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齊發力,推動中國冰雪產業由「小眾」穩步邁向「大眾」

2021-02-28 觀察者網

前不久,伴隨著2021年「最強寒潮」的助力,圍繞著冷冬所展開的話題不斷在網際網路上發酵,各地的「第一場雪」紛紛登上熱搜。與此同時,2021年元旦期間瓦屋山、張家口、哈爾濱、北京等滑雪遊目的地的搜索熱度,也同步上升。其中,張家口太舞滑雪場、長白山周邊的跨年熱門高星酒店的部分房間,在12月第一周即顯示「低價房型即將售完」。

雖然受疫情影響,近期預售量有所回落,但近年來冰雪產業所呈現的蓬勃向上趨勢不容小覷。隨著2022年在北京舉辦冬奧會日趨臨近,隨之而來的政策扶持、實力企業入局等積極牽引,讓冰雪小眾運動穩步向大眾邁進,可以預見的是至少未來兩年的運動熱潮裡,勢必有「冰雪」的身影。

冰雪產業從「小眾,高昂」 朝「大眾,品質」邁進

事實上,相對於歐美以及日韓等國家,我國滑雪產業起步較晚,初期冰雪產業的發展主要服務於競技體育,市場容量有限。同時,受到票價高裝備貴,場地局限大風險係數高,中國市場的滑雪設施種類還在不斷完善等原因,實際上,中國的滑雪運動仍是「少數人的運動」。因為「持續愛好」滑雪運動,背後需要付出的經濟,時間,和精力讓滑雪運動呈現一種「階層」劃分,一直局限於「小眾」「高昂」的運動之一。

而隨著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為我國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冰雪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隨之而來的政策扶持也在肉眼可見的不斷增強。國務院46號文件明確提出要「以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為突破口,促進健身休閒項目的普及和提高」,並將《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列為了22項重點任務之一。而體育總局等23部門聯合制定了《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加大對群眾冬季運動的投資力度,引導號召企業群體在此浪潮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搭平臺、促發展,為冰雪運動的「大眾化」蓄力。


各大企業紛紛入局 伊利憑「匠心」耕耘出圈

 

在國家政策號召引導下,各產業的領軍企業也紛紛抓準時機,助力國民冰雪運動。例如中國聯通打造智慧冬奧戰略、中國國航開啟冬奧冰雪航班、中國銀行發行冬奧主題卡等;在一眾合作企業中,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唯一官方乳製品合作夥伴的伊利,自2017年起便致力於推動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其建立的「伊利冬奧學院」突破以往品牌營銷的方式,以體驗為核心,堅持長期主義不斷迭代和深耕,從讓更多人認識冰雪運動、了解冰雪運動再到愛上冰雪運動,逐步將小眾冰雪運動融入更廣泛的普通大眾的生活。

 

2017年,伊利冬奧學院將雪場搬進城市中央北京三裡屯,讓都市人群近在咫尺地感受冰雪魅力。2018年,打造「冰雪航班」,為無法體驗滑雪的南方消費者提供了頗為貼心的解決方案,拉近冰雪運動與更廣泛大眾之間的距離。再到2019年,伊利帶著眾多少年前往全球冰雪聖地瑞士,幫助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種子開拓眼界,根植理想,感受冰雪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特殊體育地位。剛剛過去的2020年,隨著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伊利冬奧學院更是推出「世界冠軍當教練」「冬奧賽場提前體驗」「冠軍喝啥你喝啥」的奧運級三大體驗,讓普通大眾能提前感受冬奧氛圍。

四年迭代,從體驗「上冰雪」到「上奧運」,伊利冬奧學院以「匠人之心」通過不斷迭代出新、緊跟歷史節點,一步步拉近了消費者與冬奧、冰雪運動之間的距離。這也使得伊利成為了推動冰雪運動破圈企業中,走得最遠、出圈效果最好的一個。當然,在冰雪上長期耕耘消費者體驗的舉措以及收穫,與其多年來與奧運攜手的經驗積累也有著不可拆分的聯繫。一路走來,遠比四年的時間要久遠的多。

 

17 年沉澱,伊利始終步伐穩健地與奧運同行

從 2005 年到 2021 年,伊利與奧運相伴 17 年,持續為中國奧運健兒提供營養和服務保障。2005年,伊利便已經全程參與、助力並見證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歷史時刻,此後始終陪伴中國奧運事業一起長跑。

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4年索契冬奧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伊利都是幕後團隊的一份子。十七年來,伊利累計為全國32個訓練基地、28支夏奧隊、11支冬奧隊、數萬名運動員提供不間斷的營養助力。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張藝謀《北京八分鐘》文藝表演後,冬奧會正式進入北京時間,伊利在「第九分鐘」裡為國人發布了冬奧主題視頻,也成為第一個為北京冬奧時間發聲的中國品牌。

自攜手冬奧之日起,伊利便成為了國內唯一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雙奧」乳製品企業。與奧運的不解之緣讓伊利始終用「奧運」的精神嚴格要求著自己,堅持創新與品質的雙標準,不斷與奧運共前行。可以說,剝開伊利乳製品企業的外殼,它的內裡,保留著矢志不渝助力體育強國的初心。一次次不斷迭代升級的營銷舉措,不僅是順應國家政策的走向、市場需求的導向,也將大眾生活與品牌發展進行了緊密連接。相信未來,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伊利仍會用企業之力帶來更多教科書級的合作案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冰雪跨年!中國移動咪咕打造元旦冰雪嘉年華 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步入冬季以來,國內冰雪運動熱情日益高漲,各界對於冰雪話題頗為關注。冰雪產業上下紛紛採取行動,試圖抓住北京冬奧會備戰工作 「衝刺」之年契機,爭取更大發展成果。過去一段時間內,持續布局冰雪產業的中國移動咪咕也加入此陣營,為國內冰雪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貢獻力量。值此元旦之際,咪咕公司打造「元旦冰雪嘉年華」,從線上觀賽線下參與層面給予用戶全場景沉浸式冰雪體驗,為當下濃鬱的冰雪氛圍添薪加火,推動冰雪運動真正走進大眾生活,提升冰雪運動群眾影響力,助力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發展目標。
  • 《跨界冰雪王》華麗收官,完美詮釋「小眾文化」的綜藝產業化路徑
    《跨界冰雪王》自2017年初在北京衛視播出以來,節目收視穩步攀升,河北衛視、黑龍江衛視、吉林衛視相繼梯次播出,節目收視屢創新高,第十期以35城收視1.4的優異成績,成為綜藝最強黑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也相繼發文點讚。
  • 聚焦冰雪產業新未來 2020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冰雪產業論壇...
    隨著冰雪旅遊熱度不斷上升,同時在政策利好、2022年冬奧會等利好因素支撐下,我國冰雪產業發展前景無限。值此契機,2020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冰雪產業論壇日前在網上順利召開,旨在結合當前的時代機遇和政策紅利,邀請有關管理者、企業家等進行經驗分享,為我國冬季運動、冰雪產業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路徑。
  • 金爵電影論壇:推動產業升級 邁向電影強國
    一直以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都是電影人了解產業動態的最佳途徑。每年,電影節都堅持以提升創作質量、推動行業發展為核心,從政策扶持、電影創作、文化傳播、受眾分析、產業格局等角度,邀請資深從業者展開討論。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更將全力推動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 《冰雪道路》如何撬動紀錄片價值?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唐瑞峰 推動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重大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冬奧會申辦成功,以及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為冰雪運動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契機,正加速冰雪產業經濟的黃金時期到來。
  • 哈爾濱領銜「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21中國冰雪旅遊發展線上...
    1月5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中國冰雪旅遊發展線上論壇」舉辦。
  • 揚帆起航,中華文化促進會冰雪產業與文化工作委員會助力冰雪發展
    她表示讓冰雪推動「健康中國」建設,這一偉大目標的實現,需要每一個人都「動起來」,需要更多的社會團體和組織的積極參與。中華文化促進會駐會副主席陳鋼現場致辭,寄語冰雪工作委員會,希望充分發揮中華文化促進會的平臺優勢和各地的良好資源,圍繞打造冰雪文旅精品、深挖地域特色,推動全要素、全鏈條、全領域發展冰雪經濟,做好冰雪文章、講好冰雪故事。
  • 社交化營銷破圈,《冰雪道路》如何撬動紀錄片價值?
    推動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重大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冬奧會申辦成功,以及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為冰雪運動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契機,正加速冰雪產業經濟的黃金時期到來。 打造教科書級別紀錄片探尋冰雪文化發展軌跡在多項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以及冰雪運動本身的魅力, 冰雪運動正告別小眾之名,成為新的時尚。
  • 中芬冰雪產業高峰論壇在芬蘭三城市舉行
    ,旨在打造國際化的冰雪產業、冰雪文化、冰雪休閒、冰雪運動的交流合作網絡,讓更多企業分享冰雪產業發展的紅利,讓更多人享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希望兩國企業家立足冰雪產業,促成一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中國業已超過俄羅斯成為芬蘭最大的貿易夥伴。芬蘭政府積極推動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願與中國攜手推動開放自由的國際貿易格局。
  • 大眾冰雪市場: 「三億人上冰雪」多一半都是嬉雪【全國冰雪旅遊...
    大眾冰雪市場越來越熱了。 提供了集滑雪、娛雪、初中高級培訓、賽事、圈層社交等於一體的一站式冰雪體驗產品和服務,連結了各種滑雪興趣人群,打通滑雪產業的上下遊產業鏈,構建起跨產業融合的冰雪生態平臺。
  • 推動行業創新發展!中國電視劇產業調查報告在深發布
    22日的開幕大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本次交易會還圍繞「電視劇(網絡劇)的創新模式及市場運行新規則」等主題舉辦了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22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發布了備受關注的2020年的《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報告由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共同組織實施。
  • 中國多個西部小城打造「冰雪奇緣」
    新華社蘭州1月9日電(記者張文靜、龔哲)結合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中國越來越多的西部小城通過打造人工雪谷,為遊客體驗冰雪活動提供機會。渭河是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的最大支流,而渭河的源頭,就在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
  • 數字科技賦能,加速推動綠色建築和健康人居環境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方案》提出,到2022年,當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面積佔比達到70%,星級綠色建築持續增加,既有建築能效水平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化建造方式佔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築創建活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 第七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啟動儀式石景山分會場活動開幕
    12月29日以「激揚中國夢·冰雪醞新篇」為主題的第七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啟動儀式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本屆啟動儀式除了在長春設置主會場之外石景山區作為全國4個分會場之一同時也是北京市唯一的分會場區域採取視頻連線的方式與主會場進行現場連線
  • 酒貝樂:AI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
    科技進步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從人口紅利走向科技紅利、技術紅利。如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推動產業發展,為業務擴張創造出更多契機,推動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11月12日,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智能新零售行業峰會在蘇州同裡湖拉開序幕。
  • 承德:打響「冰嬉之都」品牌 讓冰雪產業活力迸發
    近年來,承德市依託豐富的冰雪資源與獨特的歷史文化,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全力打造「避暑勝地,冰嬉之都」全新城市品牌形象,著力推動冰雪運動全覆蓋,群眾冰雪持續普及,實現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跨越式發展。承德市第二屆冰雪運動會開幕式現場。
  • 電影產業:創造「中國速度」
    回顧「十二五」期間的電影票房數字,不得不令國人欣喜。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電影研究所所長劉漢文表示,中國經濟總量的穩步增長、城鎮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井噴式增長,以及國家對電影文化產業扶持力度的日益加大,都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撐,中國電影市場所蘊藏的巨大潛力正逐步釋放。
  • 新建區推動農業生產邁向高端
    一是堅持市場導向、深挖資源優勢,實行建園區和優主體「兩條腿走路」,著力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持續壯大現代農業園區,堅持用抓工業園區的理念抓農業園區,充分發揮鄉鎮主體作用,全面布局、梯次推進、錯位發展。
  • 跨越疫情,穩步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海做對了什麼?
    2020年,上海消費市場加速跑,為全力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扎穩根基。  從五五購物節的「熱」到南京路東拓的「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基礎  為一座城,造一個節。
  • 泰興園區發展由「普快」邁向「動車」時代
    原標題:泰興園區發展由「普快」邁向「動車」時代   1-11月份,泰興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