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川歷史名人名園之一閬中古城元戎府的百年漫長建設之路!

2021-01-20 振武井傳奇

站立在閬中古城管星街中段有一個古院落,院落大門上方掛有一匾,上書「武魁」二字,大門兩側有對聯,上聯是:神州武夫錄閬苑何蒙兩氏負盛名,下聯是:華夏文人榜保寧尹陳二姓居顯位。這裡,就是「何家窨子」。窨子即錢莊儲藏銀錢的地方。在清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何家都以開錢莊為生。其先人是御賜「武魁」。

「神州武夫錄閬苑何蒙兩氏負盛名」中的蒙氏指元戎府蒙家。

元戎府邸文化系列之一蒙家避暑山莊

前言:

我們在前面介紹《閬中歷史上的總兵官府邸與兩位王府並稱閬中古城「三大府邸」原因背後的秘密》時。

介紹了康熙皇帝欽賜閬中歷史名人驍騎將軍蒙順賜名蒙善宇驍騎將軍蒙元亨湖廣鎮筸總兵蒙應瑞三代三元大將軍俗稱蒙家將封地四處荒地大小自由選定開發建設,民間譽為川陝第一莊園。位於閬中市區域總用佔地幾十萬平米、北從清代演武廳蒙公祠,南到七裡金頂山蒙家避暑山莊共計二十餘裡內。

僅房屋佔地面積32000平方米:

分別是元戎府46間房佔地面積4500平米;

蒙公祠12間房以及蒙家墾荒軍弓馬騎射場後來的墓群區佔地20000平米;

蒙家官菜園36間房佔地3400平米和種植地今閬中人民廣場全部和東方廣場部分;

避暑山莊房屋38間佔地3800平米,避暑山莊範圍今閬中七裡金頂觀山下方園四公裡處。

僅元戎府也是20世紀末華夏大地上地方官家唯一一處正宗門闊五開間大門。

閬中蒙家避暑山莊,俗稱蒙家莊園。

地處今四川南充閬中古城七裡開發新區金頂觀核桃生態種植觀光園內外方園四公裡處,內有著名的蒙家莊園水庫,建國後俗稱「三八水庫」,原避暑山莊房屋建設38間佔地3800平米歷經數年完成。

【詩歌】

踏莎行三八水庫

作者:妙手偷香

三八水庫,

青山碧樹,

如畫美景留人住。

朝陽照鶴洗白翎,

晚霞映水魚龍舞。

逍遙釣客,

悠閒農戶,

柳暗花明蜿蜒路。

唯聞笑語不見影,

緣在那灣最深處。

作者:妙手偷香自幼便住在七裡收費站前靠西的蒙家灣村三八水庫邊,童年時的快樂大半來自於她,現漂流在外,卻也不能忘懷故鄉的鄉愁。

此詩歌寄託了作者歡樂的童年生活和三八水庫的美景。

美如珍珠、清如晨露。

那麼「三八水庫」的起源與變遷和元戎府蒙家避暑山莊又是一個什麼關係呢?

帶您走進歷史,三八水庫位於四川南充市閬中市雙龍鎮蒙家灣村。

原名「金頂山水庫」、「蒙家山莊水庫」、「禹王觀水庫」、「解放水庫」、「三八水庫」、「蒙家灣水庫」。

在清代康熙六十年前。

這裡長達80餘年的荒無人煙雜草叢生,各種野生動物匯聚。自然的山水無人治理。

康熙六十年秋天由於閬中人蒙應瑞於五十九年西徵戰功顯赫。

康熙帝下旨選舉薦升(晉升)閬中蒙氏一門驍騎將蒙善宇驍騎將軍蒙元亨湖南鎮筸鎮總兵蒙應瑞因川北軍人蒙應瑞一人一次之戰功連同祖上三代同時同地在今閬中古城威德坊處官拜三元大將軍。

康熙欽賜元戎府蒙氏家族四封地之一蒙家避暑山莊。

選址:在清代嘉陵江以南有名的道教景點「金頂觀山間周邊的荒山野地上。

意為:龍以水而名,將以聖恩而發展。

為紀念山東蒙氏族祖伏羲女媧兄妹之母閬中人華胥在閬中雙龍鎮蒙家灣附近區域孕育伏羲和女媧後不久移遷各地生存養息伏羲女媧最終成為一代人祖以及陝西涇陽縣今鹹陽市三原縣與涇陽縣交匯處交龍堡。

中華名將蒙恬之弟名卿兼將軍的蒙毅遠太始祖兄弟遇害後,蒙毅後人在子嬰和眾多忠良的大力保護下,被迫逃亡於陝西涇陽縣交龍堡,後以開墾荒地,種植糧食而生存壯大於華夏各地,並教育蒙氏入川後人學習開墾荒地種植糧食為生,後並建宅於此。

現地處離閬中市區8公裡處七裡開發新區原雙龍鎮蒙家灣村。

從閬中至南部212國道線,孫家埡收費站站前100米處向西有一鄉村級公路前往1公裡處。

原蒙家避暑山莊座落於此,此處是著名的道教景區「金頂觀」上山必經之路,此地民間百姓流傳一條諺語「誰修金頂觀、造福蒙家灣。重修此山莊,金銀定岀現」。

譽意當地百姓對蒙家灣的遠景看好寄予了深深的厚望與寄託。

蒙家避暑山莊宅第坐落在椅子形的山灣裡,宅第門前有九層梯形良田護衛,良田前面有水庫一座呈麒麟形。

這座水庫歷經蒙家墾荒軍成員數代人的共同開發建設以及解放後人民政府號召鄉民興修水利建設服務人民更名「三八水庫」。

此地山勢風光秀麗,地勢奇特,鳥語花香,山青水秀,人傑地靈。

原蒙家避暑山莊避暑山莊房屋38間佔地3800平米,房屋面積1000餘平方米的休閒之所。

整個種植原面積數百畝,在清代的歷史長河中,它出種植糧食專供蒙氏家族生活和經營之外。

也是蒙氏家族和川東北地方官吏以及老百姓節日臨時休閒踏青之地受百姓抬愛,為蒙家避暑山莊。

隨著城鄉地名文化的發展雙龍鎮蒙家灣村由此而來。

此水庫旁邊東南岸也是有名的道教景點「禹王觀」。

水庫東北下方緊俟的是著名的漢王廟和範目祠。

由於都是名勝景點連接,加之蒙家避暑山莊歷代主人的好客精神,成為當時川東北道上一顆最耀眼的旅遊勝地。

山莊水庫最早提出旅遊資源的開發者是清代驍騎將軍蒙善宇一品夫人王老太君和當時蒙應瑞二品夫人李氏以及蒙家避暑山莊和蒙氏官府菜的創立者蒙暹愛妻羅氏三人提議修復擴展的。

由蒙家墾荒軍全面執行。

原因是號稱「避暑山莊」如果沒有美麗如畫的山水和自然風光憑什麼來使達官顯貴和百姓迷戀此地。

三八水庫是解放後雙龍鎮的一位女姓幹部發啟男女同胞們帶頭修建此水庫建設美麗家園並在1958年3月8日開工故名三八水庫。

蒙家灣第一位居住主人是從今閬中古城官菜園街遷居至蒙家灣終身居住於此、建設於此、歸葬於此。對蒙家灣荒地的全面開墾以及水庫綠色的治理。

這人就是蒙恩賜字筠圃、是中華名將蒙應瑞將軍的曾孫。因開發蒙家避暑山莊今閬中市雙龍鎮蒙家灣村附近荒地種植糧食有功被道光皇帝例贈「徵仕郎」。

蒙筠圃墓毀於盜墓賊之手、僅存花崗石墓碑於蒙家灣居民住戶院落「皇清例贈徴仕郎蒙公字筠之墓」。

蒙家灣居民稱蒙筠圃為蒙大人。是因為這位大人培養了很多為國建功的兒孫們。

其實蒙筠圃在蒙氏家族算最小的了。

連接「蒙家避暑山莊」的建設者們。

【蒙暹】(1715__1794)、閬中蒙氏第三代。字升庵、生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

卒於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享年79歲,漢族,四川川北鎮保寧府閬中今閬中古城北門井即振武井巷古城北門威德坊人。

清代名將蒙應瑞長子、母李氏,妻羅太君,弟弟蒙旭和蒙暐。

蒙氏宗祠、蒙家官菜園宅第、蒙家避暑山莊宅第、親自修建完善者(1740年)。

四川川北閬中古城蒙氏官府菜的創始人,他的最大功勞就是他和他母親李氏以及後來的小弟蒙暐共同建設朝廷和康熙皇帝欽賜蒙氏家族四處封地荒地的開發與建設和完善。

帶領閬中「元戎府成員蒙家墾荒軍繼續替太祖父驍騎將軍蒙善宇先祖驍騎將軍蒙元亨未完成的事業墾荒種植蔬菜和糧食以及替其父蒙應瑞完成照顧家庭弟妹健康成長注入了畢生的心血。

使弟弟蒙旭在母親和老師的共同關愛下順利考取舉人進京複試。

受到乾隆帝欽賜御筆「文魁」宅匾讚美。

蒙暹因此成為大將軍蒙應瑞背後的大英雄。

成為當時「最美孝心少年」之美譽。

傳承了蒙氏將門文化精神,為國家培養了傑出的軍人。優秀的兒子:蒙得正、優秀的兒孫:蒙恩詔,教育他們向蒙氏先祖一樣把生命投入在行伍(軍人)生涯。

為抗擊外國侵略者和鞏固國防,建設邊區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也為閬中古城蒙氏家族迎來了最高榮譽。

蒙暹是今四川南充閬中古城人民永遠的驕傲與自豪。

【蒙暐】(1719__?)、閬中蒙氏第三代。

漢族、四川川北鎮保寧府閬中生於今閬中古城北門威德坊處北門井即振武井巷人。

清代名將蒙應瑞的第三個兒子、母李氏。妻殷太君。長兄蒙暹、二哥蒙旭。

長子蒙執正、次子蒙守正、三子蒙思正,蒙暐他和長兄蒙暹完成蒙家官菜園和蒙家山莊的經營與發展。來支持其父蒙應瑞在外安心為國為民建功立業。

他和兄長蒙暹經營與發展了蒙氏官府菜的完善和閬中雙龍鎮蒙家灣村蒙家避暑山莊的建設。

他的後人世世代代傳承他未走完的事業,開墾蒙家灣村荒地種植糧食為己任。

清代傑出的後裔蒙恩賜字筠圃因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有功受到朝廷嘉獎,皇清例贈徴仕郎。

蒙暐另一方面勤教後人積極擁躍光榮入伍參軍,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與時俱進為國建功立業的軍人,他的後人也是現今在廣西、貴州、成都和西昌以及閬中歷史上可考在外定居發展著姓之大族。

【蒙恩賜】(生卒年待考),字筠圃、名將蒙應瑞的第三代後裔。

閬中蒙氏第五代,四川閬中古城官菜園街人(閬中雙龍鎮蒙家灣村「蒙家避暑山莊」主人)。前清邑庠(秀才),因開墾蒙家灣村荒地種植糧食有功,清「皇清例贈徵仕郎」。

其後裔由於時代變遷,遷往少數民族區域發展。

蒙恩賜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以及培養兒孫與時俱進從軍行伍的精神是閬中古城人永遠的驕傲。

【蒙朝宗】(生卒年待考)、字海帆、蒙筠圃之孫,名將蒙應瑞第五代後裔、閬中蒙氏第七代。閬中雙龍鎮蒙家灣村人、前清邑庠(秀才)。因早年從軍、有「秀才從軍」之美譽。

【蒙述宗】(生卒年待考),字子明、蒙筠圃之孫。名將蒙應瑞第五代後裔,閬中蒙氏第七代。閬中雙龍鎮蒙家灣村人,蒙朝宗之弟,前清外委職業軍人。

【蒙宣宗】(生卒年待考)、字俊臣、蒙筠圃之孫,名將蒙應瑞第五代後裔。閬中蒙氏第七代,閬中雙龍鎮蒙家灣村人、蒙述宗之弟,前清額外委。職業軍人。

據當地百姓介紹,此墓碑為蒙家灣蒙大人之墓。據考證墓文為蒙氏入川第五代祖墓,是蒙應瑞將軍第三個兒子蒙暐的第二代子孫。

據當地百姓說: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期由於很多像似少數民族人士前來探示墓碑來源和蒙氏後人發展情況,但無人知曉。

特別感謝當地居民馬文順、伏興華、楊興財、張本勤、馬幫清等老人對閬中蒙氏將門文化蒙家避暑山莊遺蹟碑文的保護。

「蒙家避暑山莊」的發展建設就歷經130餘年的數代人努力而成。

它的形成基本上是_____選址(後來的閬中雙龍鎮蒙家灣)_____建山莊(蒙家避暑山莊)_____周邊墾荒(山莊附近所有土地墾荒種糧)_____人工建梯田(九層絕美梯形糧田人工的修築)_____根據溪流人工全面拓展完成景觀(蒙家灣水庫原始麒麟圖形的誕生)_____修復完成"金頂觀"和"禹王觀"風景遺址景區。

形成了閬中風景區山、水、名勝、與山莊、人與自然、名人與景的又一完美組合。

就是在今天當您踏入這塊所謂的山水寶地時。

昔日的蒙家避暑山莊園區與道觀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不存在只留下了遺蹟。

但是那美麗神奇壯麗的青山綠水會讓您留連往返久久難忘。

又有多少人知道就是這樣一塊神奇的土地上凝聚閬中歷史上蒙家將三元將軍和歷代蒙家墾荒軍的畢生心血、因為他們的責任與義務再加上皇恩浩大、聖旨難為。

墾荒建設種植糧食更是蒙氏三代將軍的一種職業一種崇高的榮譽。

蒙家避暑山莊周邊相關文化連接:

【1】迎恩街、官菜園街與蒙氏一門

2006年下卷總第7期閬中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編《名城研究》一書第182頁著名作家毛明文著「迎恩街、官菜園街與蒙氏一門」

閬中古城的兩條街道迎恩街、官菜園街的得名,一般解釋為:舊時由京都而來的大員,都由北面這條街而來,為迎接聖恩,故名「迎恩街」。

又說,這一帶古為官家菜園,以後建街,故名「官菜園街」。

這些望文生義的解釋,似無錯謬,但要弄清原由,必須從清代閬中北門井(迎恩街)的蒙氏家族說起。

蒙氏遠祖本齊國(山東)人,遠祖蒙驁時遷入秦國(陝西),貴為將軍,後因先祖蒙毅被奸臣所害,其兄蒙恬亦受牽連,後裔在眾多忠良的保護下,從鹹陽遷至涇陽縣境內。

至清代康熙十八年,蒙順之長子蒙元亨由陝西涇陽縣遷居閬中,以經營豆腐業為生。

元亨以「忠心報國、忠孝傳家」之祖訓教子。

其長子蒙應瑞,字兆麟(1689~1776),在康熙五十九(1720)年,以行伍從徵西藏,在抗擊準葛爾入侵西藏的戰爭中,戰功卓著,經滿漢將士聯合上奏,於康熙六十(1721)年薦升湖南鎮筸鎮總兵。

避暑山莊稱「蒙家避暑山莊」,在今雙龍鎮之蒙家灣。

此地遠離城市,地勢奇特,山青水秀,風光旖旎,為蒙家及地方官吏休閒之所,由蒙暐及其後人掌管,後為蒙氏後人墓葬區,二十世紀中葉毀於盜墓賊之手。

現存「光緒三十四年歲次戊申十月立」「皇清例贈徵仕郎蒙公字筠圃府君之墓」碑一座。

現僅存墓碑1座,上書:「皇清例贈徵仕郎蒙公字筠圃府君之墓,光緒三十四年歲次戊申十月立,孫:天成、天鎮」,其它文字不詳。

【2】「閬中風水探奧,古城風水與民居」

趙秋貴是閬中古城著名文化學者。

其弟趙雙貴是著名的楹聯學者。

此文系趙秋貴發表於 2005年卷(總第2期) 四川閬中風水文化研究會主辦 《風水文化》第62頁

「閬中風水探奧,古城風水與民居」

趙秋貴

閬中古城民居大院,比比皆是,迎恩街的蒙家大院,門口斜倚的兩株梧桐樹,亭亭如蓋,寓意著「家有梧桐樹,何愁鳳凰來」的吉祥意義,街門上高懸「元戎第」、「文魁」兩道鎦金匾額。

落款有「同治年間字號。

二門則是塊木結構的鬥拱建築,美奐絕倫,氣勢恢宏。

過廳中的匾額書「簪纓濟美」四個大字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據考證,蒙氏祖先曾官至湖南總兵。

名聲顯赫,紅極一時。

一元街的鄭家大院,花廳中鑲方形水磨青磚也是很有品味的。

田家巷有著田家牌坊之稱的宅院,門楣上掛著金龍纏繞的『御前帶刀侍衛』的匾額也頗有名氣。

淨聖庵街『尚義可風』的李家石門風韻猶存。

再就是三陳街有『旌表節烈』之稱的樊家大院也很不錯。

白花庵的孔家大院。

南街的秦家大院。

武廟街的李家桂花大院。

下新街的杜家客棧。

筆向街有望月樓之稱的馬家大院。

現為民俗會館的田家大院。

左營街的『寒知松柏,香啟蘭桂』的張家大院。

大東街的徽派院落,各具特色。

它們是古城民居的代表,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光彩和輝煌。

古城民居和院落是閬苑仙景的重要構成。

民居古院小部分是唐宋和元代建築。

普遍展現為明清建築特點。

歇山單簷式穿鬥式。

有寓意長命富貴的長方形;

珠玉滿堂的單珠式;

官高一品的品字形;

多子多福的多字形........。

式樣奇特,古樸精美,實為全國罕見,天井中的植樹栽花,樹以紫薇,金桂、珠蘭、山茶、含笑居多,曲徑通幽,華廊繞翠,魚缸、假山點綴其間,給院落增添了無限情趣和生機....。

【3】遺址怎能冒名相爭?也談閬中巴文化遺蹟漢王祠和鷀鳧侯廟

「閬中民俗薈」於2019年9月27日發布「今日頭條」文章。

作者:劉先澄

題記:閬中嘉陵江畔是板楯蠻賨人的活動中心,是巴賨領袖舉旗麾軍、定秦開漢的基地,是悠久巴渝文化的聖土。而今川渝各地發展旅遊,爭相宣揚是彼處範目率領巴人軍隊,爭相宣揚是彼處的舞蹈叫「巴渝舞」,令人憂心忡忡,五味雜陳……

唐代大詩人杜甫廣德二年(764)遊歷閬中時,在《南池》詩中寫到:……南有漢王祠,終朝走巫祝。歌舞散靈衣,荒哉舊風俗。 高皇亦明主,魂魄猶正直。不應空陂上,縹緲親酒肉。……

南池即彭道將池,或稱彭池。《漢書·地理志》:閬中有彭道將池。《後漢書·郡國志》:閬中有彭池大澤。《益州記》: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八裡。《方輿勝覽》:南池在高祖廟側。

宋代大詩人陸遊乾道八年(1172)蒞閬,也寫有《南池》詩。詩前小序雲:「杜詩所謂『安知有蒼池,萬頃浸坤軸』者,今已盡廢。」他著《老學庵筆記》說得更明白:「閬州南池亦數百裡,今為平陸,只墳墓自以千計,雖欲疏浚復其故,亦不可得」。陸遊《南池》詩寫道:二月鶯花滿閬中,城南搔首立衰翁。數莖白髮愁無那,萬頃蒼池事已空。陂復豈惟民食足,渠成終助霸圖雄。眼前碌碌誰知此,漫走叢祠乞歲豐。

杜甫、陸遊這兩首詩,都記載了重要的歷史信息:閬中城東南,原有浩瀚的湖泊叫「彭道將池」,又稱「南池」。到南宋陸遊所見時,已變為平陸。清鹹豐《閬中縣誌》載:「彭道將池:在縣南十五裡,今之七裡壩也。壩在四山之中,橫闊七裡,故有是名。自漢迄唐,堰大鬥、小鬥之水灌田,後堰壞,遂成平陸」。

兩首詩都說,古南池即今之七裡壩的南面,有一座「漢王祠」。杜甫看到的漢王祠很鬧熱:「歌舞散靈衣」,「終朝走巫祝」,然後,人們在祠外空坡上「親酒肉」。陸遊看到「萬頃蒼池事已空」,人們在林間的漢王祠中,祈求保佑有個好收成。

到清代,漢王祠又稱「漢高帝廟」。道光《保寧府志》載:「漢高帝廟:在縣南十餘裡西堰山下。高帝還定三秦,閬中範目,率七姓為先鋒,後封目閬中侯,目等立帝廟。」

這段記載說明了漢王祠的來歷。

遺址怎能冒名相爭?也談閬中巴文化遺蹟漢王祠和鷀鳧侯廟

閬中嘉陵江兩岸,是古代巴人聚居的腹地。這些巴人主要有羅、樸、督、鄂、度、夕、龔七姓,善弩射,好歌舞,長於狩獵。因使用木板為楯,衝鋒陷陣時擊鼓歌舞,被稱為「板楯蠻」。相傳秦昭襄王時,曾除虎患有功,秦昭襄王賜以土地,免徵賦稅。巴人稱賦稅為「賨」,遂被稱「賨人」。

據常璩《華陽國志》載:「漢高帝滅秦,為漢王,王巴、蜀。閬中人範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說帝,為募發賨民,要與共定秦。」領有巴、蜀之地的漢王劉邦採納了賨人領袖閬之範目的建議,命範目負責募集賨人組成軍隊,出川定秦。範目率領巴賨7000多人的精銳武裝,在劉邦派人虛張聲勢搶修子午道時,暗中走陳倉道進入關中(即史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了鹹陽以西的雍王章邯、鹹陽以北的翼王董翳、鹹陽以東的塞王司馬欣,助劉邦平定了三秦之地。

範目建立了為大漢帝業奠基的首功,劉邦封他為長安建章鄉侯,範目辭;因賨人戀家,範目請還故裡閬中鷀鳧鄉,遂改封為鷀鳧侯 ,又固辭;乃再封為渡沔侯。故範目有「亡秦範三侯」之美稱。劉邦特別讚賞巴賨軍隊以震動山谷的鼓聲威懾敵人的陣前歌舞,賜名「巴渝舞」引入宮廷。範目回鄉後,懷念劉邦,在彭道將池南岸修建了漢王祠。

漢王祠位於何處?

清鹹豐《閬中縣誌》載:「漢高帝廟:土人稱漢王廟,在縣南七裡壩古彭池之南。廟久廢,今屋宇一區,僅存廟名而已。帝還定三秦,範目率七姓為先鋒,後封目閬中侯,目等為立廟。」傳至近現代,當地民間稱漢高帝廟為「漢王廟」。

筆者訪問,有閬中七裡壩鄉民,還能指認漢王廟基址所在,其位置在今七裡街道辦事處千鶴村六組楊家山東北麓,不遠處有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的「三八水庫」。這裡相鄰的蒙家灣,乃是清代閬中籍著名將領、湖廣筸鎮總兵蒙應瑞的莊園所在。三八水庫處已有楊姓投資所建的觀光長廊,蒙氏莊園已開發種植有紅豆杉、核桃產業園。

遺址怎能冒名相爭?也談閬中巴文化遺蹟漢王祠和鷀鳧侯廟

範目是閬中以及嘉陵江、渠江流域的今廣、達、渠、通、南、巴等川東北廣大地區的巴人部族領袖,是巴人愛戴的英雄。他給劉邦建了漢王祠;巴人為紀念他,在他的家鄉鷀鳧鄉建了「鷀鳧侯廟」。據明嘉靖《保寧府志》載,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年),四川按察司僉事、川北道楊瞻,曾主持在原址重建了鷀鳧侯廟,還親筆寫有一篇《記》,原文如下:

明楊瞻重建鷀鳧侯廟記

府城南三十裡許有甆鳧壩,為漢範將軍故裡。將軍輔高帝為功臣。按漢史:高帝王漢中,還定三秦之日,將軍自閬領賨人平定關陝。及天下大定,論功議賞,當受侯爵。帝以將軍產甆鳧,遂封甆鳧侯。卒,葬於此。土人因立廟於側,二千餘年不廢。入正德來,屢遭兵旱,廟就傾圮,墓傍地多為鄰人侵之。嘉靖壬寅,餘以監察御史出僉蜀憲,駐節閬中,因記將軍為閬人,命推官郭公謙廉其祠墓。墓左父老,前一夕,忽夢將軍告曰:「我範將軍目也,我祠久廢,墓數數為人侵耕,明發觀察公當令人來吊我,汝其厚遇之。」 次日巳刻,郭推官果遣縣典史楊孟榮來,父老舉驚訝異其夢,適知府謝君上箴至,遂董治之。為廟二楹,為大門一楹。餘為扁曰「漢甆鳧侯廟」。墓傍地悉清,士俾刻碑陰;仍大書「漢甆鳧侯範公諱目故裡」,刻石立於彭城鋪;又大書「漢甆鳧侯範公諱目墓」,道刻石立於墓前。定春秋二祀,「廟可冀其不廢,墓可冀其不犯」雲。推官率耆舊來請記,餘曰:鄉先生歿而祀於社,矧有功德於社稷者耶?將軍翊戴漢室,克除僣亂,助成四百年炎劉之業,廟祀宜矣。況一舉動之,頃輙形夢應,遇旱潦疾疫而之,夫豈有不應者耶?吾民尚知所以崇奉之哉,吾民尚知所以崇奉之哉!

——載明嘉靖《保寧府志》卷之十四·藝文四·記·祠廟

遺址怎能冒名相爭?也談閬中巴文化遺蹟漢王祠和鷀鳧侯廟

這篇《記》十分清楚地記載了重建鷀鳧侯廟的情況,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鷀鳧侯廟的地址在甆鳧壩。楊瞻這篇記的標題寫的是「鷀鳧」,正文中卻是「甆鳧」 。「甆」古代同瓷器的「瓷」,其字義與水鳥「鳧」應不相干。鷀鳧鄉為漢代閬中鄉名,應是因彭道將池和西漢水(嘉陵江)畔多鷀鳧水鳥而得名(聞一多研究伏羲文化,說這鄉名本是「鳧鷀」,應是「伏羲」讀音的演變,這是另一話題了,本文不涉及)。

嘉靖《保寧府志》系手書木刻印成,《記》正文中甆鳧的「甆」字明顯是錯刻,依標題「鷀鳧」才對。鷀鳧壩在何處?今七裡壩在秦漢至唐代還是一片汪洋,肯定鷀鳧壩不是今天的七裡壩。

按「府城南三十裡許」的位置,應是指今天的彭城壩無疑,楊瞻的《記》中也明確寫了是在「彭城鋪」。嘉陵江畔的彭城壩,相傳是古彭國的重鎮所在,1981年曾出土一柄殷商時期的虎紋銅鉞,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據閬中籍的伏元傑教授所著《武王伐紂之彭國考》認為,閬中彭城壩的古彭國,戰國後期被溯江而上「後治閬中」的巴國打敗,被迫遷徙去了今彭山一帶。巴國在閬中的王城,究竟是在今老城一片,還是在彭國故城彭城壩?值得研究,有待考古證明。範目所處時代,據秦滅巴之時並不遙遠,說不定出土文物「虎紋銅鉞」就是巴王室自祖先承傳下來的禮儀兵器。

明嘉靖《保寧府志》載,位於彭城壩至今猶存的圓覺寺,「位於賜緋山下」。賜緋,指帝王賜給功臣紅色的官服。聯想到劉邦在範目「固辭」封侯、要求還鄉時,劉邦曾說範目:「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耳。」而鷀鳧壩即今彭城壩有「賜緋山」,很可能就是漢高帝賜給範目錦繡官服送其還鄉之後,範目宅後之山遂得「賜緋」之名。所以,範目故宅,和「土人立廟於側」的鷀鳧侯廟,其位置應是在賜緋山下,即今存之圓覺寺附近。

《記》中說鷀鳧廟「二千年不廢」,不僅說明祠廟歷史悠久,而且反映出世世代代閬中百姓對巴人領袖範目的愛戴和緬懷。《記》描述範目給當地父老投夢,其實正反映百姓對範目的懷念之情,意在說明重建鷀鳧侯廟,順天意、得民心。川北道楊瞻將重建工程,委託保寧府負責完成。保寧府推官(知府的佐官,相當於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兼審計局長)郭某,派閬中縣典史(相當於縣公安局長)楊孟榮,清理被侵佔的墓旁廟地。然後保寧知府謝上箴,親自謀劃、組織施工。重建之廟有二楹,古代房屋一列為一楹,二楹指一列正殿,旁有偏殿。大門上懸掛楊道臺親自書寫的匾額「漢鷀鳧侯廟」。

墓旁土地全部清丈納入管理,大書「漢鷀鳧侯範公諱目墓」的石碑立於墓前。楊道臺還特意書寫「漢鷀鳧侯範公諱目故裡」大字,刻石立於彭城鋪(古道驛站)。還比照當時國家祭祀規則,定下了鷀鳧侯廟春秋兩次祭祀的制度。楊瞻在《記》中說,鄉裡有德望的先生去世後,村社都要祭祀,何況是有功德於國家社稷的巴賨首領範將軍!範將軍輔佐幫助漢高帝成就了四百年漢室江山,建廟祭祀原是應該的!重建侯廟已是應了夢景,今後遇有天災疾疫去廟裡祈,將軍之靈豈有不保佑的?建廟就是要讓百姓知道為什麼要崇敬供奉範將軍!這句活,楊道臺在《記》的結尾接連強調了兩次。

遺址怎能冒名相爭?也談閬中巴文化遺蹟漢王祠和鷀鳧侯廟

讀罷杜陸詩篇和楊道臺的《記》,浮想聯翩。一座漢王祠,一座鷀鳧侯廟,雖均已不存,卻有先賢文字存史。白紙黑字,雄辯地證明:閬中嘉陵江畔是板楯蠻賨人的活動中心,是巴賨領袖舉旗麾軍、定秦開漢的基地,是悠久巴渝文化的聖土。而今川渝各地發展旅遊,爭相宣揚是彼處範目率領巴人軍隊,爭相宣揚是彼處的舞蹈叫「巴渝舞」,令人憂心忡忡,五味雜陳。

倘若閬中的漢王祠、鷀鳧侯廟還在,可以讓他們來瞻仰,認知歷史不可任意打扮,遺址怎能冒名相爭?同時也讓閬中鄉土子民,可以憑生巴賨後裔的榮耀,從而記住鄉愁,記住承繼巴渝文化的責任擔當。

用楊道臺的話說,要讓百姓知道為什麼要崇奉範將軍!筆者期盼,在挖掘歷史文化、發展全域旅遊的今天,能儘早見到在七裡千鶴村重建漢王廟,廟前能常聽到響徹雲霄的巴渝鼓聲;也能儘早看到在彭城賜緋山下,重建範將軍故宅和鷀鳧侯廟,常有蜂擁的遊客前來瞻仰祭拜;能見到彭城鎮街口,重豎起「漢鷀鳧侯範公諱目故裡」的輝煌地標。閬中的巴渝文化研究,也能急起直追,以遺蹟遺址映證文獻記載、傳說故事,有力證明這片熱土在巴渝文化領域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關焦點

  • 憑弔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蒙大將軍誕生地北門振武井遺址
    歸鄉葬母閬中情,投筆從戎川北鎮。練就武技將士敬,時逢西徵定乾坤。六角琉璃井亭【註解】在秦巴山脈相連的盤龍山下,閬中古城北井區今威德坊處,342年前在湖廣大移民的熱潮中,大量的陝西涇三原商人移民閬中北城區,
  • 從電視劇《九歲縣太爺》想到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八歲縣太爺」
    其實,在四川南充閬中歷史名人中,同樣是清朝時期,還真有位被乾隆爺敕封的八歲「縣太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試想:八歲之齡便享皇帝御賜,貴為縣太爺之尊,何等的榮耀與福祉,十裡八鄉莫不羨慕不已,津津樂道,一時傳為古城佳話。(清道光元年分巡川北兵備道兼鹽運使黎學錦編纂《保寧府志》:「蒙恩詔以父得正從徵西藏病故蔭八品官職」。)
  • 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在古城閬中開幕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四川南充,閬中古城旁,一座相當於九層樓高的巨型紅燈籠拔地而起。燈籠外部裝飾有閬中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插圖和文字介紹,內部為可容納一座舞臺和400名觀眾的展演空間。
  • 「落下閎」為媒 央視聚焦「閬中故事」
    南充新聞網訊(記者 李奎)3月25日,記者從閬中市委宣傳部獲悉,《閬中古城——閬苑仙境 曆法之源》上、下集分別於3月25日、26日晚8時,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記住鄉愁》第六季閬中篇播出,節目以閬中古城為拍攝主體,通過一段段難忘的故鄉往事,向觀眾生動呈現閬中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
  • 「閬中古城杯」首屆中國女子圍棋名人戰開幕 於之瑩等32位職業女棋...
    「閬中古城杯」首屆中國女子圍棋名人戰於今日(18日)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包括「當代中國女子圍棋第一人」於之瑩在內的32位職業女棋手將共同參與角逐。    11月18日,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在「閬中古城杯」首屆中國女子圍棋名人戰開幕式中致辭 (人民網供圖)  「閬中古城杯」 女子圍棋名人戰為首次舉行,但女子圍棋名人戰卻非首度亮相中國棋壇。
  • 四川南充歷史上大器晚成的名人您知道幾位
    閬中古城【第一位:尹樞】唐德宗貞元七年(791)辛未科狀元及第。年逾七十高齡,卒於唐德宗貞元末。閬中古城【第二位;陳省華】陳省華字善則,曾祖父陳翔為蜀新井令。早年隨祖父陳詡至四川閬州,為蜀西水縣尉,後為宋隴城主簿,再遷櫟陽令。
  • 兩江國際影視城&閬中古城門票今日免費...
    借cp「撒糖」,春風十裡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與四川日報-川報觀察客戶端攜手推出「成渝cp 辣麼甜me」大型全媒體活動聯動川渝兩地知名景區串聯重點文旅體驗場景和項目將免費為網友送出重慶與四川本期推出的cp景區就是——兩江國際影視城&閬中古城今日上午10點100張免費門票等你來搶!
  • 四川南充:古城閬中的第一所大學好熱鬧,省上都來人了,幹啥呢?
    2020年10月,四川古城閬中的第一所大學,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正式開學,同時這也是中國唯一的一所以「文化旅遊」命名的高職院校。南充文化旅遊職業學院位於美麗的古城閬中,佔地近1000畝,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米,總投資25.6億元。
  • 落下閎「春博會」走進人民大會堂 來南充閬中「年爺爺」帶你過春節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蒲南溪)一位中國老人如此影響世界,閬中古天文學家落下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今天,四川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揭曉了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的主要內容,作為「中國春節文化之鄉」正式向全球發出邀請:拜春節之源,請到閬中過年。同時推出中國春節形象代言人「年爺爺」,講述這位春節老人的前世今生。
  • 有聲小說:四川歷史名人遊成渝①|文翁重遊石室贊教育 相如繞道邛崍...
    最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搞得如火如荼,前段時間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都重點在說這個事。」「可以可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可是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現在成都、重慶發展這麼好,我們也該去故地重遊一下啦,看看究竟有啥變化!」眾人紛紛應和。來了興致,大伙兒一拍即合,一致決定由李白擔任導遊帶大家打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感受古今變化。
  • 世界最大的燈籠演藝廳,就在四川閬中,可容納400多名遊客
    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各大旅遊景區如雨後春筍一般相繼冒出,五花八門,讓人覺得眼花繚亂,在眾多景區中,古城古鎮類景點可謂勢如破竹,深受大眾喜愛,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即便不曾生於南方,也對南方的古城情有獨鍾,它似乎有一種特殊的魅力,讓人魂牽夢繞。
  • 川臺承制紀錄片《閬中古城——閬苑仙境 曆法之源》今明央視播出
    由四川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六季之《閬中古城——閬苑仙境 曆法之源》上下兩集,將於今明兩晚(3月25日、26日)20:00在央視4套(中文國際頻道)連續播出。節目以展現古城風貌,喚醒逐漸消失的家鄉記憶,為古城塑文源、通文脈、興文化,進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閬中古城——閬苑仙境 曆法之源》將視覺聚焦在四川省南充市的閬中古城。閬中古城是我國四大古城之一,三面環水,四面環山,鍾靈毓秀,物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有「閬苑仙境」的美譽。
  • 風景優美,就在四川!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許多城市相繼建設了各種旅遊景點和景點,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各個城市,對遊客來說,最吸引他們的景點就是古鎮,說到古鎮,相信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的麗江和鳳凰古城,今天我們要介紹一個比麗江鳳凰古城更美麗更富有特色的古城。
  • 看古城閬中和浪漫臺北的戀愛密地
    電影在浪漫臺北和古城閬中拍攝。足記君帶你看看那些戀愛密地。閬中古城,大家可能不熟。其實它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閬中古城位於四川閬中新城的旁邊、嘉陵江畔,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 。華光樓是位於四川省閬中市古城區的一座古樓建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四川名字含有「中」的城市,除了巴中、閬中,你還能說出誰?
    四川肯定大家都很熟悉,是中國人口和資源大省,近年來,四川自身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事實上,四川有許多城市的名字也很有特色,值得人們深入研究。今天,將為您介紹兩個名字中帶有「中」的城市。這兩個城市的名字是巴中和閬中,實際上位於四川東北部地區,巴中是四川的地級市,閬中是縣級市。事實上這兩座城市除了名字當中都有中以外,他們兩個還都非常的有淵源,這兩座城市本身是鄰城,在歷史之上他們都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心靈四季 美麗中國|從古城風貌到鄉野風情 四川開啟鄉村旅遊
    火爆的背後,也暴露出節假日古城內「一房難求」、旅遊發展縱深不夠等人氣景區共性問題。所以,加快豐富旅遊產品,拓展全域旅遊成為當下閬中全面融入四川全省文旅發展的當務之急。其中,鄉村旅遊成為最直接且有效的抓手,從山水畫廊般的古城風貌,到廣袤無垠的鄉野風情,閬中文旅發展再次向前邁出堅實的一步。
  • 來閬中耍,吃喝玩樂看這條微信就夠了!!
    聽說不久的將來,大波「張飛」將向四川閬中靠近……是的,閬中古城已廣發邀請函,邀全國「張飛」共赴初冬的穿越盛宴,免費來嗨!(身份證、臺胞證、港澳通行證、軍官證、學生證等)在閬中古城遊客中心領取「尋找張飛、穿越三國,」閬中古城「一票通」門票,免費暢遊閬中。
  • 展示春節文化 央視除夕連線閬中古城
    現場連線 展現閬中古城年味連日來,閬中古城武廟街、西街等街道已經掛滿燈籠,透出濃濃的年味。央視將在西街設立多個機位,以中天樓為背景,拍攝閬中古城春節文化活動。板凳龍、草龍、亮花鞋、高蹺、錢棍、竹馬牛燈等一批獨具特色的閬中年俗文化將在這裡一一展示。
  • 四川閬中:新年遊園會 好看又好玩
    漢服美女民歌舞蹈快閃活動1月1日下午,閬中古城景區舉行漢服美女民歌舞蹈快閃和萌寵巡遊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市民的目光。與此同時,閬中古城景區憑藉各個景點濃厚的文化特色,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活動,浩大的盛世鼓舞、漢服美女行進式舞蹈表演、餘音嫋嫋的古箏彈奏……新時代的美與古歷史的韻默契融合,相得益彰。元旦節活動從早上9時持續至晚上8時,街道上遊客絡繹不絕,古城內節日氛圍濃厚。春節將至,閬中古城景區將舉行更加精彩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