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內調查網站——「網絡溫度計」近日公布了臺灣地區半年多以來,相關競選人的「網絡聲量」排名變化,韓國瑜一直高居第一位,接下來依次是蔡英文、柯文哲、郭臺銘和賴清德,而原來基本無排名的郭臺銘升勢驚人,自從4月份宣布參加競選後,其排名飆升至第19名,最近又快速攀升至第4名,顯示出郭臺銘不但是賺錢好手,而且也很會「秀」。
「網絡聲量」調查排名
網絡聲量,是指相關被調查人的網絡曝光知名度或網絡影響力。在這項統計中涵蓋了競選人的各種網絡消息統計,包括臺灣當地民眾對有關於各位競選人消息及其民眾的點讚、反對及跟帖等,而態度和意見也區分為正面、中性和負面三種。
韓國瑜
透過排名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瑜以九百多萬篇(條、人次)的消息穩居榜首,領先於排名第二的蔡英文一倍多。一般來說,臺灣地區競選優勝者,多數在「網絡聲量」排名居前的競選人中產生,但排名的調查結果也並非十拿九穩,同樣也會有不準確和意外的時候。
值得注意的是,郭臺銘從此前網絡聲量無排名的狀態,到4月份其公開宣布參選後,郭臺銘的名次迅速飆升到第19名;而最近郭臺銘更因動作頻頻,為競選大造聲勢、通過臉書發直播等,費盡心思博出位,成績非常明顯,從第19名一下子躍升至第4名。
在鬧市中郭臺銘給記者繫鞋帶
升得這麼快,代價當然也不小,郭臺銘最近頻頻下鄉,包括去菜市場與賣採大媽聊家常這樣的機會也不放過,無非就是為了營造一種親民形象,其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鬧市中給記者繫鞋帶」這件事,這博得不少臺灣民眾的好感,其他競選人估計做不出來,或者不在意也沒想到。郭臺銘最新參加一檔節目還宣稱,他若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每月薪水只領1元新臺幣。
除此之外,郭臺銘也在不斷「闡明執政理念或引發爭議性話題」來提升影響力。網絡聲量排在前面的韓國瑜、蔡英文、柯文哲等人,都曾被郭臺銘頻頻「炮轟」過,前不久,他批評同為藍營的韓國瑜「像跳針一樣,只會講『高雄發大財』」更引發普遍關注。
蔡英文
而郭臺銘對於蔡英文、柯文哲的批評頻率就更高,尤其是對蔡英文,郭臺銘被臺媒體調侃他,「遇到蔡英文就仿佛撿到槍(意為不缺言語批評的材料)」。如臺灣今年暴雨水患頻發,郭臺銘批評蔡英文治水無方,稱蔡英文去年8月坐裝甲車去視察災情,拿災情做背景很丟人,不能體味基層受災民眾之苦。
而其他幾個競選人也都有自己的辦法來造聲勢,韓國瑜善給社會底層辦實事,比如激活夜市人流;為市民修路;為農民拉訂單等,來贏取臺灣民眾好感。蔡英文則是頻頻利用綠營初選話題提高知名度;同時她還非常喜歡與「網紅」互動來刷取民眾好感。柯文哲作為「白派」,夾在「藍綠中間」,懂得利用「不犯錯、少犯錯」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