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楊紫因為更新社交媒體動態上了熱搜,只見短短的一句話前面,赫然有著「文案」二字。
稍一思考,我們就知道這條動態不是楊紫自己發的,而是工作人員代發,不過發的時候不認真,人家做文案的給了一句話複製過來也不修改,直接發了出來,於是引得很多人冷嘲熱諷。
不過代維人員反應也是迅速,僅僅四分鐘之後就把動態再次進行了編輯,去掉了文案二字。
「只要我編輯速度快,翻車永遠追不上我」,很多網友在這條動態下不無諷刺的評論到。
有人說,楊紫這是要樹立愛國人設,可是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因為粗心,人設沒立成,反而成了別人的笑柄。
不過,楊紫如果真的是為了宣傳電影《八佰》,那麼這次翻車效果簡直太棒了,熱搜一上,流量蹭蹭的,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會看到這條動態,對《八佰》的宣傳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正如有的網友說的,楊紫憑一己之力帶動八百yxh一起宣傳電影,這個可以寫進營銷策劃經典案例……
所以說這個「文案」二字的帶出,真的很難說是大意了還是故意的,如果兩者協商如此,說不定也是可能的,當然一切都是猜測,工作人員失誤的可能性最大。
其實,明星的社交媒體由明星自己運維的真的很少,特別是當紅明星,整天忙於拍戲,上綜藝節目,睡覺都沒時間,哪還有心思去想怎麼發動態呢,但是社交媒體作為一個目前一個與粉絲交流的最佳工具,每個藝人都不可能放棄,於是代維成了唯一的可能。
而明星動態的文案翻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年何潤東在個人社交平臺發了一條動態,帶了一個「」的標籤,但後面卻有「大概8點20分發」的字樣,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後來何潤東澄清說帳號被盜,當然相信的網友沒有多少,而換到今天,這樣的翻車案例越來越多,明星都已經懶得出來解釋了。
既然沒時間發,那不要這些社交媒體行不行?答案顯然是不行。明星社交媒體就相當於自己的門面,也是建設自己人設的有利武器,明星混娛樂圈,無非是混的人設討喜。
而且明星一般在某一社交媒體都有兩個號,一個是官方的,一個是小號,官方的呢就像是戴了一張面具,說什麼話,對某件事該有什麼反應,在什麼重要的日子發表什麼符合人設的言論都是經過團隊討論的。
就像那些剛成名的藝人,她們甚至連自己社交媒體的帳號密碼都不知道,一切都掌握在經紀公司手裡,要走清純還是性感路線,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不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偽裝,不讓真實的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人設衝突。
只有當藝人成了大明星,有了和經紀團隊掰手腕的實力,人設才會逐漸和真人進行重合,當然如果人設太好,有的明星也只能繼續隱藏真實的自己。
鄭爽就曾經直言現在早已放棄人設,而且也敢在生日直播的時候將團隊安排的兩個助播轟出了她的生日直播室,這也是她自身實力的一種體現。
我想楊紫這短短的一句話登上了熱搜榜的第一,估計最疑惑的還是楊紫本人,說不定她估計現在還在拍戲啥事也不知道呢,可是網上關於楊紫的討論早已是熱火朝天,這就是網絡的力量。
這個熱搜受益最大的無疑就是電影《八佰》了,不論楊紫是否真看過電影,這波宣發絕對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說那些粉絲們不要因為回復了你的留言而倍感激動,是誰回復的心裡應該有數。
話說回來,經過這波操作,你會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八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