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見莫奈
1921年莫奈拍攝于吉維尼家中花園
1870年的夏天,莫奈與他的新婚妻子卡米爾去到了特魯維爾—一個海濱城市度假,在這期間莫奈創作了一系列以沙灘、海水為背景的作品,這次展出的《海灘上的卡米爾》就是其中之一。
1883年-1903年莫奈作品進入到中晚年的升華時期,1883年開始他開始在巴黎近郊的一個吉維尼小鎮定居。對於水面的描繪幾乎貫穿了莫奈一生,無論是對於海濱、湖面主題的創作還是在晚年他對於睡蓮的熱愛,莫奈一直感慨不能更好的描繪出光影在水面中的變化,甚至他會同時擺出5、6塊畫板同時創作,但是仍然無法完全的記錄下海邊快速變化的光影,而這樣的藍色和玫瑰粉色也一直會出現在他的作品中。
1899年-1901年間莫奈有三次到訪倫敦,他特別喜歡倫敦這座霧氣瀰漫的城市,泰晤士河映襯下的倫敦國會大廈,滑鐵盧大橋、查令十字橋都是特別有英倫特色的描繪對象。它們被霧氣籠罩,大量的水氣讓光線變幻莫測,這讓莫奈感受到與法國海濱城市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並給予他很多創作的靈感。
02
印象主義的誕生
1870《巴齊耶的畫室》法國巴黎 奧賽美術館
《巴齊耶的畫室》創作於1870年,這是「印象主義」風潮醞釀的前期,這群希望打破傳統的藝術家們,他們需要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而這個機會就出現在四年後的1874年4月,那些無法進入到巴黎主流沙龍的藝術家們舉辦了他們的第一次展覽,名為「匿名藝術家合作協會」,那次展覽在一個廢棄的攝影工作室舉行,莫奈的《日出·印象》在展出後,一位受《喧譁》雜誌委託的評論家引用了莫奈《日出·印象》中的一詞「Impression」,發表了一篇名為《印象派展覽L'exposition des impressionnistes》的文章,這片文章及其爭議,更多的潛臺詞是對這群先鋒藝術家的嘲諷,他在文章中寫道:「這幅畫代表什麼?印象!我確信那是印象,因為我對那幅作品印象深刻,裡面一定有一些印象。」 而在文章發表幾天以後,另外一位評論家朱爾·卡斯塔尼亞用及其正面的口吻報導了這次展覽的開創性,並直接引用印象派(Impressionist)這個詞來代表這股風潮和參展的藝術家,印象主義就此誕生,猶如莫奈的日出印象。
「我們就是要走向戶外,走向光、走向現代,我們就是——印象派。」
03
那些向莫奈致敬的藝術家
這次展覽中,除了莫奈的9幅作品,還有另外兩位藝術家帶來的相關主題,他們受到大師作品的啟發,站在當下對「日出·印象」給予了自己的詮釋。
維琪·科隆貝特的日出印象
《日出》#1427-19,2019年
《日落》#1450-20(日落系列),2020年
《水與光》#1450-20(日落系列),2020年
維琪·科隆貝特(Vicky Colombet)是一位法裔美國藝術家,這次與莫奈作品一同展出的四幅作品也是受到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特邀所創作。在過去四年中科隆貝特對於莫奈的深入研究,從早期的「日出·印象」到莫奈晚年的「睡蓮」,她對於光影、水面、自然也有著與莫奈一樣的迷戀。通過不同時間記錄下水面光影的變化展現自然界日晝更替。同時科隆貝特也對東方藝術的喜愛讓她的作品有一種山水畫的哲理,所以本次的策展策劃也將她的作品安排在展覽之初,成為連接中國觀眾與莫奈之間的藝術橋梁。
熱拉爾·弗朗格的日出印象
右圖《陽光下的風景畫,陽光穿過窗戶照耀在畫上》
(破碎的風景畫系列)1966年-1967年左右
中圖《太陽每天升起》(破碎的風景畫系列)
1966年-1967年左右
《日出·印象2019》2019年
右圖《一分為十的畫》(破碎的風景畫系列)
04
Impression Sunrise 日出·印象
1874年,由一群落選於巴黎沙龍的藝術家在攝影師納達爾的工作室舉辦了他們第一場匿名藝術家展覽。莫奈那一年34歲,其中與他一同參展的畫家(馬奈、塞尚、德加)後來都成為了大家熟知的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他們的先鋒性給那個時代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從文藝復興過渡到後來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在本質上還是遵循著對於事物的結構、透視進行創作,但實際上並沒有給藝術風潮帶來很大的變化。而「印象派」的這幫藝術家他們走出畫室來到戶外,他們在大自然中寫生,他們捕捉光影在事物上留下的痕跡,他們認為這才是真實的再現。當我們站在今天再去回望歷史,無論是文藝復興還是印象主義,實際上他們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追求真理、尊重科學,不同的是看待真實感的角度不太一樣,代表古典藝術的文藝復興更在意的是物體的透視與合理的結構,而印象主義強調的是走進自然戶外寫生,只有透過光影呈現出的物體形態才是真實的展現。
莫奈曾說:「真正的美無需理解,只要學會去愛惜就已經足夠了。」
印象主義文章推薦:
| 總有歡樂的色彩在閃爍—雷諾瓦
| 孤獨的凝視者—德加
| 靈魂深處的吶喊—梵谷
| 原始自我的找尋—高更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
上海久事國際藝術中心
Shanghai Jiushi International Art Center
歡迎關注公眾號Cola貓,遇見喜歡藝術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