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蘭:老母親用行動教我做人

2020-12-24 中國青年網

  5月4日,劉小蘭第一次獻成分血。

  劉小蘭(中)給社區防疫值班人員送夜宵。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我覺得自己還年輕!」5月4日上午,已經55歲的劉小蘭去往廣州血液中心天河獻血站獻血。「這是我第一次獻『成分血』,之前獻全血,都是每次400毫升,所以醫護人員準許我今天一次性獻兩個單位的血小板,我很高興。」

  除了愛心獻血,作為黃埔區魚珠社區義工的劉小蘭更在疫情期間,連續70多個深夜為一線防疫人員做飯送餐,儘管家裡還有中風的丈夫和年邁的母親需要照料,但在劉小蘭看來,身為共產黨員,在非常時期站出來「助人為樂」,是一份責任,也是一種幸福。

  20年累計獻血18次

  劉小蘭第一次義務獻血是從1999年開始的,此後,劉小蘭每年幾乎都會獻血或是參與志願者活動。至今劉小蘭已累計獻了18次血,獻血總量達到6000毫升以上,更是連續三次獲評廣州市無償獻血奉獻獎。然而5月4日這一次獻成分血,對她而言還是第一次。「聽說對於很多患者,直接輸注血小板的作用要比輸注全血發揮的作用成倍增加,如輸注全血,不僅會造成浪費,有時還會給病人帶來副作用,甚至增加病人的心臟負擔。此外獻全血一年最多兩次,而獻成分血的話半個月就可以獻一次。所以我以後打算每個月都去獻。」 劉小蘭告訴記者。

  獻成分血所用的時間要長於獻全血,通常每獻1個單位血小板需要40~60分鐘,所以,劉小蘭當天在獻血站裡躺了差不多兩個小時,而她99歲的老母親一直守候在門外;不過,劉小蘭表示有點遺憾,因為上一次獻血時醫生發覺她血壓過高,叮囑她不能再熬夜工作了,所以,她此前堅持了兩個多月的為疫情防控值班人員夜間免費送餐的這份「愛心工作」,不得不提前結束了。

  「媽媽般的深夜食堂」

  「開飯啦!」 「現在吃午飯啦,有沒有人要來吃啊?」 劉小蘭的朋友圈文字洋溢著和她本人一樣熱情如火的性格。也許是因為從小生活困苦常常挨餓,在劉小蘭心目中,「吃飯」就是最重要、最幸福的事,因此充滿了儀式感。而在疫情之下,她發現所在的街道卡口守點的工作人員半夜三四點鐘常常餓得慌,就決定給他們送餐。

  「白天守卡的志願者、工作人員吃飯有著落,我就給他們送點熱茶和涼茶解解乏;但是晚上守卡的人很多都是外地誌願者,不能讓他們受凍挨餓,所以我們家庭會議決定,要一直為他們送飯,直到戰勝疫情為止。」 劉小蘭的老家在海南省萬寧市,她不僅燒得一手好菜,還會做各種餃子、煎餅和包點,自開始送餐以來,社區裡夜間值班的志願者們直呼「要被蘭姐餵胖了!」從2月10日開始至4月下旬,70多個深夜裡,劉小蘭每天都是凌晨一兩點鐘煮飯燒菜,到凌晨三四點鐘給社區的值班人員送去幾大飯盒的夜宵,她的愛心餐也被志願者們親切地稱為「媽媽般的深夜食堂」。

  「在新聞裡看到那麼多醫護人員穿著悶熱的防護服,連續多個小時不吃飯、不上廁所,他們奉獻的是健康甚至生命,我做的這點又算得了什麼?」劉小蘭說。然而,畢竟她也是55歲的人了,因為長期熬夜睡不好覺導致近期血壓居高不下,她不得不終止了這份「愛心工作」。

  「老母親用行動教我做人」

  劉小蘭的父母早年生活在湖南耒陽,父親當兵轉業後帶著全家人一起去海南萬寧的南林農場紅英隊落戶,「父親在部隊裡學了點文化,所以在隊裡擔任民兵隊長和會計,母親就是種橡膠、割橡膠。我父母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都特別孝順父母。因為家裡人口太多,所以小時候我印象中就是一個字,餓。」

  為了填飽肚子,劉小蘭幼年常爬到樹上去摘果子吃,她母親更是吃苦耐勞,一直工作到66歲才「退休」。「我母親今年99歲高齡,她年輕時吃了好多的苦。我小時候,母親每天早上早起割橡膠,一直幹到下午2點多才吃一口飯; 2018年,97歲高齡的母親不幸遭遇車禍造成左臂骨折,手術前後她一聲都沒有叫過疼。」 劉小蘭說。

  雖然家裡生活困難,但劉小蘭一直在父母樂於助人、關心他人的行為影響下成長。「父母不會和我們說什麼,就是用行動來讓我們獲得教育。父親在隊裡從來都是默默地做好事,從來不需要別人知道。幫別人家搭建茅草屋、抗擊颱風等就更不用說了;母親66歲『退休』之後,還幫別人做過好幾年保姆,後來又幫兒女帶大幾個孩子。直到現在母親跟著我生活,仍然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不浪費一粒糧食。」

  熱情有幹勁的「靚姨」

  劉小蘭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廣州二十餘年的經歷。「23歲的時候,我隻身一人來到廣州打工,被皮革廠錄用,很快成為業務骨幹。當年集團舉行遊泳運動會,在海邊長大的我作為唯一一名女選手奪得三項大獎;廠裡那時候有2000多人,我作為一個戶口還沒轉過來的臨時工,卻因為工作出色被派往外地學習。那時候廠領導問我,會不會學成之後就不回來了?我說不會,除非你們不要我,不然我一定會幹到廠子倒閉為止。」誰知後來由於工廠轉制,劉小蘭和丈夫同時下崗。倔強的劉小蘭沒有向生活屈服,當過保姆、做過服務員,最終去了麥當勞連鎖餐廳工作至今。

  「那時候,從早上8點半乾到晚上9點半,一天13個小時,可能因為我幹勁足,人又熱情開朗,一步步從餐廳接待成長起來,還多次被派到琶洲會展店,為參加交易會的外賓服務。服務外賓的大多是年輕的小姑娘,我這個老阿姨卻也得到了重用,我非常開心。」採訪之餘她還向記者秀了一把英語,「我上的是全國第一批職業高中,當時沒有英語可學,但現在,我的英語口語水平可能超過了我當年一位英文不錯的同學,這都是廣州這個好平臺帶給我的。」

  「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早在高中時期,劉小蘭就申請加入共青團,21歲時她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對記者說:「我信仰共產主義。凡事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努力才能實現。」2018年,劉小蘭的丈夫不幸中風,兒子也結婚生娃,加上還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劉小蘭在照顧家人之外要兼顧著餐廳的工作,同時還不忘做志願者、獻血的公益工作,她有時還會拉上全家人一起做志願者。「這次送餐,全家人都支持我。我兒子每天一早去值班點收回保溫飯盒,99歲的老母親在家還會幫我洗碗。」

  對劉小蘭來說,雖然和大多數人一樣面臨著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但她似乎永遠保有熱情和樂觀,身上總給人感覺有使不完的勁,時刻關心著身旁以及社會上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因為對她來說,幫助他人是責任,也是幸福。「能夠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劉小蘭說。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秋瑜

相關焦點

  • 彭昱暢:教我做人是什麼意思?果然是腦洞少年
    採訪中主持人詢問:「那如果說回家之後遇到親戚教你做人怎麼辦? 彭昱暢:教我做人?什麼意思?結婚生小孩...你不對勁,把教我做人理解成親戚催結婚生孩子哈哈哈哈,你是多想結婚啊?期待你早日接到吻戲,哈哈哈哈哈。
  • 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你要來教我怎麼做
    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你要來教我怎麼做?生活中,我們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或真或假,或善或惡,有些時候他們在你生命中僅僅是擦肩而過,有時候他們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其實這些都還好,有這樣一種人卻格外讓人厭煩,那就是總喜歡教你應該怎麼去做事的人,當然,這裡面不包括那些真正為自己好的人。而最讓人厭煩的就是那種打著為自己好的旗號,對自己做的事情指手畫腳,要不就是一個勁的說:你不能這麼做,你應該這樣這樣才對;你得聽我的,要這樣...
  • 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 榮獲2020行動者聯盟「年度十大公益...
    來源標題: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 榮獲2020行動者聯盟「年度十大公益項目」 12月1日,鳳凰網2020行動者聯盟公益盛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 網紅李佳琦驅趕路人,他給路人道歉,于謙教你做人
    于謙用自己行動教李佳琦做人,名氣比你大,但是人家懂得尊重他人,而李佳琦的做法相信多數網友都很反感。雖說已經出來道歉了,但是道歉的目的也是為了將自己的名聲挽救回來。就像郭德綱說的,要想想學藝先學會做人。❤關注我-走在娛樂八卦最前沿,每天更新八卦信息。
  • 蚌埠:孫學伍 身殘志堅 照顧重病老母親
    在經開區勝利街道勝利五村小區,提起孫學伍的名字,居民們都豎起大拇指,他身殘志堅,堅持用自己慈愛的心,體貼入微地照顧著重病、行動不便的九旬老母,不論是多麼艱苦的歲月,總是不離不棄,用這份最樸實的感動,陪伴母親,溫暖鄰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百善孝為先。
  • 全國道德模範劉長城:用行動表達愛,把愛傳遞出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雖然知道「做人難,做好人更難」,但劉長城依然每天都在踐行他的「愛心信條」——「用行動表達愛,把愛傳遞出去」。劉長城的兄弟姊妹也都是公益圈裡的活躍人物,只要舉辦志願活動,他們都會踴躍參加,甚至連劉長城80多歲的老母親也活躍在公益一線。用行動表達愛,把愛傳遞出去,是長城愛心大本營的理念,也是劉長城一直在做的事情。2017年,被劉長城幫助過的姜新註冊成立了白手杖公益服務中心,開展了「希望行動」關愛腦癱兒童康復項目。
  • ...片單出爐:董潔飾演老母親,《破冰行動》導演再拍緝毒劇,清潔工...
    一晃17年過去,現實中已40歲的董潔在螢屏上的形象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她的最新扮相竟是頭髮花白的老母親!11月11日下午,優酷正式發布了2021年的大劇片單。董潔、尹昉主演的《再見啦!母親大人》,《破冰行動》導演傅東育的緝毒新劇《冰雨火》,以及趙麗穎從清潔工逆襲成律師的《幸福到萬家》等,全都包含其中。
  • 感恩:給我做飯的人和教我做人的飯
    對,當時的我,對於這顆感恩之心,跟高老師一樣瞠目結舌。我想你也是。 於是想起自己平日「吃麵剩一半、碳水不吃完」的惡習,頓覺塗炭了生靈。但轉念一想,如果飯菜中帶著明顯的誠意,也精巧一點,我也自會惶恐吃完,並回味半晌。比如答應大家放送的柊家的夕食。
  • 彭昱暢風趣回應親戚教做人問題,成功引得網友爆笑
    不過,就在最近,彭昱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極其風趣地給出了親戚教做人的答案,引得網友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近日,彭昱暢在接受採訪時,主持人詢問:「那如果說回家之後遇到親戚教你做人怎麼辦?」隨後笑夠了的彭昱暢才慢慢地解釋道:「我以為是催我結婚生小孩你知道嗎?教我做人,哈哈,哈哈哈,結果是教育我做人的道理。」從這個角度來解讀,只能說彭昱暢的腦迴路相當特殊,也可能是因為他平常被催婚太久了。
  • 要用冠軍的角度思考問題,這部籃球電影教你做人
    教練的教授方法很特別,一是不僅不同於傳統的籃球節奏,二是教練還教球員們如何做人的道理。小美在這部運動電影裡面,看到了教練的眼裡流露出不少的溫情,這讓原本只是為了看充滿荷爾蒙的電影的小美,眼裡又多了幾分眼淚。
  • 杜嘉班納,我來教你做人
    現在,耗資800萬的大秀正式取消,明星悉數用行動表態,截止目前為止,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中國主要電商平臺也已經全面下架了D&G的商品。 非要用筷子夾起卷餅,以各種各樣清奇的姿勢,透出一絲獵奇滑稽的意味;
  • 《創世戰車》極限續命,末日戰車教做人
    強敵來襲,"末日戰車"教做人CrossOut摧殘下的世界,倖存者將何去何從?生命的火種能否在末日之後繼續綻放?你將在這裡找到人類倖存者通往未來的答案。比以往更加兇殘的掠奪者馬上就要它們的露出獠牙。是教它們做人,還是被教做人?全憑拳頭說了算!記住導師的話:對朋友要友善,在戰場上要無情。
  • 純愛年下文:陰差陽錯有交集,怕教壞你,我也在乖乖做人
    大家下午好,今天倌倌給大家推薦的是年下文,年齡差較大,你比我大沒關係,你照顧我,我溫暖你。裡面有很多元素,娛樂圈,婚後梗,魂穿萌寵……應有盡有,快來一起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強烈推薦漫漫何其多大大的《婚約》,溫馨婚後甜寵文,我們相遇是意外,我卻想長長久久和你生活,教你很多很多東西,帶你見更多更大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成長生活~看到這裡心動了嗎?關注#破產姐妹推書倌#,看文不迷路!
  • 做人就要用心相處,用嘴巴做人太虛偽
    人際關係,林林總總,總讓人焦頭爛額,人人都戴著自己做人的面具。猜不透人心,辨不出真情假意。狡猾的人,滿臉堆笑,卻看不出是善是偽;狡猾的人,好處他會上,壞處他會躲;狡猾的人,會琢磨你的心思,你卻猜不出,他那句是真,那句是假。虛偽的人,當面這樣做,背後那樣做;虛偽的人。做點事,滿城風雨,天下皆知;虛偽的人,說了很多話。
  • 中年老母親的最恨:詐屍式育兒
    都說醫務人員辛苦,整天加班加點,看了看老婆大人輔導功課,我覺得我們上班完全算是度假。上班做的都是熟練活兒,服務對象絕大多數也都通情達理,按流程辦事,一切盡在掌握中。值夜班也不可怕呀,5到8天一次,累死也不過一宿。有值班費拿著,有空調吹著,有免費水喝著,有食堂飯吃著,沒事的時候還在床上躺一躺。
  • 今晚八點一起教TA做人!《虛擬人成材計劃》 B站獨家首播
    上周,B站獨播「教做人」綜藝《虛擬人成材計劃》正式官宣,第一期節目播出時間就在今晚八點!這檔全新的虛擬人遊戲型養成綜藝裡,觀眾可通過參與遊戲互動來培養虛擬少年童和光與Soda的各項能力。除了兩位參訓人外,節目中還有一位擔任PD的虛擬人白朮,以及六位擔任人類協力者的B站知名UP主:吃素的獅子、視角姬、-LKs-、伢伢gagako、我是怪異君、小M嗚喵王。他們將一起協助童和光、Soda完成各種任務,成為有用之才。
  • 當年陪練毛頭的慘狀歷歷在目,如今果果用了這款鋼琴陪練神器,老母親放飛了
    我逗他:媽媽真有那麼好嗎?有沒有不好的時候?臭小子居然認真思考了五秒,很認真的告訴我:還是有的,去年你教我彈琴的時候就很討人厭!我都已經大半年不管他練琴了,居然還在那跟我記仇呢……好在毛頭這陣子練琴終於算是上了軌道,完全不用幫忙就可以自己搞定了。
  • 這款真正的小黃油,在教你「做人」……
    這款遊戲比較奇特,它真的在教玩家怎麼去「做人」...不過呢,它玩起來一點也不社保。 這是一款免費的性教育科普遊戲,遊戲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精疲力盡》,目前已經上架了Steam。
  • 施金玉: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九旬老母親
    秀嶼區笏石鎮的施金玉,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九旬老母親,無怨無悔,贏得了鄰裡的交口稱讚,3600多個平凡而艱辛的日日夜夜,她用大愛至孝演繹著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詮釋了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  施金玉是個堅強的女性,年少時,因父母親忙著生計,她過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料理的重擔,悉心照顧妹妹、弟弟的飲食起居。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她嫁給一位軍人,後來,被安置到昆明軍工企業工作。
  • 論吐槽對老母親的重要性
    一吐槽,才發現你有我有全都有啊,再完美的人設總有bug,再不濟的豬隊友也有他的閃光點,收拾收拾心情,湊合著過下去吧,畢竟友誼地久天長!吐槽後的酣暢淋漓你感受一下?之前骨鯁在喉的鬱悶被熨平了,咪咪結節都舒坦了,整個人都被治癒了。來來來,聽聽這期《奇葩說》裡傅首爾對男人陪孩子的吐槽,真是渾身的毛孔都打開了:吐槽是復活老母親的終極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