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版《花木蘭》受疫情影響,知道前不久才宣布定檔9月11日。《花木蘭》的定檔讓 廣大影迷著實興奮起來,這部電影自開拍伊始就收到海內外電影人及影迷的廣泛關注,又有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珠玉在前,也是讓大家對電影真人版《花木蘭》多了一分期待。但在此之前,我們看到影片發布的預告卻讓人如鯁在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知道,電影版《花木蘭》演員陣容強大,有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一眾大牌影星出演。但從電影放出的預告片中小編驚訝地發現甄子丹竟然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劉亦菲進行對話,這有點讓人匪夷所思。可能大家會說,這是由外國導演執導,為了與國際接軌,面向全球發行的原因。但是,演員是中國演員,故事是中國故事。那麼為什麼非要用英語來講中國故事?想像一下,中國古代將軍用英語與士兵交流,這倒是迎合了海外觀眾,但是讓中國觀眾怎麼看怎麼彆扭。
這就相當於讓美國隊長在電影裡全程用中文和鋼鐵俠交流一樣。要迎合國際市場,我們可以在原版的基礎上重新配音,作出英文版的。為什麼要用中國的演員全程英文?將來大家到電影院看到影訊上寫著:《花木蘭》英文版,這會不會讓孩子們疑惑花木蘭是美國人?或者更諷刺的是會不會再在原作基礎上出一版譯製片《花木蘭》中文版,由中國人說英語,最後再翻譯成中文。
這讓人高興不起來,花木蘭這是一個有著傳奇色彩的中國傳統故事。將其拍成電影,面向世界,本來是文化輸出,卻為了迎合市場而將中國故事講得不倫不類。既然文化輸出,我們就要輸出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而不是去為了改造而改造。現在大多數影迷去看好萊塢大片,都喜歡看原版也是英文版,那麼海外影迷看中國電影,當然想看的也是中國原版的《花木蘭》。所以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去迎合,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本心,又失了中華文化的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