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9句話,太有道理

2020-12-22 騰訊網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

就辦多大的事

庚子年

冬月初六

編輯: 雲上文化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從古代流傳到今天的那些話,句句都是智慧。

老祖宗留下的這9句話,看清了人性,說透了人生。

01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喜歡搬弄是非的人,更容易惹是生非。

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辦多大的事。

踏實做事,遠比搬弄是非有用得多。

忍得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

少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少管些事不關己的閒雜,你的生活也會更加安寧。

02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臨喜臨怒看涵養,飯品酒品看人品。

酒氣上臉,利字上頭,人的本性在這兩件事上暴露無遺。

有的人不會喝酒,又愛逞能,喝醉以後醜態百出;有的人醉酒之後不多話,不給別人添麻煩。

醉酒之後有分寸,錢財上面拎得清,才是能幹大事的人。

03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難得者兄弟

人要回報父母之恩,珍惜手足之情。

這世上,只有家人會毫無保留地愛著我們。

剪不斷的是手足之情,割不斷的是血脈至親。

家人,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最應該被我們善待的人。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家之肥也。」

父子之間感情篤深、互相信任,兄弟之間同心同德、齊心協力。

一家人手牽著手,奔著好日子一起努力,家業才能興旺發達。

04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孟子言:「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對父母的態度,不僅關乎一個人的良心,更關乎一個家庭的風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為人不把父母孝,隔代子孫照樣行。

你如今怎樣對待父母,你的孩子全都看在眼裡。

當你老了,他們也會這樣對待你。

05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和誰做朋友,真的很重要。

交朋友,就是要交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的人。

朋友之間互相切磋,對人生大有益處。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人伴賢良品自高,與優秀的人同行,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06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忠言不一定逆耳,良藥未必就苦口。

真正耿直的人,也會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如果有人總是用言語刺傷你,不要一味忍讓,以為是自己多心。

更不要輕信別人表現出來的正直,需得防備他人背地裡存了壞心。

也就是常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心隔肚皮,一定要慎之又慎。

07

用心計較般般錯,退後思量事事寬

《菜根譚》裡說:「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做事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貪小便宜吃大虧。

太過執著,反而容易錯過。

想開了,退一步,放下了,讓三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08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做人不能太老實,對誰都掏心掏肺。

和別人說話,要留有餘地,別把心裡想說的全部說出來。

但凡一件事,關係到別人一生的名譽,即使是親眼所見,也不能輕易說出去;但凡有一句話,有損自己的德行;即使是酒後戲言,也要閉口不談。

09

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做人做事,算盤不要打得太響。

人活一輩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曾國藩說:「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

太過圓滿,就會開始走下坡路。

樹大易招風,時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

小富即安,給人生留點未盡的意思,未來的日子才會有盼頭。

你點的「贊」和「在看」,雲上君都喜歡

雲上文化團隊招募

原創作者&朗誦主播

期待您的加入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說不完的畫裡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 戳上圖識別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咱們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看似簡單,但是卻非常有道理的名言。當我們感到困惑或者迷茫的時候不妨拿出來看一看,以便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過人」,老祖宗說的話,有道理嗎?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用到過俗語,對於俗語有人很相信,也有人產生懷疑。俗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之談,農村裡的老一輩人就會比較相信。俗語有很多,也是應用廣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過人」這句俗語,對於其中的含義,有沒有了解過,會認同老祖宗的說法嗎?
  • 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說得很有道理
    我國文化上下五千年,關於生活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生活的智慧,都藏在一些俗語或者諺語當中。 關於家庭生活,有這麼一句俗語:「一家不容三姓人。」這是來自老祖宗的告誡,說得也是非常有道理。
  • 俗話說「地形方圓,吉宅好田」,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農村老大爺以前科技沒有現在發達,老百姓的耕田種地,婚喪嫁娶,建宅修房等,都會有一些經驗之談。在平常的生活中或者遇到什麼事,一些有年紀的老人不會跟你講什麼科學道理,他們會拿一些俗話、諺語和你說事,講道理。比如經常掛在嘴邊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事還沒說,就先在氣勢上壓你一頭啊。或者在最後撂上這麼一句,就算是給你總結了。
  • 老祖宗告誡:人生一世,記住這4句話,教你看透人性,看穿人心!
    這些都是老祖宗們在經歷了困難和挫折總結出來的智慧和道理,經過幾千來的沉澱漸漸演變成了中國文化,這些經驗智慧最終被發掘整理編製成一本《智囊全集》,一經問世,就風靡全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直以來被後人們奉為處世聖經。內容涵蓋了禮儀道德、典章制度、風物典故等方面,幾乎無所不包。
  • 老祖宗的婚配觀:「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有何道理,靠譜嗎
    漢代才女卓文君曾作《白頭吟》一詩,詩中留下千古名句——「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表達了作者對真摯愛情的嚮往之情!老祖宗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源於以下三點原因:首先,之所以會有說法,是基於男女在心理年齡上差異。根據科學研究,男性的心理年齡要比他的實際年齡普遍小二到三歲,而女性的心理年齡則比她的實際年齡普遍大二到三歲,這就使得實際年齡相同的男女往往會在心理年齡上相差四到五歲!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
  • 一個人處在人生巔峰時,謹記老祖宗這三句話,方能把握人生未來!
    人生在世,有低谷時期,就會有巔峰時刻,當一個人處在人生巔峰時,我們要謹記老祖宗留下的一些古訓,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從高處走向低谷,家庭和事業才會蒸蒸日上。然而道理人人都懂,真正做起來,就很少有人能夠把持住,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從前人古人的古訓中,拿來鑑賞一番,畢竟有些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話語和智慧,是經過了時間以及無數代祖輩留下來的,存在一定有他的道理。俗話說,鋒芒太露容易招致災難,這是跌過跟頭的老祖宗用血的教訓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忠告。
  • 老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處事準則
    我們的老祖宗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歷史傳統文化,還給後人們留下了非常多與為人處世相關的俗語老話,他們留下來的很多為人處世準則、道理都十分精闢,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領悟學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則這樣的經典語句,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句話。「得饒人處且饒人」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與人相處,能饒旁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 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雖然在農村,你感覺不到繁華,感覺不到熱鬧,但是農村的空氣卻是非常清新。農村的空氣自然,沒有什麼汙染,而且,在農村會讓你整個人特別放鬆。在農村,村民之間的關係也都相處得特別好。
  • 「女子無才便是德」,老祖宗的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
    這句話出自明朝文學家陳繼儒先生所著的《安得長者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然後他對這句話又註解道:「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留下的講究,啥意思?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老祖宗留下的講究,啥意思?中我國傳統節日中,春節可以說是最盛大的喜慶的節日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外出求學和工作的人,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回家過年。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團圓飯,這樣一年到頭才算完整。對於春節這個傳統節日,也有很多的講究。
  • 老祖宗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啥意思?有無道理?
    老祖宗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啥意思?有無道理?福氣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東西,無論是去寺廟還是在春節張貼福字都可以體現這一點。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身體安康,然後財源滾滾闔家歡樂。但是在古時候很多人覺得活下來都是一種福氣,為此還有一句俗語流傳下來。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
  • 「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深意?為何不能到頭?
    有道理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或多或少的接觸幾句俗語,俗語是充滿生活智慧的語言,它也是老祖宗智慧經驗的總結,雖然看上去平淡無奇,但是當你用心去品讀,定能悟出很多的生活道理。可以說農村的俗語包羅萬象,涉及方方面面,有很多俗語都是關於夫妻生活的至理名言,要知道婚姻是每個人幾乎都會經歷的事情,無論是小女孩還是小男孩,從小就會對愛情有著美好的期待,因此在農村有很多關於夫妻之間的俗語流傳。農村有句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很多人都會奇怪,為什麼太恩愛的夫妻很可能不會一起走到白頭?難道不是越愛越好嗎?
  • 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古語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看完解釋,你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古語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看完解釋,你會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俗話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儘管在現代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著名科學家,文學家,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我們中國古代也有很多的名人,他們做出的許多貢獻直到現代都影響著我們,比如四大發明。
  • 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這句話大家肯定都聽過,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個人不能從外貌上判斷。只有相處久了,才能認清對方。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易經大全》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易經》,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
  • 有沒有道理
    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而這俗語有關於面相的、有關於生活的、還有關於天氣的,但是來說,無論是何種俗語對我們的生活都有太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