系戰略物資,最緊缺環節,具體分析如下。二、79%矽料產能已有長單鎖定需求方面預計2021年光伏新增裝機需求160GW,同比+30%,對應組件需求170-180GW,對應矽料52-55萬噸。
  • 聚焦 |臺灣東森新聞臺聚焦通威「漁光一體」
    4月18日,臺灣東森新聞臺記者走進江蘇揚中通威環太「漁光一體」項目進行綠色農業專題攝製,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通威股份首席水產專家吳宗文等領導熱情接待
  • 高瓴資本放大招 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 最新持倉股票名單曝光
    摘要 【高瓴資本放大招 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 最新持倉股票名單曝光】12月20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籤署股份轉讓協議
  • ...有色金屬行業周報:有機矽價格持續走高 建議關注矽業龍頭合盛矽業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有機矽價格持續走高 建議關注矽業龍頭合盛矽業(603260):近期受醫療衛生用品、紡織服裝出口訂單增長推動,有機矽需求旺盛,價格持續上漲,下遊企業因擔憂價格繼續大漲採購積極性較強;上周浙江中天發生安全事故,企業停車時間預計較長,疊加近期個別矽企有停產檢修計劃
  • 隆基股份漲停 高瓴資本浮盈35億元 光伏第一股香在哪?
    轉讓完成後,李春安持股比例降為3.4%,將退至隆基股份第六大股東,而高瓴資本將晉升為第二大股東。   這並非高瓴資本第一次入股光伏企業。此前另一家光伏巨頭通威股份(600438.SH)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59.83億元的項目中,高瓴資本便現身其中,認購資金近5億元。   不難理解,高瓴資本看中的是隆基股份行業地位及高速增長的業績。
  • 全球視野看待光伏產業,補貼退去,中國光伏龍頭仍將穩固
    中國光伏產業的全球地位:在理解光伏產業鏈之前,一定要從全球視野來看待。否則很多朋友容易想:去掉補貼,光伏什麼也不是。過去20年以來,中國的光伏產業從野蠻生長,在補貼退坡的時候,才真正崛起了全球的光伏的巨頭。從尚德、到漢能、再到隆基,中國的光伏產業經歷了血與火、狂歡與落寞、暴富到破產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