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讓VR火起來的不僅僅有五花八門的硬體和的花樣百出的內容,也有不少趣聞讓VR漸漸引起了大眾的注意。比如周董的一支關於VR的廣告片……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後面那位玩得很嗨的小哥,手裡的HTC Vive既沒有手柄也沒有線,該預告片一出引來眾人吐槽,「迷之穿幫」、「演技浮誇」。然而就在幾個月後, HTC Vive真的可以剪掉線纜了。
PC VR的線纜一直以來都是牽制高品質VR體驗推廣的重要因素。使用過程中的不安全性和對固定空間的要求,讓PC VR的線纜成為廠商和用戶的「眼中釘」。許多廠商都在研發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優秀的技術和產品。以下排序依據是根據產品的靠譜程度:
傳送科技(TPCAST):已經於11月11日開始預定,預計在2017年第一季度發貨。
RivVr: 目前已經研發出續航能力為3小時和6小時的兩個模型,價格可能設定在200美元到300美元之間,於2017年春季末發貨。
WiGig VR: 該技術獲得WIFI聯盟認證,英特爾、戴爾、高通、Peraso和Socionext等多個品牌將推出首批WiGig產品。
Nitero:已獲得Valve投資,將與第三方合作,為其新產品提供技術。
ONAIRVR無線VR方案:高效的數據壓縮後通過Wifi傳輸,6月發布會後鮮有消息,據說已經商用。
MoVR:來自MIT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推出的方案,目前處於原型階段。
Santa Cruz:10月份的OC3大會上,由Oculus Rift改裝的原型機初次亮相。
傳送科技(TPCAST)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今年「雙11」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帶來了1499元的TPCAST Vive無線套件。TPCAST是Vive X加速器計劃的成員之一。採用WIFI-60Ghz傳輸頻段,無線傳輸延時<2ms,整體延時控制在20ms以內,傳輸範圍>5m, 最快傳輸速度達3.5Gbps,基本不會影響體驗質量。
這套無線套件包括三個核心部分:
1個PC發射端(TX):負責發射信號至頭盔並接收來自VR頭顯和手柄的反饋信號;
PC發射端(TX)
1個頭顯接收端(RX):負責接收來自發射端的信號,並通過使用者的行動反饋將信號傳回發射端;
頭顯接收端(RX)
1個電源盒(Power Box):續航時間因電池規格的差異而不同,時長在2-5小時範圍內,並支持多個電源盒輪換使用。
電源盒(Power Box)
該產品於11月11日開始預定,預計在2017年第一季度發貨。這一產品的推出,也是市面上首款用戶自己能夠順利買到的無線VR套件。在之前盛傳的HTC Vive第二代頭顯嘗試無線技術之前,Vive一代的用戶也可以剪掉線纜,提前體驗到高品質的VR內容了。
RivVR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近日,初創公司Rivvr也推出了無線VR解決方案,與TPCAST不同的是,RivVr不僅僅可以讓HTC Vive實現無線體驗,同時可以讓Oculus Rift剪掉線纜。
Rivvr團隊來自Y Combinator投資的雲計算PC生產商Sixa,使用Sixa的高質量雲計算機,通過專有技術壓縮來自PC主機的視頻信號,僅需要在空中發送大約40-80mps的信號,把虛擬實境內容傳輸到用戶的頭顯中,延時減小至11ms,重量達到300g。
據了解,目前該團隊已經研發出續航能力為3小時和6小時的兩個模型,價格可能設定在200美元到300美元之間,於2017年春季末發貨。
WiGig VR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今年8月份的IDF大會上,英特爾展示了一款由Oculus DK2改造的VR頭顯WiGig VR。WiGig VR只是一款原型機,但是現場演示中顯示,該設備能夠實現無線傳輸,現場在一臺外星人遊戲PC上安裝了一個黑色的無線收發盒子,WiGig VR能夠在5米範圍內與PC進行連接。
10月份,WIFI聯盟認證了WiGig,該技術為基於802.11ad標準的超快短距離無線技術,運行在60 GHz頻段,10米內最高傳輸速度高達8Gbps。英特爾、戴爾、高通、Peraso和Socionext等多個品牌將推出首批WiGig產品。
Nitero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視頻中,Nitero的CEO Pat Kelly介紹了正在研發的無線VR傳輸技術,並做了相關的技術展示,還表示將與硬體廠商合作在他們的產品上實現該技術。
10月份,Valve宣布投資無線視頻傳輸公司Nitero,這家公司目前正在研究60GHz無線電傳輸的VR無線顯示方法。早在今年的CES上,Nitero就展示了他們技術的早期版本,通過他們的技術,一方面進行60GHz無線點傳輸,另一方面用壓縮圖像技術保證數據完整,同時降低延遲。
作為技術供應商,Nitero並不會打造產品賣給消費者,而是與第三方合作,為其新產品提供技術。Nitero也表示Valve不是他們的唯一合作夥伴。
ONAIRVR無線VR方案
這一方案來自於深圳天網虛擬實境公司,該技術可以基於Wifi無線傳輸VR圖像。這一解決方案,實際上是將能在PC上運行的VR內容,進行高效的數據壓縮(可將VR圖像進行四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壓縮),以每秒60幀的速度,通過WiFi同步傳輸到手機上之後,在手機上解壓呈現,最後通過VR盒子進行觀看。據了解,該方案延時僅10ms左右。
6月份的發布會上,天網虛擬實境公司的CEO冉祥並沒有透露更多的技術細節,但表示,該技術此前已經用於某藝術展覽之中。
MoVR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來自MIT的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推出名為MoVR的無線虛擬實境系統,使用高頻毫米波無線電將數據從電腦上傳輸至頭顯,相比較傳統Wifi和藍牙無線技術傳輸速度更快,延遲更低。
但是由於毫米波信號需要直線傳播,因此需要克服障礙物的問題,MoVR團隊利用可編程的鏡子來引導信號傳播,確保信號能傳輸至頭顯設備的接收器上。
每套MoVR系統都有兩條定向接收天線,而每條天線只有信用卡一半大小。目前MoVR還只是一個原型,未來可能會做成智慧型手機大小,並允許用戶在同一間房間裡放置多臺設備,以實現多用戶同時在一個空間內體驗VR,並且互不幹擾。
Santa Cruz
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10月份的OC3大會上,Oculus展示了一款無線Rift原型機——Santa Cruz。該原型機由Oculus Rift改裝,在頭顯背後增加了一個模塊,去掉了外露線纜,裡面集成了電池和運算單元,可以獨立運行。這也預示著Oculus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一款無線VR頭顯。
總結
目前還有許多廠商已經用VR背包實現了無線體驗,但是顯然笨重、發熱的背包並不是最優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的兩個思路,分別是尋找新的傳輸方案和對數據進行壓縮。儘管在延遲、套件重量、畫面壓縮質量等方面還面臨著多種問題,但是這些嘗試已經為未來的PC VR無線體驗提供了方向。
商務聯繫微信:firefly_912
業內合作聯繫微信:jamey-tsai
通用聯絡郵箱:contact@expar.cn
★★★ EXPAR.cn,更好的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