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並沒有針對某首歌的意思,我是說,現在的所謂網紅歌曲,都是LJ!
我怕那些腦C吹、各種吹要來噴我,然後還不接受個人觀點評論,對著我說「你行你來寫」「不懂別BB」……等等此類的話,鍵盤對面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一直想說說這個事,各位哪聽哪了,如果得罪誰了,你自己解決,反正我也不會改,別把您憋壞了。
在過去的某天,開車的時候,收音機裡放了一首歌,歌詞開始是這樣的:一想到你我就嗚嗚嗚嗚嗚嗚…嗷嗷嗷嗷…然後,我就換了臺。回到家裡查了一下,在某平臺上播放評論分分鐘幾十萬上下!厲害!原來這首歌叫《芒種》,這是夏天要來的節奏,農民老大哥要開始收割夏熟的作物,再種下夏播的種子,可我看了一下歌詞…好像不是寫咱農民大哥的,後來看到官方有一段這首歌的創作背景: 天光雲影,於歲月中隱隱閃爍,有人於其中遇見死亡。……一堆不知所云的詞,看的我雲山霧罩,後來知道了,原來這首歌發表那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那也就是說,只要高興,叫春分也行,叫穀雨、寒露、清明、秋分、立冬……都行!!!!!
接著說,然後就是這首歌被冠以「古風」的標籤,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古風走來了!哈哈,但是我沒看出來古風,反而像鬼風!一想到你,我就夢見你,然後就燒紙,埋到柳樹下!柳樹據說有通陰之說,然後柳樹就把紙錢收了,再讓紙人騎著紙紮的電瓶車,帶著數額特別巨大的紙錢,給你想的那個人送過去,「開門,有你陽間快遞,請查收!」嚇人不?
到底什麼叫「古風」?打開唐詩,古風是縱橫四海的灑脫,是慷慨激昂的從容;翻閱宋詞,古風是金戈鐵馬的咆哮,是天高雲淡的雅致;讀讀元曲,古風天下家國的氣度,是悲喜交加的喘息!而不是你情我愛,為賦新詞的做作, 而且現在所謂的古風歌曲都是那種電子化合成的伴奏,加上一些不知所云的「古風」詞,配上穿著所謂的「漢服」畫著五代十國不倫不類的鬼化妝,像剛剛說的《芒種》,打著古風的旗號唱愛情,大妹子,大兄弟,既然節氣到了,你去種地吧!天天這裡一想到你就嗚嗚嗚嗷嗷嗷的,能促進單季作物快速生長還是咋的?
音樂雖然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但音樂本身真的是有門檻的,有三六九等之分,有的是陽春白雪,也就會有下裡巴人。您還別說,相比之下,《芒種》相比那些學動物叫的、念經的、抻著脖子喊的、自認為傷心像玻璃碴子的、要帶你上土耳其的、高燒40來度的等等等等等要高一個級別。自媒體流量時代,基本上都是網紅口水歌。各種綜藝捧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人唱著各種各樣的歌。過一個月就再也看不見有人放的那種。原來把一直不知道為什麼把某衛視叫做馬桶臺,現在發現真就是個馬桶,管你是屎是尿,直接一按,譁啦啦~
無論何時何地,打開手機上的傳媒軟體,或者在快餐店,理髮店,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歌~歌名就不說了,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同感,這樣歌聲音沒有一丁點穿透力,歌詞低俗到雲裡霧裡,歌手都在賣弄感情的,不是裝可愛就是扮酷,然後出鏡率又奇高,只要你想看綜藝,全是這樣的,任你上天入地,就在你耳邊嗡嗡嗡嗡~
不可否認這些歌有極強的市場佔有率和傳播率,靠著當下流行的社交軟體像病毒一樣傳播,狗子叫還是貓子叫的森女系迅速擴散,傳到你我每一個人的耳朵裡。不管阿貓阿狗,只要能賺錢,能被一群人用那六個喇叭的手機外放,能隨時隨地叮叮咣咣搖頭尾巴晃的就行!因為什麼?答:來錢快,能火!我相信這類歌曲的作者邊看著銀行卡餘額一邊想:「這也能火,太開心了,我要繼續這樣創作,反正好寫,哼點口水曲,歌詞配些不知所云的詞,再聲嘶力竭一些,要不就再嗲一些,哎呀呀,不火都難啊。」不一定所有的歌曲都是陽春白雪,但真不想我們的宮、商、角、徵、羽和幾千年的華夏文明變了味道!
當初某平臺火到數十億的播放使用的《XX愁》,被人扒出來抄襲了知名歌手等多人的作品,作者還上了某綜藝節目,結果被幾位樂壇有點分量的角給懟出來,根本就不懂樂理怎麼寫出來的歌,只得灰溜溜離開現場,從此銷聲匿跡,杳無音訊,寒江孤影,古德拜了!
現在的網紅歌曲還會問鼎各類音樂榜單,有位業內大咖直言現在的音樂榜的榜單力不能讓人信服,只要有網紅人士出了新歌,基本上就可以登頂榜首位置,即時這首歌讓你覺得像鼻涕。說得很對,現在的歌太爛了,為什麼現在一到大型的晚會,都在翻唱,都在說致敬經典,為什麼8、90年代,甚至6、70年代的歌曲,現在依然久唱不衰?不是致敬,他們實在是拿不出什麼上得臺面的作品。當各大平臺不斷推薦榜單TOP10的時候還以為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萬世流傳的大作,結果還是醜人多作怪。
中國其實有很多優秀的音樂,可是過分商業化導致優秀的樂隊轉型,因為在中國不商業沒活路,才做轉型。不僅僅是歌曲本身,就連唱這些的歌手,也被冠以「網紅歌手」,他(她)們衣著光鮮亮麗,個性十足,三教九流,南來的北往的,學校鐵路工廠的,開車炒股上網的,有賣煎餅烤冷麵的,街邊擼串吃米線的,搖身一變,都成了「名人」,可卻沒人記住人名!
隨之而來的還有網紅餐飲,那就對上號了,現在的作品基本上是快餐文化,像學狗子叫等這樣的歌都能火也就不奇怪了,更有一群群紅毛綠眼的粉絲們還能給刷到所謂排行榜第一名,各種平臺熱搜照樣最火。他們是真的覺得這樣的歌好聽到落淚,看這方面的所謂的歌的資料的時候,還發現了一首歌叫《FS炮》,嘖嘖嘖,您瞧瞧這名字,這讓我情何以堪,我寫著這段文字的時候都覺得不好意思,歌曲簡短,歌詞直白,最牛逼是幾乎歌下面都有好幾萬的評論:有故事的人才能聽懂這樣的歌!我想想,充其量這群人不過30來歲,我是沒有酒,但是,請你告訴告訴我,你有什麼故事,在哪打的FSP,是從小家庭不幸?或者半路輟學看盡世態炎涼了?還是什麼?來,對著鏡頭,說出你的故事!
常常會覺得現在的歌越來越難聽了,或者說不知道現在的歌在唱什麼,表達了什麼。這些歌有一個同性,旋律簡單重複,歌詞通俗押韻,容易記憶。但是收聽率再高,出鏡率再高,再搔首弄姿,再男娘女怪,再多的傳播,充其量也只是口水歌,只是商業包裝下的產物,永遠登不了大雅之堂。當下這樣的歌,我一首都沒聽過,嚴謹點說,沒主動去搜索來聽,我一點也不覺得遺憾,反而是覺得這是莫大的幸運,因為以前寫歌的人就像寫詩一樣用心,像林夕、易茗、羅大佑、張黎、喬羽、方文山等,而唱歌的人都是用心用感情唱的,不僅感動聽眾,也會感動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麼毛阿敏在唱綠葉對根的情意的時候在錄音棚裡痛哭的原因!以前的歌有自己的生命,有的像活潑調皮的孩子,有的像情竇初開的少女,有的像意氣風發的少年,有的像睿智深沉的老者。每首歌都可以讓我們找到一路走來時的軌跡,每首歌都讓我們在特定的時段有了醍醐灌頂般的感悟!這就是好的音樂高超和用心之地。
話又說回來,存在即是合理。如同一首歌裡唱的:「你愛吃炸雞我愛烤紅薯,你聽RB我愛重金屬,你愛刷微博我愛鬥地主,你有你的朋友圈我有重金屬……」音樂畢竟是一種多元的文化。而且,大多數人對音樂的包容性越來越高,就如當年的周杰倫的音樂,遭到很多批判質疑。而如今,相比之下,他的音樂變成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標杆。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又重現了鄉村音樂或重金屬音樂,而不再是流行音樂的時代了。所以現在我們要自己好好地去了解,什麼是歌曲,什麼是藝術,什麼是文化……
街邊的快餐再快,再花哨,也只是快餐,遠不及家常便飯,乾淨衛生,養胃養人!最重要的是,在家用心做出來的飯菜,溫暖,貼心,安穩!
該圖文內容本人已在其他媒體發表
《圖片及部分資料信息源自網絡,如有侵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