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有句老話叫:盛世古董,亂世黃金。2020年疫情期間,被稱之為硬通貨的黃金成為眾人追捧的香餑餑,但是古今人士都沒有想到的是,今年比金價漲得更瘋狂的居然是這塊樸實無華的石頭——鐵礦石。而就在剛剛,鐵礦石價格再次「不講武德」。
不講武德?賣給中國,一噸鐵礦石淨賺145美元!
據《澳華財經在線》12月22日報導,由於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一處鐵礦發生山體滑坡,周一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至176.45美元,漲幅達7.3%;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價格上漲10%至每噸174.76美元(約合1145元人民幣);新加坡商品交易所鐵礦石價格期貨價格上漲8.7%至每噸176.20美元。
於是當晚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通知,自12月22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2000手。這也是自12月3日以來,19天內大商所連出的第五道金牌,為鐵礦石市場降溫。
因為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價格漲幅不到10%,但鐵礦石價格已上漲了60%,一路飆漲的鐵礦石可謂完全失去「理性」。具體來看,一噸鐵礦石,從巴西或澳大利亞開採出來再運輸到中國,成本僅僅為30-40美元,以現在每噸175美元的價格來算,外國礦山賣一噸鐵礦石給中企,抵掉成本,可直接淨賺145美元。
要知道,中國消費了全球70%的鐵礦石,2019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68億噸,但進口的鐵礦石85%都集中在巴西和澳大利亞的4家公司——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業內人士指出,從疫情中率先恢復的中國經濟對鋼鐵產品的需求量大增,所以今年中國進口鐵礦石有望接近12億噸,創下歷史新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持續炒作的鐵礦石價格不利於我國鋼鐵產業鏈供應鏈穩定。12月中旬,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就分別「質問」澳大利亞兩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必和必拓也表態將與中鋼協加強溝通,共同促進鐵礦石市場的公開、透明。
中國能對澳鐵礦石說不嗎?三管齊下杜絕「搞鬼」
據了解,中國買家是澳大利亞鐵礦石最大客戶。2019-2020財年,澳鐵礦石出口收入1020億美元,其中849億美元(約合5562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由中國貢獻。就算中澳關係再起波瀾,今年第三屆進博會,澳鐵礦石巨頭FMG集團也獲得中企40億美元的鐵礦石訂單。
單從儲量來看,我國鐵礦資源非常豐富,排名世界第四,不過考慮到成本、性能、環保等問題,短期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的格局暫時不會改變。但這也不代表中國不能對澳鐵礦石「say no」。
中國為了進一步提高在國際鐵礦石貿易的話語權,已經採取了不少應對措施。一方面,中企通過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和合資、合營等方式獲得海外礦源。例如,今年六月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為首的聯合體正式獲得全球最大鐵礦——非洲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的「採礦證」,有效期25年。
另一方面,中國堅持推行鐵礦石進口多元化。今年4月-9月中國累計進口印度鐵礦石190萬噸,佔同期印度鋼鐵出口總量的29%,成為印度鋼鐵的最大買家。需要一提的是,今年7月中國山東和福建新設4個運營超大型鐵礦石運輸船的專用碼頭,建成之後,巴西和非洲鐵礦石將源源不斷來華。
此外,國內的鐵礦石供應也沒有停下來。2019年中國鐵礦石產量超過8.44億噸,從谷底開始反彈。可以預想,中國三管齊下,不久之後效果將逐漸顯現,屆時我國在鐵礦石市場上的話語權有望得到增強。
文 | 李澤鈽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