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故鄉成立傳承基地

2021-03-04 淳頤堂健康平臺
編者按:2020年10月31日,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在瀋陽正式成立,馮老向基地負責人中國醫科大學張杰教授頒發銅牌、贈書《經方醫學講義》,並殷殷囑託將胡老學術在其故鄉傳承廣大!11月1日在張杰教授等人陪同下,馮老參觀訪問了胡老年輕時曾就讀的瀋陽市第五中學(原遼寧省立第一中學),並在贈書扉頁上鄭重寫下此行的初心「緬懷恩師,做一代經方傳人!」

有關報導


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落戶中國醫大一院

北國·遼寧日報2020-11-01 09:38

10月31日,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成立大會在沈舉行,會上宣布該基地正式落戶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大會現場

胡希恕是我國近代著名中醫臨床家、經方家,出生於瀋陽,一生研究仲景學說,有著獨特的見解,其經方研究成就斐然,著有《傷寒論釋義》等多部著作,是所有中醫研究傷寒等經方學說的首選學術著作。

「此次成立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旨在深入挖掘傳承胡希恕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將其應用於臨床,惠及患者,並在省內乃至東北三省中醫界推廣學經典用經典,使中醫的傳統學術思想在創新與繼承中不斷發揚光大。」遼寧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綜合服務處處長張宏邈說,傳承基地的建立為瀋陽乃至遼寧傳統中醫的繼承與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機遇。

授牌儀式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楊娉婷表示,中國醫科大學的一些專家對傷寒的研究由來已久,民國時期名震一方的傷寒大家閆德潤教授對《傷寒論》研究尤深,著有《傷寒論評釋》,為醫院的中醫傳承奠定了理論基礎。此次又成立了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將會使醫院乃至我省對中醫經典的研究進一步深化,藉助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的建設及名中醫工作室的建設,使醫院中醫逐步形成規範化經方傳承模式,薪火傳承,將胡希恕老先生的學術思想傳承以及推廣,惠及廣大患者。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杰教授說,今後基地每年將不定期舉辦培訓班,面向省、市、縣不同層級的醫生展開培訓,培養遼寧省經方傳承人才和應用人才。同時也是為大家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經方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及臨床應用能力不斷提升。

成立儀式後,以經方臨床應用與理論研究作為重點學術導向,以胡希恕先生的學術研究、臨床應用以及傳承發展為主線,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首席指導老師、胡希恕弟子馮世綸教授、全國名中醫張靜生教授以及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具體負責人陳建國教授等多位學者進行了精彩的學術講座,現場學術氛圍濃厚,現場以及線上參會人員獲益匪淺。

記者 : 王敏娜

責編 : 王眾心   審核 : 柏巖英

http://ln.people.com.cn/n2/2020/1031/c378489-34386066.html

https://sjvue.yunshengjing.com/#/YjbDetailCtFx/6229


追本溯源,感懷師承——首都國醫名師馮世綸教授來我校參觀贈書

科技五中 昨天

微發布·開放,從五中開始……

 

追本溯源,感懷師承

——首都國醫名師馮世綸教授來我校參觀贈書

 

虛實其脈,靜躁其情,榮枯其色,壽夭其形。作為中國輝煌的傳統文化之一,千載國醫,傳承不息。在我校的歷屆校友中,亦有兩位國醫大師,為中醫學發揚光大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一為東北一代名醫馬英麟(馬二琴)。他是我國最早獲得教授學銜的中醫師,並一手創建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還有一位是近代著名傷寒經方臨床家、教育家胡希恕,被學界譽為「經方學派大師」,「立方遣藥,雖寥寥幾味,但效果非凡」。10月31日,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成立大會在沈舉行,會上宣布該基地正式落戶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其弟子馮世綸作為「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馮世綸名醫傳承工作站」首席指導專家出席了成立大會,並於1日上午蒞臨我校參觀並贈書。我校王新宇校長、黃爍副校長、王永勝副校長出席了贈書儀式。

 

為表達對恩師的感念與對師承的追懷,馮世綸教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張杰教授、北京馮世綸經方中醫醫學研究院校長陶有強教授的陪同下來到我校進行參觀訪問。在王新宇校長的陪同下,馮教授先後參觀了學校的主題雕塑、人文走廊、校史館和科技工場。在百年校史館,新宇校長為馮教授介紹了五中歷史上著名的教員與學生。作為瀋陽市最早的新式中學堂,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五中湧現出很多在歷史上頗有影響力的各界精英。著名國醫大師馬二琴、胡希恕,與同時期的愛國實業家、八王寺汽水廠的創始人金恩祺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在介紹中,新宇校長也表示,更多的知名校友和更豐厚的學校歷史仍待我們去挖掘,我們也特別期待更多的校友回到母校追本溯源。馮教授也表示,有機會到恩師的母校看一看,也是多年的心願。這方水土是胡教授學術研究的起點,無論如何,他都要好好看一看。參觀過程中,馮教授多次提到恩師讀書時的軼事,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隨後,一行人來到科技工場。馮世綸教授將《走近胡希恕》一書贈送給胡希恕先生的母校作為紀念。新宇校長又為馮教授介紹了學校近年來的辦學情況。馮教授對學校在科技教育領域的探索與突破表達了欽佩與讚賞,尤其對學校的辦學條件與環境給予了肯定。在操場合影時,馮教授說,胡希恕老師當年尤其酷愛足球,只是沒有這麼好的操場。殷殷之情,可見一斑。

 

作為我國近代著名中醫臨床家、經方家,胡希恕先生一生研究仲景學說,見解獨特,經方研究成就斐然,著有《傷寒論釋義》等多部著作,在學界頗有影響。我們也為有如此成就的校友感到由衷的驕傲。巍巍五中,百年傳承。我們期許,更多的五中人以此為志,薪火相承,耕耘各界,建樹一方。

 

本期供稿:葛嵐

責任編輯:李瑩瑩

相關焦點

  • 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經方——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成立...
    10月31日,由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辦、我院中醫科承辦的「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成立大會」在瀋陽召開。遼寧省衛生健康委中醫綜合服務處處長張宏邈、我院黨委副書記楊娉婷出席大會。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在我院的成立,對胡希恕經方學術思想在遼寧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張宏邈在致辭中說,此次成立胡希恕經方醫學遼寧傳承基地,旨在深入挖掘傳承胡希恕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將其應用於臨床,惠及患者,並在省內乃至東北三省中醫界推廣學經典用經典,使中醫的傳統學術思想在創新與繼承中不斷發揚光大。
  • 陝西地方戲曲音樂傳承基地——碗碗腔音樂工作室成立
    2020年12月24日,西安音樂學院邀請著名碗碗腔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溫喜愛及黃育英老師到民樂係為教師傳授碗碗腔的文化及知識,隨後舉行陝西地方戲曲音樂傳承基地——碗碗腔音樂工作室掛牌儀式。
  • 回憶我們的胡老
    回憶我們的胡老2018屆初三(10)陳嘉莉   坐在明朗的課桌前
  • 篆刻傳承基地揭牌 "大夏印社"成立 華東師大美育成果豐碩
    篆刻傳承基地揭牌 "大夏印社"成立 華東師大美育成果豐碩時間:2020/12/17 10:21:03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篆刻)傳承基地暨
  • 銀河快訊丨大禹魂分站成立暨文學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皖成功舉辦
    傳承紅色宏才舉,旗幟高揚偉略研。      盛會吟詞喧笑語,詩壇執盞凱歌旋。       ——淺墨40多位文友到場慶賀,會場始終洋溢著熱烈溫馨的氣氛淮河之畔,秋高氣爽,金秋9月19,一個吉祥的雙九之日,大禹魂分站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禹王賓館正式舉行了分站成立暨「文學傳承基本」授牌儀式。
  • 浙江省首批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授牌儀式啟動
    近日,浙江省首批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授牌儀式在金華義烏市啟動,15家授牌單位中,中共仙居縣委舊址和三門縣亭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列。中共仙居縣委舊址坐落在上張鄉姚岸村,包括仙居縣委舊址紀念館、國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墓、紅色體驗基地、紅十三軍兵工廠遺址等,是「尋訪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的紅色研學基地。
  • 歌仔戲圖書館龍山文創基地揭幕 陳亞蘭傳承歌仔戲文化
    (遊念育攝)歌仔戲圖書館在龍山文創基地揭幕,未來歌仔戲迷可在圖書館內交流,也將推出一系列的歌仔戲講座、座談會等活動,圖書館內陳列了陳亞蘭珍藏的歌仔戲書籍,和新歌仔戲《忠孝節義》的劇本手稿,讓龍山文創基地能有更多人潮。
  • 教育部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東南大學古琴基地正式揭牌!
    昨天東南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暨「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會在九龍湖校區舉行下面就請和小編一起去現場看看了解一下東大與古琴的故事和淵源吧!12月14日,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江蘇省教育廳體衛藝處副調研員王紅蕾、著名古琴家吳釗、著名古琴家龔一出席活動並致辭,數十餘位古琴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古琴名家共襄盛舉,校黨政相關職能部處、學院領導及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 傳承江南絲竹非遺文化 新一批保護傳承基地出爐
    今天,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創評工作總結大會暨優秀團隊展演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新時代小學舉行。會上,浦東三林鎮、徐匯區湖南街道上海國樂研究會、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寶山區大場鎮、松江區中山街道、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上海城隍廟等24家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2021-2023年)成為新一批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
  • 王叔岷長孫:想把爺爺的珍貴史料帶回故鄉成都傳承
    起底「王叔岷」「從胡適到傅斯年,從傅斯年到王叔岷,師徒傳承的學術薪火呈現出近現代中國最精粹的一脈。」作家凸凹介紹道,王叔岷1914年出生於龍泉驛洛帶古鎮,在四川大學、北京大學等研讀,師從傅斯年、湯用彤,任職於臺灣大學中文系;還曾任教新加坡大學、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
  • 全區首個家風家訓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正式開放
    昨日,位於金井片區向陽村的金井家風家訓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正式開放,這也是全區首個家風家訓文化傳承教育基地。金井家風家訓文化傳承教育基地項目主要由孝廉文化公園、摩崖石刻、家風家訓文化館等組成。其中,文化館分為三個展廳,分別展示任厝的歷史傑出人物及獨有的特色文化氛圍。
  • 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成立
    在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辦了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啟動儀式,今年,這一合作再度升級。8月1日,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與長三角首批17家影視拍攝基地共同宣布成立「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並發布聯盟成立共識。聯盟的落地,將努力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拍攝服務的協同合作與聯動發展,幫助和促進影視工業產業升級,實質性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產業的共同繁榮發展。
  • 鄂州社區有了剪紙基地,傳承非遺文化
    為傳承民族傳統剪紙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7月22日下午,鄂州市南塔社區雕花剪紙基地第一期培訓班開課啦!社區邀請了市剪紙研究會理事鄧錫鳳老師為轄區10餘對親子家庭指導剪紙技巧。南塔社區剪紙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今後,每半月進行一次授課培訓,同時在各種傳統節日也會開展主題活動,用實際行動將非遺文化傳承下去。(戴露)
  • 山下湖珍珠產業快手直播基地成立
    山下湖珍珠產業快手直播基地成立 發布日期:2020-05-13 09:23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大家好,
  •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就業實訓基地成立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就業實訓基地成立 房地產門戶房天下   2010-04-29 15:49 [摘要]
  • 愛上「夷陵造」 | 夷陵非遺商品、非遺線路、非遺傳承基地推介
    下面為大家介紹的是入圍2020宜昌市「十優」非遺旅遊商品、「十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十佳」非遺傳承示範基地評選的2款非遺商品、2條非遺線路、2處非遺傳承基地2處非遺傳承基地1.夷陵區宜昌絲竹傳承基地(梅林小學)
  • 江南絲竹在上海「老樹開新花」 新一批保護傳承基地出爐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根據申報單位的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工作開展實效和江南絲竹團隊建設情況,在首批基地的基礎上,共評選出浦東三林鎮、徐匯區湖南街道上海國樂研究會、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寶山區大場鎮、松江區中山街道、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上海城隍廟等第二批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2021-2023年)24家。
  • 和順縣電商直播基地正式成立
    12月11日,和順縣在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舉行以「聚合直播新能量,開拓和順農產品上行新天地」為主題的電商直播基地揭牌儀式。和順縣電商直播基地由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與縣電子商務協會,根據《和順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增撥補貼資金部分)實施方案》具體要求,結合全縣電商主播實際需求建設成立。
  • 新北區青少年生態教育實踐基地成立
    本報訊 11月30日,新北區青少年生態教育實踐基地在常州市濱江中學揭牌。 該基地是由新北區教育局、新北團區委和濱江經濟開發區依託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共同打造的集生態教育、植綠護綠、志願服務、研學比學、素質拓展、文化交流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實踐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