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汐呱太娘
(本文是荔枝新聞劇獨社專欄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春天,是個治癒的季節。
可最近值得一看的片子,都挺致鬱的……
編劇們拋出的靈魂質問,觸及到了人性盲區:
——《我們與惡的距離》
殺人犯家屬下跪贖罪是理所應當的嗎?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德裡罪案》
該廢除死刑給殺人犯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嗎?
「重新做人」的前提是曾經得是個人,禽獸不配擁有人權。
《德裡罪案》的姦殺案罪犯原型,言語間毫無悔意。
殺人犯的家屬沒有罪,卻被鍵盤俠「處死」。
強姦犯被全民求誅,卻不知自己錯在哪裡。
監獄,讓壞人和這個世界變好了嗎?
看喪劇之所以胸悶,因為它如此真實,真實得無可奈何、無藥可救、無法逃離。
今兒要聊的這部暗黑系喪劇,怎一個「爽」字了得。
監獄裡那些靈魂沒救的人,就用精湛的醫術把他們的肉體也毀了吧——
《囚犯醫生》
海報裡醫生手中的止血鉗,鉗住的手術縫合線變成了捆綁犯人的繩子。
沒看劇的人,以為這是正義醫生懲治「社會吸血鬼」的故事。
結果開場五分鐘,大跌眼鏡——
監獄裡某女囚,進牢房跟領導視察似的,還有人給她鞠躬:
為她準備高級的海鮮料理,擦完的毛巾可以隨手扔在地上:
坐牢坐出了老佛爺微服私訪的排場……
什麼人可以在監獄裡如此為所欲為?
送分題:權貴。
女囚是貴婦一枚,大財團社長夫人,丈夫出軌,她直接僱人殺掉小三,手段極其殘忍。
案件震驚全國,媒體高度關注,輿論壓力加上證據確鑿,這無期徒刑是板上釘釘了吧?(韓國沒有死刑)
然而並不是。
竟然有【即使被判刑也能不坐牢】的特別規定——
刑期中止執行制度:從人道主義出發,如果服刑者有特定事由,繼續服刑顯得太殘酷時,經檢察官的判斷,可以刑期中止執行。
比如犯人被確診患有絕症,就可以不用坐牢了。
這種出獄標準,對普通犯人而言,是難以達到的,畢竟絕症也不是那麼容易得的……
但對有錢人而言,就另當別論了,花錢買通醫院開個假證明,出獄so easy。
這是有真實案例的:
一來二去,甚至作弊作出了「產業鏈」:
劇中的監獄醫療科長給富豪犯人「放水」,幫他們裝病申請刑期中止,保外就醫時再把這些富豪安排進自家開的醫院,從中賺得巨額「醫療費」。
在監獄醫療科長眼裡,犯人被像「客戶」一樣分類。
最低等的「狗毛犯人」是「無效客戶」,最高等的「虎毛犯人」是「VIP客戶」:
想不到吧。
這年頭能救富豪重刑犯一命的不是天價律師,而是囚犯醫生。
現在明白海報上那根繩的意思了吧?
綁緊or鬆綁,全看醫生心情。
惡人手中的刀只能把人捅進醫院,而醫生手中的刀卻能把人「捅」出監牢。
惡人和惡醫,到底誰更可怕?
當然了,造假的富豪犯人越來越多,檢察官也變得越來越不好忽悠了。
得絕症申請出獄,你得病得夠絕才行。
劇中貴婦被安排得的重病,叫做「範科尼貧血」,是一種罕見遺傳性貧血,容易引發白血病。
醫生的嘴,騙人的鬼,這番「學術性圓謊」,貴婦聽得都得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病:
光靠醫生一張無中生有的技術型巧嘴,還不夠。
不僅得聽上去病的不輕,還得看上去病的不輕。
醫生的執行力已經到位了,下面就看「病人」的執行力了。
需要配合的只有一點:
申請中止刑期,不但要有醫生開的證明,還得進行身體檢查,這也是最容易露餡的地方。
範科尼貧血該出現的病症,一樣都不能少。
這些病症可以通過人為手段「製造」,對自己狠一點就行:
吃甲亢藥破壞內分泌系統,每天睡眠時間不得超過2個小時,導致眼球震顫、血小板數值下降、每天流七八次鼻血。
為了確保立即出獄,得真的在猝死邊緣試探:
接受身體檢查之前,吃切斷交感神經的藥物,製造心跳停止的假象。
這位幫殺人犯脫罪的「惡魔醫生」是誰?
是男主角,羅以帝(南宮珉飾)
WTF……主人公竟然是個反派?!
這不符合劇本創作規律啊……
時間回溯到3年前,羅以帝不但不是「惡魔」,還是「天使」——
他是知名醫院急診中心的「王牌」,不但醫術好,還心善,經常自掏腰包給付不起醫藥費的窮人和乞丐看病。
甚至母親身患重病急需手術,也按規矩排號,絕不利用醫生的特權插隊。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正義和善良反倒成了葬送他職業生涯的「原罪」。
導火索是一場車禍——
財閥少爺李載煥,載著妹妹在路上飆車撒野,導致連環車禍。
車禍傷者被送到羅以帝所在的醫院,接受急救。
李載煥卻衝進手術室,讓羅以帝放棄正在做開顱手術的傷者,先為他妹妹處理臉上的輕微擦傷。
——「你是急診科技術最好的,我妹的臉你必須負責」
——「急診科服務的是急需救治的人,不是你妹的輕傷」
羅以帝絕不退讓,李載煥不依不饒,無理糾纏耽誤了顱腦手術傷者,最終搶救無效。
然而罪魁禍首李載煥不但免責,還以醫療過失造成患者死亡的罪名把羅以帝舉報進了監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你沒毛病?我可以給你編出毛病。」
諷刺的是,三年後這句話卻成了羅以帝的口頭禪。
三年前的牢獄之災,讓他上了醫院協會黑名單,只能在監獄裡給犯人做「夜診醫生」。
入獄期間,母親重病去世,母子倆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很慘了……
這一切都是拜權貴所賜,為什麼出獄後羅以帝反而幹起了幫權貴脫罪的勾當?
因為這個貴婦身份特殊,有利用價值:
羅以帝用中止服刑換她的一封推薦信,推薦他做監獄醫療科長。
那個對所有病人一視同仁的羅以帝已經死了,現在他是鈕鈷祿·以帝。
囚犯醫生,既治(療)犯人,也(整)治犯人。
作多了,總會有機會坐牢。
三年後,李載煥因吸毒被判刑。
財閥嘛,依舊是特權作弊體質:
被押送前往監獄的途中,故意製造交通事故,企圖用車禍重傷逃避坐牢。
然而當他肺裡扎著碎玻璃等待苦肉計奏效時,發現來「救」他的囚犯醫生有點面熟……
是鈕鈷祿·以帝沒錯。
有羅神醫在,想用重傷逃避坐牢是不可能的。
分分鐘手起刀落……把你治好。
我醫療劇裡胸腔穿刺術看多了,羅醫生是刺得最大力的……大寫的「公報私仇」,但是幹得漂亮!
從好人到黑化再到復仇成功,只用了60分鐘而已。
反轉之多、節奏之快,看得我眼皮子都抽筋了……
第一集拍出了大結局的感jio……
反轉又來了——
李載煥並不是羅以帝復仇的終極目標。
當初他遭遇牢獄之災的真正原因,其實不是被李載煥舉報的醫療事故。
而是被舉報後,法院查出他偽造診斷書幫某國會議員申請刑期中止。
當初又善良又剛的良醫羅以帝,到底因為什麼原因才幫忙作假?
既然是國會議員想要作假,誰這麼大膽敢檢舉揭發?
反正肯定不是有錢無腦的李載煥。
種種問題聚集到一個核心人物身上——
決定犯人能否成功作假的,監獄醫療科長。
當時的醫療科長宣民植(金炳哲飾),「統治」了監獄20年。
他在議員偽造診斷書一案中,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
這位經常半夜關掉所有監控,去牢房用針頭「馴化」犯人的「毒醫」,是什麼段位的狠人?
利用職務之便,撈了這麼多年油水。
宣民植怎麼可能輕易把這份肥差讓給「空降」的羅以帝?
想要搶奪監獄真正的「統治權」,就得徵服「VIP客戶」。
而幫他們中止刑期,是最誘人的籌碼。
以中止服刑為誘餌,幫富人們逃脫法律的嚴懲。
給他們鬆綁的同時,也是綁緊他們。
籤了偽造診斷書,就等於抓住了這些人的小辮子。
以暴制暴,有點臍帶編劇接下來怎麼變著花樣下黑手。
有個大膽的想法——
每次裝病申請刑期中止,都要以搞垮身體、在猝死邊緣試探作為冒險。
不知道羅以帝有沒有想到,這其實是個讓目標自殺的好方法:
醫療和法律,本是為了保護弱者和被害人,卻成了財閥和加害者的盔甲。
做善良的人,懲治不了壞人,得變得比他們更壞才行。
這是什麼令人絕望的黑色幽默?
耐人尋味的是——
作為諷刺社會現實的劇,《囚犯醫生》每集開頭都有【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的標註:
意思是現實中沒有原型,請大家不要多想?
然而我不信邪的百度了一下,發現不但有原型,還高度還原:
這大概就是【財閥的勢力到底有多大?】最好的解答:
諷刺財閥的電視劇,即使有原型,編劇也不敢承認。
《囚犯醫生》目前已播12集(30分鐘一集),眼見著豆瓣評分從8.8升到了9.1。
收視率破15%,一騎絕塵,吊打同期所有韓劇。
嚴格的韓國網友,預測它是水木劇第一:
中國網友預測它是今年三大臺最佳:
彩虹屁也放了,flag也立了,麻煩編劇別爛尾!別爛尾!別爛尾!
「有本事的羅以帝,走到地獄都吃香」,這是豆瓣網友說的。
「有演技的南宮珉,演壞東西最吃香」,這是我說的
說!你是不是每次演變態都是為了讓我更愛你一點!!
想看的同志,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囚犯」,你們懂的。
更多辣評盡在【劇毒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