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四部電影,從首日的票房成績來看,都表現不俗。第一天的票房排名為《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
目前《姜子牙》已經具有突破首日3億票房的趨勢,相比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後文簡稱:《哪吒》)的首日票房1.44億,《姜子牙》也已經輕鬆的打破了此前的紀錄。
作為國慶檔四大巨頭中的唯一一部動漫電影,《姜子牙》的首日票房成績,確實撐起了繼《哪吒》之後,整整14個月的影迷期待。
然而,上映第一天,口碑卻與《哪吒》相差很遠,《哪吒》上映時,幾乎很難刷到差評,影迷評分,都是清一色的4分往上。然而,《姜子牙》的口碑卻呈現了冰火兩重天,好評和差評幾乎存在嚴重的分水嶺。
作為一個《哪吒》的死忠粉,說實話,《姜子牙》這部電影確實讓很多人期待了整整14個月。除了《哪吒》電影最後對《姜子牙》的實力安利,還有這14個月以來,兩個IP之間的頻繁互動,《姜子牙》確實是2020年,觀眾繼《哪吒》之後最期盼的一部國漫大作。
相信無數影迷和作者一樣,都是帶著粉絲濾鏡,進入影院看了這部《姜子牙》。說實話,感覺自己看了個寂寞,劇情缺乏戲劇張力,全片靠特效死撐。
要是沒有《哪吒》這部電影,《姜子牙》至少能打4分,但和《哪吒》對比起來,《姜子牙》最多只能拿到3分。這不禁讓人思索,《姜子牙》相比《哪吒》來說,到底差在哪兒?
在《姜子牙》開播前的幾個月,片方就發出了二維和三維的特輯,用來宣傳電影在特效方面,投入了多少心思。如果動漫電影只看特效,那去年在《哪吒》之後一個月上映的2D動漫《羅小黑戰記》,也不可能拿到8.2是高分。
不偏不倚,《姜子牙》的特效,確實到到了國漫目前天花板的級別,但劇情卻似乎撐不起影迷等同於對《哪吒》的厚愛。給出高分評論的觀眾,認為前半段劇情進展緩慢,但後半段的節奏卻起來了。
對於很多才看了20分鐘就想走的觀眾而言,《姜子牙》在劇情的設計上,確實是比較失敗的。無論後半段劇情有多可人,但前半段的失敗,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拉低觀眾對整部電影的心理預期。
雖然姜子牙這個角色,很大程度上講究的是「耐心」,但強行要求觀眾也具有「耐心」,對於電影的廣大受眾群體而言,這確實的無理的要求。從商品和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消費者沒有義務為商品的瑕疵買單。
在角色塑造上,九尾妖狐和申公豹這兩個角色,雖然在人物細節上刻畫得非常細緻。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重要角色,活生生的變成了劇情中的「工具人」,九尾妖狐讓很多人觀眾看了寒毛直立,在昏暗的影院,這個角色變成得少兒不宜。
不結巴的申公豹,也完全沒有了靈魂,不會結巴的豹子,和一頭「畜生」有什麼兩樣?雖然申公豹的結巴和「成見」,都來源於《哪吒》,但《姜子牙》卻沒有很好的得以繼承,那《姜子牙》又怎麼擔得起「封神三部曲」之一的名號?
姜子牙和四不像的主角光環,確實值得多加一顆星的評價,但感覺《姜子牙》這部電影,還是沒有get到這個人物的精髓。這也導致了很多IP粉,質疑角色存在魔改的成分。
以上的點評,作為一個國漫愛好者,或許確實有點過激了。
本來想著國漫一路走來太不容易,確實需要鼓勵和支持。但思前想後,一味的鼓勵,只會讓國漫在敞開的大門口迷失方向。國漫確實需要鼓勵和支持,但也必須經得起批評和質疑,只有這樣,國漫在未來才有可能真正登上世界舞臺之巔。
所以,《姜子牙》這部電影,還真是「願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