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花
庾澄慶與伊能靜的兒子哈利已經18歲了,最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幾張自己穿著粉色紗裙的照片。
照片中,哈利身穿一件粉色透視紗裙,塗著桃粉色的眼影,脖子上還戴著一串白色珍珠項鍊,雖然是男生,但哈利五官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模樣十分俏麗嫵媚。
為了配合衣服的效果,哈利一會兒兩手託腮,一會兒手提裙擺,擺出各種妖嬈的造型。
在哈利還配文道:"FEMBOY ERRDAY FEMBOY 4EVER"(女性化男孩)。
哈利被曝出的女孩裝,引起了很大的熱議。
支持的朋友覺得「哈利是在做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模樣活著,且自得其樂,很可愛」!
可有人表示不理解,「感覺不舒服、辣眼睛、想吐」,並對哈利的性取向提出了質疑,甚至有人覺得他「變態」,揣測是不是因為家庭原因導致哈利變得「不正常」。
但對兒子的裝扮,他的父親庾澄慶與母親伊能靜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尤其是媽媽伊能靜,對兒子很是尊重,完全支持他做自己。
此前,在伊能靜個人社交平臺裡發的一則視頻動態裡顯示,哈利為媽媽的新歌編舞排練,很是認真。
哈利在後來的採訪裡坦言,媽媽伊能靜真的很尊重自己,支持他做自己。
我們也經常可以從伊能靜的動態中看到與兒子相處的點滴,用伊能靜自己的話說:她自己是屬於慈母式的母親,而庾澄慶則是嚴父,但是他們都很尊重孩子,支持孩子做自己。
今年生日和哈利高中畢業時,庾澄慶也曬出過兩張哈利的畫作。在之前,庾澄慶採訪時稱,哈利長大後有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對哈利喜歡的東西,庾澄慶也表示自己會儘量讓他去開心的玩。
因為伊能靜和庾澄慶都讓哈利自由地做自己,而從小被父母支持長大的哈利,也是十分優秀的。
他寫作、畫畫、跳舞、拍短片、寫小說、設計服裝、舞臺劇,但是功課從來沒有低於A,從小喜歡設計的他,更是考上了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和紐約帕森斯大學,並都收到了兩所院校的錄取通知書,而這兩所院校不是家裡有錢就能上的,而是要有真正的才華能被錄取的。
哈利不僅很有才華,他還很懂得尊重父母。
伊能靜再婚時,問哈利,如果他不想自己結婚,她可以一輩子不結婚,哈利告訴伊能靜,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覺得我不希望你幸福呢?
伊能靜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猶豫時,家人都不支持的情況下,只有兒子哈利對她說:「去吧,對我們來說就只是人生的四個月,可是對媽媽你來說,可能是下輩子新的開始。你支持我們做自己,我們也一樣希望媽媽不要為當媽媽放棄。」
這樣一個樂於做自己又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怎能讓人不欣賞呢?
前兩天,一男親戚家的女兒結婚,我這平時威嚴的男親戚,居然哭得像個孩子,讓我們都很動容。
男人不僅僅只有剛強,他也應有柔情和軟弱,這才是一個有血肉的人。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院士、倫敦藝術大學校長格雷森佩裡也很愛穿女裝,因為這一癖好,有人就假定他內心的女性傾向,但佩裡反駁說:「我是被當成男人養大的,怎麼會知曉身為女性的種種體驗呢?」
也就是說,佩裡根本不認為自己是性別認同出現了問題,相反,穿女裝不是因為把自己當成了女人,而是認為自己是十足的男性。
為什麼男性不能穿女裝呢?佩裡認為,是由於社會根深蒂固的刻板性別印象造成的。
性別角色是指人們依據自己的性別而呈現的一種性別特質,而性別刻板印象就是他人對你呈現的性別狀態、性別特質的一種評價,而這種固有的認知不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而改變。
比如,「女孩應該玩洋娃娃、化妝、談八卦,男孩的世界則充滿機器人、宇宙飛船、運動和競爭。」逾越了這一社會認知規範,似乎就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
但男性就應該只有一個模板嗎?在《男性的衰落》一書中,佩裡也指出:
所謂的男子氣概不應該是封閉的行為集合(比如男子氣概鼓勵男性自我拘束,這導致了男性十分容易抑鬱和孤獨),而是需要變革,涵蓋一些當下被普遍視為女性化的行為,而不是冠以「娘娘腔」之名,強迫每個男人只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他呼籲男人爭取「脆弱的權利」「弱小的權利」「出錯的權利」「相信直覺的權利」「猶豫不決的權利」「靈活處事的權利」「不因上述任何權利而羞愧的權利」。
因此,人類性別的多元化是其存在的必然,這樣的個體雖然不是主流,但應該得到尊重,而作為個體,其他個體能不能接受你,那是他的權力,而不管別人接受不接受你,只要你自己接受自己就可以了。
我想哈利之所以不在乎外界的目光,頻繁曬自己的女裝照,更是因為他喜歡自己,也一直接納自己。
人的一生中,都是在尋求自我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做自己,但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做了自己呢?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希望孩子快樂,希望孩子做自己,可是我們又懼怕世俗的目光。
而在這個世界上,99%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只有1%的家長能懂孩子。
於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植入太多自己和世俗的價值觀、自己童年的陰影和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有了孩子後,會不自覺地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或是自己的替代品,在和孩子一起的日子裡,變成了一場控制與反控制,往往雙方都傷痕累累。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哈利的父母庾澄慶和伊能靜對兒子穿女裝沒有回應,但他們用自己的生活給了另一種回應:
穿女裝、打扮成女性模樣只是他自己的喜好,我們尊重並支持。只要孩子的價值觀沒有問題,讓他去做自己就好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選擇釋放,有人選擇壓抑,但作為父母,真正的愛,不是傾盡所有給孩子,而是讀懂孩子的內心,照顧他的情緒,理解他的需求,點燃他的夢想,而哈利的父母做到了!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