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刷完了熱播刑偵劇《沉默的真相》,原來不理解高達9分以上的評分從何而來,看完之後卻久久不能平靜,拋開演員的完美演繹,只談一談故事。對,故事,其實,個人認為稱其為「現實」更妥當一些。
這個故事講述的內涵蠻多的,人物也很有代表性,有堅守信念的精神內核,有布局完整的籌劃思維,有思維縝密手段萬千的實施手段。有藝術的加工,有現實的寫照,還有理想的折射,但揭開這些,我看到更多的卻是掩蓋在殘酷的正義之下的血淋淋的現實。
這個故事的真相其實非常簡單,我在看到第三集卡恩集團出現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猜到故事的脈絡是什麼,也基本猜到了故事就是圍繞著曾經的舊案引發的新案,而故事裡的罪惡主角非卡恩集團莫屬,故事開始地鐵爆炸案裡的死者十有八九是自殺,就是起到導火索的作用,要把塵封的舊案蓋子全部掀翻,揭露曾經的罪惡。
因不是專業人士,對電視的演繹布局不甚了了,但這個故事的講述很厲害,他已經把全部的真相明明白白的告訴了受眾,但不影響你在猜到結局的時候仍然有意願追下去。
故事最初就是一個簡單的性侵學生引發的自殺事件,一個有前途的漂亮的女學生翁美香是本故事的第一個犧牲者,死於「屈辱」;一個想為學生伸張正義的支教老師侯貴平成為了第二個犧牲者,死於「正義」,他的死也正式打開了罪惡的「潘多拉魔盒」,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第三個犧牲者——照相館老闆,死於「自私與貪婪」;罪惡的幫兇,小賣部的小寡婦、黃毛、保安死於「無知與麻木」;最後的犧牲者——江陽,死於「信念與堅守」。
意氣風發,青春陽光的江陽,從最初的單純的想還老同學一個真相,到最後失去了愛情、家庭、事業、名譽,直至生命,這個慘痛的過程旁人是無法體會的,就如,你看到別人受傷知道他很痛,但是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一樣,只有身在其中才有真正的切膚之痛。這個過程中,他有無數次停下來的機會,如果單純的從不太牢固的「同學情誼」出發,真的能堅持到最後嗎?答案肯定是不能,到最後,支持他的是對法律、對正義、對信念的堅守,還有一份對真相還原的執拗!
自始至終,侯貴平案件的真相一直都很明朗,證據也非常的充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冤案,還有公安、檢察、法醫等握有一定公權人員的鍥而不捨的追尋,卻在金錢的貪婪、在公權私用面前不堪一擊,毫無招架之力,罪惡的代表力量很大嗎?市級明星企業、市級領導的親屬、拉攏的公安敗類……這樣的存在,在我們社會生活中非常普通,但就是這樣在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的存在,在明目張胆的犯罪事實面前屢戰屢勝,如果不是遇到了幾個執拗的揭露真相的堅守者,他們幾乎已經成功了,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博弈雙方之外的力量在哪裡?他們為什麼集體失聲?這裡折射出的才是人性的軟弱與正義的失衡,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殘酷的現實,也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
最後的最後,以一個瀕臨死亡的生命的提前結束,四名追求正義的支持者的集體入獄為代價,引發
巨大的輿論狂潮和社會關注,才勉強換來了真相的揭露,正義的伸張。
七條人命,四名追求正義人士的入獄,換來的是五名罪惡源頭的自殺或入獄,公平嗎?只覺得無盡的悲涼與諷刺,因為總有一種古典小說中「攔轎喊冤」和進京「告御狀」才引來青天大老爺和皇帝關注進而沉冤得雪的既視感。可事實是,有些現實可能比這更殘酷,不是所有的冤案都能平反,所有的正義都能得到伸張,所有的罪惡都能得到懲戒,在諸多打擊面前能夠自始至終堅守信念的又有幾人?
當然社會在進步,法律在完善,希望的種子從不缺席,總有一天,正義的伸張、罪惡的剷除不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那麼堅守正義的人才能更多,黑暗才能無所遁形,我們的社會才能完全普照在陽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