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夜行船】東方潮——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
【夜行船】四十年春繭化蝶,乘東風往事堪嗟。雨送春來,雷鳴鄉夜,曾幾度山光明滅。
【喬木查】笑氣球瘦癟,枉做了雲霧遮村野,直逼得糧倉沒話說。綠禾田,紅指印,敢舞龍蛇。
【慶宣和】改革猶如闖虎穴,砥礪豪傑!旗展潮頭不腰折,路耶!志耶!
【落梅風】金錢如夢,莫瑟縮,汗流遍雪天星夜。伶仃洋裡心似鐵,莫辜負海風江月。
【風入松】過河深水暗石斜,難似上坡車。激流險浪堆白雪,心頭唯百姓情結。蕩滌汙泥殘葉,碧波映月圓缺。
【拔不斷】柳牽荷,夜歡歌。泥娃已換膚顏色,病媼床頭新被遮,貧家正補牆頭缺。畫那家竹樓花舍。
【離亭宴煞】鳴金鼓一路翻新色,聞潮聲萬事無休歇,風浩蕩天澄地徹!看雄糾糾陣排兵,喜盈盈蜂釀蜜,坦蕩蕩強家國。青春創業樓,白髮休閒社。桃花源吟風月:聽雨釆新茶,披霞流雅韻,潤露澆稼穡。登高望錢塘潮,百年夢千秋業。明朝再讀炎黃史冊:迎四海慶典來,共五洲龍騰節!
安玲評:
此首不重華美修辭與高深典故,有效迴避口號化、概念化模式,成為一首富意境、有氣場的佳作。故事為形體。作品前後用七個曲牌謀篇布局,「四十年春蠶化蝶」開門見山,一路以時間為主線,把改革之路上發生的大事娓娓道來,環環相接,帶領讀者親身去回憶、去看、去聽、去下結論,令讀者同思共想。真情為血肉。一切故事的靈魂是情,作品從「雨送春來,雷鳴鄉夜」的中國四十年前大背景,寫到改革者「敢舞龍蛇,闖虎穴」的「志耶」,寫出「汗流遍雪天星夜」的艱辛,以及改革之路「過河深水暗石斜,難似上坡車」的曲折,深情描寫改革初具成效時「夜歡歌」的喜悅群像,最後歌頌改革「鳴金鼓一路翻新色,聞潮聲萬事無休歇,風浩蕩天澄地徹」的巨大成功,進而引出「明朝再讀炎黃史冊:迎四海慶典來,共五洲龍騰節」的光輝展望。情在此作品中先是緩緩流淌,繼而匯為滾滾洪流,萬馬奔來。形象為音容。與詞相比,曲的語言特點是直白諧趣、生活化、形象化。作者就是這方面的高手,比如在【喬木查】中的「笑氣球瘦癟,枉做了雲霧遮村野,直逼得糧倉沒話說」「綠禾田,紅指印」 ,【拔不斷】中的形象化語句「泥娃已換膚顏色,病媼床頭新被遮,貧家正補牆頭缺」,以及結尾「聽雨釆新茶,披霞流雅韻」等等,這些鮮活的畫面無疑有著極強的文學感染力。總之,作者用史詩般的筆觸,成功地在讀者面前鋪開了一幅改革開發四十年的宏偉畫卷。這首散曲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值得賞學。
【中呂·陽春曲】正定元曲博物館
百年秀色迎春笑,千古奇音畫鳥鳴。疏煙淡月幾陰晴。別院冷,桐雨任誰聽?
閒情自古懷松月,隱士從來愛竹林。桃溪柳徑幾多深?直到今,故宅鎖愁心。
百花長對春愁老,一葉能知秋意生。臨風猶嘆故人情。韶韻永,恆嶽寸心傾。
祁國明評:
陽春曲又名喜春來,這首組曲中,作者構思巧妙,看似寫景,其實是以景寄情,虛實相兼。詩詞曲是古代文學的三坐高峰,他把博物館比作滿園秀色迎賓以待,把散曲比作鳥鳴。「別院冷,桐雨任誰聽?」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散曲發展傳承的憂鬱之情。「閒情自古懷松月,隱士從來愛竹林。桃溪柳徑幾多深?」古人留下了那麼多美好的散曲作品難道真的要象皓月一樣遠不可及嗎,真的只能被少數人所欣賞嗎?散曲推廣發揚的路還要走多久呢?為什麼至今默默被收藏在這古宅之中,少有人問津呢?第二首更進一步抒發作者之思。第三首筆峰一轉「韶韻永,恆嶽寸心傾。」正定在元明時期就是散曲興盛之地,元曲四大家其中三大家都在此處活動過,之後有元好問、趙南星等人,留下了大量優秀作品,三首作品若隱若現的傳出作者「喜春來」、盼春來的情懷。
【雙調·折桂令】秋遊元曲博物館
猶道是黛瓦高牆,藤架攀枝,曲韻深藏。門外行人,巷裡深院,三進明堂。端的是、遺音空往,盡去那、桐雨寒塘。猶念別涼,還住秋風,只剩思量。
總不過鴻雁成行,去遠天間,聲杳茫茫。此處風情,塵埃何處?一洗愁腸。遙追憶、人閒月朗,可輕配、珠玉笙簧。過往流年,隨手摺春,一曲徜徉。
張永霞評:
元人散曲寫景,常使人想起白描山水的版畫。古人的這種版畫不外兩種風格:一種是大肆鋪排,羅列群物,以「象」爭雄;一種是用筆寥寥,明潔洗鍊,以「神」取勝。第一首顯然學於後者,僅點列出黛瓦、高牆、藤架、行人、深院,卻將秋日馬家大院寂寂之感呈現在眾人眼前。「藏」字用的極好,寫出了院深曲靜,韻味猶存,為後三句作了鋪墊,也引出了遺音——梧桐雨。尾句「只剩思量」,給人無盡的空間,思量什麼,讓讀者去品味,去思考。此曲寫的是正定元曲博物館,藉此表達了對元曲傳承的深思。曲大雅大俗,中國文人,總能把俗物升華為脫塵的高雅,也總能把高雅,浸染上煙火。曲,成就了文人這份隨意與閒適。第二首雅似乎更多一些,字裡行間,儒雅微透。此曲是接上一曲而來,思緒悠悠,隨鴻雁遠去,去尋找元曲,是否在這個世界的某個地方,已經開花結果了呢?曾幾時,正定這裡,琴瑟和鳴,文人云集,讓人留戀。這種繁盛,今昔對比,引我愁腸。是傷感,更是動力。一曲徜徉,將會繼續在正定,今時今日,重現繁盛,美好的嚮往,令我們期待。
【雙調·沽美酒帶過快活年】給夫人拍桃花照
日高了上柳梢,柳梢又掩雲高。花俏誰來比豔桃?夫人哪細瞧,那一臉褶子誰烙?【過】纖纖雙手已粗糙,把芳姿擺到。忽悠怎奈手機搖,留個肥腰照。嚷俺瞎胡鬧,咱緊跑。
安玲評:
周路遠老師很幽默,其幽默別具一種熱愛生活的韻味。他的老伴兒像一朵帶刺兒的玫瑰花,作者像童話中的小王子一樣,他眼中心中只有她,整天念著她、調侃她,卻又離不開她。這首曲又是他們的二人轉,春日雙雙賞桃去,她依然那麼愛美,他總是這般忽悠,信手拈來,小曲兒天成。幾個動詞韻字「瞧、烙、到、搖、照、鬧、跑」用得活潑。寫尋常煙火,以口語入曲,易平庸無奇,或俗不可耐,這首作品卻得趣。
【雙調·折桂令】牡丹花
似見她錦帷起、絲被擁堆。正在傾城,又要傾國。但見她羅帶輕翻,折腰曼舞,彩袖柔揮。品天香、堪稱大美。問慧根、何以無敵。贊她個風風光光為後為醫,富富麗麗出色出奇,端端正正宜社宜家,大大方方非亢非低!
【雙調·折桂令】正定八大碗
八大碗真教垂涎,天下吃食,正定爭先。一是金肘飄香,二為五花雲片,三來丸子團圓。四碗菜包肉水靈嫩甜。素碗蒸解酒清甘,五什麼白玉方鮮?六哪個黑玉長綿?還有七碗薯粉滑彈,再上八碗江米糕粘。
張永霞評:
第一首寫牡丹,先從形來寫,「錦帷起,絲被擁堆」,「羅帶輕翻,折腰曼舞,彩袖柔揮。」一靜一動,把牡丹雍容華貴的形態描摹出來。接著寫牡丹的聲譽,「為後為醫」,然後寫她的社會作用「宜社宜家」,此處似乎是化用了桃之夭夭之句。最後把格局提升上去,淡然的處世之道,是這首曲子的精華所在。第二首寫八大碗,安玲老師雖然不是正定人,可說起正定的八大碗,那是頭頭是道,寫得很生動。
【仙呂·一半兒】春
惠風溫潤柳傳聲,春雨繁滋土亦迎,煙野巧妝迷燕鶯。欲穿行,一半兒心傾一半兒冷。
安玲評:
首先是惠風跟著是春雨,那從南到北次第渲染的鵝黃柳色,似乎在傳遞春已經到來的呼聲,土壤中有欣欣然的萌動,原野上飄浮著迷人的雲霧,有燕阿鶯阿等鳥兒飛來飛去、時隱時現,它們為這美麗的春天傾心,似乎並不畏懼春天的寒冷呢。這些便是我讀這首曲想到的。作者寫出了對春的憐愛、迷茫與期盼,相信生命終將勇敢地衝破春寒。
【雙調·驟雨打新荷】陶蠶蛹
渚岸春濃,遍柔枝翠展,嬌葉蔭連。採桑蠶育,巧婦笑無言。得繭繅絲慢引,與郎做、夏衫輕軟。和泥團,奈冤家恁呆,家少餘錢。(么)膠粘黃陶細土,似夫妻你我,情重心牽。火燒刀刻,蠶蛹可神傳?蛹壁堅貞是俺,護蛾侶、四鄰堪羨。料抵過、星移月消,一伴千年。
註:聞正定南楊莊仰韶遺址出土陶蛹,距今約五千餘年。思其來歷如何,不由杜撰,感慨以記之。
楊豔評:
此曲仿佛讓我們回到了遠古,感受一位美麗採桑女和一個窮苦的制陶匠,淳真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生動感人的幸福生活畫面,卻又不落前人窠臼。造語新奇寫景、敘事、抒情平易淺近,流暢自然,鋪排之飽滿淋漓,寓意豐富令人嘆賞。只是曲中「得」「泥」兩字平仄不對,需斟酌。
【雙調·慶東原】相思賦
《相思引》,《望海潮》,魚書雁信遲遲到。《霜天曉角》,曾盟共老,怎可煙消,君莫誤歸期,同賦《家山好》。
王俊成評:
短短一首小令,飽含無限柔情密意。遠想當初,近懷眼前,無微不至。用四個詞牌填曲譜,珠連璧合成妙構;借一雙魚雁傳書信,登山望海向天寄相思!
【正宮·塞鴻秋】春
東風浩蕩韶光曜,紅肥綠瘦繁花俏。銜泥燕子啾啾叫,憨鴨戲水嘎嘎笑。人間物象新,景色神工妙。詩吟曲唱清平調。
楊豔評:
吟詠春景,每多以熱情讚美及正面歌詠起筆。此小令首句「東風浩蕩韶光曜」帶有普遍性,典型性。但以「紅肥綠瘦」為背景,且將目光由色彩斑斕引入野趣,頓以動破靜,使景色更見生命,更為人愛。只見春暉處,紫燕飛動,憨鴨悠閒,漣漪微動之時更加美麗。繼而託出作者心中的欣喜、熱愛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在這大好春光中的悠然和陶醉的心情。當真是「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正宮·塞鴻秋】春耕抗疫
春風迴蕩新農社,翻田育種勤忙各,八方援漢安能餓?春耕不可松一刻。同書抗疫歌,共戰瘟神挫。喜迎勝利鮮花賀。
劇道評:
用詞通俗精煉。入句激情可見,春風季節的風,政策的風。處處可見摩拳擦掌備耕的人群,武漢陷八方援,中央號令下,春耕不能緩,田間地頭奏響了與時間賽跑的交響曲章。此曲韻味足、對仗工,表達了作者和大眾齊心抗疫及用掌聲鮮花迎勝利的期盼心情。文脈質樸、構思巧妙。
【雙調·雁兒落帶得勝令】秋日
【雁兒落】秋光鎮日佳,鄉野美如畫。田由秋點綴,綠共金黃掛。
【帶過】閒步過田家,隨處翠疊椏。犬吠深淺巷,藤垂大小瓜。小丫,攀著長梯下,(頭上)簪花,紅雲面上霞。
楊豔評:
此曲生動,真切,給讀者展示了一副秋意濃濃的景色,翁童共趣其樂融融,語語都在眼前。
【中呂·山坡羊】喜聞武漢清零
東風歡笑,飛鴻歡叫,乍聞喜訊雙眉翹。暖陽撩,杏枝招,長堤十裡繁花鬧。恰似出籠脫困鳥。天,咋恁高;春,咋恁好。
崔秀春評:
此曲開篇充滿了激情。看到武漢疫情清零,作者高興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以至於看到鳥都為此歡呼,風都為此歡笑。但這些還不足以表達作者的心情,「暖陽撩,杏花招,長堤十裡繁花鬧」,他甚至覺得連太陽似乎都為他而暖,花都為他而繁豔了。「恰似出籠脫困鳥」,因為疫情的緣故被困家裡很久,使得作者就像出籠的鳥兒一樣歡欣不已。身體和內心的釋放在這句表達的淋漓盡致。「天,咋恁好,春,咋恁好」一個「恁」字,使全篇曲頓時生動起來,鮮活起來。從而創造出一種絕佳的意境來表達自由的美好和來之不易,可謂是言有盡而意不窮。好曲!